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咳喘口服液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本院儿科住院病原学检查确诊为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I组40例,治疗组II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咳喘口服液,治疗组I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针1 mg/kg/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麦迪公司婴幼儿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流速容量(TBFV)环的形态、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质量潮气量(TV/kg)、达峰时间比(TPTEF/TE),吸呼比TI/TE(%),达峰容积比(VPEF/VE),结果:服用咳喘口服液治疗组肺功能检测值RR、Vt/kg、TPTE、TE、TI/TE(%)、达峰容积比(VPEF/VE),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组II,P0.05;治疗组I与治疗组II组间比较P0.05。结论:咳喘口服液在治疗毛细支气炎患儿过程中,能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有效改善毛支气道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新生儿的肺功能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0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潮气呼吸功能测定,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前的MV、VT/kg、TPTEF/VE、VPEF/VE、TPTEF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后,RR值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的TI/TE、PEF、VPEF、TI、TE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的MV、VT/kg、TPTEF/VE、VPEF/VE、TPTEF值均低于对照组,RR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新生儿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能够为临床预测患儿病程和预后效果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二陈汤加减(橘红痰咳液)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痰量、咳嗽、咳痰困难、哮鸣音、肺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出生后24个月之内毛细支气管炎儿童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二陈汤加减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观察组同时给予二陈汤加减(橘红痰咳液)治疗,2~5 mL/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患儿治疗15 d后的呼吸道症状,记录咳嗽、痰量、咳痰难易程度、肺部哮鸣音等临床表现的评分、疗效及咳嗽、哮鸣音等症状持续时间。治疗15 d后进行肺功能水平检测,记录呼吸频率(RR),每1 kg体质量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呼气达峰时间(TPTEF),达峰时间比(VPTEF/TE),呼气峰流速(PEF),呼气达峰容积(VPTEF),达峰容积比(PFV),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呼吸系统阻力(Rrs),每1 kg体质量功能残气量(FRC/kg),每1 kg体质量顺应性(Crs/kg)水平。结果:在患儿痰量、咳嗽、咳痰难度、哮鸣音面,两组均得到明显的减轻;气道功能方面,两组均得到明显的提升。在治疗15 d后,治疗组在改善患儿痰量、咳嗽、咳痰困难、哮鸣音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明显缩短患儿咳嗽、哮鸣音持续时间。治疗15 d后,治疗组PFV,25/PF,ME/MI,Crs/kg,Rrs,FRC/kg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效果(P 0. 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二陈汤加减(橘红痰咳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明显缓解咳痰量、咳痰难度、咳嗽、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在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喘嗽毒热闭肺证及对潮气呼吸肺功能,血清PCT及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于治疗前、治疗2W后分别检测两组患儿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乳酸水平(Lac),评估潮气呼吸肺功能: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2w后,两组患儿相关血清生化指标(WBC、CRP、PCT、Lac)、Rr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治疗组低于治疗组(P 0. 01);剩余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VT/kg、Ti/Te、TPTEF/TE、VPEF/VE)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治疗组高于治疗组(P 0. 01)。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常规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热毒闭肺证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液生化指标,疗效确切,对改善肺功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急性期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对呼吸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4例急性期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52)和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组(观察组,n=52)。记录两组症状(喘息、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声音嘶哑、呕吐等)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吸肺功能指标(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变化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R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aO2及TPTEF/TE、VPEF/VE水平则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急性期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较好,可加速患儿临床症状消退,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于改善患儿呼吸肺功能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中医体质与肺功能的关系,为应用中医体质理论防治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奠定基础。方法将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120例按照朱氏分型方法分为正常质、痰湿质、气虚质、内热质、气阴两虚质,按照苏氏分型方法分为均衡质、肺脾质型、肺脾质型、脾肾质型、脾肾质型。检测患儿肺功能情况,分析不同体质患儿的肺功能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TEF/Ve)。结果在120例患儿中气虚质37例占30.8%,痰湿质33例占27.5%、肺脾质型60例占50.0%;痰湿质、气虚质、内热质、气阴两虚质与正常质相比,肺功能TPTEF/Te、VPTEF/Ve明显偏低(P0.01);痰湿质、气虚质与内热质、气阴两虚质相比,肺功能TPTEF/Te、VPTEF/Ve偏低(P0.05);肺脾质型、肺脾质型、脾肾质型、脾肾质型与均衡质相比,肺功能TPTEF/Te、VPTEF/Ve明显偏低(P0.01);肺脾质型与肺脾质型、脾肾质型、脾肾质型相比,肺功能TPTEF/Te、VPTEF/Ve偏低(P0.05)。