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所致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遗传病,临床上主要分为α地贫和β地贫两种,以α地贫更为常见.目前,国内报道的α地贫产前基因诊断主要是针对常见的3种α地贫缺失型和非缺失型基因突变类型的胎儿产前基因诊断.本研究报道2例极为少见的泰国缺失型α地贫1和东南亚缺失型α地贫1双重杂合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和产前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地中海贫血 ,简称地贫 ,是一组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性慢性溶血性贫血 ,其共同特点是珠蛋白基因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 ,引起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溶血性疾病。按照肽链合成缺陷的不同 ,分为α、β、δ、δβ 等不同类型。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是α 地贫和β 地贫。本病在我国北方少见 ,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等省发病率高 ,以α 地贫和 β 地贫为多见。α 地贫是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功能缺陷导致α链合成受抑制。根据α肽链基因缺失或缺陷不同可分为 4型 :HbBart胎儿水肿综合征、HbH…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及周边地区不孕不育患者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和突变类型,为开展胚胎植入前地贫基因诊断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血液学参数分析筛查来我院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25371例,其中重庆籍16684例,四川籍4253例,贵州籍2050例,云南西藏等其他地区籍贯2384例;对筛查阳性者用Gap-PCR和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地贫基因诊断分析。结果:共检出828例地贫携带者,总携带率为3.26%;其中重庆籍携带率为3.35%,四川籍携带率为3.48%,贵州籍携带率2.93%,云南西藏等地区籍携带率为2.56%;各籍贯间地贫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出9种α-地贫基因型和11种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其中最常见的α-地贫基因型为-α~(3.7)/αα、-~(SEA)/αα、-α~(4.2)/αα,最常见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为CD41-42、CD17、IVS-Ⅱ-654。结论:重庆及周边地区不孕不育患者具有较高地贫携带率,在本地区对不孕不育患者提供遗传指导,开展胚胎植入前地贫基因诊断对减少患者负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黄埔区群众的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结果进行总结,了解广州市黄埔区群众地贫基因携带率,地贫类型,为本区制定地贫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市黄埔区参加出生缺陷工程的5 306对夫妇孕早期抽血进行地中海贫血初筛,检查到一方或双方初筛阳性者,夫妇均进一步行地贫基因检查,对携带同型地贫基因的夫妇建议产前诊断。结果共检出地贫基因携带者1 338例,单纯性α地中海贫血801例,检出率为7.55%,单纯性β地中海贫血498例,检出率为4.69%,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39例,检出率为0.37%。地贫高风险家庭48户,经产前诊断,确诊10例重型地贫胎儿,均行引产。结论黄埔区的α地中海发生率较广东其他地区稍低,但β地中海贫血发生率偏高,在预防干预时要重视;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的准确检出对于做好优生优育及产前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2种新的中国人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s,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CD13/14(-C)和beta nt1582(A>G)突变。方法:疑似β-地贫患者10例,其中7例为临床疑似轻型β-地贫基因携带者,1例为临床疑似重型β-地贫患者,2例为父母双方均为β-地贫基因携带者的胎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联合反向点杂交技术(PCR-RDB),以及基于PCR技术的DNA测序技术检测β血红蛋白基因。根据患者表型和以往文献报道,对新发现的基因突变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出2种β-地贫常见基因突变型,分别是IVS-2-654(C>T)和-28(A>G)。检测出5种β-地贫稀有基因突变型,分别是beta nt1582(A>G),PolyA(AATAAA>GATAAA);CD13/14(-C);beta nt1586(A>G),PolyA(AATAAA>AATAGA);IVS-1-1(G>T);IVS-2-2(-T);其中前2种为新发现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结论:发现了2种新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其表型效果可能为β0或β+。