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重组对脊柱颈胸段前路手术区域重要血管解剖结构的显示和测量。方法选取100例颈动脉CT血管造影病例行后重组处理,在后重组图像上设定有关重要血管解剖结构测量点,相关测量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重要血管解剖结构测量数值男、女性不同,存在统计学差异。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与主动脉弓夹角、右颈总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夹角则男、女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重组图像能够提供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重要血管解剖结构的三维影像学资料,术前进行重要血管结构的测量,能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直观、立体的图像,对颈胸段前路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颈部大血管损伤合并血气胸八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茂  陆行 《中华创伤杂志》2000,16(7):435-436
1992年 1月~ 1998年 6月 ,我科先后收治 13例颈部大血管损伤患者 ,其中 8例合并开放性血气胸 ,经救治 6例痊愈 ,2例死亡。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8例中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13~ 5 8岁 ,平均 32岁。全部单侧受伤 ,左侧 3例 ,右侧 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0 .5~ 2 .5h ,平均 1.5h。致伤原因 :8例均为锐器伤。其中玻璃扎伤 5例 ,刀刺伤 2例 ,竹尖扎伤并存留 1例。损伤部位及合并伤 :8例伤口均位于颈后三角区 ,长 3~ 10cm ,平均 5cm。其中颈总动脉断裂 1例 ,颈内静脉损伤 7例 ,颈外静脉损伤 5例 ,锁骨下动静脉损伤 3例…  相似文献   

3.
左锁骨下动脉损伤一例魏志成徐连义李广和胡万鹏我院经血管造影及手术证实1例左锁骨下动脉损伤合并左头臂静脉损伤动脉瘤形成的病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4岁。1994年6月14日上午10时于工作中,被飞速旋转的圆锯射出的木条刺伤左颈部。当时剧痛,流血不止,...  相似文献   

4.
张兵  翁海莺   《放射学实践》2012,27(2):201-201
病例资料患者,女,57岁.主诉头晕就诊.采用东芝16层螺旋CT行颈部及头部CTA检查,颈部CTA示主动脉弓发出三支血管:从右至左分别是左颈总动脉与右颈总动脉共干、左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起于主动脉弓水平段后壁,发出后向右后走行.双侧椎动脉分别起于双侧的锁骨下动脉(图1、2).头部CTA示颅内血管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
秦晓辉  陈燕 《武警医学》2015,26(2):156-158
 目的 研究喉罩置入对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解剖关系的影响, 寻找喉罩全身麻醉下, 颈内静脉穿刺适合的入路, 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择喉罩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30例, 应用超声波扫描术, 在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和锁骨上窝2 cm位置, 头部偏转0°、30°、60°和最大角度, 在喉罩置入前后分别测定双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夹角和动脉重叠率。结果 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和锁骨上窝2 cm位置, 随患者转头角度的增加, 双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夹角逐渐减小(P<0.05), 动脉重叠率逐渐增高(P<0.05)。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位置, 喉罩置入后, 与相同转头角度喉罩置入前比较, 动静脉夹角明显减小(P<0.05), 而动脉重叠率明显增高(P<0.05)。锁骨上窝2 cm位置, 喉罩置入对动静脉夹角和动脉重叠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转头与喉罩置入充气可改变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解剖关系, 增加穿刺难度, 了解这一变化规律有助于选择适宜的穿刺路径, 降低颈内静脉穿刺时误伤颈总动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57岁,发现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28d,于2008年2月22日入唐都医院胸外科。胸部CT检查显示左侧颈胸段可见一大小约5.3cm×4.2cm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见肿块明显强化,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迂曲血管影,主动脉弓周围可见多发迂曲小血管影,行血管三维成像见肿块推挤左侧甲状腺下级、左锁骨下静脉入头臂静脉处、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可见左锁骨下动脉发出细小分支进入肿块内,肿块内见迂曲血管网,临床诊断为左前上纵隔肿瘤。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6 3岁。因“右侧颈部肿物 1年”于 2 0 0 1年 5月16日入院。体检 :右侧上颈部可触及 5 .0cm× 6 .0cm大小肿块。压痛 ( ) ,活动不明显 ,未闻及血管杂音。检查 :三维彩超 :右颌下实性肿块。CT扫描 :右颈部神经纤维瘤。DSA检查 :右侧颈总动脉分叉部角度增大 ,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宽并呈抱球状包绕一富血管性肿物 ,约 7.0cm× 7.0cm。肿瘤染色明显 ,边界清楚 ,主要供血动脉为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光滑 ,未见其参与供血。加摄旋转DSA显示 :由瘤体下方发出一分支血管在实质期进入右颈内静脉。(图 1~ 3)经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CT对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环的诊断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2018年间60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MSCT的表现,记录其组成、形态及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9例双主动脉弓;1例右弓合并左动脉导管未闭或动脉韧带;2例左弓合并右位、中位降主动脉;18例左位主动脉弓伴迷走的右锁骨下动脉;1例无名动脉后位;21例右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7例肺动脉吊带;1例无名静脉形成静脉环。结论:MSCT能明确血管环的组成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外科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心脏贯通伤并不多见 ,抢救机会和成功率少 ,自 1990年至 2 0 0 0年 8月 ,10年间共收治 9例。经急症手术抢救全部成活 ,无一例死亡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中男性 8例 ,女性 1例 ,年龄 2 3~ 41岁 ,平均2 8 5岁。伤后 3小时内入院者 8例 ,伤后 2 0天入院者 1例。刀刺伤 8例 ,剪刀刺伤 1例 ,伤及右心房 3例 ,右心室 3例 ,左心室 2例 ,左心房 1例。 7例合并肺损伤 ,1例合并上腔静脉损伤 ,9例患者均无食管、大血管、冠状血管损伤。心包内积血量平均 40ml左右 ,总失血量在 70 0ml~ 2 5 0 0ml之间。本组 8例全部先积极抗休克 ,胸…  相似文献   