结论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气虚质、痰湿质和肺脾质型有出现较多的趋势,各体质类型患儿均存在肺功能TPTEF/Te、VPTEF/Ve的降低,痰湿质、气虚质及肺脾质型患儿较其余体质患儿小气道阻塞情况较重,肺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在婴幼儿肺部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个月~3岁的哮喘惠儿40例、支气管炎患儿52例以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非心胸疾患外科手术术前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测定肺功能。比较2组患儿呼吸指标以及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呼吸比等。结果2组潮气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内3种疾痛惠儿达峰时间、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等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哮喘患儿、支气管炎患儿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气时间(TE)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呼吸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肺功能测定在婴幼儿肺部喘息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达峰时间比与达峰容积比是反映肺部喘息性疾病患儿发病的重要指标,应在实际应用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苇茎汤加味在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来我院就诊百日咳综合征患儿11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苇茎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公斤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白细胞计数(WBC)、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M),记录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每天痉咳次数、每天痉咳时间、痰鸣分别为(0.25±0.06)分、(0.23±0.07)分,(0.27±0.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69±0.15)分、(0.58±0.13)分、(0.48±0.11)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T/kg、TI/TE、TPTEF/TE、VPEF/VE水平分别为(8.94±1.85)ml/kg、(0.84...  相似文献   

9.
采用清热宣肺止咳法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73例,作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及与正常儿童(85例)肺功能比较。疗程5—10天。结果显示:73例患儿TPTEF/TE、VPEF/VE治疗前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治疗后显著增高(P<0.01),与正常儿童比较仍偏低(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三拗鱼龙合剂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1年1月于安徽省太和中医院就诊收治的11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联合三拗鱼龙合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指标及肺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1.82%)(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喘息、肺啰音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免疫球蛋白E(IgE)、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频率(RR)均低于治疗前而最高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三拗鱼龙合剂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理想,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炎性指标,有利于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半量激素治疗儿童毒热闭肺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连花清瘟颗粒+甲强尼龙(每次10 mg·kg-1,2次/日),观察组给予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甲强尼龙(每次10 mg·kg-1,1次/日),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最大通气量(MVV),呼气达峰时间(TPT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达峰容积(VPTEF)],血浆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胫丁酸脱氢酶(HBDH)],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7A(IL-17A)],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期间脱落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6.6%(57/59),高于对照组的84.2%(48/57)(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VV,TPTEF,FEV1,VPTEF,RBC-C3bR,IL-13升高(P<0.05);CK,CKMB,LDH,HBDH,IgG,IgM,RBC-ICR,TNF-α,IFN-γ和IL-17A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半量激素可明显改善毒热闭肺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心肌酶谱,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痰浊阻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剂,1~2 mg/次,2次/d,经雾化器给药;不能控制者,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次,早晚各1吸。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三桔咳喘口服液,20 m L/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7 d。进行治疗前后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和痰浊阻肺证评分;记录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流量峰值昼夜变异率(PEF);随访4周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记录治疗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外周血和痰液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IL-4,IL-5,IL-17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Z=1.916,P<0.05);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和痰浊阻肺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EV1高于对照组(P<0.05),PEF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Z=2.231,P<0.01);观察组Fe NO,痰液Eos和外周血E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FN-γ和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IL-4,IL-5,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桔咳喘口服液可明显减轻哮喘急性发作期痰浊阻肺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高肺功能,控制哮喘发作,并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布地奈德混悬液+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  相似文献   

13.