对常规基因检测技术不能诊断的β-地贫疑似病例,可作DNA测序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对检出重型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胎儿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10年6月5日至2011年10月30日,共有1089例贵阳市户籍孕妇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产科进行地贫产前筛查.采用红细胞指数分析结合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筛查血液学表型阳性的孕妇,表型阳性者进一步做地贫基因诊断.应用跨越断裂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α-珠蛋白基因缺失突变,应用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α-珠蛋白基因点突变,及中国人8种常见和9种罕见的β-珠蛋白基因点突变.携带同型地贫基因的高危夫妇,于妊娠16~22周行羊膜腔穿刺进行产前诊断. 结果 1089例孕妇中筛查出地贫血液学表型阳性者60例,基因诊断确诊为地贫基因携带者53例(4.87%),其中α-地贫20例,β-地贫33例.6对夫妇为同型地贫基因携带者,均行产前诊断,其中1例胎儿确诊为重型β-地贫,经孕妇同意终止妊娠;4例胎儿为地贫携带者和1例正常胎儿,均继续妊娠至分娩,娩出后取新生儿脐带血进行基因检测,结果与产前诊断一致. 结论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可有效检出重型地贫胎儿,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6例地中海贫血家系产前基因诊断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206例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产前诊断家系资料,分析其地域分布、基因型分布以及胎儿产前基因诊断结果,用于指导临床遗传咨询,避免高风险地区严重类型地贫患儿的出生. 方法 206例地贫产前诊断家系来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于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前检查的地贫携带者孕妇及其配偶,抽取夫妇双方外周血和胎儿绒毛、羊水或脐血样本并提取DNA,以跨越断裂位点的聚合酶链反应(ga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gap-PCR)技术和反向点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RDB)对a和β-地贫常见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同时对临床表型阳性而常见突变位点检测结果阴性的样本进行DNA测序.婴儿出生后半年电话随访婴儿表型. 结果 206例产前诊断家系来自包括黑龙江在内的12个不同省份和地区.a-地贫的基因突变类型有--SEA/、-a 3.7/、-a4.2/、αCSα/和αQSα/,全部为试剂盒中可检测的突变类型;而β-地贫的基因突变除常见的试剂盒中可检测到的类型外,还有中国型G γ+(Aγδβ)0、-28(A→C)、CD54-58 (-TATGGGCAACCCT)和CD37(G→A)等4种突变类型无法用常规试剂盒做出诊断.57例α-地贫家系中,产前诊断严重类型地贫11例(19.3%),包括巴氏水肿胎8例和Hb H病3例,杂合子26例(45.6%),正常胎儿20例(35.1%);149例β-地贫产前诊断家系中,严重类型地贫28例(18.8%),杂合子82例(55.0%),正常胎儿39例(26.2%),其中1例β-地贫杂合子合并13-三体.11例严重类型α-地贫胎儿、28例严重类型β-地贫胎儿和1例β-地贫杂合子伴13-三体胎儿均在围产期前后接受了终止妊娠的处理.结论 地贫的发病地域从长江以南各省逐渐扩散至一些北方地区.运用gap-PCR和PCR-RDB技术对地贫家系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检出严重类型地贫胎儿,是降低高危地域严重类型地贫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但目前的试剂盒覆盖的检测位点在β-地贫筛查中存在漏诊现象,因此对临床表型阳性而常见突变位点检测结果阴性的样本进行DNA测序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进行地贫产前诊断的同时,也要注意染色体病产前诊断指征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比较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峰期血流速度(MCA-PSV)与二维超声预测胎儿重型α地中海贫血(地贫)的价值。方法:为129例具有重型α地贫风险的胎儿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胎儿MCA-PSV并行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术进行α地贫基因诊断。MCA-PSV用中位数的倍数(MOM)表示。结果:重型α地贫胎儿MCA-PSV明显高于非重型α地贫胎儿,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MCA-PSV1.29MOM预测胎儿重型α地贫的检出率为81.25%,高于二维超声(P0.05);MCA-PSV联合二维超声对胎儿重型α地贫的检出率为90.63%。MCA-PSV最早可在孕16周预测胎儿重型α地贫,MCA-PSV预测胎儿重型α地贫的平均孕龄小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MCA-PSV预测胎儿重型α地贫优于二维超声。MCA-PSV联合二维超声可提高胎儿重型α地贫的检出率。超声多普勒测量胎儿MCA-PSV对早期预测胎儿重型α地贫,早期处理以减少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中海贫血高风险胎儿的产前基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中海贫血 (简称地贫 )高风险胎儿宫内基因诊断的价值。 