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复方氨基酸制剂在临床急危重症治疗中显示其特殊作用。当患某些疾病时,体内氨基酸的生化代谢发生改变,血清氨基酸谱也各不相同。针对各种疾病特点开发出的不同氨基酸制剂不能通用。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者和婴幼儿等应注意复方氨基酸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供临床使用的复方氨基酸品种繁多 ,并已由以前的单纯营养型发展到治疗型。由于各品种所含氨基酸、能量、电解质的种类、数量各不同 ,临床用途也不一样。因此 ,在使用时若不注意选择 ,可能导致无效 ,甚至会加重病情。现就临床常用的复方氨基酸的组成、品种分类、临床选药作一简要介绍 :1 复方氨基酸的组成复方氨基酸是由氨基酸、糖、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及 p H值调整剂等配制而成。1.1 氨基酸 氨基酸根据在体内是否能合成分为两类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但是在某些病理生理状态下 ,个别非必需氨基酸成了人体所必须外源补… 相似文献
3.
氨基酸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当疾病状态导致人体外源性氨基酸摄入不足、内源性氨基酸产生不够,难以满足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时,人为充足氨基酸则有利于获得正氮平衡。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属多种L-型氨基酸根据营养或治疗需求以适当比例配制而成。不同种类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配方组成不同,适应证也不同,使用不当可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理状态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4.
5.
维生素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之一,大多数维生素必需从食物中获取,仅少量可以在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西药复方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原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方法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探讨中西药复方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多层次原因。结果中西药复方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不良反应屡屡发生。结论应重视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合理应用,保障用药安全有效,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复方丹参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能扩张冠脉 ,增加冠脉血流量 ,保护心肌缺血缺氧 ,清除自由基 ,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随着该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其不良反应报道日渐增多 ,本文检索近十年来的文献报道 ,现就该药的严重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以期引起重视。1 过敏性休克16例患者应用复方丹参制剂后出现过敏性休克 ,多数患者在静滴该药 5min后出现头晕、心悸、气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或紫绀、烦躁出冷汗 ,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 ,甚至意识不清、抽搐、死亡 ,多数患者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 ,其… 相似文献
8.
含阿片类复方制剂因其系统性管理相对缺失、制度实施强度相对不足、正确规范使用观念相对薄弱、临床使用可及性较高、监管力度不够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致使临床广泛使用、并忽略其潜在的安全风险,甚至存在"过度使用"或"药物滥用"等现象,而目前关于含阿片类复方制剂的管理及用药安全问题鲜有分析与报道,本文通过对含阿片类复方制剂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10.
李文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3):90-91
在中药中添加西药成分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兴盛于70年代末,主要由一些南方厂家生产。由于当时的质量和标准偏低,基本上就是简单地1+1形式,未进行相应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因此在1985年《药品管理办法》实施后,国家严格药品 相似文献
11.
12.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中对复方氨基酸(COAA)注射液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抽查我院近三年外科及部分其他科室病历580例、1450次医嘱(处方)作分析讨论。结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用法不当与葡萄糖或脂肪乳的配合启用较晚;对使用非蛋白热卡与氮的比率重视不够,占全部医嘱(处方)的93%;②输入量不足:选用COAA注射液的种类不合理。结论:我院临床对COAA注射液的药理学、用法用量、组方各成份作用和在营养学中重要性的原理缺乏足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复方骨肽注射液中多肽含量的氨基酸分析法。方法氨基酸水解方法:6mol.L-1盐酸110℃水解22h;氨基酸衍生方法:异硫氰酸苯酯(PITC)法;HPLC条件:Agilent Eclipse AAA色谱柱;流动相A:0.1mol.L-1乙酸钠(用冰醋酸调至pH 6.5)-乙腈(97∶3);流动相B:乙腈-水(4∶1);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 18种氨基酸的线性、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除水解样品中的胱氨酸与色氨酸外,其他氨基酸的回收率均达到定量要求。结论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复方骨肽注射液中多肽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药期刊报道的137例复方氨基酸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方氨基酸所致ADR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过程中半小时内发生.ADR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结论:应加强复方氨基酸的应用监测,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5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药物种类及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例不良反应发生共涉及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明显高于其他种类(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多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明显高于其他临床反应(P<0.05);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口服给药途径(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强,应充分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A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上报的278例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个案报告,按照AS诊断标准分为AS组(45例)和非AS组(233例),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年龄、性别、过敏史、血清总蛋白水平、手术治疗、肾功能、肝功能、原患疾病、日用剂量、累积用药时间和联合用药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78例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的ADR病例中发生AS 45例,构成比为16.1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血清总蛋白水平、手术治疗、血清肌酐清除率、累积用药时间与A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累积用药时间较长(>5 d)、低蛋白血症(<60 g·L-1)、老龄(≥65岁)、肌酐清除率低(≤30 ml·min-1)和手术治疗是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致A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68,2.39,2.12,2.02和1.89。45例AS患者经停药,予以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等,同时及时予以吸氧、补液等干预措施,最后44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临床实践中应重点关注有AS危险因素的患者,以保证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的临床安全用药,减少A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分析仪在抗生素发酵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多影响抗生素发酵过程生物合成的因素中,氨基酸的影响占有重要地位。氨基酸分析可定性、定量地测定发酵液中氨基酸的含量,为抗生素发酵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的合理使用方法,提高含19AA-I制剂肠外营养处方合格率。方法: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患儿肠外营养处方中19AA-I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使用情况,明确19AA-I的使用规范,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进行药学干预,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氨基酸注射液提供参考。结果:根据我院制定的19AA-I使用规范,实施药学干预后,含19AA-I的肠外营养处方不合格率由49.3%下降为5.3%,氨基酸用量不适宜处方由30.7%下降至4.0%。结论:通过制定19AA-I使用规范,临床药师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成效,19AA-I在临床使用中更规范、合理,药学干预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资源浪费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肿瘤患者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情况进行分析与点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12月应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住院肿瘤患者病历1120例,根据《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15版)》《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1版)》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等相关标准进行专项点评。结果:1120例患者中,大多为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占62.4%,用药不合理病例比例为38.8%。其中,无适应证用药占21.4%,药品选择不适宜占19.6%,用法用量不适宜占63.6%,有配伍禁忌占2.5%。结论:按照以上标准,我院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须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