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经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随访证实,未发现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滑脱、折弯、断钉等不良反应,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仅为3.03%和1.52%。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复位率高、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2004年12月,我院骨关节科采用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82例,并得到了3年以上随访,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我院应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较大、复位困难的新鲜股骨颈骨折18例,经2~5年随访,证实此种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股骨颈愈合率高,病人可早期下床不负重活动,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9~67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车祸6例,从高处坠落摔伤4例,行走时意外跌伤8例。按骨折部位分头下型5例,经颈型5例,基底型8例。按Garden分型12例,型6例。2 治疗方法手术时在X光机透视下进行。患者取平卧位。由助手分别纵向牵引患肢及在腋下行反向牵引。在X光机透视下,证实患肢短缩畸形被完全矫正后,再由助手…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3年至1997年,采用特制三棱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均为新鲜股骨颈骨折.男25例,女27例;年龄最小27a,最大91a,其中年龄在65a~75a者42例,占80%以上骨折类型按Gardin分类Ⅰ、Ⅱ型21例,Ⅲ型28例,Ⅳ3例;按部位分:头下型2例,颈中型17例,基底型33例.2治疗方法2.1三棱钉的制备  三棱钉是仿洛阳正骨研究所鳞纹钉研制.将直径4mm的斯氏钉以每0.5cm长度差为一型号,截成8.0~12.5cm长,制成各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双向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向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优11例,良1例。结论:双向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向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向加压空心螺纹钉内田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优11例,良1例.结论:双向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手法微创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新鲜股骨颈移位骨折,采用改良手法(提牵旋展推击法)复位后经皮空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4年,均未出现肺栓塞、断钉、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及近期死亡。其中3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其他患者在3~9月内愈合。功能评定,优45例(80.3%),良8例(14.3%),差3例(5.4%),优良率为94.6%。结论:此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经济、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快,并可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相似文献   

9.
股骨颈骨折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很多。自1998年6月~2005年6月,作者应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87例,收到满意效果,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主张进行手术治疗,骨折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有效的选择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术后容易发生骨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残率较高,有文献报告高达11%~84%.自2002年7月至2006年12月,作者采用早期复位减压加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续骨活血汤配合解剖复位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以解剖复位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续骨活血汤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续骨活血汤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评价股静脉血流动力学。依据 Harris 髋关节量表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随访12个月,续骨活血汤组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12.0±2.2)cm/s比(9.3±2.0)cm/s,t=6.128]、血管内径[(0.8±0.3)cm比(0.6±0.1)cm,t=4.285]及血流量[(1123.4±271.1)ml/min比(901.2±121.1)ml/min,t=5.0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续骨活血汤组与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6.7%(39/45)、63.0%(29/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9,P=0.019)。续骨活血汤组有骨折延迟愈合2例(4.4%)、股骨头坏死2例(4.4%);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3例(6.5%)、股骨头坏死5例(10.9%),2组骨折延迟愈合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00、0.572,P值分别为1.000、0.449)。结论续骨活血汤配合解剖复位配合空心螺钉内固定可改善骨折预后及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从病历系统中提取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基础疾病、骨折分型、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信息,并提取患者术后1个月的正侧位X线片,评估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并测量尖顶距。将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术后6个月骨折不愈合、螺旋刀片松动退出或切割股骨头颈部等1种及以上并发症的患者纳入内固定失效组,将未发生上述并发症的患者纳入内固定有效组。先对2组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然后将其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内固定是否有效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内固定有效组纳入79例,内固定失效组纳入21例。2组患者的合并基础疾病、骨折分型、骨折复位质量、尖顶距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598,P=0.000;χ2=14.731,P=0.000;Z...