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人有舌体应脏腑之说,即从舌体上各部位的病理变化,可间接推测有病的脏腑。这一学说的起源,迄今尚无人加以考证。我认为其起源甚早,在《内经》中已可见端倪,如《灵枢·寒热病》篇云:“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这言病有舌纵而不收,其涎自下,内则烦闷者,系足少阴肾的疾病,可用肾经的穴位治疗之。  相似文献   

2.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歪嘴风”。本病发病急 ,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 ,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历代医家认为其病因多由经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 ,以致气血阻滞 ,肌肉纵缓不收而成。杨长森主编的《针灸治疗学》1985年版第 85页“面瘫”一节中引用《内经》“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 ,急则目不合 ,热则筋纵 ,目不开 ,颊筋有寒 ,则急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弛纵缓 ,不胜收故僻”。谓之阐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笔者认为似有不妥之处 ,特述如下 :查《灵枢·经筋》篇“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太阳为目上纲 ,阳明为…  相似文献   

3.
李观荣,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和教学工作三十余年,精通歧黄之术,治病独具风格,尤善针灸手法和精良选穴,功效卓捷。是我省首批百名名老中医之一。今仅摘录从师医案两则,供同道参考。1 舌纵  患者,李××,男,21岁,学生,1998年9月18日初诊。  主诉:言语不清2月加重伴舌体外纵不收,流涎1月。  病史:2月前因期末考试准备过于劳累与紧张。突感说话言语不清,记忆力下降。1月前症状加重并伴有舌体外纵不收,流涎不止。曾多方治疗无效,经人介绍到本科求诊治。  检查:扶入诊室,面色白光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言语…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麻痹,又叫面神经炎,中医称“面瘫”、“口僻”,是因人体气血不足、脉络空虚时,风寒之邪侵袭面部、耳部,致使经脉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笔者应用针药配合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东恒在《脾胃论》首提脾虚阴火,指出“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因此在临床诊治脾胃病中,所见脾虚阴火病例较多,现浅谈体会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论针灸治疗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种之一。根据古今及国内外文献报道,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肯定,而且优于它法。所谓面瘫,即面部肌肉纵缓不收而瘫痪,俗称“口眼歪斜”,中医学上称之为“”。西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小能有效地支配面部肌肉随意运动,即会发生面瘫。  相似文献   

7.
应用“电脑经络探测系统”对面神经麻痹68例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中医认为本病的致病原因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导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电脑经络探测系统”为北京助元保健品有限公司出品,它根据沿经穴位普遍存在的穴位低电阻性的原理,在十二正经中各选...  相似文献   

8.
“面瘫”在现代医学中称“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在祖国医学文献中称作“口眼斜”,也称“口僻”。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气血虚弱,经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人中经络,气血阻滞,筋脉失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笔者在近20年的临床中采用透刺加艾灸治疗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舌苔"根"的本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苔诊察是中医诊断的基本特色,舌苔形成的原理、舌苔“根”的本质以及舌苔指标的量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从舌的基本结构、历代医学对舌苔有根无根的阐释、现代对舌苔及舌上皮细胞的研究,根据舌苔上皮细胞层结构与功能的退化导致舌苔剥落与镜面舌的根本原理,提出舌苔“根”的本质应从舌粘膜上皮细胞层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入手。同时,对舌苔“根”的本质的进一步研究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的切入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彭联群 《中医研究》2002,15(2):F003-F003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因其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又称“口眼歪斜”。其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袭阳明、少阳经脉,致使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笔者近几年来,以温阳祛邪为主,针药并用治疗面瘫93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面神经炎是指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亦称周围形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其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发生口眼涡斜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本病中医名称较多,如“口僻”“面瘫”“歪嘴风”等。多列在“中风”门下,属于中经络范围。多由络脉空虚,感受风邪,使面部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临床以实证多见,  相似文献   

12.
素问玄机原病式说:“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动也”。素问识、高说:“痿者,四肢痿弱,举动不能,如委弃不用之意。”中国医学大辞典说:“痿,手足痿软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据此;则痿证的定义,乃即手足痿弱无力,举动不能,关节缓纵,有如委弃不能使用的一种证候。  相似文献   

13.
阴茎异常勃起症是一种长时间无性欲要求的海绵体痛性勃起,具有发病急,易留有永久性阳萎后遗症的特点。本病虽然少见,但需紧急处理,否则可导致严重的后果。本病相当于祖国医学“阴举不衰”症,又称为“强中”、“阳强不倒”、“茎强不痿”、“阴纵不收”等,其最早记载见于《灵枢·经脉篇》等,称之为“纵挺不收”及“阴挺长”。虽然自古以来祖国医学对本症的治疗就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建国以来,应用中医药治疗阴茎异常勃起的公开报导,八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14.
翳风穴封闭治疗面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翳风穴封闭治疗面瘫710062陕西师范大学医院范飞鸿面瘫,俗称“口眼斜”,是颅神经疾患中的一种多发病。其病是由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以致经气流行失常、气血不和,经脉失于濡养,纵缓不收而发病。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周围部分的损害,面上部和下部的表情肌...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口喁”、“中风”、“面瘫”。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入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致。本人经十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为理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舌肿验案     
例1某男,22岁,因舌肿胀僵硬2h来诊。患者因感冒。就诊当日上午8时许自服双黄连口服液4支,下午1时又服上药4支。1h后自感舌体僵硬肿胀,流涎,遂来院口腔科就诊。经检查舌下腺管、腮腺管均通畅,未下诊断,急请中医科会诊。诊时患者口不能语,以笔代言经过。查患者舌体肿胀,盈于口外,纵而不收,以手帕承托,舌质紫蓝,以针轻刺觉麻木,  相似文献   

17.
面瘫亦称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俗称“歪嘴巴”。常由于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临床上小儿周围性面瘫也时有所见,笔者从事临床近20年,运用手法点穴结合浅刺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60例,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华  陈宝田 《黑龙江中医药》2005,(5):64-64,F0003
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口僻”、“口眼喎斜”范畴,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袭阳明、少阳脉络,或风痰阻于络道,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症见突然发病,面部表情肌瘫痪而出现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流涎等症。中医药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方法和经验.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舌纵系指舌伸出口外而不能回缩,中医辨证有气虚舌纵、肝郁舌纵、心火舌纵等。笔者近年来接诊3例舌纵患者,现报告病例如下。病例1 刘某,男,7月龄。1988年3月  相似文献   

20.
张景岳辨治阳痿经验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中将阳痿称为“阴痿”、“筋痿”,如《灵枢·经筋》“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素问·痿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明代医家张景岳一改前之称谓,开始使用“阳痿”病名^[1]。在其所著之专述内科杂病的《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中,他将阳痿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