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单纯性MS患者67例,根据射血分数(EF)将MS患者分为EF正常MS组57例,其EF>50%,EF减低MS组10例,其EF≤50%,另选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DTI检测MS组和对照组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收缩期位移(DS)、收缩前期时间(PCTM)、收缩时间(CTM),并计算PCTM/CTM比值.结果 SM及DS在对照组、EF正常MS组和EF减低MS组呈逐渐减小,EF正常MS组和EF减低MS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且EF减低MS组显著小于EF正常MS组(P<0.01).PCTM/CTM比值在3组间呈逐渐增大,EF正常MS组和EF减低MS组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EF减低MS组大于EF正常MS组(P<0.05).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异常发生率在EF正常MS组和减低MS组分别为60.2%和100%(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SM、DS和PCTM/CTM比值与二尖瓣口面积(MVA)低度相关(分别为r=0.48,P<0.01;r=0.35,P<0.01;r=-0.26, P<0.05).结论在左心室短轴收缩功能减低之前,MS患者已经存在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障碍,应用DTI检测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对MS患者心功能的全面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追踪成像(tissue tracking imaging,TTI)技术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技术定量分析风湿性二尖瓣病变(rheumaticmitralvalvedisease,RMVD)左心室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使用美国GE Vivid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应用TTI和QTVI技术对43例RMVD患者(RMVD组)、3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左心室局部功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RMVD组左心室前壁、下壁、侧壁、后壁、前间隔、后间隔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峰值速度、收缩期纵轴方向心肌组织峰值位移较对照组减低(均为P〈0.05)。结论:RMVD患者左心室局部节段心肌功能有不同程度减低。QTVI及TTI技术能够反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左心室局部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旋转收缩功能的价值。 方法 获取15例DCM患者与17例正常人的标准左心室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短轴切面TVI图像,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室间隔、侧壁、前间隔、后壁处心肌组织速度曲线,应用公式计算收缩期左心室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旋转和左心室扭转;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方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DCM患者收缩期左心室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旋转和左心室扭转均显著降低。DCM患者收缩期左心室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旋转和左心室扭转与LVEF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结论 DCM患者的左心室旋转收缩功能显著受损,QTVI技术评价的左心室旋转收缩功能是准确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超声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速度向量成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测量心肌应变率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准确性。方法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21例及正常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VVI技术测量心尖四腔心及二腔心切面左心室壁12个节段2~3个心动周期的心肌应变及应变率的收缩期峰值;连续波多普勒二尖瓣反流血流频谱检测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LV dp/dtmax)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线性相关方法对各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不同心动周期的应变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LVEF为(62.2±4.1)%,左心室壁各节段的应变率波动于-1.217~-1.335/s;扩张型心肌病患者LVEF为(33.8±6.5)%,左心室壁各节段的应变率波动于-0.404~-0.469/s,其绝对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DCM组12节段间应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由二尖瓣反流血流频谱估测的LVdp/dtmax为(846.5±256.4)mmHg/s,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正常范围(1802±389)mmHg/s;DCM组室壁各节段心肌应变率与LVdp/dtmax的相关性较其与LVEF的相关性好,以左心室后间隔及侧壁为著。结论VVI技术测量的心肌应变率对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优于LVEF。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右心室整体及局部容积与功能。方法 41例MS患者分为A组18例,轻度三尖瓣反流;B组23例,中度及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应用四维右心室定量分析法(4D-RVQ)测量41例MS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右心室整体及局部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A组相比,B组的右心室整体和局部舒张末和收缩末容积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和B组的右心室整体射血分数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右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比较中,A组和B组的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射血分数降低,而且B组流入道收缩功能较A组进一步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心尖肌小梁部收缩功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T-3DE可以定量评价MS患者右心室整体及局部容积与收缩功能。三尖瓣反流程度影响右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3 1例HCM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长轴和短轴方向各心肌节段的速度曲线 ,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 (Vs) ,计算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各心肌节段在长轴与短轴方向速度的比值。结果 HCM组肥厚与非肥厚心肌节段的平均Vs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 ,绝大部分心肌节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但HCM组肥厚与非肥厚心肌节段的平均Vs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正常人长轴与短轴方向速度的比值均 >1,而HCM患者其比值明显降低 ,大部分比值 <1。