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 (PPAR γ)和PPAR γ配体激动剂罗格列酮对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豚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5只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 )、哮喘组 (B组 )、地塞米松 (DXM)组 (C组 )、罗格列酮组 (D组 )、罗格列酮 1/ 2DXM用量组 (E组 ) ,每组各 7只。并测定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计数及分类 ,观察各组豚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的改变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豚鼠肺组织中PPAR γ、还氧化酶2 (COX 2 )等的表达。结果 D组豚鼠BALF中的嗜酸粒细胞数为 0 0 5 0± 0 0 2 0 ,B组为 0 110± 0 0 2 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5 6 1,P <0 0 0 1) ,D组豚鼠BALF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分别为(15 5± 3 9)× 10 8/L、0 0 6 9± 0 0 2 0 ,B组分别为 (19 9± 4 3)× 10 8/L、0 0 76± 0 0 2 0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值分别 =2 0 2、0 6 6 ,P均 >0 0 5 ) ;D组豚鼠气道壁厚度为 (2 2 0± 5 0 ) μm ,B组为 (2 8 0± 5 0 )μm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 6 1,P <0 0 5 ) ,但D组黏膜及黏膜下层厚度 [(12 2± 2 9) μm]与B组[(14 9± 3 3) μ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 =1 6 3,P >0 0 5 ) ;D组PPAR γmRNA的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气道管壁结构改变与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DGF)在气道黏膜中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12例EB(A组 )、10例哮喘 (B组 )和 10例早期周围型肺癌 (C组 )患者 ,经纤维支气管镜作肺下叶段支气管黏膜活组织检查 (简称活检 ) ,C组患者活检取健侧肺。苏木精 伊红 (HE)染色观察气道上皮下基膜 (SBM )厚度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 β1和PDGF在气道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A组SBM厚度为 (6 3± 1 4 ) μm、B组为 (8 2± 1 5 ) μm、C组为 (4 1± 1 2 ) μm ,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组气道黏膜以及黏膜下层中TGF β1和PDGF每平方毫米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5 9± 9)个、(4 7± 7)个、B组分别为(85± 12 )个、(76± 11)个、C组分别为 (31± 4 )个、(2 0± 3)个 ,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TGF β1和PDGF与SBM厚度呈正相关关系 (r分别 =0 76、0 5 2 ,P <0 0 5 )。结论 EB患者可以出现类似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SBM增厚的病理改变 ,且TGF β1和PDGF在EB气道黏膜下纤维化的病理改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牛磺酸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气道炎症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气道炎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前瞻性研究方法 ,对 84例非急性发作期的轻、中度哮喘患者 ,从病情进入缓解期开始口服牛磺酸 (A组 )和安慰剂 (B组 ) ,疗程 1年 ,比较哮喘症状计分、治疗期间因哮喘复发或病情加重而住院的日数、每月使用沙丁胺醇的喷数、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的变化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5和白细胞介素 8的水平。结果 A组获得有效病例 32例 ,B组获得有效病例数 2 9例。A组患者治疗后的哮喘症状计分 (12 5± 4 8)分 /月、每月使用沙丁胺醇的喷数 (6 5± 2 9)次/月、治疗期间的住院日数 (1 2± 0 5 )d、FEV1(2 6± 0 5 )L与B组 (15 2± 5 1)分 /月 ;(9 8± 3 2 )次 /月 ;(3 3±0 9)d ;(2 2± 0 8)L差异显著 (P <0 0 5 ) ;两组患者的气道反应性无显著差异 ;血清中IL 5 [(16 3± 4 5 )ng/L]和IL 8[(15 8± 4 9) μg/L]的水平与B组 [(2 6 9± 12 7) μg/L ,(19 3± 5 2 ) μg/L]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牛磺酸能有效地改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抑制血清中炎症介质的释放 ,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依从性良好 ,可能对哮喘缓解期气道炎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 1(STAT 1)在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中的表达及STAT 1对哮喘气道炎症调控 ,以探讨STAT 1信号传导途径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 8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8只 )、哮喘组 (B组 )和地塞米松预防组 (C组 ,8只 ) ,哮喘组又随机分为B1、B2 、B3 、B4组 (每组各 8只 )。