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骨饮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患者均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分别采用口服钙尔奇D片和强骨饮及单纯口服钙尔奇D片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将人工假体柄周围分为7个区(R1-R7),测量2组患者各区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假体周围的骨密度,并进行比较。结果: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74例获得随访,观察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1例;随访时间9-24个月,中位数18.5个月;患肢疼痛缓解、髋关节功能恢复。参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肢髋关节进行评分,治疗组(87.5±7.6)分,对照组(86.7±8.1)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37,P=0.896)。均无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R1区,各时间点间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67,P=0.000),存在时间效应;2组间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75,P=0.001),存在分组效应;术后1周,2组间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72±0.214)g·cm^-2,(0.761±0.178)g·cm^-2;t=0.578,P=0.683);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0.758±0.268)g·cm^-2,(0.602±0.244)g·cm^-2;t=2.232,P=0.024;(0.732±0.227)g·cm^-2,(0.518±0.188)g·cm^-2;t=2.847,P=0.004)];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36.726,P=0.000)。R2-R6区骨密度值[R2:(1.532±0.342)g·cm^-2,(1.478±0.451)g·cm^-2,(1.432±0.403)g·cm^-2;(1.613±0.268)g·cm^-2,(1.582±0.265)g·cm^-2,(1.533±0.275)g·cm^-2。R3:(1.746±0.276)g·cm^-2,(1.641±0.324)g·cm^-2,(1.615±0.327)g·cm^-2;(1.692±0.312)g·cm^-2,(1.634±0.403)g·cm^-2,(1.589±0.157)g·cm^-2。R4:(1.831±0.302)g·cm^-2,(1.768±0.256)g·cm^-2,(1.711±0.236)g·cm^-2;(1.798±0.275)g·cm^-2,(1.7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PFLP)内固定治疗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大转子外侧壁冠状面破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5例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大转子外侧壁冠状面破损患者的病例资料。37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28例采用PFLP内固定治疗(PFLP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①一般指标。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小于PFLP组[(8.05±1.75)cm,(15.05±6.36)cm,t=15.254,P=0.000;(124.50±8.50)mL,(315.50±6.50)mL,t=76.652,P=0.000],手术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PFLP组[(53.50±5.50)min,(74.50±7.60)min,t=27.652,P=0.000;(38.50±1.85)d,(64.50±3.35)d,t=30.746,P=0.000;(11.24±1.22)周,(14.06±1.53)周,t=1.620,P=0.026]。②Harris髋关节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6.352,P=0.109);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5.214,P=0.038);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Harris髋关节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6.836,P=0.016);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2组的升高趋势一致[(67.45±4.30)分,(80.35±3.00)分,(88.65±4.20)分,F=4.251,P=0.041;(56.26±2.40)分,(68.25±4.60)分,(78.37±3.30)分,F=7.528,P=0.012];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PFNA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PFLP组(t=1.763,P=0.031;t=1.635,P=0.035;t=1.586,P=0.046)。结论:PFNA内固定与PFLP内固定治疗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大转子外侧壁冠状面破损,均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前者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患者术后可以较早开始负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30例)与生理盐水组(30例)。60例患者均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中在关闭近端切口前,氨甲环酸组将1 g氨甲环酸溶入20 m L生理盐水中,注射于大腿近端外侧骨折部位周围深筋膜下方;生理盐水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第1、第3、第5天复查血常规,以术后第5天的检测结果计算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前血容量×(术前红细胞压积-术后第5天红细胞压积);术中失血量=术中吸引瓶液体量-冲洗液量+纱布增加的质量;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输血量。记录2组患者总失血量、术后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值(术前血红蛋白含量检测值-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含量检测值),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氨甲环酸组总失血量、术后失血量、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值均低于生理盐水组[(410.9±65.2)m L,(565.4±72.8)m L,t=8.659,P=0.000;(326.0±75.9)m L,(392.2±81.4)m L,t=3.258,P=0.002;(70.5±146.5)m L,(190.4±151.6)m L,Z=-4.073,P=0.000;(16.2±8.1)g·L-1,(25.1±5.4)g·L-1,t=5.007,P=0.000];氨甲环酸组输血2例,生理盐水组输血8例,氨甲环酸组输血患者的比例小于生理盐水组(χ~2=4.320,P=0.038)。2组患者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失血量,且无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朱佳福  徐卫星  吴震  刘宏 《中医正骨》2020,(2):19-22,29