结论 HCM患者尽管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但左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受损 ,损害不仅发生在肥厚的左室壁 ,非肥厚的室壁同样受到损害 ;QTVI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探讨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FMR)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心房颤动患者,根据其有无AFMR分为单纯房颤组48例和心房AFMR组34例,另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3D-STI获取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和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LVPtw),比较上述参数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绘制3D-STI各参数评价AFMR隐匿性左心室功能受损的ROC曲线,确定GLS、GCS、GRS及LVPtw对AFMR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房颤组GLS、GCS、GRS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单纯房颤组比较,AFMR组GLS、GCS、GRS、LVPtw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LS、GCS、GRS和LVPtw诊断AFMR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局域心肌等容收缩期及射血期在长轴方向的收缩运动特点.方法 对24只急性心肌梗死犬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 )条件下扫查冠状动脉结扎前、结扎后4 h心尖二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五腔心切面,并应用组织速度曲线对梗死前后左心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运动特点进行分析.取样容积分别置于左心室基底部、中部乳头肌水平及心尖部心内膜下,记录等容收缩期最大、最小峰值速度及对应时间,收缩期峰值速度(Vs)及时间,并计算等容收缩期加速度(Aivs)及收缩期加速度(As).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犬受累节段的Vs、As明显低于正常心肌相应节段(P<0.05或P<0.01);梗死节段的Aivs大于正常心肌相应节段,而相邻及相对节段的Aivs则减小(P<0.05).结论 QTVI能敏感、直观、定量评价左心室局域心肌收缩功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应变率显像(SRI)技术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MS患者50例为MS组和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在心尖四腔心、心尖两腔心和左心室心尖长轴切面,应用SRI技术测量左心室各壁基底段和中间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s)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结果MS组左心室壁各节段Ss和SRs均小于对照组相应节段(P〈0.05,0.01)。结论SRI技术能够准确评价风湿性MS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分型改进与术式选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分型改进与手术方式选择以及预后的关系,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新的形态学依据。方法47例行二尖瓣重建术和41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前采用HPSonos2500多功能超声仪和2.5MHz的探头行超声检查,根据二维显像上瓣叶的对位和对合情况分为三型。Ⅰ型:二尖瓣前后叶瓣尖处对位和对合均正常;Ⅱ型:二尖瓣对位正常,但对合异常;Ⅲ型:二尖瓣对位和对合均异常。结果47例成形术患者的超声显像分型示,Ⅰ型占20例,Ⅱ型3例,Ⅲ型24例。术后接受超声随访的34例患者中,11例术后出现二尖瓣中、重度返流,包括Ⅰ型2例和Ⅲ型9例。Ⅲ型患者的预后远不如Ⅰ型和Ⅱ型(P<0.05)。41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中,Ⅲ型占31例(75.6%),其中合并腱索断裂或(和)严重瓣膜、瓣下结构受损者共占25例。结论超声分型与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及正常人左室心肌不同层面的旋转运动.方法 选取心功能正常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38例,正常志愿者55例,采集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心底部及心尖水平的二维超声图像,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分别分析左室心底部及心尖部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及标化达峰时间、旋转速度峰值及标化达峰时间,比较二尖瓣狭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不同层面心肌旋转运动模式的差异,并评估二尖瓣狭窄程度对心肌旋转运动的影响.结果 两组受检者心肌旋转方向相同.二尖瓣狭窄组心尖部各节段旋转角度、旋转速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01),心底部部分节段(前壁、侧壁、后间隔)旋转速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二尖瓣狭窄组心底与心尖标化角度达峰时间差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不同程度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心底与心尖部旋转角度、标化角度达峰时间、旋转速度、标化速度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早期即有收缩功能的受损,且其损害程度与瓣膜狭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以狭窄为主的病人采用“钮扣状”转移保留全瓣装置二尖瓣置换的方法及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0例二尖瓣狭窄需行二尖瓣置换的患者,分为:A组(术中“钮扣状”保留全部二尖瓣瓣下结构).B组(术中仅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和C组(术中未保留瓣下结构);术前、术后3~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组术后左室舒张末(LVEDV)、收缩末(LVESV)容积,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的改善优于B、C组,对于射血分数的改善A组显著优于B、C组。A、B组主动脉阻断时间较C组延长,但A、B两组无显著差异。总体转流时间C组较A、B两组缩短。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病人行瓣膜置换时可采用“纽扣状”转移保留全部瓣下装置;病人术后早期心功能的改善优于部分保留组和不保留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大小及功能对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来阜外医院就诊的中度或重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行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手术,并于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明确存在继发性三尖瓣反流。选取2016年于阜外医院就诊的门诊患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且均于就诊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研究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超声参数及左心房功能进行比较,对研究组左心房功能与三尖瓣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及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与左心房面积变化率、排空分数及左心房平均应变呈强相关性(r=-0.65、-0.58和-0.59,P均<0.01)。