10.
病例 女性,30岁。主因头晕、双上肢乏力、右眼视物模糊1月伴短暂性晕厥发作2次,于2007年5月31口入院。患者1月来出现站立、行走后头晕、双手乏力、右眼视物模糊,平卧后症状缓解,出现短暂性晕厥发作2次,每次在数秒后缓解。门诊CTA检查示:主动脉弓部三个分支呈逐渐变细(鼠尾状)改变,头臂干分支(右颈总、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闭塞,双侧颈总动脉远端、颈内、颈外及椎动脉通畅,双侧颈部可见粗大网状侧支血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小儿大动脉炎。方法:用DSA对12例小儿多发性大动脉炎进行检查。结果:胸主动脉及弓部狭窄2例(17%),均同时合并左颈总及左锁骨下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狭窄10例(83%)其中合并肾动脉狭窄9例。髂总动脉狭窄1例,骼内动脉狭窄1例,常外动脉狭窄1例,馆外动脉完全闭塞1例。结论;与常规血管造影术比较。DSA具有造影剂用量少,病变显示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报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复杂主动脉疾病的初步经验,并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TEVAR术中采用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的15例累及主动脉弓的复杂胸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技术成功率、围术期死亡率和术后随访等。 结果 15例患者中,主体开窗支架近端植于主动脉Z0、Z1、Z2区各5例。移植物单开窗9例,双开窗4例,三开窗2例。总计重建26条分支血管,其中无名动脉3条、左颈总动脉8条、左锁骨下动脉11条、迷走右锁骨下动脉2条以及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共干各1条;人工遮盖左锁骨下动脉4条。术后所有重建分支血管即刻造影显示血流通畅,技术成功率100%。围术期死亡2例(13.3%),无缺血性脑卒中、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失访2例(3条分支血管)。1例1条左锁骨下动脉狭窄,2例(13.3%)见少许内漏,均逐渐减少,2例死亡。 结论 TEVAR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复杂主动脉疾病可行、安全有效,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道115例非梗阻性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评估心血管造影和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术(CE MRA)等影像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115例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单经心血管造影诊断106例,单经CE MRA诊断2例,经上述2种方法诊断7例。结果 115例中,双主动脉弓5例,右位主动脉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45例,左位主动脉弓迷走右锁肌下动脉33例,右弓孤立左锁骨下动脉11例,右弓左降7例,左弓右降4例,颈主动脉弓4例,其他6例。7例同时做了心血管造影与CE MRA检查的患者2种方法诊断结果均相互符合。2例只做了MRA的病例中有1例为颈主动脉弓,另1例为右位主动脉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结论 造影增强MRA是可靠的非创伤性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变异虽时有报道,但就其发生率(0.4~1%)而言,仍属不常见的一种变异,我们在解剖110具尸体中仅发现一例。本例除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外,尚合并右交感链分支环绕变异的右锁骨下动脉、左右颈总动脉共干、右喉返神经高位分支、右位胸导管、右椎动脉起始异常等多处变异,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5.
颈内静脉穿刺主要有三条径路[1,3],即前例、中间和后倒径路。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相比,颈内静脉穿刺引起的合并症虽然较少,但由于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关系密切,穿刺时误入颈总动脉机会较多,由此引起的穿刺失败也较多。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以中径路为基础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方法,应用于临床,简单易行且成功率高,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1例病人,其中71例为手术病人,40例为住院病人,年龄3~61岁。71例手术病人全部在手术室内行颈内静脉穿刺,40例住院病人在病房行穿刺术。穿刺部位为右侧颈内静脉。病人体位为平卧或头低15度,双上肢…  相似文献   

