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药效学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接骨胶囊对骨折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2只家兔造成双侧桡骨中下段3mm缺损骨折模型,随机分成四组:空白组自然饮食;接骨胶囊低剂量组和接骨胶囊高剂量组分别按0.45g/kg与0.90g/kg体重口服接骨胶囊;对照组予伤科接骨片口服。观察接骨胶囊对骨折愈合的一般情况及生化学的影响。结果 接骨胶囊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增高(P<0.05,P<0.01),桡骨抗折力增强(P<0.001),骨痂中钙浓度增加(P<0.001),钙/磷比值趋于合理,胶原含量增多(P<0.01)。结论 接骨胶囊具有一定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脑瘫患儿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和骨矿物质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血Ca P碱性磷酸酶(ALP)及骨矿物质含量的变化。方法 40名脑瘫患儿和30名正常对照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血清Ca P ALP用单光子BMD400E型骨密度仪测量桡骨远端1/3处骨矿物质含量(BMC/BW)。结果:脑瘫患儿组血清Ca P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ALP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桡骨远端1/3处骨矿物质含量(BMC/BW)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血清Ca P通过机体自身的调节可基本维持正常;而ALP升高和骨密度减低则提示脑瘫患瘫患儿骨矿化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愈骨疗伤方(Yuguliaoshang recipe,YGLS)醇提物和水提物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提取工艺分为水提工艺和醇提工艺.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10个组:对照组,模型组,YGLS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0.16、0.32、0.64 g/kg醇提取粉末)组,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0.26、0.53、1.06 g/kg水提取粉末)组,伤科接骨片(0.4 g/kg)组和麝香接骨胶囊(0.4 g/kg)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9组,均进行骨缺损模型制作,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给药30 d后,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血清钙、磷浓度,对骨缺损部位进行X线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从X线片可见,中、高剂量醇提和水提组家兔骨痂填满缺损,骨折线随骨痂骨性愈合而消失,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从病理学检查可见,醇提的高剂量组和水提的高剂量组,骨小梁普遍较模型组增粗,骨小梁相互连接,有髓腔通过,各剂量醇提和水提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折愈合.与模型组比较,醇提和水提的中剂量组家兔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水提高剂量组家兔血清钙磷离子浓度乘积明显升高(P<0.05),醇提高剂量组家兔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离子浓度、磷离子浓度及钙磷离子浓度乘积也升高(P<0.05).结论:YGLS水提物和醇提物均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淫羊藿总黄酮联合黄芪多糖对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大鼠骨折愈合、骨痂形成及塑形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全处理组(A组)、后处理组(B组)、对照组(C组),各20只。其中,A组和B组分别灌胃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与黄芪多糖混悬液(1∶1,m/m)690 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模型,继续灌胃6周;C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造模,连续灌胃等量生理盐水6周。于造模后第10,17,24,30天拍摄患肢股骨正侧位X线摄片,计算矿化骨组织体积(BV)、骨痂总体积(TV)、骨体积分数(BV/TV)、骨矿密度(BMD)。灌胃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每组随机选取10只进行患肢Micro-CT扫描;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Ⅰ型胶原N端前肽(PⅠNP)、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水平。结果 与本组造模后第10天比较,3组大鼠造模后第17,24,30天的正侧位X线摄片Lane-Sandhu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5);与C组比较,A组大鼠造模后第10,30天的正侧位X线摄片Lane-Sandhu评分均显著升高(P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十味接骨药对家兔骨折骨细胞生长修复过程中骨痂中TGF-β1,羟脯氨酸、钙、磷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钙、磷的变化和作用机理。方法实验用健康日本大白兔81只5~6月龄造成双侧前肢0.7cm横断性骨缺损,保留尺骨完整,并分成三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空白组不用药,实验组给十味接骨药,对照组给骨折挫伤散。2周、5周、8周分别取材,观察十味接骨药对骨折修复的影响。结果实验组骨痂中TGF-β1、HRP先升高后递减 血中骨痂中Ca、P峰值提前出现,血中ALP随骨生长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统计学*P〈0.01,**P〈0.001。结论十味接骨药对骨折的愈合修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水药梅骂满敢膏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将27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50例、对照组90例和开放组30例。观察组待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外贴水药梅骂满敢膏,对照组待骨折手法复位后,口服伤科接骨片。开放组不使用任何药物,三组均行小夹板外固定,疗程均为4wk。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wk、治疗后2wk、治疗后3wk、治疗后4wk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和X线骨痂质量评定,同时检测各组患者血清AKP水平,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开放组总有效率为90.00%,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疼痛、肿胀、压痛积分、血清AKP活性及骨痂生成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wk,观察组疼痛、肿胀、压痛评分、血清AKP活性及骨痂生成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wk,三组患者疼痛、肿胀、压痛积分、血清AKP活性及骨痂生成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压痛积分、血清AKP活性及骨痂生成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和开放组(P<0.01)。结论:水药梅骂满敢膏对骨折有促进骨痂生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的作用,是一种治疗骨折较好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7.
