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并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指导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对2011年11月10日所有住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表和病历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结果:2006例患者中,医院感染4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39%,例次感染率2.54%,感染率最高科室是ICU;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培养出病原菌14株;抗菌药物使用率是40.13%,使用率最高的科室是ICU和儿科。结论:对感染率较高科室进行重点监测及干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2.
黄日丽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865-1866
目的分析儋州市农垦那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情况和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5月,在ICU住院时间〉48h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106例,其中21例ICU患者发生了26例次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81%,呼吸道感染(46.15%),泌尿系感染(38.46%),胃肠道感染(7.69%),是主要的感染。其感染因素与年龄、ICU住院时间(〉7d)、侵入性治疗和手术有关。结论应重视ICU医院感染的控制,加强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以达到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欧阳婵 《中外医疗》2014,33(2):18-1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情况,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1614人次,医院感染率为2.35%,例次感染率2.6%。感染科室以ICU、脑外科高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结论对感染高科室重点监控,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状。方法采用床边调查与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11月12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76例,感染5例,共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4%,例次感染率为3.4%。其中,泌尿道感染3例次,感染率为1.7%;下呼吸道感染2例次,感染率为1.1%;胃肠道感染1例次,感染率为0.6%。被调查者中年龄最大84岁,最小为出生后5h。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9%。结论内科为医院感染高发区。加强对有较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的监控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探讨降低ICU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2010年1~12月ICU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监测患者324例发生医院感染4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14.20%;例次感染60例,例次感染率为18.5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和血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需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制定有效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70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4例,155例次,感染率为17.51%,例次感染率为21.89%;其中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6.46%(77/291),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率11.27%(47/417),p〈0.01(x^2=31.870):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下呼吸道41.94%,上呼吸道21.94%)和泌尿道(23.86%)为主;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3株(61.77%)。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率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重点防护监控,同时要加强医疗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导管相关感染(CRI)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有效地防治和治疗CR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1年1~12月该院综合性ICU所有住院患者相关导管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综合性ICU住院患者中,呼吸机相关肺炎例次感染率、导尿管相关感染例次感染率、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千日感染率分别3.92‰、3.08‰、8.08‰.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导管使用率高,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并对有侵入性诊疗操作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侵入性操作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9年4月-2010年3月404例入ICU住院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目标监测及调查,分析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4例入ICU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130例(占32.18%),患者日感染率为2.51%.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其次为尿路、血液系统感染.404例患者中留置尿管患者357例,感染率为5.44%;中心静脉插管404例,感染率为2.48%;使用呼吸机患者319例,感染率为20.30%.结论 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其次为尿路、血液系统感染;侵入性操作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ICU住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ICU住院患者1 207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02例,医院感染率16.74%;例次感染率18.89%,明显高于同期全院医院感染率(2.76%)。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62.72%)、血液(17.11%)及泌尿道(14.04%)等。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应实施重点监控。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组合式干预措施,切实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现况,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边检查和病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当日所有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50%,例次感染现患率为4.80%;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ICU,高达45.5%;在各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大,为67.1%;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6%,使用率最高的科室为ICU,达到100%。结论应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代育林  饶坤  廖洋  范虹 《重庆医学》2018,(14):1904-1907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旨在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感染680例患者资料,从年龄、住院科室、感染部位等方面分析医院感染特点.结果 680例医院感染患者占全部住院患者(40 657例)的1.67%,其中61~80岁316例(医院感染率为2.47%);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率最高(24.90%),其次是肾病科(4.99%);感染部位最多例次的为下呼吸道(413例次),其次为泌尿道、表浅切口(二者均68例次);病原学送检率为45.03%,检出病原菌190株,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7株)、肺炎克雷伯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及鲍曼不动杆菌(16株);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于60岁、住院时间大于60 d、导尿管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气管切开、肠内营养为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结论 医院应重点预防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加强ICU等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12.
