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大多数实体肿瘤来说 ,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局部淋巴结状况 ,因此 ,尽早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灶对肿瘤的临床分期以及据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均有极重要的意义。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是指原发肿瘤的局部淋巴循环中出现的第一个或第一组淋巴结 ,即淋巴回流最先到达的淋巴结 ,它首先接纳肿瘤细胞并能够限制其进一步转移 ,其病理学状态可代表整个区域淋巴结的状态。 1977年Cabanas等[1] 报道了阴茎癌前哨淋巴结的存在 ,并根据其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目前 ,前哨淋巴结在黑色素瘤及乳腺癌中的应用 ,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肺癌在纤支镜下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病理学等方法对228例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支气管肺癌228例,占同期纤支镜检查的38.1%。其中143例(62.7%)可见肿瘤直接征象,即新生肿物;75例(32.9%)可见肿瘤的间接征象,在可见肿瘤直接和间接征象的218例中鳞癌147例(67.4%),腺癌32例(14.7%),小细胞癌14例(6.4%),大细胞癌2例(0.9%),肺泡癌4例(1.8%)。此外还有细胞类型不明确者19例(8.7%)。结论:(1)肺腺癌患者男性仍稍多于女性;(2)肺癌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适应征。  相似文献   

3.
4.
经纤支镜确诊的青年人肺癌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4 0a以下青年人肺癌的临床及纤支镜特征。方法 对 1987~ 2 0 0 2年本院经纤支镜确诊的6 1例青年人肺癌的临床资料和纤支镜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人肺癌占同期肺癌的 8.91% ,男女发病比例为 4 .0 8:1,误诊率 5 0 .82 % ,纤支镜下表现直接改变占 78.6 9% ,病灶在左右肺的发生率无明显区别 (P >0 .0 5 ) ;组织类型以鳞癌为主。结论 青年人肺癌与吸烟可能有密切关系 ,其并没有独特的临床特点 ,提高对青年人肺癌的认识、及早进行纤支镜检查有助于青年人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纤支镜活检与相应手术标本的DNA含量,以评价非小细胞肺癌纤支镜活检DNA含量分析的可靠性。方法应用CAS—200型图像细胞仪对22例非小细胞肺癌纤支镜活检标本和相应手术标本进行DNA含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纤支镜组与手术组标本异倍体符合率为91%,但手术组DNA指数明显高于纤支镜组(P<005)。结论纤支镜活检标本的DNA含量分析与手术标本一样可靠,DNA倍体水平应是纤支镜活检DNA含量分析的重要指标,不足之处为纤支镜活检的DNA指数不如手术标本准确。  相似文献   

6.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近距离放射治疗肺癌对于肿瘤的局部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我院自1992年7月~1996年10月对52例肺癌患者在纤支镜引导下行支气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中前哨淋巴结(SLN)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4例可切除的NSCLC患者,手术切除SLN,并行系统的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所有切除的淋巴结送常规HE染色检查,联合免疫组化角蛋白染色方法检测是否有微转移。结果24例NSCLC患者的SLN检出率为100%,共找到SLN50个,非前哨淋巴结(NSLN)143个,HE检测发现50个SLN中有31个癌转移,143个NSLN中有27个癌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和根治性纵隔淋巴清扫术切除阳性淋巴结的可能性分别为62%和30.1%。CK19作为单抗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常规HE染色SLN阴性病人的4枚前哨淋巴结2枚有转移,从而使SLNB预测区域淋巴结状态的敏感性从95.45%提高到100%;准确率从95.83%提高到100%;假阴性率从4.55%降为0%。结论SLN可以用于预测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支镜针吸活检术对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1例经CT诊断怀疑为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未应用CT引导,经纤支镜针吸活检。结果:21例患者中经纤支镜检查确诊肺癌17例(包括活检、刷检、针刺确,其中有9例淋巴结经常规纤支镜检查针吸活检阳性),阳性率80.95%。结论:纤支镜针吸活检术对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对病人痛苦少,损伤小,费用低,诊断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9.
史湖波 《医学综述》2012,18(13):2011-2013
肺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T1期肺癌病例被发现。肺癌原发部位与病理类型都会影响淋巴结转移状况,CT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对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根据术中切除前哨淋巴结病理活检进行的淋巴结清除方式,局部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现对T1期肺癌中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管内型及管壁浸润型肺癌32例,结果:显效16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达93.8%.表明:其对缓解各种病理类型的支气管肺癌引起的管腔阻塞,均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可切除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位置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于我院胸外科行根治性肺叶切除的335例NSCL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5例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为第7组、第4组.右肺上叶与右肺中、下叶NSCLC相比更容易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P<0.01).T1期上叶NSCLC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几率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发生N2组淋巴结转移几率显著高于鳞癌(P<0.01).高分化NSCLC发生N2组淋巴结转移几率显著低于中、低分化NSCLC (P<0.05).结论:NSCLC的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与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13.