B组与C组用 10 %卵蛋白 (OVA)腹腔注射与雾化吸入诱发豚鼠哮喘发作 ,在激发后 0h、2 4h、72h、5d通过免疫组化测定豚鼠哮喘模型肺组织中STAT 1与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表达 ,免疫印迹检测STAT 1磷酸化 ,测定豚鼠哮喘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计数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γ干扰素 (IFN γ)的浓度。结果 A组气道上皮细胞STAT 1与ICAM 1积分吸光度分别为 13± 7、2 1± 8,而哮喘组 (B1~ 4组 )豚鼠在激发各个时间点 (0h、2 4h、72h、5d)其气道上皮细胞STAT 1与ICMA 1的积分吸光度分别为 5 7± 9、136± 14、95± 2 1、6 7±30 ;75± 10、16 6± 17、113± 14、87± 2 1。B1~ 4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气道上皮细胞STAT 1积分吸光度变化与嗜酸粒细胞动态变化呈正相关 (r=0 6 5 2 ,P <0 0 1) ;STAT 1积分吸光度与ICMA 1积分吸光度呈正相关 (r=0 5 5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钙激活Cl-通道 (ClCa)阻断剂尼氟灭酸 (NFA)对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BALB/c小鼠 4 5只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哮喘组 (A组 )、吸入NFA预防组 (B组 )和正常对照组 (C组 ) ,每组 15只。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压力峰值 时间指数 (APTI)的差异 ,并比较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内皮素 1(ET 1)和一氧化氮 (NO)的含量。制备A组、C组小鼠的离体完整上皮气管环 (A1、C1组 )和去上皮气管环 (A2 、C2 组 ) ,观察在梯度浓度乙酰甲胆碱(mACh)的激发下 ,5 0 μmol/LNFA预处理对气管环收缩张力的影响。 结果 A组APTI与B组 (mACh为 2 .0mg/kg时 ,两者分别为 1.6 2± 0 .14和 1.2 1± 0 .0 7)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A组BALF中ET 1和NO含量分别为 (10 3± 9)ng/L、(48.5± 3.2 ) μmol/L ,B组分别为 (5 3± 5 )ng/L和 (2 3.7± 2 .5 )μmol/L ,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离体气管环收缩张力实验显示 ,C1组完整上皮气管环的张力峰值比为 1.2 6± 0 .14 ,A1组完整上皮气管环的张力峰值比为 3.79± 0 .4 4 ,C2 组去上皮气管环的张力峰值比为 2 .0 6± 0 .18,A2 组去上皮气管环的张力峰值比为 2 .15± 0 .2 1,A1组与C1组、A1组与A2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哮喘大鼠转录因子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川芎嗪小剂量组(C组,20 mg/kg)、川芎嗪中剂量组(D组,40 mg/kg)、川芎嗪大剂量组(E组,80 mg/kg)和地塞米松组(F组),每组12只.以卵蛋白腹腔注射并雾化吸入制备大鼠哮喘模型,用动物呼吸机测定气道反应性评价造模效果.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测定肺组织GATA-3含量.结果 给予乙酰胆碱(Ach)激发后,比较各组大鼠呼气相气道阻力(Re),显示造模成功;B、C、D、E和F组的GATA-3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E和F组的GATA-3表达量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川芎嗪剂量的增加与GATA-3的表达呈负相关趋势;两两比较E组和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哮喘大鼠存在GATA-3高表达;川芎嗪减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GATA-3的表达,纠正Th1/Th2失衡,从而治疗哮喘.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对哮喘大鼠转录因子GATA-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哮喘大鼠转录因子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川芎嗪小剂量组(C组,20mg/kg)、川芎嗪中剂量组(D组,40mg/kg)、川芎嗪大剂量组(E组,80mg/kg)和地塞米松组(F组),每组12只。以卵蛋白腹腔注射并雾化吸入制备大鼠哮喘模型,用动物呼吸机测定气道反应性评价造模效果。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测定肺组织GATA-3含量。结果 给予乙酰胆碱(Ach)激发后,比较各组大鼠呼气相气道阻力(Re),显示造模成功;B、C、D、E和F组的GATA-3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E和F组的GATA-3表达量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剂量的增加与GATA-3的表达呈负相关趋势;两两比较E组和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大鼠存在GATA-3高表达;川芎嗪减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GATA-3的表达,纠正Th1/Th2失衡,从而治疗哮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基因转染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 (βARKct)对应用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2 AR)激动剂后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小鼠肺部 β2 AR和环腺苷酸 (cAMP)的作用 ,并探讨不同基因转染途径对两者的影响。