封玲 《大家健康》2016,(4):291-291
目的:探究医院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综合 ICU 患者1200例。结果:在1200例综合ICU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9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08%,因发生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死亡率为21.6%,没有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1103,因未发生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死亡率为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综合ICU 患者呼吸道、呼吸道、泌尿道、血液、胃肠道、口腔、皮肤黏膜等部位感染率分别为51.5%、25.8%、8.25%、5.15%、3.1%、4.1%、2.1%;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住院时间、导尿管等。结论:医院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减少危险因素是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变迁及耐药情况,为建立有效预防和控制ICU的医院感染提供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ICU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住院ICU病人医院感染情况。结果:住院病人359人次,发生医院感染84例,医院感染率23.40%。检出菌株206株,其中真菌67株,占32.52%;G+23株,占11.17%;G-116株,占56.31%。G-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分别占G-菌的40.17%和11.97%。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G-菌和真菌为主;病原菌耐药程度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控制和降低ICU医院感染率,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4.
对本院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人住48h以上的4060例患者分别进行医院感染的回顾性调查及目标性监测。结果目标性监测得到医院感染率为30.77%(489/1589),与回顾性调查的医院感染率35.25%(871/24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30,P〈0.01),两种监测方法获得的感染例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7%比45.25%,χ2=2.2836,P〉0.05)。目标性监测后泛耐药不动杆菌的发生率较前增加。ICU实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使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便有效降低本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本院2006年全年入住ICU29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并与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对比。结果ICU的医院感染率是26,7%。明显高于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ICU患者因医院感染死亡的百分率为11.4%;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50%,而双重感染达54.4%;下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61.7%,但多部位、多器官感染占29.1%。结论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药性高;与其相关的因素有:病情重、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侵入性诊疗操作多及交叉感染等。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观察 ICU 患者医院感染细菌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②方法回顾性分析 ICU 病房2372例住院患者的资料。③结果2372例患者共发生感染114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81%。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9.47%,其次为泌尿道和血液,分别占19.30%和14.04%。114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30株病原菌,其中分离出单一病原菌98例,占85.96%;分离出2种病原菌10例,占8.77%;分离出3种病原菌6例,占5.26%。13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89株,占68.46%;革兰阳性菌29株,占22.31%;真菌12株,占9.23%;分布前3位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9.23%、18.46%和16.15%。单因素χ2检验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为高龄、侵袭性操作、较长时间入住 ICU 和使用激素( P <0.05)。④结论ICU 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并且感染情况复杂,应加强 ICU 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ICU留置导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护理策略提供依据,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和分析2002-2006年本院ICU所有进行过气管插管、留置尿管、动静脉置管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留置导管患者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9.45%,单项插管者中医院感染率为15.78%,显著低于2项插管同时存在者感染率22.41%和3项插管同时存在者感染率45.07%(x^2别为5.801,65.780,P分别〈0.05,〈0.001)。气管插管患者在各类单项插管者中医院感染率最高为25.22%。检出病原菌16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0.66%(118株),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2株)及真菌(17株),分别占19.16%和10.18%。结论留置导管患者医院感染较高,且留置导管种类越多,医院感染率越高,必须加强对其的医疗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现状,探讨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监测2012年1—12月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结果入住患者1198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7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6.09%,日感染率为17.6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45.27‰,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率为1.03‰,导尿管相关感染率为1.00‰。结论重症医学科为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医院感染率较高,通过开展 ICU 目标性监测,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状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在ICU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查找导致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发生的对策,达到降低感染率的目的。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综合ICU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用ASIA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825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76%,患者日感染率为51.17‰,根据病情的平均严重程度经ASIS法调整后的日感染率为13.33‰;各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日感染率以呼吸机相关感染居首位,留置尿管相关感染次之。结论ICU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目标性监测可及时、准确地获得ICU医院感染资料,利于制定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是一种科学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烧伤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富萍  陈勇  青梅 《当代医学》2009,15(24):138-139
目的开展烧伤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了解烧伤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制定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对2006年8月~2008年8月入住烧伤ICU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烧伤ICU共收治患者552人,累计住在烧伤ICU天数2264天,发生医院感染127A,医院感染发病率36.08%;发生医院感染例次165A次,医院感染例次率46.86%;入住日数2264日,日感染率72.88%。其中呼吸道感染42人次(呼吸机相关感染19人);泌尿道感染28人次(尿道插管相关20人);血液感染30A.次(动静脉插管相关感染13人);烧伤创面感染65人次。结论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查找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切实有效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减少烧伤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