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结合其它后处理技术诊断结肠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结肠癌、结肠息肉和结肠憩室患者行结肠充气螺旋CT扫描,利用随机附带软件进行结肠仿真内镜、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技术等观察,并与纤维结肠镜结果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结肠后处理图像,仿真内镜结合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技术,对结肠病变作出了准确的定量和定性诊断。结论: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及其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病变的显示具有与结肠镜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提供比结肠镜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在结肠肿瘤性疾病的术前评价中的价值。方法:30例高度怀疑结肠肿瘤性疾病的患者行双层螺旋CT扫描后,采用仿真内镜软件生成结肠仿真内镜图像,同时结合MPR、SSD、MIP和透明技术,观察结肠肿瘤的形态、位置、对肠管浸润的范围及长度、肠管周围及远处脏器的情况,并与电子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30例中仿真结肠镜对肿块型结肠肿瘤的判断较电子结肠镜准确,两种方法的分型符合率分别为100%、89.4%;电子结肠镜对浸润型及溃疡型结肠肿瘤的判断较仿真结肠镜准确,其分型符合率分别为83.4%、100%;仿真结肠镜对病变肠管浸润的范围及长度的判定均高于电子结肠镜。结论:双层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在结肠肿瘤术前诊断中有较大的价值,是电子结肠镜的重要补充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内镜在胃部的应用技术。方法:使用Hispeed FX4扫描机,层厚3—5mm.螺距1—1.5,重建间距1mm,应用Navigator Smooth功能对19例病人进行CTVE检查。结果:CTVE能较好的显示胃的结构和病变,可逼真地显示病灶的三维立体图像,图像质量较好。结论:CTVE的显示能力相当于电子内镜,可作为电子内窥镜的补充检查手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结肠肿瘤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提高多层螺旋CT在结肠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对30例结肠肿瘤病人的MSCT轴位图像和重建的4-D、MIP及仿真内窥镜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并与相应的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结果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全部病例诊断符合率为100%,仿真内窥镜结果与纤维结肠镜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多层螺旋CT在结肠肿瘤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多层CT仿真结肠镜在结肠息肉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CT结肠镜(CTC)用于结肠息肉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16/64)扫描及专业图像处理技术,以结肠镜检查为金标准。结果:回顾性分析了42例行CTC并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怀疑结肠息肉或要求行结肠疾病筛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诊断性试验统计学方法,分为息肉组和患者组,其中息肉组再按直径分为≤5mm、5~10mm和≥10mm3组分别为68.8%/41.5%、93.8%/65.2%和100%/92.9%。患者组的敏感度、阳性预测者、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7.1%、89.5%、42.9%、75.0%和88.1%。结论:CTC图像能清晰准确显示出息肉形态,可作为临床息肉筛选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6.
脾脏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上少见,术前定性诊断比较困难。本文收集2003年9月以来9例患者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资料,探讨MSCT对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虚拟结肠镜技术在显示直径≤3 mm的结肠凹陷性病变中的优势.方法 洗净的新鲜猪结肠1段(约20 cm),将其翻转后计数出肠壁上自然形成的小溃疡性凹陷性病变并对其直径进行测量,再次将其翻转并向内充入空气,两端结扎后固定于水箱中.采用64层螺旋CT对模型进行扫描,将原始数据经0.625 mm重建后传至工作站,分别采用2D平面视图、360°解剖视图和3D腔内视图3种技术对事先标记的凹陷性病变进行探察,将3种技术中显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41枚直径1~3 mm的小凹陷性病变中,3D腔内视图、360°虚拟解剖视图和2D平面视图上分别探测出39枚、 32枚和20枚;敏感性分别为95%、78%和49%.结论 3D腔内视图对于结肠小凹陷性病变的显示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许彪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0):1117-1119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ic virtual en-doscopy,CTVE)以其无创性的虚拟空腔器官内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为优势,在临床的应用中已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结肠癌的诊断通常应用纤维结肠镜及结肠气钡灌肠检查,而CT结肠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因其具有无创、无痛、安全方便等特点正逐步的作为临床诊断结肠癌的一项普查方法。本文对38例临床可疑结肠病变患者行CTVE检查,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可疑结肠病变患者3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38~71岁,平均54岁。本组中有20例有结肠癌家族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喉癌多层螺旋CT(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小喉癌患者MSCT资料,评价其图像质量并比较不同窗技术图像及CT仿真喉镜(CTVL)图像对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28例早期喉癌中,常规软组织窗显示病变20例(69%),宽窗显示病变24例(81%),CTVL显示病变27例(93%)。结论MSCT能有效显示喉癌,可常规用于喉癌检查。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螺旋CT仿真结肠镜的图像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156例大肠癌患者在肠内充气1000~1500 ml后行快速容积扫描,在图像工作站采用后处理软件行仿真内镜成像,检查结果与电子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56例中仿真内镜共检出肿瘤146个,检出率为93.6%;电子肠镜检出肿瘤139个,检出率为89.1%.仿真内镜对肿块型和混合型大肠肿瘤的判断较肠镜准确,两种方法的分型符合率分别为98.5%、88.6%和88.2%、77.1%;肠镜对浸润型及溃疡型大肠肿瘤的判断较仿真内镜准确,两种方法的分型符合率分别为96.9%、100%和87.5%、95.2%.仿真内镜对右半结肠癌的定位诊断符合率高于肠镜,对左半结肠癌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与肠镜无明显差异.