方法  (1)以 10 %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 ,并设正常小鼠为正常对照组 (A组 )。将哮喘小鼠分为 7组 ,每组 5只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哮喘对照组 ,B组 )肌肉注射、沙丁胺醇肌肉注射 (C、D、E、F、G组 ) ,以建立长期应用 β2 AR激动剂的哮喘动物模型。(2 )构建带有 βARKct基因表达质粒 ,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的转染途径进行基因转染。D组给予静脉注射转染 βARKct、E组给予静脉注射转染空载质粒、F组给予气管滴注转染 βARKct、G组给予气管滴注转染空载质粒。(3)用Western blot检测基因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肺部的 β2 AR和cAMP的水平。结果  (1)基因转染 βARKct在小鼠肺部有表达 ,且F组的基因表达量高于D组。(2 )A组 β2 AR和cAMP分别为 (10 9± 11)fmol/mg、(3 5 0± 0 5 0 )pmol/L ;B组 β2 AR和cAMP分别为 (81± 3)fmol/mg、(1 5 0± 0 2 0 )pmol/L ,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 ;C组 β2 AR和cAMP分别为(6 3± 3)fmol/mg、(0 90± 0 10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虫草活力素(简称虫草)在大鼠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50只Wister大鼠[6~8周龄,(200±2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A)、慢性哮喘单纯模型组(B)(卵清白蛋白系统致敏和反复激发)、慢性哮喘+虫草50mg/kg治疗8周组(C)、慢性哮喘+布地奈德(BUD)8周治疗组(D)及慢性哮喘+BUD联合虫草8周治疗组(E)。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检测气道管壁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气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应用逆转录PCR法检测肺组织A2a腺苷受体(A2aAR)mRNA表达。数据统计采用ANOVA检验进行组间分析,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组内两两比较,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①HE染色显示所有药物干预组较单纯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平滑肌肥厚及黏膜肺组织水肿等炎症表现明显减轻,以D和E组最为明显;②5组气道管壁厚度依次分别为(9.89±2.09)、(21.72±3.16)、(14.94±1.96)、(12.29±2.75)和(12.25±2.32)μm2/μm,F=31.37,P〈0.0001,所有药物干预组气道壁厚度均高于对照组(C组、D组和E组与A组比较后的P值分别为0.0001、0.0524、0.0524),且低于单纯模型组(C组、D组和E组与B组比较后的P值均〈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气道壁较D组和E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2和0.0147);③5组TGF-β1表达强阳性率分别为(2.08±1.63)%、(29.37±5.08)%、(12.30±3.26)%、(10.78±3.35)%及(7.43±2.84)%,F=86.45,P〈0.0001,所有药物干预组TGF-β1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C组、D组和E组与A组比较后的P值均〈0.0001),且低于单纯模型组(C组、D组和E组与B组比较后的P值均〈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组较C组的蛋白表达有统计学意义下降(P=0.0052);④5组肺组织A2aARmRNA表达相对强度依次为(0.35±0.06)、(0.27±0.10)、(0.52±0.07)、(0.24±0.05)及(0.47±0.08),F=26.46,P〈0.0001,C组和E组A2aARmRNA表达高于A组(P值分别为0.0001及0.0007)、B组(P值分别为0.0002及0.0003)和D组(P值均〈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表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⑤所有大鼠支气管壁厚度与气道TGF-β1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r=0.80,P〈0.01),而C组大鼠肺组织A2aARmRNA表达和TGF-β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8,P=0.03)。结论虫草对哮喘模型的气道重塑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增加慢性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A2aARmRNA转录,抑制气道TGF-β1的生成,从而减轻气道重塑,且虫草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对于降低TGF-β1的表达具有潜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红素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雷公藤红素对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A组 )、哮喘组 (B组 )、雷公藤红素治疗组 (C组 )。