18F-FDG PET-CT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山东省立医院放射科行18F-FDG PET-CT检查,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且无远处转移的79例患者进行研究,并与同期CT对照,比较二者对纵隔淋巴结分期的价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PET-CT和CT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结果:79例患者中共有268枚淋巴结转移。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PET-CT分别为:82.84%、96.70%、89.83%;CT分别为58.58%、72.89%、65.8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与病理符合的肺癌N分期,PET-CT 73例,CT 58例,PET-CT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χ2=10.05, P<0.01)。结论:18F-FDG PET-CT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分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部位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61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清除淋巴结922枚,阳性率40.8%。原发性肿瘤大小(T)因素中T1、T2、T3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2%、38.4%和55.2%(P〈0.01)。中、低分化鳞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7%和42.1%(P〈0.01)。中、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7%和55.9%(P%0.01)。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4.8%和36.3%(P〈0.01)。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鳞癌(P〈0.0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发生部位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6例肺癌组织(无淋巴结转移116例,淋巴结转移110例)和25例正常肺组织中OPN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26例肺癌组织中OPN表达阳性84例(37.2%),其中51例为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33例为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无OPN表达。结论OPN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其在NSCLC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中VEGF-C及CD34的表达,分析VEGF-C和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肿瘤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VEGF-C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其中在腺癌中表达率最高(P=0.030 8);在术中淋巴结检测为阳性的病例,VEGF-C的表达明显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24 6).VEGF-C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内新生血管密度无关.结论 VEGF-C促使肺癌内淋巴管形成,促进肺癌淋巴结转移;是肺癌淋巴管转移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6例肺癌组织(无淋巴结转移116例,淋巴结转移110例)和25例正常肺组织中OPN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26例肺癌组织中OPN表达阳性84例(37.2%),其中51例为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33例为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无OPN表达.结论 OPN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其在NSCLC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clinical T1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out negatively influencing curability. The study included 192 cases with clinical T1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 who underwent lobectomy with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omy. Among 69 cases with right upper lobe tumors, metastasis was found in subcarinal lymph node in one case only. No metastasis was found in subcarinal node in cases free of metastasis in hilar and/or superior mediastinal nodes. Among 33 cases with right lower lobe tumors, metastasis was detected in the superior mediastinal node only in cases with metastasis in hilar and/or subcarinal nodes. Among 51 cases with left upper lobe tumors, no metastasis was found in the subcarinal node. Among 22 cases with left lower lobe tumors, metastasis was found in the superior mediastinal nodes only in cases with metastasis in hilar and/or subcarinal nodes.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scheme for the extent of mediastinal node dissection. Dissection of mediastinal node for clinical T1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not be omitted. But, 1) for upper lobe tumors, subcarinal lymphadenectomy could be omitted if no metastasis is found in hilar and superior mediastinal nodes based on gross and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frozen sections. 2) Similarly, for lower lobe tumors, superior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omy could be omitted if no metastasis is detected in the hilar and subcarinal nod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肺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概率,为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327例行完全性切除的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淋巴结是否存在跳跃性转移将327例患者分为跳跃转移阳性和阴性2组,对2组患者发生跳跃性转移的概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327例患者中有跳跃性转移112例,发生率为34.25%(112/327)。右肺上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41.03%(32/78),右肺中下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29.66%(35/118),左肺上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46.58%(34/73);左肺下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18.97%(11/58)。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跳跃性转移的概率较高,尤其左肺上叶癌发生跳跃转移的概率最高,认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是必需的,尤其对于左肺上叶癌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肠癌前哨淋巴结 ( sentinel lymph node, SLN)活检技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结肠癌患者应用术中染料定位的方法对其S LN进行了定位,术后从根治性切除的标本中检出SLN及区域淋巴结.对所有淋巴结行常规HE染色,HE染色为阴性的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寻找阳性染色的淋巴结.结果:共检出 SLN 65枚,占全部区域淋巴结的14%.HE染色共发现有SLN转移者9例,17枚,患者SLN转移率为35%;SLN阳性率为26% .除SLN外的403枚淋巴结的转移率为 6% .肿瘤细胞在SLN的转移率明显高于在区域淋巴结内的转移率(P<0.01).免疫组化法检测SLN转移的发生率为54%. 结论:SLN活检能够预测结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对SLN行深入细致的病理学检测,可以指导术后病理分期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