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61例给予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稳定,并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理解疾病知识、采纳健康方式以及满意人数均多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2.
小檗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小檗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后,对动态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戍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降血压治疗,治疗组30例,应用小檗碱联合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结果:治疗组动态血压及其昼夜节律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檗碱可减少和延缓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血压趋势图恢复正常昼夜节律(杓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波动规律及范围。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均值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各时间点上的平均SBP与DBP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中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时发现具有潜在危险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针灸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为自身对照方式.选择60例门诊新确诊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针灸隔天治疗1次,连续6周,观察针灸前后的坐位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结果:60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灸治疗后发现血压明显下降(P<0.05),降压总有效率达86.7% (52/60).24h动态血压显示治疗前后各时段血压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平均心率治疗后(72.1±5.1)次/min较治疗前(76.5±5.9)次/min下降明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的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0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动态血压的原始数据统计分析,观察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106例患者中,杓型组23例,非杓型组65例,反杓型组15例,超杓型组3例.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可确定高血压分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 186例高血压患者及 6 8例健康查体者 (非高血压者 )进行了 2 4h动态血压监控 ,以测得的血压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2 4h血压变异性大于非高血压者 ;高血压患者中靶器官损害的 2 4h血压变异性大于无损害者。结论 高血压患者 2 4h血压变异性增加 ,靶器官损害的 2 4h血压变异性高 ,收缩压变异性高于舒张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8.
金洪 《中医药研究》2009,(4):503-504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效果。方法选择4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前后的诊所偶测血压、动态血压、白昼和夜间的血压负荷及降压谷峰比率。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偶测血压、动态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0.5%。结论对轻度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达到24h全程平稳降血压,是符合时间诊疗学原理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变化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变化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压仪测定并通过计算机机理。结果:肝阳上亢型以舒张压升高为显著,阴虚阳亢型以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升高为显著,阴阳两虚型以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为显著。结论:动脉的弹性可能是高血压病证型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对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研究及应用,其在反映人体血压的真实水平明显优于偶测血压(CBP)[1],已成为评价抗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采用ABPM技术观察针刺对高血压病的降压作用。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根据1978年WHO高血压诊断和分期标准,52例均为我院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岁)57.8±10.9;病程:5~25年,平均9.4年;高血压病Ⅱ期14例,Ⅲ期12例;中医辨证分型:属阴虚阳亢型14例,痰湿内阻型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及倍他乐克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初发l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厄贝沙坦组及倍他乐克组各44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压无显著性差异,经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均显著性下降(P均<0.05),2组在治疗后24 h夜均舒张压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余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24 h日均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夜均收缩压均有显著性差异,厄贝沙坦组血压下降更明显。结论厄贝沙坦和倍他乐克对初发l级高血压均是较为理想的药物,厄贝沙坦组血压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 , 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78例 , 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或安慰剂治疗观察 4周 ,进行偶测血压、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谷 /峰比值测定。结果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全天、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 P<0 .0 1) ,收缩压和舒张压谷 /峰比值分别为 0 .74和0 .78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显著 ( P<0 .0 1)。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及耐受性 ,可作为抗高血压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经多导联睡眠呼吸监测仪筛选出中重度OSAS患者(AHI>20)合并高血压者81例(病史均2 a以上,且用降压药物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nCPAP治疗。1个月后复查动态血压各指标和多导联睡眠参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P<0.05),血压昼夜节律呈非杓形型比率下降(P均<0.05),多导联睡眠参数改善(P均<0.05),临床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CPAP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方法,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血氧饱和度(Sa(O2))、AHI、血压的昼夜节律等指标可反映其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夜间动态血压水平差异,及其与各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6例,其中阴虚阳亢组32例,脾肾阻虚组20例,痰瘀互阻组38例,气阴两虚组54例,气虚血瘀组22例。比较每两组间生化指标及动态血压参数情况。结果与其他各组患者比较,脾肾阳虚组患者尿酸水平最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最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水平最低,其他参数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肾阳虚证与夜间血压水平关系密切,夜问血压水平较低或许可以成为诊断老年高血压患者脾肾阳虚证的客观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借助动态血压监测 ( ABPM)和心脏超声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左室肥厚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91例轻中度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进行 ABPM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将其分为 2组 :血压节律正常者 3 5例 ( A组 ) ,异常者5 6例 ( B组 ) ,将这两组患者 ABPM和左室肥厚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B组比 A组有较高的 2 4h SBP,n SBP,n DBP、收缩压负荷以及明显的 L VMI。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异常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ABPM监测能够为判断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6~2008年在我所就诊的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实施动态监测,进行管理。结果:不同等级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差异较大,有显著性差异,且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中发生心血管病的比例增高。结论:实施动态血压监测有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提高服药的依从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对颈动脉硬化及心、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MBPS)对颈动脉硬化及心、肾的影响。方法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2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MBPS组153例和非MB—PS组145例,检查患者的心脏和双侧颈动脉彩超情况,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斑块的发生率进行计算,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血压晨峰值,MBPS组患者均较非MBPS组患者高;LVMI、左室肥厚(LVH)比例及颈动脉IMT,MBPS组均明显高于非MBPS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MB—PS组明显高于非MBPS组。蛄论有MBPS现象的患者对靶器官有明显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升降散加味穴位贴敷对痰热型高血压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将石家庄市中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级高血压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基础上加用升降散加味穴位贴敷,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24 h平均收缩压(24h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MDBP)、血压负荷(BPL)、血压变异性(BPV)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的平滑指数(S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nMSBP、24hMSBP、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24 h收缩压负荷(24hSBPL)、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24 h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夜间收缩压平滑指数(nSBP-SI)、24 h收缩压平滑指数(24hSBP-S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升降散加味穴位贴敷对痰热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降低全天血压水平、改善血压波动、平稳降压的作用,尤其在改善夜间收缩压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白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组同时加服二白汤。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DBP)、24 h血压达标率、晨峰血压控制率,以及改进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1)两组治疗后24 h平均SBP和DBP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压晨峰值及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压晨峰值及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治疗组24 h平均血压达标率为88.9%、晨峰血压控制率为91.7%,对照组分别为67.7%、4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观察结果提示,二白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疗效明确,不仅24 h动态血压和晨峰血压控制良好,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