B组及C组以 10 %卵蛋白 (OVA)滴鼻复制哮喘模型 ,C组予以腹腔注射雷公藤红素 (1mg/kg)干预 ,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目及肺组织干细胞因子(SCF)蛋白表达的变化。在体外实验中 ,建立C5 7B6小鼠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系NIH3T3的共培养体系 ,并予雷公藤红素 (2 μmol/L)干预 ,同时以单独培养的肥大细胞和NIH3T3细胞作对照 ;分别通过荧光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上清液组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 (eotaxin)含量及NIH3T3细胞中SCF的表达。结果 病理组织学显示 ,C组较B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 ,C组BALF中的嗜酸粒细胞数为 (0 5 6± 0 0 3)× 10 6/L ,与B组 [(1 2 5±0 4 0 )× 10 6/L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组小鼠肺组织中SCF蛋白表达强度为 0 74± 0 2 0 ,与B组 (2 5 0± 0 1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体外共培养体系中 ,上清液组胺、eotaxin含量及NIH3T3细胞的SC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83± 0 4 1)n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吸烟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壁厚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TGF-β1 mRNA)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吸烟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致敏并吸入激发制备哮喘模型.吸烟组定量吸入香烟烟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量TGF-β1 mRNA和免疫组化法测量Ⅲ型胶原表达.采用SPSS 11.0软件,所有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SD方差分析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吸烟组TGF-β1 mRNA、Ⅲ型胶原表达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42±0.04、25.8±2.3,哮喘组分别为0.39±0.04、22.9±3.1,对照组分别为0.26±0.04、16.3±2.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97,35.61,P均<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TGF-β1 mRNA与Ⅲ型胶原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5);(3)气道壁厚度吸烟组为(23.3±2.4)μm2/μm,哮喘组为(20.1±2.9)μm2/μm,对照组为(11.6±2.4)μm2/μm,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8,P<0.05).结论 吸烟通过促进哮喘大鼠气道TGF-β1 mRNA的过度表达,增加气道Ⅲ型胶原表达,加重气道重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早期及延迟应用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小鼠分为 5组,每组 8只。鸡卵白蛋白(OVA)致敏 /激发组 (A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布地奈德 (BUD)早期治疗组 (C组 ),BUD延迟治疗组 (D组 ),OVA延迟对照组(E组)。小鼠于第 0、14天以OVA致敏,从第 1次致敏后第 24天开始雾化吸入 2.5%的OVA激发并持续 18d,建立气道重塑模型;分别在早期(抗原激发前 1d始)和延迟(第 1次抗原激发后第 18天始)雾化吸入BUD(0.5mg/ml),观察抗原激发及BUD应用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EOS)数、上清液白细胞介素 5(IL-5)和γ干扰素 (IFN-γ)水平的变化,同时对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 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Masson三色染色,测定支气管壁周围EOS计数、定量杯状细胞百分比及黏液分泌评分并测定气道平滑肌增生高度及胶原面积。结果 经过反复抗原激发,A组BALF中EOS数为(57.460±11 060)×104 /ml,B组为[ (0.050±0.020)×104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ALF中IL- 5水平及IFN -γ水平分别为(52.9±2.8)pg/ml、(39.5±3.2)pg/ml,B组分别为(16.8±1.5)pg/ml、(63.8±3.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B组支气管壁周围EOS数分别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重塑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AM)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48只清洁级雄性幼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3d组(B组)、哮喘14d组(C组)和哮喘30d组(D组),每组12只。