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睡前服用氨氯地平的降压效应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高血压患者经2周安慰剂导入期,服安慰剂末诊室舒张压(DBP)在95mmHg-115mmHg(1mmHg=0.133kPa)者入选,于21:00予5mg氨氯地平治疗,两周后降压不满意者加至10mg,继续服药4周后结束试验。服安慰剂末、试验结束日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T/P、收缩压(SBP)峰值、DBP峰值、夜间SBP和DBP下降值、夜间SBP和DBP下降百分率,以及24h、白天及夜间的平均SBP、平均DBP、SBP负荷、DBP负荷和心率(HR)。结果服药后总有效率为100%,SBP、DBP的T/P分别为82.08%和71.62%,平均SBP、平均DBP、SBP负荷、DBP负荷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夜间SBP、DBP的下降值和下降百分率、平均HR指标服药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每日1次、睡前服用氨氯地平能安全、有效地控制24h血压。  相似文献   

2.
于涛  杨海玉 《辽宁中医杂志》2013,(12):2511-2513
目的:评价中药浴足方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常规降压组(对照组,n=60)和常规+中药浴足组(中药浴足组,n=64)。常规组口服氨氯地平片5 mg联合厄贝沙坦片150 mg,1次/天;中药浴足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浴足,疗程为10天。应用动态血压评价两组患者24h平均血压、服药后1824 h平均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SBP/DBP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服药后1824 h平均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SBP/DBP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服药后1824 h平均血压均明显下降,中药浴足组SBP/DBP下降幅度(17.8±9.0)/(10.2±3.0)mmHg,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此外,中药浴足组血压晨峰程度下降(6.4±4.0)/(4.8±2.5)mmHg,与常规降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联合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浴足方,不但24 h降压达标,而且更能有效控制血压晨峰程度,提高降压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恒清汤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及晨峰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每次2.5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恒清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及相关动态血压参数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日间平均收缩压(d 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收缩压昼夜节律、清晨SBP、清晨DBP、晨峰SBP均明显下降,杓型血压比率提高,血压变异性降低,晨峰血压升高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 SBP、n SB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d SBP、n SBP、清晨SBP下降明显,收缩压昼夜节律、舒张压昼夜节律显著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杓型血压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变异性、晨峰SBP及晨峰血压升高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清汤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降低血压变异性,提高杓型血压比率,并有效控制晨峰血压,改善相关动态血压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 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各42例,分别给予比索洛尔(5 mg/d~10 mg/d,每日1次)和美托洛尔(50 mg/d~100 mg/d,每日2次),治疗16周.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16周末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患者血压在用药后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比索洛尔组治疗16周末24 h平均压(24 hDBP)、白昼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SBP)较美托洛尔组降低(P〈0.05).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治疗16周末时血压变异性24 hSBPV、dSBPV、nSBPV、24 hDBPV、dDBPV、nDBPV均较治疗前明降低(P〈0.05或P〈0.01).比索洛尔组治疗16周血压变异性24 hSBPV、dSBPV、24 hDBPV、dDBPV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均能降低高血压患者BPV,比索洛尔对BPV的控制较美托洛尔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贝尼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贝尼地平治疗,对照组服用降血压药物,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服药前和服药后监测血压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服用贝尼地平治疗8周后,SBP和DBP分别下降(15.9±12.1)mmHg和(11.8±9.3)mmHg.动态血压资料分析表示服用贝尼地平后24h、白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0.63和0.59.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贝尼地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6.
张鹏 《山东中医杂志》2014,(10):824-825
目的:通过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针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以人迎穴为主穴进行针刺,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 h、日间、夜间平均血压水平及日间、夜间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结果:患者治疗前后24 h、日间、夜间平均血压水平及日间、夜间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都呈下降趋势。结论:针刺治疗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日间及夜间血压负荷值,能够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有助于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7.
