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ABCD2量表对中风防治门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进行强化治疗对90d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 依据ABCD2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三组,均在中风防治门诊接受相同标准的治疗,观察TIA患者9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共有653例患者达到了本研究的入组标准,其中639例完成了90d的随访。低危、中危以及高危组的患者分别占32.7%、47.7%和196%。所有患者90d内总的脑梗死发生率为25%,而使用ABCD2量表预测的结果为9.2%。结论依据ABCD2量表评分对中风防治门诊TIA患者进行分层并及时治疗,可以降低不同危险分层TIA患者9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对TIA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研究发现其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为了寻找改善其认知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分析了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对TIA的选择注意功能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的、几分钟至几小时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多在24h内完全恢复,但可有反复发作.TIA是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危险信号[1-3].虽然TIA患者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着较高的缺血性脑卒中、心脏病及其他严重的血管性疾病发生率,但就某一个患者而言,其预后则差异很大[2,3].本文就TIA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剑波  崔长琮 《吉林医学》2010,(24):4061-406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急性期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为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高FIB)和对照组(正常FIB组)。观察比较两组再次发作及进展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再次发作及进展的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随着纤维蛋白原的升高其危险度增大。纤维蛋白原增高是脑梗死有力的预测因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其再次发作率、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90 d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62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90d随访,应用SPSS 13.0软件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TIA后90 d内有柏例(24.7%)患者发生脑梗死,发病后30d内脑梗死风险较大.发作持续时间(RR=17.172,P<0.01)、高纤维蛋白原血症(RR=3.071,P<0.01)、血糖异常(RR=2.651,P<0.01)和高血压(RR=3.356,P<0.01)是与TIA后90 d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发作持续时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糖异常和高血压是与TIA后90 d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化浊行血汤(荷叶、焦山楂、决明子、制水蛭等),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近期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优于对照组的74.2%(P<0.05);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或延缓其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弥散加权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2008~2009年TIA发作的患者248例,依据ABCD2量表评分分组,跟踪随访9个月.观察卒中发生率.结果 高危组弥散加权成像阳性患者,90天内发生脑卒中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多种因素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差,重视患者临床特征同时,积极行MRI检查,及早干预危险因素能够改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08~2009年TIA发作的患者248例,依据ABCD2量表评分分组,跟踪随访9个月。观察卒中发生率。结果高危组弥散加权成像阳性患者,90天内发生脑卒中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多种因素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差,重视患者临床特征同时,积极行MRI检查,及早干预危险因素能够改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先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继的脑梗死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观察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的患者,对病前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分组,然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1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定,之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前1周有TIA发作后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好于无TIA发作的脑梗死的患者。结论:病前1周的TIA对后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57例,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182例)和无代谢综合征组(175例),随访12个月,平均随访(15.3±2.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再发TIA和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病率,分析综合治疗条件下代谢综合征对TIA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TIA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51%,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较无代谢综合征患者出现了更多再发TIA和脑梗死(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在TIA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是预测TIA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早期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预测疾病复发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315例基于"时间-症状"定义的60岁以上TIA患者,根据发病后1个月是否出现复发性脑血...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和尼莫地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 按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诊断标准,选择1997年6月-1998年12月收治的80例TI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利多卡因和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用盐酸倍他定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利多卡因和尼莫地平治疗TIA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90d的预后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临床确诊为TIA患者的90d随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及正常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61例中90d内发生各种严重血管事件10例(16.4%)。其中DWI异常者发生率为50%(8/16),正常者发生率为4.7%(2/43)。二者预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有糖尿病的TIA患者与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DWI异常,伴有糖尿病的TIA患者预后差。DWI的结果对TIA预后判断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是由于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过性或短暂性供血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有关TI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学说有微栓塞,脑血管痉挛、狭窄或受压,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TIA最主要的原因.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和颅内大血管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引起动脉微栓塞、血流动力学危象、血管痉挛、血管的机械性梗阻等,导致了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液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之间骤然供不应求,从而导致血液异常,表现出相应症状.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疾病为临床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神经科各类疾病首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占各类脑血管疾病6%左右。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选择在本院就诊的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尼莫地平静滴治疗28例,并以常规治疗28例作为对照,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尼莫地平治疗本病疗效迅速,效果好,疗程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用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90 d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5例,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氯吡格雷75 mg和辛伐他汀20 mg,每天1次,B组加用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进行90 d随访比较分析.结果 病后90 d A组与B组比较,严重血管事件明显减少(6.67% vs 22.22%,P<0.05),纤维蛋白原(Fib)降低[(3.28±0.67) g/L vs (3.78±0.55) g/L,P<0.05],血小板聚集率下降[(59.5±20.7)% vs (67.5±13.6)%,P<0.05],同时TC、TG、LDL-C降低,HDL-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氯吡格雷联用辛伐他汀能有效控制TIA患者发病后短期内严重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利多卡因和尼莫地平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和尼莫地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的疗效。方法 按照1986年中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诊断标准,选择1997年6月~1998年12月收治的80例TL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利多卡因和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用盐酸倍他定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利多卡因和尼莫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20.
赵信科 《甘肃医药》2011,(7):411-41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运用舒血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将82例TIA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舒血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治疗14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有3例、11例发生脑梗死。结论:舒血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TIA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