应用鸡卵白蛋白(OVA)建立哮喘大鼠模型,纯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AM,测定AM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MMP-9mRNA)及其组织抑制物1基因(TIMP-1mRNA)的表达,并测量大鼠支气管壁总面积和平滑肌面积,计算单位基底膜周径(Pbm)的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结果D组WAt和WAm[(85±9)μm2/μm、(28.6±4.9)μm2/μm]与A组[(67±10)μm2/μm、(16.8±2.4)μm2/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8、3.227,P均<0.01);D组AM中TNF-α和PGE2含量[(0.68±0.25)μg/L、(0.122±0.030)μg/L]与A组[(0.37±0.09)μg/L、(0.079±0.018)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83、3.016,P均<0.01),与B组[(0.74±0.29)μg/L、(0.120±0.028)μg/L]、C组[(0.71±0.23)μg/L、(0.117±0.028)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24、0.472、0.935、0.533,P均>0.05);D组AM中MMP-9mRNA及TIMP-1mRNA含量吸光度(A)值分别为0.346±0.033、0.361±0.040,与C组(0.279±0.015、0.259±0.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74、2.716,P均<0.01),D组(0.183±0.025)与B组(0.136±0.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13、3.017,P均<0.01),D组(0.104±0.007)与A组(0.109±0.0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32、3.487,P均<0.01);各组AM中MMP-9mRNA含量与WAt、WAm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3、0.738,P均<0.01),AM中TIMP-1mRNA含量与WAt、WAm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3、0.876,P均<0.01)。结论哮喘大鼠AM及其分泌的一些细胞因子与气道重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抑制剂对变应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阐明VEGF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以及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VEGF受体抑制剂治疗组(C组),每组各10只。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VEGF进行定量分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在小鼠肺组织内的表达水平。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管壁厚度(WAt/P i)、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P i)、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计数(N/P i)及肺组织切片中的血管计数、血管壁平滑肌厚度、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计数。结果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比值B组分别为(142±63)×107/L、98.0±46.9,A组分别为(30±14)×107/L、0.7±1.1,C组分别为(41±17)×107/L、4.9±3.5,A组和C组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比值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B组BALF中上清液和血清中VEGF水平分别为(55±26)pg/m l、(72±26)pg/m l,A组分别为(37±9)pg/m l、(49±18)pg/m l,C组分别为(34±3)pg/m l、(43±19)pg/m l,A组与B组、C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大部分支气管平滑肌、黏膜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周围VEGF均呈阳性表达,而A组和C组几乎没有VEGF的表达。图像分析显示,B组WAt/P i、WAm/P i、N/P i分别为(17±5)μm2/μm、(6.3±2.2)μm2/μm、(0.050±0.020)个/μm,A组分别为(8±3)μm2/μm、(3.2±0.8)μm2/μm、(0.027±0.017)个/μm,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0.05)。B组和A组血管计数分别为(19±3)个、(10±5)个,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抑制剂治疗后C组WAm/P i、血管计数分别为(4.5±1.3)μm2/μm、(11±3)个,C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VEGF在小鼠哮喘模型气道及肺内过度表达,并参与了哮喘的发病和气道重塑过程。VEGF受体抑制剂可明显改善哮喘小鼠的变应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气道损伤上皮对上皮下成纤维细胞(SEF)转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的影响,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特征性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将气道上皮细胞培养槽与SEF或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共培养4d,根据培养槽中人气道上皮细胞株(16HBE)的不同处理方法分为7组。A组:培养槽中无细胞;B组:培养槽中为正常16HBE;C组:培养槽中为机械损伤的16HBE;D组:培养槽中为机械损伤并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16HBE;E组:培养槽中为预先加入内皮素受体A阻断剂BQ123继以机械损伤+细菌脂多糖刺激的16HBE;F组:培养槽中为预先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和抗体继以机械损伤+细菌脂多糖刺激的16HBE;G组:培养槽中为预先加入BQ123与TGF-β1中和抗体继以机械损伤+细菌脂多糖刺激的16HBE。