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用蛭龙醒脑胶囊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控制脑水肿,另予调整血压、控制血糖、脑保护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蛭龙醒脑胶囊。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T平扫脑出血量体积、脑水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蛭龙醒脑胶囊能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组织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剂量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80例迟发性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大剂量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出血量、脑水肿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脑水肿及血肿体积均缩小(P0.05),治疗组缩小更明显(P0.05);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但大剂量活血化瘀中药可以更有效促进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吸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下法对急性脑出血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发病第1天病例133例,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 (45例 )、番泻叶治疗组 (45例 )和对照组 (43例 ),观察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临床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血肿吸收及脑水肿消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 (75.56、68.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4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下法早期应用于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及脑水肿的减轻,能够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大黄、鲜竹沥灌肠治疗脑出血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鲜竹沥灌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后3d加用大黄、鲜竹沥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在促进患者脑水肿、颅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大黄、鲜竹沥灌肠对脑出血患者减轻脑水肿,促进颅内血肿吸收,恢复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田黄冲剂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脑水肿的影响和分析疗效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田黄冲剂口服;对2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测定和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MMP-9表达不但下调时间早于对照组,而且下调幅度也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与其血肿和水肿的吸收呈正相关,经NIHSS评测,积分结果差异显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田黄冲剂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血清MMP-9水平,减轻脑水肿,从而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汤治疗,连续给药3周;治疗前后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计算出血量并评估水肿强度,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在促进患者脑水肿与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及抗炎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汤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肿吸收,恢复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肿量、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治疗后,两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并且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均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从而促进脑血肿吸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田黄冲剂对脑出血急性期脑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田黄冲剂。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各时段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脑水肿、脑血肿、NIHSS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NIHSS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田黄冲剂对急性脑出血早期预防血肿及水肿扩大有明显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赵湘萍 《河北中医》2011,33(12):1845-1847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5例加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对患者觉醒时间、觉醒率、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觉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觉醒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安全渡过脑水肿高峰期、缩短觉醒时间、提高觉醒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照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CT立体定位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吸收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15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缩短血肿吸收时间,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络醒神汤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促醒作用。方法: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干预措施治疗,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络醒神汤,疗程14天。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价昏迷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CT检测脑水肿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7%,对照组为74.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脑水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7天,观察组GCS睁眼反应、肢体运动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通络醒神汤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昏迷程度,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滋阴化瘀通窍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7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予手术加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滋阴化瘀通窍汤。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肿容量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肿容量均明显减少(P0.05),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阴化瘀通窍汤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盲、随机、分层的方案,观察了神明Ⅰ号胶囊对于脑出血急性期大脑神经元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神明Ⅰ号对脑出血急性期大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脑出血急性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基础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明Ⅰ号胶囊.疗程均为4W,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总体疗效(意识、思维、语言、肢体功能改善情况),脑血肿量及脑水肿的吸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体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血肿吸收程度,治疗后两组间血肿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颅内血肿完全吸收例数,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60 P<0.05).脑水肿吸收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优(P<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治疗组积分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神明Ⅰ号胶囊有促进患者意识、思维、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加速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保护大脑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中风防治灵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发病72h内予以中风防治灵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头颅CT血肿大小及周围水肿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综合疗效的变化,并与口服蛭龙血通胶囊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3.33%。结论早期应用中风防治灵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减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脑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P<0.05)。治疗前,两组脑水肿程度、GCS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脑水肿程度、GCS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ICH)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2组均于发病24h复查颅脑CT,出血量无明显增多者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4ml入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21d;第8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加用通心络胶囊2粒3次/f口服,连用7d.第15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通心络胶囊改为4粒3次/d口服;第22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的70.8%,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血肿吸收优于对照组;血肿周围低密度宽度消退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疏血通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ICH安全有效,可促进脑内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CT无创定向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局部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创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微创组及治疗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微创组给予生理盐水血肿局部灌注,治疗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血肿局部灌注。观察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病残程度、脑水肿程度、脑血肿吸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及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微创组。结论 CT无创定向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血肿局部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脑血灵口服液治疗急性原发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蒋元模  何凤麟  冯启廷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01-1101,1120
目的观察脑血灵口服液治疗原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吸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血灵口服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1周和3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吸收情况明显较快,治疗后2周和3月时,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较好,2周时治疗组BI指数明显较高。结论脑血灵口服液对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安全有效,能加快血肿吸收,更快改善神经功能,更早恢复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调护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综合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综合组在此基础上予中医药综合调护,包括中药汤剂鼻饲、针刺、推拿及特色护理。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评分,CT观察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综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综合组有效率达8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P0.01);治疗后两组血肿容量均较治疗前缩小,综合组血肿容量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药综合调护手段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减轻脑血肿情况,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丹参注射液治疗脑出血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 (ICH)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将 68例ICH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33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 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 25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 14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15天观察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 .05,P<0 .001)。提示丹参注射液能促进ICH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