王书玲  侯江红 《中成药》2020,(4):908-912
目的探讨清金降火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对痰湿闭阻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清金降火汤加减组、阿奇霉素组、联合组,每组70例,疗程14 d。检测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PEF、VPTEF、TPTEF、PFV)、血清抗炎因子(IL-2、IL-4、IL-10、IL-13)、血清促炎因子(TNF-α、IFN-γ、IL-6、IL-8)、血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RBC-ICR)、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VPTEF、TPTEF、PFV、IL-2、IL-13、CD3+、CD4+高于清金降火汤加减组、阿奇霉素组(P<0.05),PEF、IL-4、IL-10、TNF-α、IFN-γ、IL-6、IL-8、CD^8+、RBC-ICR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奇霉素组(P<0.05)。结论清金降火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痰湿闭阻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复张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潮气量为6 mL/kg)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肺复张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通气72 h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参数平台压、呼气末正压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吸气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呼吸道压、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H值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中心静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肺顺应性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肺复张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明显提高患者肺的顺应性,大幅降低呼吸机的使用条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膈神经放电和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高、中、低剂量[9.68、4.84、2.42g/(kg·d)]组和氨茶碱组[2.3mg/(kg·d)],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法制作COPD稳定期模型。于第9周起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补肺健脾方和氨茶碱至第20周取材,观察肺功能、膈神经放电时间(di-aphragmatic neural discharge time,Td)、间期(diaphragmatic neural discharge interval,Tdi)、幅度(diaphragmaticneural discharge range,Rd)、面积(diaphragmatic neural discharge area,Ad)、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n)和呼气时间(expiratory time,Tex)、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幅度(respiratory excursion,RE)和面积(respiratoryarea,RA)、膈肌张力及耐力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潮气量(tidal volume,TV)、呼气峰流速(peakexpiratory flow,PEF)和50%潮气量呼气流速(50%tidal volume expiratory flow,EF50)显著降低(P<0.01),Td、Tdi、Tin和Tex显著延长(P<0.05,P<0.01),Rd和Ad、RR、RE和RA、离体膈肌张力与耐力均明显降低(P<0.05,P<0.01),膈肌Ⅰ、ⅡA型纤维比例显著增加(P<0.01),ⅡB型纤维比例显著减少(P<0.01),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活性降低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升高(P<0.01)。补肺健脾组上述指标均不同程度改善,尤以高、中剂量组改善较为明显(P<0.05,P<0.01),部分指标疗效优于氨茶碱。结论补肺健脾方可以显著改善COPD大鼠膈神经放电和膈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川芎平喘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101例轻至中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川芎平喘合剂。观察临床症状评分及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变化,并进行哮喘控制测试,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第4周、第8周、第12周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均较4周前下降(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P〈0.05);治疗组第4周、第8周哮喘完全控制率均高于本组4周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第4周、第8周的PEF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均较4周前上升(P〈0.01),且治疗组第4周、第8周的PEF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及第12周的PEF占预计值%亦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喘可治注射液对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5~14岁哮喘或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喘可治治疗,对照组采用银杏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每日症状评分,早、晚最大呼气峰流速测定(PEF),肺功能检查(FEV1)。结果 治疗后症状评分中位数治疗组为6.0(M25~M75:4.9~21.5),对照组为10.0(M25~M75:6.2~2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EF变异率治疗组为(4.3±5.1)%,对照组为(5.9±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EV1%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 临床研究发现喘可治有助于改善哮喘患儿一临床症状,降低PEF变异率,改善肺功能,有利于哮喘症状的改善和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据“肺鼻同治”创立的龙脷平喘汤治疗急性发作期热证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龙脷平喘汤组)和对照组(氨茶碱加舒利迭),每组3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7.99 ±2.52)岁;病情分级:轻度9例,中度21例;过敏性鼻炎2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8.02 ±2.44)岁;病情分级:轻度11例,中度19例;过敏性鼻炎21例.分别给予14 d治疗后,主要观察临床总疗效,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最大呼气流量(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7%)与对照组(71.4%)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OS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PEF,FEV1测得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龙脷平喘汤治疗急性发作期热证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明显,具有抑制气道炎症,改善哮喘患儿过敏性鼻炎症状,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的呼吸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