应用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法观察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测量各组胶原凝胶(每组计数8个样本)的直径变化,以了解转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的收缩反应及其上述处理因素的影响;此外,分别选择部分A、B、D组共培养的SEF以16HBE损伤(机械损伤+细菌脂多糖刺激24h)上清液刺激,观察经共培养诱导转分化的SEF胞内钙离子([Ca^2+]i)浓度的动态变化(每组至少分析6个细胞)。结果与其他各组比较,D组SEF表达α-SMA凝胶收缩百分比为[(53±8)%],与B组[(10±10)%]、C组[(24±8)%]、E组[(36±9)%]、F组[(37±3)%]、G组[(3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80、38.10,P均〈0.01)。共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受16HBE损伤培养上清液刺激后荧光强度增强,D组增加幅度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0、8.97,P均〈0.01)。结论气道损伤上皮促进SEF转分化为表达α-SMA、具有显著收缩反应能力的肌纤维母细胞;损伤上皮通过释放内皮素1(ET-1)和TGF-β1介导了这种转分化的过程;转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在损伤上皮培养上清液刺激下,[Ca^2+]i内流增加可能是启动其收缩反应能力增强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及哮喘患者支气管管壁尿紧张素Ⅱ(UⅡ)的变化,探讨UⅡ在哮喘发病及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一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每组10只。哮喘组大鼠采用卵白蛋白10mg腹腔内注射及雾化吸入(5mg)处理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肺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大鼠支气管管腔的内周长(Pi)、管壁面积(WA)、平滑肌面积(WAm),以WA/Pi和WAm/Pi反映其气道重塑情况;对哮喘大鼠和5例哮喘患者肺组织切片采用链亲和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支气管UⅡ的表达变化,以灰度扫描和计数UⅡ阳性染色细胞数判断其表达强度。结果哮喘组大鼠WA/Pi、WAm/Pi分别为(24.1±2.4)μm2/μm、(5.3±1.9)μm2/μm,与对照组[(16.5±1.7)μm2/μm、(3.8±1.2)μm2/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92、3.785,P均<0.01);哮喘大鼠支气管UⅡ的表达强度为2.46±0.15,与对照组(1.26±0.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6,P<0.01);UⅡ的表达强度与WAm/Pi呈正相关(r=0.712,P<0.01);UⅡ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数为(82±8)%,与对照组[(22±8)%]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9.102,P<0.01);哮喘患者支气管UⅡ的表达强度为2.61±0.19,与对照组(1.36±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4,P<0.01);UⅡ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数为(75±9)%,与对照组[(2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36,P<0.01)。结论哮喘气道UⅡ的表达和合成明显增加,其可能与哮喘发病及其气道重塑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含非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能否预防或减轻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发生。方法 40只雌性清洁级 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1)慢性哮喘组(A 组):分别于第1、14天小鼠腹腔注射1 ml致敏液[卵蛋白(OVA,10 μg)+氢氧化铝凝胶(100 μg)];从第21天开始雾化吸入2.5%OVA 溶液,每次30 min,每周3次,连续8周。(2)CpG-ODN 干预组(B 组):在 OVA 致敏的同时给予浓度为60μg/ml 的 CpG-ODN 腹腔注射1 ml 共2次,以后每2周腹腔注射1次共4次。(3)GpC-ODN 对照组(C组):将 CpG 替换为鸟嘌呤-磷酸-胞嘧啶(GpC,剂量及用法同 CpG-ODN)作为对照。(4)生理盐水(NS)对照组(D 组):给予 NS 进行致敏(每次1 ml 腹腔注射)和激发(用 NS 雾化吸入)。在末次激发24 h 后所有小鼠取血测嗜酸粒细胞(EOS)数和血清 IgE;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做细胞分类计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3(IL-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浓度。