金雀异黄酮对骨质疏松后骨折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金雀异黄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后骨折大鼠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SD雌性大鼠去双侧卵巢8周后建立骨质疏松后骨折模型,给予金雀异黄酮及雌二醇灌胃.分别于骨折后7天、14天、28天监测大鼠骨折段骨密度及其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血清磷(P)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 骨质疏松后骨折大鼠采用金雀异黄酮治疗后骨密度明显升高,且形成骨痂较多.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雌二醇组无显著性差异。雌二醇组和金雀异黄酮组血清ALP活性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 金雀异黄酮能促进骨质疏松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2种治疗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愈合期微量元素与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方法 将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8例.A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B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并植骨治疗,2组于入院后第1天和1、2、4、6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与速率法测定ALP.结果 2组入院后第1天和1、2、4、6周微量元素锌、铁、铜、镁、铅含量和AL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愈合期微量元素、ALP含量的影响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跌打七厘片对小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制备股骨骨折模型,造模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跌打七厘片低、高剂量(405.5、1 621.8 mg·kg-1)组,每组20只。每天1次,连续ig给药28 d。每周通过骨组织形态学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骨痂形态改变、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Micro-CT)检测愈合骨的骨体积分数(BV/TV),生物力学三点弯曲实验检测愈合骨的最大负载,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结果 HE染色、Micro-CT结果显示,造模后第14天,与模型组比较,跌打七厘片组有较多的软骨细胞浸润,钙化编织骨骨量多,新生骨痂骨量明显较多;造模后第28天,模型组骨折断端仍有未连接,而跌打七厘片组的骨折断端均已连接,钙化编织骨转化为层状骨,逐渐恢复骨的基本形态,有更多的新生骨痂及钙化程度,高剂量组骨折断端被钙化新生骨完全填充并与周围骨皮质相联合。造模后第14天,跌打七厘片高剂量组的BV/TV、最大负载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第28天,低、高剂量组的BV/TV、最大负载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小鼠血清Ca水平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造模后小鼠血清P、ALP水平呈上升趋势,并在21 d达到高峰,与模型组比较,第14、21天跌打七厘片低剂量组和第7、14、21、28天的高剂量组血清P水平显著升高(P<0.05),第14、21、28天的高剂量组血清ALP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跌打七厘片可以提高成骨活性及钙盐沉积,以增加骨痂水平增强骨强度,有利于小鼠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赵亮王薇 《中国药师》2017,(9):1654-1657
摘 要 目的:探讨接骨膏在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与血生化指标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关系。方法: 将胫骨骨折模型建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接骨膏低剂量(L,1 g·mL-1,以生药材计)组和高剂量(H,2 g·mL-1,以生药材计)组,每组60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2 ml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2 ml续断骨伤合剂浓缩液,接骨膏L组和H组分别给予2 ml低浓度和高浓度浓缩液,均灌胃给药,qd,连续给药28 d。骨折后第7,14,21,28天取血样本和骨痂标本,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骨折标本行数字化X射线(DR)摄片。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接骨膏H组的血清钙磷离子浓度乘积在14,21 d显著升高,血清AKP在14~28 d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骨折21 d内接骨膏H组CGRP表达程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接骨膏H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骨膏可以通过提高骨折愈合中血清AKP的活性、升高钙磷乘积以及调控神经肽CGRP活性的机制,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异位成骨过程中,局部应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SIM),探讨SIM对rhBMP-2诱导成骨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分3组。A组:高剂量实验组;B组:低剂量实验组;C组:对照组。将复合体植入大鼠股后部肌袋中,术后15d、30d、60d对实验大鼠进行大体观察、生化检测。结果大体观察:各组组织块均随着时间延长而变硬,范围变大。A、B、C三组组织标本AKP含量均于术后30d达到峰值。第15天A组、B组AKP含量显著低于C组AKP含量;第30天,A组AKP含量明显低于C组和B组;B、C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别;第60天,各组间AKP含量均无明显差别,且含量均较低。结论辛伐他汀与rhBMP-2之间在促进异位成骨方面不具有协同作用;高浓度辛伐他汀可明显抑制rhBMP-2的促进成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活血散对大鼠骨折模型早期骨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8只.采用闭合骨折模型造模,自由落体钝器打击大鼠股骨中段,剔除粉碎性骨折和软组织破损.造模成功后,实验组骨折处外用活血散,分别在10、20、30 d的时间窗,任取大鼠6只,麻醉后采集股动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含量的检测.再将大鼠脱颈处死后,收集不同时间窗大鼠骨折段标本,做组织病理学检测和X线扫描成像.结果 实验组在20、30 d时,可显著降低骨折模型大鼠全血1 s-1、5 s-1、30 s-1的切变率和血浆黏度;血清ALP、Ca、P含量升高;软骨性骨痂、小梁状骨的产生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活血散局部外用对大鼠骨折模型早期骨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血循环和促进成骨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3.