邓志英 《河南中医》2016,(5):805-806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每次10 mg,日1次;必要时加用氢氯噻嗪片,每次25 mg,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耳尖放血治疗,隔日1次,共进行15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结果:耳尖放血治疗后30~60 min,患者SBP和DBP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SBP和D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SBP和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为53.33%,观察组为75.0%,观察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χ2=6.125,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耳尖放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尼群地平和依那普利长期联合用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轻度高血压使用尼群地平10mg/次,1次/日;依那普利5mg/日,2次/日,3天后增加为10mg/日,27Pd日.中、重度高血压首先使用尼群地平10mg/次,2次/日;依那普利10mg/日,2次/日,治疗1周后,如没有达到预期血压,下周依那普利剂量加倍,直至血压达标.随时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前收缩压(mmnHg)和舒张压(mmHg):分别为162.63±16.02、94.15±9.32,治疗后2周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mmHg)分别为132.05±6.22、80.33±4.22.结论:尼群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血压,降压相对平稳,联合用药,药量较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揿针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生活调控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生活调控的方法。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试验组29例完成试验,对照组30例完成试验,共计59例患者进入统计分析。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SBP)为(130.93±4.25)mmHg,舒张压(DBP)为(81.31±3.06)mmHg;对照组SBP为(135.77±4.12)mmHg,DBP为(84.07±4.08)mmHg。治疗后两组SBP、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SBP降低值为(17.27±6.08)mmHg,DBP降低值为(6.48±5.69)mmHg;对照组SBP降低值为(12.36±5.54)mm Hg,DBP降低值为(2.73±4.66)mmHg。两组SBP、DBP降低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揿针治疗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凤秋 《吉林中医药》2011,31(2):149-150
目的:分析松龄血脉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降低血压变异的作用。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益处的内在差异。方法:门诊随机抽取首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68例,单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B组70例,联合服用松龄血脉康胶囊1.5 g,3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动态血压检测(ABPM),分析两组间降压效果和血压变异(BVP)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治疗4周后降压效果差异显著(P〈0.05),以B组为优;4周后白天和夜间收缩压BVP的幅值两组均下降,但仍以B组较优[白天:A组(13.2±2.6)mmHg vsB组(11.1±3.0)mmHg;夜间:A组(12.2±1.6)mmHg vs B组(10.3±2.3)mmHg;P均〈0.05]。结论:与单用氨氯地平片比较,松龄血脉康联合氨氯地平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对减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24h 动态血压监测方法观察国产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及作用持续时间.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轻中度高血压病人82 例,年龄(60.2±5.5)岁.每天服用左旋氨氯地平5 mg,共8 wk,于治疗前后分别监测24 h 动态血压.结果 治疗后24h、白昼及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值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血压负荷值也明显减小(P<0.01);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均>50%.结论 国产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稳定性好,可持续24 h.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数。方法对3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50mg每天1次,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其谷峰比值(T/P)和平滑指数。结果治疗4周后,24h收缩压和24h舒张压、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收缩压血压负荷和舒张压血压负荷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P为68%和61%。平滑指数为收缩压1.22±0.62,舒张压1.15±0.48。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T/P比值及平滑指数均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07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予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其谷峰比值、平滑指数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收缩压、舒张压负荷也有显著降低(P<0.05)。收缩压谷峰比值为76%,舒张压谷峰比值72%,收缩压平滑指数为(1.34±0.13),舒张压平滑指数为(1.16±0.22)。结论:"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满意的谷峰比值、平滑指数,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疗效。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明确有高血压晨峰现象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前后6周全天平均SBP和DBP,以及晨峰血压差值。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能有效全天平均SBP和DBP,以及晨峰血压差值(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能有效改善血压晨峰,值得门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1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结果动态血压监测显示24 h血压呈非勺型者61例(52.1%),呈勺型者56例(47.9%);非勺型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均高于勺型组(P均0.05);非勺型组室间隔肥厚、左心室后壁肥厚、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较勺型组高(P均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50%以上血压有昼夜节律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左室肥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波动规律及范围。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均值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各时间点上的平均SBP与DBP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中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时发现具有潜在危险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按照时间治疗学原则,探讨不同时间服用氢氯噻嗪和盐酸贝那普利对新发1级、2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2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早氢氯噻嗪+早盐酸贝那普利组(早早组)和早氢氯噻嗪+晚盐酸贝那普利组(早晚组),共治疗8周。服药前后进行诊室血压测量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药物对血压水平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诊室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诊室SBP和DBP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态血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24 hSBP和24 hDB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早晚组患者的夜间SBP和DBP达标率明显高于早早组(P〈0.01)。在血压昼夜节律纠正方面,早早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血压的比例为20%,早晚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40%(P〈0.01)。结论对于新发1级和2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联合服用氢氯噻嗪和盐酸贝那普利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晚上服用盐酸贝那普利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维持正常的昼夜变化节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借助动态血压监测 ( ABPM)和心脏超声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左室肥厚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91例轻中度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进行 ABPM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将其分为 2组 :血压节律正常者 3 5例 ( A组 ) ,异常者5 6例 ( B组 ) ,将这两组患者 ABPM和左室肥厚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B组比 A组有较高的 2 4h SBP,n SBP,n DBP、收缩压负荷以及明显的 L VMI。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异常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ABPM监测能够为判断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涌泉穴按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联合涌泉穴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SBP/DBP下降幅度并评估降压疗效,BPV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评估,计算两组治疗前后24h SBP标准差(24h SBP)、24h DBP标准差(24h DBP)、白天SBP标准差(dSSD)、白天DBP标准差(dDSD)、夜间SBP标准差(nSSD)和夜间DBP标准差(nDSD),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DBP水平和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治疗后24h SBP、24h DSD、dSSD、dDSD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 SBP、24h DSD、dSSD、dDSD、nSSD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 SBP、24h DSD、dS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以头晕、头痛、恶心和眩晕为主,症状程度均较轻,患者耐受性好,组间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耳穴贴压联合涌泉穴按摩,不仅能有效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增益降压疗效,而且能显著降低BPV。  相似文献   

20.
陈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7):1833-1835,1839
目的探讨在健康人服用复方尼群地平片时,饮食对其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例健康志愿者分成2组(每组4例),均单次服用复方尼群地平片,剂量相同。A组受试者食物与药物同时服用,B组受试者先服药后进食。14 d后,2组交叉。服用复方尼群地平的当天采血,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浓度。结果 2种服药方案尼群地平的血药浓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而受试者进食同时服用复方尼群地平片后阿替洛尔的AUC及药物峰浓度降低而清除半衰期不受显著影响。结论饮食可能减少复方尼群地平中阿替洛尔的吸收或降低其生物利用度,因此建议复方尼群地平片应空腹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