目的:观察牵抖收展复位结合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2例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牵抖收展复位41例、传统牵引床复位21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65~93岁,中位数82岁。A2.1型骨折51例、A2.2型骨折9例、A2.3型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中位数4 d。比较2组患者的复位透视次数、手术出血量(术前1 d与术后1 d血红蛋白的差值)、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评分(包括疼痛、关节功能、关节畸形、活动度4项),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中位数13个月。与传统复位组相比,牵抖收展复位组的复位透视次数少[(3.9±0.6)次,(6.2±1.9)次,t=0.262,P=0.029]、手术出血量小[(26.3±1.2)g·L^-1,(32.5±2.6)g·L^-1,t=0.839,P=0.016],但2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0.2)月,(4.6±0.1)月,t=4.159,P=0.081]。牵抖收展复位组1例术后出现夜间谵妄、1例因低蛋白血症出现大量胸腔积液,均经治疗后好转。传统复位组2例因低蛋白血症出现大量胸腔积液,经治疗后好转。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中的疼痛、关节功能、关节畸形、活动度及总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2.1±1.1)分,(41.3±1.7)分,t=4.013,P=0.706;(43.3±1.7)分,(42.8±1.2)分,t=0.225,P=0.063;(3.8±0.1)分,(3.5±0.3)分,t=1.452,P=0.071;(4.4±0.3)分,(4.2±0.2)分,t=1.426,P=0.068;(93.7±2.5)分,(91.3±1.7)分,t=2.923,P=0.087]。结论:牵抖收展复位结合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性高,与传统牵引床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的综合疗效相当,但复位透视次数少、手术出血量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续骨活血汤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口服续骨活血汤.2组均于术后12个月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8.3%(53/60)、对照组为71.7%(43/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22).术后12个月,观察组疼痛[(41.4±7.3)分比(32.2±5.7)分,t=7.738]、关节功能[(45.7±6.2)分比(36.3±7.2)分,t=7.701]、关节活动度[(5.0±0.8)分比(3.1±0.8)分,t=13.115]及Harris总分[(87.7±4.6)分比(65.4±5.4)分,t=24.461]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躯体功能[(83.1±7.2)分比(78.8±14.2)分,t=2.095]、躯体疼痛[(82.1±9.9)分比(67.7±11.1)分,t=7.524]、整体健康[(76.6±10.3)分比(68.8±14.4)分,t=3.401]、活力[(81.1±7.9)分比(76.6±11.2)分,t=2.549]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续骨活血汤可促进股骨颈骨折患者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对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接受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9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者34例(代谢综合征组)、无代谢综合征者59例(无代谢综合征组)。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髋部疼痛程度,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运动功能,根据髋关节MRI检查结果评价股骨头坏死情况,采用Mose圆心法计算股骨颈短缩长度(股骨颈短缩长度≤5 mm为无短缩、>5 mm为短缩)。结果:①骨折愈合情况。代谢综合征组6例骨折不愈合,无代谢综合征组5例骨折不愈合,2组骨折不愈合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0,P=0.187);骨折不愈合者均拆除空心螺钉,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②髋部疼痛及髋关节运动功能。排除骨折不愈合者,术后36个月,代谢综合征组的髋部疼痛VAS评分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2.94±1.81)分,(2.11±1.43)分,t=2.356,P=0.021]、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低于无代谢综合征组[(84.18±5.34)分,(88.39±5.78)分,t=3.257,P=0.002]。③股骨头坏死。排除骨折不愈合者,术后36个月,代谢综合征组9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无代谢综合征组7例出现股骨头坏死,代谢综合征组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χ^2=4.319,P=0.038);股骨头坏死患者后期均采用THA治疗。④股骨颈短缩。排除骨折不愈合者,术后36个月,代谢综合征组股骨颈短缩长度≤5 mm者7例、6~10 mm者12例、≥11 mm者9例,无代谢综合征组股骨颈短缩长度≤5 mm者27例、6~10 mm者16例、≥11 mm者11例,无代谢综合征组股骨颈短缩情况优于代谢综合征组(Z=-2.039,P=0.041);代谢综合征组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χ^2=4.748,P=0.029)。结论:代谢综合征可影响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患者的手术预后,术后髋部疼痛及功能障碍较为明显,骨折愈合后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均较高,且股骨颈短缩程度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11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辅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辅助治疗组在术前常规CT检查后,将CT扫描原始数据导入Mimics医学影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模拟PFNA内固定手术;常规治疗组在术前常规CT检查后,不进行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2组患者均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一次置钉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一般结果。辅助治疗组58例,术中一次置钉成功47例;常规治疗组59例,术中一次置钉成功33例;辅助治疗组患者一次置钉成功率高于常规治疗组(χ2=8.523,P=0.004);辅助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86.3±10.7)min,(121.5±11.6)min,t=17.053,P=0.000],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治疗组[(247.8±22.5)mL,(286.9±17.8)m...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医源性股骨骨折、无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满意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中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术式,对于身体好、对手术耐受性好的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而对身体状况差、对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则选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