方法  12 8例地中海贫血高风险胎儿于妊娠中期抽取羊水 10~ 2 0 ml或脐血 1m l进行基因诊断。 结果  12 8例被检胎儿中基因正常 32例 ,α地贫缺失杂合子 38例 ,纯合子 2 7例 ;β地贫单一突变杂合子 18例 ,纯合子 4例 ,双重杂合子 9例 ;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依次为 :CD41- 42 (47.5 % ) ,IVS- - 6 5 4(42 .5 % ) ,CD17(A- T) (7.5 % )及 - 2 8(A- G) (2 .5 % )。无一例发生严重母胎并发症 ,重型地贫胎儿 40例均在知情同意前提下及时终止妊娠。 结论 筛查地贫高风险胎儿并及时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安全、有效、准确。在地贫高发区域 ,应作为常规产科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宫颈绒毛取材用于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88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有可能生育地中海贫血(地贫)高危胎儿的孕妇,在早孕期经宫颈绒毛活检(TC-CVS)用于地贫产前诊断,评价,TC-CV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83例孕9~11周行地贫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经宫颈绒毛活检,抽取绒毛行地贫基因分析产前诊断.随访观察孕妇的取材成功率、流产率、感染率.结果:取材成功率95.36%,自然流产率4.3%,宫内感染率1.13%.地贫基因分析共检出重型地贫儿143例,HbH病26例,α和β地贫杂合子共373例.结论:经宫颈绒毛活栓是一项安全可行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方法,用于早孕期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可有效地检出重型地贫儿及各种地贫杂合子.  相似文献   

11.
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主要是因点突变(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使β-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减少或缺如)所致[1].此外,由于β-珠蛋白基因簇的大片段缺失而导致的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综合征(hereditary persistence of fetal hemoglobin,HPFH)和δβ-地中海贫血(简称δβ-地贫)在中国人群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其共同特征是基因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失控而使出生后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Hb F)持续增高[2-3],是一组遗传异质性很大的血红蛋白病[4].目前世界上在不同种族中已报道了至少20种此类因β-珠蛋白基因簇的大段缺失而引起的血红蛋白病,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中国型Gγ+(Aγδβ)0地贫和东南亚型HPFH[3].缺失型β-地贫杂合子与β-地贫点突变杂合子婚配后,有生育缺失突变复合β-地贫点突变患儿的风险,此类双重杂合子患儿多表现为中间型或重症β-地贫,也是需要重点预防的类型.缺失型β-地贫具有特异的表型,在临床上较易被发现,但目前暂时没有相关的基因检测试剂盒上市,给产前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研究分析了10例缺失型β-地贫基因携带者的表型,同时因其配偶为常见β-地贫点突变携带者,对这10个地贫家系分别进行了产前诊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α地中海贫血的新生儿筛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珠海市人口中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直实的基因携带率及探讨α-地贫新生儿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Zip zone电泳法对1998年11月-1999年12月间连续留取的新生儿脐血标本系统地进行Hb Bart's定量检测。结果 在1528份脐血标本中,检出Hb Bart's(≥1.0%)112例,阳性率为7.33%。其中Hb Bart's水平为%-1%、-2%、-10%和-40%,分别有78、38、73和1份,因此,该地区人群中静止型、α-地贫-1和HbH的基因摧带率分别为2.49%、4.78%和0.07%,以双亲均为粤籍者居多(67.86%),双亲均为南方籍者则次之(22.32%)。此外,尚发现异常血红蛋白病3例。结论 珠海市人群中α-地贫-1的基因携带率与台湾和香港两地区类似(P>0.05),显著低于广州地区人群中该病8.3%的基因携带率(P<0.05),造成这种显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地区的人口背景不同所致。此结果肯定了在α-地贫高发区普遍开展新生儿血红蛋白病筛查所具有的早期诊断和科学研究价值,并推荐血红蛋白电泳作为脐血常规筛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在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地贫调查中的1354例小学生进行血液常规检测、血红蛋白电泳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统计分析三种筛查诊断方法的关系。结果:以MCV≤80fl为标准筛查地贫,仪地贫的漏诊率为35.87%,B地贫漏诊率为6.74%;以MCH≤25pg为筛查标准,α地贫漏诊率为38.48%,13地贫漏诊率为15.28%;以MCV≤80fl、MCH≤25pg联合为筛查标准,α.