肺动脉收缩压与左心房面积变化率、排空分数及左心房平均应变呈较强的负相关性(r=-0.60、-0.58和-0.59,P均<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瓣叶闭合高度和肺动脉收缩压是影响术前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相关因素(OR=1.916、2.382、1.059,95%CI:1.18~3.109、1.312~4.323、1.009~1.111,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肺动脉收缩压、左心房面积变化率和左心房平均应变是影响三尖瓣瓣环增大的危险因素(OR=1.044、0.875、0.809,95%CI:1.002~1.088、0.761~0.964、0.656~0.997,P均<0.05)。 结论左心房扩大、功能减低参与了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发生,左心房面积变化率和房壁平均应变减低会引发三尖瓣瓣环增大,从而导致三尖瓣反流的发生及加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左心房应变可以提供更早期的左心房功能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超声评价不同二尖瓣置换术式对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我院以二尖瓣反流为主的二尖瓣置换术病例76例,其中术中未保留瓣下结构26例,术中仅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30例,保留全部二尖瓣瓣下结构20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功能结果。结果 部分和全部保留瓣下结构组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的改善优于全切组(P<0.05);全部保留瓣下结构组术后的改善优于部分保留瓣下结构组(P<0.05);但部分和全部保留瓣下结构组术后LVEF、LV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二尖瓣置换术式对左心室结构及收缩功能的影响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更有利于左心室正常结构及收缩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二尖瓣置换术(MVR)后左室整体和局部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MVR术后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心律分为窦性心律组40例和心房颤动(房颤)组4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后采集心尖四腔观、心尖两腔观、心尖左室长轴观的组织多普勒动态图像,启动QTVI模式,绘制左室各壁瓣环、心肌节段的时间-速度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Sa、Sm)和快速舒张期峰值速度(Ea、Em)等.结果 ①与正常组比较,MVR组6个壁二尖瓣环和各心肌节段Sa、Sm和Ea、Em均明显减低(P<0.001);②二尖瓣环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Sa')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正相关(P<0.001);③二尖瓣环快速舒张期平均峰值速度(Ea')与等容舒张期时间均值(IVRT')呈负相关(P<0.01).结论 QTVI能够评价MVR术后左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 (QTVI) in assessing left ventricular(LV) global and regional myocard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Methods Eighty patients having their implantations for more than six months were examined by echocardiography.QTVI-derived parameters such as peak systolic velocity(Sa,Sm) and early diastolic velocity(Ea,Em) of mitral annulus and LV wall were measured from the apical four-chamber,two-chamber and long axis corresponding myocardial segments in MVR groups decreased and LV ejection fraction bu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a' and 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IVRT') in patients(P<0.01).Conclusions QTV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LV function of patients after MVR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合并窦性心律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术(PBMV)前后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RT-3DE对30名正常志愿者和30例MS合并窦性心律患者(PBMV术前、术后)测量并计算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maxI)、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minI)及左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preI),左房总射血容量指数(TASVI)、左房被动射血容量指数(PASVI)、左房主动射血容量指数(AASVI),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EFpassive)、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active)。分析它们与二尖瓣口面积(MVA)、平均跨瓣压差(MMG)的相关性。结果:①MS患者LAVmaxI、LAVminI、LAVpreA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BMV术后下降(P<0.05);MS患者PASVI、TASVI明显低于正常组,而AASV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BMV术后PASVI增加、AASVI降低(P<0.05),TASVI接近于正常组(P>0.05)。MS患者术前LAEFpassive、LAEFactive、LAEF低于正常对照组,术后明显增加(P<0.05)。②PBMV术前后左房容积及功能参数改变量与MVA、MMG改变量呈一定相关关系(P>0.05)。结论:RT-3DE可准确定量评价MS合并窦性心律患者PBMV术前、术后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17.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反流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性方法。方法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对50例二尖瓣反流(MR)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23例二尖瓣病变患者(A组)和27例扩张型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B组)。结果A组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舒张期最大充盈速率(PFR)显著高于B组,左室心肌松驰时间常数(T)显著短于B组的测值(P均〈0.001);给于多酚丁胺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阿霉素致兔早期左心室径向收缩功能损害的价值,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将41只新西兰纯种兔随机分成4组:A组9只,作为对照组,每周1次注射生理盐水2ml/kg,共8周;B组10只,每周1次注射阿霉素2mg/kg,注射2周;C组10只,给予相同剂量阿霉素4周;D组12只,给予相同剂量阿毒素8周。每组于停药后2周对兔心脏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各节段径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检测。所有实验动物在完成超声检查后即刻处死,取出心脏,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同一节段径向运动各参数测量:与A组比较,B、C、D组的速度、应变及应变率均无改变。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缩短率D组较A组减低(P〈0.05),B、c组无改变。病理结果显示从B组到D组心肌损害逐渐加重。结论径向VVI参数与纵向VVI参数在阿霉素致兔心肌损害过程中的不同表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心肌损害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