16.
胸廓上口大血管损伤的分类和救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胸廓上口大血管损伤病因分类和救治经验。方法 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4例胸廓上口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4例,女20例;年龄18~68岁。致伤原因分别为创伤性(锐器伤、钝性或减速伤)、病理性及医源性损伤。损伤部位归为颈根部和胸顶部两类,损伤血管为颈总动脉、无名动脉、锁骨下动脉及伴行的静脉。手术方式:(1)按损伤原因及部位的分类选择切口;(2)依血管具体损伤选用不同修复方法(或体外循环下)。结果 治愈56例(88%),死亡7例(11%),致残1例(2%)。结论 对颈根部血管损伤宜间断压迫止血并扩创施术;胸顶部血管损伤需开胸控制血管近端后施术,特殊病例需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实施血管分流和重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采用TEVAR治疗的85例Stanford B型AD患者临床资料.85例患者均常规行左肱动脉穿刺,右侧股动脉直切口,升主动脉DSA造影明确AD破口位置、真假腔及与重要器官血管开口位置关系;置入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升主动脉造影复查观察近端破口封闭情况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真假腔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84例患者TEVAR手术成功,成功率100%;1例术前麻醉过程中突发AD破裂死亡.9例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1例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完全封闭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例行无名动脉至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转流.Ⅰ型内漏2例,无住院期间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患者均存活,远端再发新破口2例.结论 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AD安全有效,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精细操作及加强术后院外管理是手术成功、提高远期生存率关键.  相似文献   

18.
周围动脉疾患合并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疾患合并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3例患者均施行了选择性冠状动态造影及胸或腹主动脉造影。18支周围动脉疾患中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术(PTA)11支,支架置入术5支,溶栓术2支。结果:血管造影发现肾动脉狭窄3例(4支),髂动脉狭窄6例(7支),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右锁骨下动态伴双肾动脉狭窄、左锁骨下动脉狭窄伴左骼动脉阻塞、左股动脉阻塞各1例。合并冠心病左主干伴3支病变2例,3支病变9例,2支病变和单支病变各1例。技术成功17例,其中单纯球囊扩张术11支,支架置入术5支,溶栓术1支。临床治愈-改善12例。除1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外,余无心脏并发症及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颅底及颈段脊髓血管畸形的介入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介入栓塞治疗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从而防止误诊、漏诊病例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近期 3 0例疑有颅底及颈段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表现、MRI影像特点、介入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 0例患者均具有颅底及颈段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影像特点 ,经行选择性全脊髓血管造影、必要时行全脑血管造影证实 2 9例为颅底及颈段脊髓血管畸形 (其中 2 7例畸形团来自颈部血管供血及胸段脊髓血管等多支血管供血 ;2例来自颈外动脉系统供血 )。另外 1例开始被误诊为颅底及颈段脊髓血管畸形 ,后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为由颈内动脉原始听动脉供血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向脊髓髓周静脉引流而造成MRI的留空信号。结论 :为了防止误诊及漏诊病例的发生 ,应对双侧的锁骨下动脉、椎动脉、肋颈干、甲状颈干、上胸段肋间动脉或全脊髓血管及颈外动脉进行造影检查 ,必要时还应进行全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0.
外周血管动静脉瘘多采用手术治疗。现将我院采用覆膜支架治疗锁骨下动静脉瘘成功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9岁。枪击伤左肩部一月,现感左手臂麻木、疼痛,手指不能伸直,功能障碍。体检,左胸第二肋间处见一2cm长疤痕,左上肢肌肉萎缩,触诊左胸前壁可及震颤,听诊可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左挠动脉搏动减弱。彩超提示左锁骨下动静脉瘘。左锁骨下动脉DSA见左锁骨下动脉有一直径约1.9cm的瘘口与锁骨下静脉相通,因大量动脉血经此分流入锁骨下静脉,致动脉瘘口远段显影不良(图1),左第二肋腋中线处骨折。诊断:①外伤性左锁骨下动静脉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