取左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 Masson 三色染色,用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体和抗 TGF-β_1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A 组外周血 EOS 计数为(89±10)×10~4/ml、血清 IgE 为(279±53)ng/ml,BALF 中 EOS 计数和分类分别为(6.30±1.30)×10~5/ml、0.181±0.030,A 组 IL-13浓度为(4 015±361)pg/ml、TGF-β_1浓度为(356±64)pg/ml,以上数值与 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4.0、15.7、14.7、18.4、12.0和18.9,P 均<0.01);A 组 Masson 三色染色、α-SMA、TGF-β_1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9.7±4.2)%、(45±7)%、(34±4)%]与 D 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18.0、15.6和17.9,P 均<0.01)。应用 CpG-ODN 干预后(B组)的 Masson 三色染色、α-SMA、TGF-β_1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3.8±3.2)%、(25±3)%、(18±4)%]与 A 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9.5、8.9、9.8,P 均<0.05)。结论应用CpG-ODN 干预慢性哮喘模型,不仅能抑制 Th2细胞反应和 EOS 肺浸润,还能抑制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它可能是通过抑制 TGF-β_1、IL-13等因子而抑制气道重塑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2)与气道重塑的关系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MK)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炎症、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20只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重塑组、MK治疗组,每组10只,两组均以卵白蛋白(OVA)致敏,仅MK治疗组给予MK(15 mg/kg)灌胃;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IF)中的细胞计数,用光镜、电镜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用原位杂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中IL-13、TGF-β2、IL-4、IL-5 mRNA的表达。结果 重塑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分别为(5.4±1.1)×105/ml、2.32±0.20,MK治疗组分别为(3.9±1.6)×105/ml、1.64±0.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病理和电镜结果显示,重塑组小鼠具有明显的气道炎症,细胞呈团状聚集,以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为主,上皮细胞增生呈指状突起、平滑肌肌层增厚、结缔组织增生,黏液分泌旺盛并伴小气道栓塞,气道周围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增加,MK治疗组小鼠则炎症明显改善,无明显气道痉挛、黏液产生减少,上皮增生、平滑肌层增厚不明显,气道周围胶原纤维及黏液颗粒均减少。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重塑组小鼠肺组织中IL-13 mRNA、TGF-β2 mRNA表达分别为24±7、17±5、MK治疗组分  相似文献   

19.
芍药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组织免疫病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芍药苷(paeoniflorin)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免疫病理的影响, 探索芍药苷预防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昆明小鼠, 制成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 模型组 (A组) (15只), 吡喹酮治疗前 (B组)、 治疗同时(C组)及治疗后(D组)给予芍药苷组(各45只)。其中后3组又各分为低剂量组 [芍药苷30 mg/(kg·d) ×30 d]、高剂量组 [芍药苷120 mg/(kg·d) ×30 d]及对照组 (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2 ml×30 d)。B组感染后第12 天起、 C及D组分别于感染后第42 及72天起, 灌胃芍药苷或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B、 C和D等3组均于感染后第42 天起灌胃吡喹酮 [500 mg/(kg·d)×2 d]。感染后第102天处死取血及肝脏。用竞争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 苏木素-伊红(HE)及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及纤维化程度, 用免疫组化技术评价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ColⅠ)表达情况。 结果 B组HA水平, 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F=9.429, P值均<0.01); 肉芽肿面积及肝纤维化程度, 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F=862.540、 F=29.738, P值均<0.01); α-SMA阳性细胞表达强度(F=12.323, P值均<0.01)、 TGF-β1表达强度 (F=148.990, P值均<0.01)、 ColⅠ含量 (F=180.881, P值均<0.01), 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C组及D组各项检测数据与其相应的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吡喹酮治疗前给予芍药苷, 能明显降低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程度, 减少肝组织TGF-β1、 α-SM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