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克拉霉素制备中副产物的纯化与结构确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红霉素A为原料制备克拉霉素时,将一个副产物纯化至HPLC检测纯度在98%以上,通过理化性质测定,确证其结构为红霉素烯醇醚。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制备5种甘草次酸类衍生物,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18β-甘草次酸为原料,分别通过高温碱催化构型转化反应以及硫酸催化酯化反应,合成制备5种甘草次酸类衍生物;利用简单的因素分析法,对5种衍生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光谱分析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分别制得:18β-甘草次酸的光学异构体18α-甘草次酸(产率63%),3-乙酰-18β-甘草次酸(96%),3-乙酰-18α-甘草次酸(90%),18β-甘草次酸甲酯(79%)和18α-甘草次酸甲酯(67%);对各衍生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特征进行详细描述。结论该研究中的制备方法操作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产率较高,对文献工艺做了一定改进。该研究结果为甘草次酸的深入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单一的孕酮受体拮抗剂.方法对米非司酮的C11、C13、C17-取代基进行修饰,以3,3-乙撑二氧-5(10),9(11)-雌甾二烯-17-酮为原料,经环氧化、格氏加成、加成、还原、水解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7个目标化合物,经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及高分辨质谱确证其结构.并对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进行了初步的体内、体外试验.结果目标化合物的抗早孕作用类似或低于米非司酮,其中,化合物9d拮抗孕酮受体能力与米非司酮相似,但抗糖皮质激素受体作用小于米非司酮.结论C11位引入较大的取代基能够保持米非司酮的抗孕酮受体活性,C17位引入极性取代基可以降低其抗糖皮质激素受体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自产的柱晶白霉素不经分离,用综合光谱解析的方法,证明所含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与已知柱晶白霉素Leucomycin的化学结构相同,与日本进口柱晶白霉素相同,组分A_5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魔芋葡甘低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魔芋精粉为原料,经酶解、羟丙基化和硫酸酯化修饰,制成了水溶性良好的魔芋葡苷聚糖(KGM)硫酸酯化衍生物。该物质有机硫含量为20%,凝胶色谱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4000,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光谱表征其具有类肝素的结构。可望开发成一种有前途的新型低分子类肝素物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新鱼腥草素钠缩合反应机制并鉴定稳定化缩合产物的化学结构, 制备了二聚物并进行转化反应, 采用LC-DAD-MS/MS联用技术分析转化产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及质谱信息,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转化动力学及转化半衰期。经有机溶剂萃取及柱层析分离纯化, 制备了稳定化缩合产物对照品, 采用红外、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 并将LC-MS/MS分析结果与二聚物转化产物进行比较。二聚物结构不稳定, 在水溶液中易解离生成游离的十二酰乙醛, 进而发生三分子环合加成−原位脱水缩合反应, 生成含六元环稳定结构的1,3,5-三- (十二烷酰基)-苯 (三聚物), 转化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25 ℃ (298 K) 和100 ℃ (373 k) 条件下转化半衰期分别为3.17 h和6.39 min。二聚物系缩合过程中的中间过渡状态, 推测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中的缩合产物主要以三聚物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为增强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 ILG,Ⅲ)的抗癌潜能,以它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羟基化结构修饰,合成其衍生物3-羟基异甘草素(3-OH-ILG,Butein,Ⅴ)和3-甲氧基异甘草素(3-MO-ILG,Ⅶ),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利用羟醛缩合反应制备了3种目标化合物,并利用四大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各化合物的制备时,以2,4-二羟基苯乙酮(Ⅰ)为基准物,分别与对羟基苯甲醛(Ⅱ)、3,4-二羟基苯甲醛(Ⅳ)或香兰醛(Ⅵ)缩合而制得;此外,就各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和温度对产率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单因素考察。结果:化合物Ⅲ,Ⅴ和Ⅶ产率分别为45%,31%和36%;对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特征进行系统描述;羟醛缩合反应最佳条件是:羟基苯乙酮与取代芳醛的摩尔比为1∶(25~3),120℃/6h。结论:羟醛缩合反应是制备异甘草素衍生物的可行途径。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时间是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取代芳醛上羟基数目增多时,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产率下降。异甘草素衍生物的制备对生物活性研究和新型抗癌化合物的筛选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玉足海参中一个新的三萜皂苷脱硫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并鉴定玉足海参体内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方法将自玉足海参体内提取得到的皂苷leu-cospilotaside A溶于吡啶∶二氧六环(1∶1)的混合液中。120℃加热3h,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回流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3-O-{-βD-吡喃奎诺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9-烯-22-酮-3β,12α,17α,25α-四醇。结论玉足海参中提取的三萜皂苷leucospilotaside A脱硫衍生物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9,(5):591-595
目的:合成并鉴定救必应酸酯类衍生物,并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救必应酸为原料,通过28位酯化、3β位和23位羟基与酸酐反应合成救必应酸酯类衍生物;采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及理化性质对合成的救必应酸酯类衍生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评价紫杉醇(阳性对照)、救必应酸及救必应酸酯类衍生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 La、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人肺腺癌细胞SPC-A1、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结果:共合成了6个救必应酸酯类衍生物,分别为救必应酸甲酯(化合物1)、3,23-O-双(乙酰基)救必应酸甲酯(化合物2)、3,23-O-双(丙酰基)救必应酸甲酯(化合物3)、3,23-O-双(丁酰基)救必应酸甲酯(化合物4)、3,23-O-双(邻苯二甲酰基)救必应酸甲酯(化合物5)及3,23-O-双(丁二酰基)救必应酸甲酯(化合物6)。与紫杉醇比较,化合物5和化合物6对HeLa、A375、HepG2、SPC-A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与其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救必应酸及其他化合物的IC50显著减小(P<0.05)。结论:本研究合成了6个救必应酸酯类衍生物,其中化合物5、6具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离纯化那他霉素关键工艺杂质,并鉴定其结构,为那他霉素工艺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色谱纯化技术,分离制备那他霉素粗品中的关键杂质,经LC-MS和NMR分析鉴定杂质结构。结果 建立了那他霉素工艺杂质的分离纯化方法,制备得到了3个杂质化合物,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其中杂质1为那他霉素的C2位差向异构体;杂质2为那他霉素的C18位甲氧基取代产物;杂质3为那他霉素三元氧环开环后脱去羟基形成的双键产物。