结论:仿真内镜可从任意角度及远、近两端分别观察肿瘤的形态特征,对病变定位准确,并可判断肿瘤浸润范围,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层面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大肠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仿真内窥镜(multi-slice helical CT virtual endoscopy,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仿真结肠镜(CTVC)检查结直肠息肉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应用螺旋CT机对37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行容积扫描,用Navigator软件获取CTVC图像.包括单纯息肉19例,合并息肉18例,共37例67枚息肉,均经手术和/或常规结肠镜(CC)检查活检病理证实.统计分析逆向、顺向观察(单向观察)及逆向+顺向观察(双向观察)检出息肉所得的结果. 结果对于≤5mm、6~9mm、和≥10mm的息肉,单向观察中逆向检出率分别为60.0%、 87.5%和100.0%, 总检出率为86.6%; 顺向检出率分别为50.0%、82.5%和94.1%, 总检出率为80.6%.双向观察检出率分别为70.0%、95.0%和100.0%,总检出率为92.5%.除了≥10mm的息肉逆向观察检出率为100.0%外,双向观察检出率均较单向观察检出率高.逆向与顺向观察所显示的息肉大小、形态有所不同. 结论双向观察可减少单向观察形成的检查盲区;能全面显示息肉的情况,提供全方位的影像学信息,是较完整的息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诊断直、结肠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仿真结肠镜诊断结肠病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应用MSCT对63例患者行一次屏气全结肠容积扫描,包括直结肠癌39例,息肉19例,多憩室2例,慢性结肠炎2例,纤维脂肪瘤1例.除憩室、慢性结肠炎2例外,均经手术和常规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用工作站软件获取仿真结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和透明显示Raysum等图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MSCTVC能够显示结肠癌的大体分型、大于5.0mm的癌结节和溃疡;有利于显示大于3.0mm的息肉检出,与常规结肠镜比较直结肠癌肿检出率为100%;直结肠息肉检出率为92.3%.MPR能直观反映息肉和癌肿处肠壁及肠周受侵状况,对癌肿肠周受侵判断正确率达100%.结合SSD更有助于对假阳性的鉴别.Raysum在显示癌肿的长度上占优势,判断正确率达100%,结论: MSCTVC、MPR、SSD、Raysum检查结肠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各有不同,4种后处理技术的结合,更有助于病变的检出与病变的定位、定性.MSCT仿真结肠镜将为直结肠病变的检查开创新的临床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研究cT虚拟结肠镜(CTVC)在不同密度阈值条件下对结直肠息肉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82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做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将原始数据传输至AW 4.3工作站,用CTVC专用软仁进行图像重组.息肉按大小分为3组,调节CTVC的密度阈值,按-800~-600 HU,-599~-400 HU和-399~-200 HU分为3个阈值区间,对比分析每组息肉的检出率和各阈值区间下息肉大小与结肠镜的符合程度.所有病变均经结肠镜和/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结果 对直径≤5 mm的息肉,CTVC的密度阈值为-399~-200 HU时其检出率(61.3%)高于-800~-600 HU(29.0%)和-599~-400 HU(35.5%);对直径6~9 mm和≥10 mm的息肉,各密度阈值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密度阈值为-399~-200 HU时测得息肉大小与结肠镜最接近.结论 CTVC的密度阈值对显示结直肠息肉有一定的影响,适当提高CTVC的密度阙值有助于检出较小的结直肠息肉和更准确地测量息肉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病变以前一向以X线钡餐透视和电子内窥镜检查为主要手段,普通CT检查因为性能所限而较少使用。胃肠道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CTvirtual endoscopy,CTVE)是近几年内伴随螺旋CT机出现而开发出的新技术,在消化道疾患检查诊断中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下面就介绍消化道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方法,并与电子内窥镜检查对照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我院于2001年引进美国GE公司Hiseepd Nx/i双螺旋CT机已完成100多例消化道病变仿真内窥镜检查,成功率约96%;经电子内窥镜和病理确诊39例:胃癌19例,约占50%;胃溃疡6例,约占15%;胃息肉2例,约占5…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以手术病理或电子内镜检查结果为最终判断依据,对40例患者进行CTVE检查,探讨该检查手段的检查前准备,扫描参数,三维后处理方式及其与原始图像相结合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比较CTVE的肿瘤显示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程度及各种重建方式对胃癌显示的有效性。结果 CTVE检查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95%,漏诊率为3%,误诊率为25%,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72%。结论 多层螺旋CTVE多种重建方式结合原始图像的使用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2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层厚为5mm,螺距为1,将所得的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应用NavigatorSmooth功能行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其结果与胃镜和/或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28例中,螺旋CT平扫能客观反映出胃壁病变的部位、形态及大小,病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及邻近结构受侵情况。其中大网膜、胰腺及肝脏受侵分别为7例、4例及3例,淋巴结转移3例。CTVE成像能很好地显示出正常胃壁内部结构,病灶的立体形态、大小及范围。28例中26例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基本相符。准确率高达92.8%。结论CTVE成像与螺旋CT平扫相结合,对胃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研究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结肠镜检查(CTVC),表面遮盖显示(SSD)和透明显示(Raysum)检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用螺旋CT机对23例结直肠息肉病例进行容积扫描,在工作站应用4种后处理方法获取MPR、CTVC、SSD和Raysum图像。按息肉大小分3组及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病变均经常规结肠镜检查(CC)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23例共56枚息肉。MPR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