双龙接骨丸对SD大鼠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双龙接骨丸对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生长量及骨痂中微量元素(Zn、Cu)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造成桡骨中下段实验性骨折,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伤科接骨片组、双龙接骨丸组,每天分别以生理盐水、伤科接骨片悬液、双龙接骨丸生药液灌胃。术后第7、14、21天每组以断颈法处死4只大鼠,取其双侧桡骨,摄X片后以电光天平称量桡骨重量差异,再以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检测骨痂中锌、铜含量。结果双龙接骨丸组大鼠骨痂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或P<0.01),X摄片也显示双龙接骨丸组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程度好于其余两组。结论双龙接骨丸可明显促进SD大鼠在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形成,并有提高骨痂中微量元素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药复骨方对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各16只.基础组仅给予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 mg/kg,模型组和治疗组予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 mg/kg,1次/d,3次/周,用药8周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模型.第8周末对3组大鼠手术造成单侧股骨闭合性骨折,骨折处采用金属内固定,复制GIOP骨折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治疗组中药复骨方药液灌胃,持续8周.检测大鼠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指标,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大鼠股骨骨密度.结果 骨折术前,模型组大鼠骨密度值为(0.219±0.013)g/cm2,基础组骨密度值为(0.283±0.015)g/cm2,模型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基础组(t=12.8970,P<0.05).实验16周末,治疗组股骨全长骨骨密度为(0.265±0.014)g/cm2,高于模型组(t=9.8403,P<0.05).实验12周末,治疗组大鼠血清Ca为(2.35±0.19) mmol/L、P为(2.47±0.23) mmol/L、ALP为(196.74±25.38) U/L及BGP为(1.33±0.25) μg/L,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骨方可显著提高GIOP骨折大鼠股骨骨密度,升高GIOP骨折大鼠血清Ca、P、ALP及BGP活性,促进骨形成,有助于GIOP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民间中药方对大鼠闭合性骨折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胫骨骨折后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伤科接骨片组、接骨中药组,每组16只。通过胫骨X线片,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并观察药物的疗效。结果接骨中药组血钙浓度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在28d时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8天接骨中药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摄片显示3组间影像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中药方可能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但对大鼠骨折的愈合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活血散对骨折鼠愈合作用的生物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散 (原中药接骨散 )是我院创伤外科使用的中药复方制剂 ,具有活血化瘀、补肾强骨、续筋生肌等功效。为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我们从生物力学的角度 ,选以骨载荷值和骨应力值为指标 ,初步验证活血散的治疗作用。1 材料和方法1 .1 药物 活血散为本院药厂生产 (批号  990 1 2 1 ) ,接骨七厘散由珠海金沙制药有限公司主产 (批号 990 2 0 2 )。1 .2 动物造模方法 健康Wister大鼠 1 2 0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 80~ 2 2 0g ,由本院动物实验室提供。行桡骨双侧标准骨折造模〔1〕。1 .3 分组给药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接骨七厘散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使用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LCP),结合经皮微创接骨术(MI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采用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应用小切口,不暴露骨折端,间接复位使用LCP结合MIPO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26例获得随访,其中1例因皮肤坏死,行转移皮瓣移植;1例因患者过早负重致接骨板断裂,再次行内固定+自体髂骨移植后骨折愈合.其余24例均骨性愈合,无感染、骨不连.按照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本组优20例,良2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为85%.结论 使用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接骨板微创经皮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小,对软组织破坏少,利于伤口愈合,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兔愈合过程中在半枝莲多糖干预下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骨生长因子(S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家兔16只,在其左侧下颌骨体部均造部分骨折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造模3d后,治疗组家兔灌胃给予半枝莲多糖,1次/d;对照组家兔给子同体积生理盐水.于给药第7,14,21,28天对家兔静脉血中VEGF、SGF、bFGF含量进行检测,并结合X线评分,分析其治疗效果.在第28天,处死家兔,观察下颌骨组织病理学结构.结果 与对照组相应检测时间点相比,治疗组家兔静脉血中VEGF、SGF、bFGF含量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检测时间点,治疗组家兔下颌骨骨折部位X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第28天后,治疗组可见较多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对照组成骨细胞较多,骨细胞较少.结论 半枝莲多糖能够升高家兔静脉血中VEGF、SGF、bFGF因子含量,促进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改善其下颌骨组织病理学结构,具有较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形支撑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法复位,实验组患者采用T形支撑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成功率为96.55%,术后腕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为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7%和37.93%(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2%(P〈0.05)。结论T形支撑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可保持腕关节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马学忠 《中国药业》2014,(14):39-40
目的探讨舒筋接骨丸对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其对形态发生蛋白(BMP-7)和血清瘦素(LEP)的影响。方法将196例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两组均给予手法复位及内固定,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加用舒筋接骨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BMP-7和LEP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血清中BMP-7和LE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筋接骨丸对长管状骨骨折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且能有效提高BMP-7和LEP的含量,加快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