结论 杂质化合物与那他霉素具有相似的骨架结构,均由那他霉素生产过程产生,为那他霉素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简便、有效的血浆样品提取方法 ,用于米非司酮 (RU4 86)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方法 :以无水乙醇沉淀血浆蛋白 ,过滤 ,滤液挥至无乙醇味 ,碱化后以氯仿为提取液 ,甲醇为溶媒 ,在波长 30 2nm处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法测定。结果 :米非司酮在 0 .0 82 μg .ml 1%D 5 .2 48μg .ml 1,内有良好的线形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1± 5 .93% ) ,RSD日内 2 .2 1% ,RSD日间 3.34 % ,30例孕妇口服RU4 86后平均血药浓度为 :0 .5 2 0± 0 .0 5 μg .ml 1。结论 :本方法提取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米非司酮中的5种残留溶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米非司酮中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吡啶5种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DB-624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53mm×3μm)作为分析用色谱柱,以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以二甲亚砜为溶剂,顶空瓶平衡温度为90℃,平衡时间为30min。结果5种溶剂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以上,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96.9%、95.7%、95.1%和95.2%,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0578%、0.0002588%、0.000745%、0.000211%和0.001196%。结论本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米非司酮中5种残留溶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晚期妊娠引产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浆中的米非司酮浓度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对新生儿的影响 ,评价其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产妇及新生儿血浆中的米非司酮浓度。结果 :服药组产妇产程活跃期血浆中的米非司酮浓度为 ( 3 2 3± 13 7)ng·mL-1、脐血浓度为 ( 95 9± 5 1 0 )ng·mL-1,其新生儿出生后 2 4h的血药浓度为 ( 3 9 8± 2 0 7)ng·mL-1,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脐血浓度与产妇产程活跃期血浆中的米非司酮浓度成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72 ,脐 /母血药浓度比值为 0 3 0。出生后 72h血药浓度 ( 2 7 7± 9 9)ng·mL-1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研究为米非司酮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及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在输卵管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异位妊娠病例120例,不限制β-hCG值、血清孕酮值,排除出血性休克者均予药物保守治疗。统一药物保守治疗方案,甲氨蝶呤20mg肌肉注射,1次/d,连续5d;随机选择联合米非司酮(米非司酮25mg口服,2次/d,共3d)、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30mg+双炔失碳酯5mg口服,1次/d,共2d)及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d1、d4、d7、d11、d14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检测β-hCG值、血清孕酮值。结果:米非司酮组的疗效较复方米非司酮组显著。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在输卵管妊娠的药物治疗上有重要的作用,复方米非司酮不适宜用于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5.
刘琼英 《中国药业》2014,(15):121-12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提高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成功率的效果。方法绝经后取器妇女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倍美力,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宫颈损伤及取环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取环成功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78%( 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宫颈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能明显提高绝经后妇女一次性取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宫颈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确诊为异位妊娠并适合保守治疗的患者9660。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6例(其中血清孕酮浓度〉10ng/ml 18例,〈10ng/mL30例1,第1日甲氨蝶呤50mg/m。单次肌肉注射,同时第1日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连服3d;B组48例(其中血清孕酮浓度〉10ng/mL1760,〈10ng/mL31例),采用甲氨蝶呤50mg单次肌肉注射。两组均于1周后查血β-HCG,如血β-HCG〈15%重复第二疗程给药,最多2疗程。1周后了解监测血β-HCG下降情况,B超检查包快大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治疗前孕酮低于10ng/mL时治愈率与单用氨甲喋呤疗效相当,但治疗副反应明显增加;治疗前孕酮高于10ng/mL时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用氨甲喋呤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种米非司酮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将24名健康女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米非司酮片(受试制剂)与米非司酮片(参比制剂)50mg,采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用BAPP2.2版软件和DAS2.1.1版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的人体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405.70±380.50)和(1263.80±258.80)ng·h·mL-1,tmax(0.70±0.30)和(0.60±0.30)h,t1/2β(31.70±7.80)和(28.70±9.40)h,AUC0~120(17821.50±4316.90)和(17612.90±6667.40)ng·h·mL-1,AUC0~∞(19286.40±5024.80)和(19053.40±7742.30)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4.60%,AUC0~96的90%置信区间在参比制剂的等效范围内。结论:2种米非司酮制剂生物利用度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妊娠12~28周要求引产的瘢痕子宫孕妇98例行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引产术,同时空腹顿服米非司酮200mg。结果 98例瘢痕子宫孕妇72h内全部经阴道分娩,获得成功。结论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是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基睾丸素与米非司酮序贯应用于12~15周中孕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5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分别予以甲基睾丸素与米非司酮序贯应用。结果:完全流产115例(92.0%),不全流产9例(7.2%),失败1例(0.8%)。无感染、羊水栓塞、大出血和软产道损伤病例。结论:甲基睾丸素与米非司酮序贯应用于12~15周中孕引产孕妇,宫颈软化充分、子宫规律收缩佳,有利于孕产物的排出,清宫时无需扩宫,痛苦小,对初产妇和高危妊娠妇女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 factor,HGF)的影响。方法 116例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2组共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HGF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HGF均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米非司酮可以更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和H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