地贫漏诊率为29.26%,B地贫漏诊率为5.96%;以血红蛋白电泳HbA2〉3.5%为筛查标准,B地贫漏诊率为0.26%,发出现快速区带筛查α地贫漏诊率为98.00%。结论:MCV、MCH和血红蛋白电泳可作为地贫筛查的一种简单、方便、快速的方法,但不能作为金标准,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在优生优育指导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检测α-地中海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在产前基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孕妇夫妇携带地中海贫血的48例风险胎儿的羊水(或脐血)应用单管多重PCR体系和反向点杂交法,进行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共检测出地中海贫血胎儿38例。其中α-地中海贫血14例,包括东南亚缺失型杂合子(--SEA/αα)2例,东南亚缺失型纯合子(--SEA/--SEA)8例,左缺失型杂合子(-α4.2/αα)1例,右缺失型杂合子(-α3.7/αα)2例,非缺失型点突变(ααT/αα)1例;β-地中海贫血24例,包括CD41-42杂合子16例,CD41-42纯合子2例,-28(A-G)杂合子3例,双重杂合子(IVS2nt654/CD41-42,-28(A-G)/CD71-72(+A),CD41-42/-α3.7)3例。其中10例重型地贫儿引产,1例重型地贫儿产后新生儿死亡,其余均足月分娩存活。所有病例经引产或正常分娩后留取脐带血,作地贫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应用单管多重PCR体系及反向点杂交法能快速、准确进行α-和β-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检测,这对于有效预防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出生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滋养层合体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约4,700,具有蛋白分子的四级结构,由一蛋白核心及α、β糖分子侧链组成,侧链尾端常为涎酸,与hCG的生物活性有关。hCG的α侧链与hFSH及hLH的α侧链结构相似,三者具有免疫交叉反应及类似的生物效应,而hCG的β侧链则具有免疫及生物学特异性。本文所述的β-hCG酶联免疫目力测定与放射免疫测定,均建立在β亚单位的结构基础上,是一敏感性较高的可用以诊断早孕及滋养叶细胞疾病的方法。 hCG为水溶性蛋白,在孕卵着床后即由滋养叶合体细胞产生,孕8~10周血浓度达高峰,测试体液(血、尿、脑脊液)中hCG有助于对早孕及滋养叶细胞疾病  相似文献   

16.
β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是我国南方常见的遗传病之一,从表现上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杂合子亦有轻微贫血症状,其在广东、广西等地区发病率约为3.4%~5.8%[1].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发现的β地贫突变类型达29种以上[1-2].  相似文献   

17.
脂肪酸通过线粒体内的β-氧化为机体提供能量.尤其是在饥饿、应激等状态下脂肪酸氧化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线粒体中存在着催化脂肪酸氧化的多种酶,长链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long—chain3-hydroxyacyl—CoA dehydrogenase,LCHAD)是催化长链脂肪酸进行β-氧化的关键酶之一。近年,国外研究显示,胎盘组织发生和功能维持以及胎儿生长发育都需要脂肪酸氧化供能.  相似文献   

18.
Leprechaunism病(McKusick No.24620)是一种胰岛素功能性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受累胎儿在宫内生长迟缓、特征性畸形、葡萄糖自体平衡紊乱。此病的主要病变为胰岛素受体功能障碍。最近已证实2例Leprechaunism病病人的胰岛素受体基因的不同区域发生点突变。胰岛素受体是一种由α2β2亚单位组成的转膜蛋白。胰岛素与细胞外α-链结合,并诱导β链胞质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其结果发生受体β链的自体磷酸化,而自体磷酸化活性似乎反映了信号传导加工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为检查抑制素(INH)A、β—hCG和α亚单位前体蛋白(pm—αC)在妊娠早期血浆中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及确定检查这些激素在预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再次妊娠结果中的作用.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在美国反复自然流产指导中心进行。选取有妊娠早期反复自然流产史的妊娠妇女36例,连续测其妊娠6,8,10,12周时血浆中INHA和pro—αC的浓度,其中INHA和pro—αC的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相似文献   

20.
孕前遗传咨询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家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孕前遣传咨询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家庭的影响.方法重型β地贫家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地贫的宣教和遗传咨询,并完成宣教、咨询前后的问卷调查.所有家庭均进行1~7年跟踪观察以明确其生殖结果.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照组咨询和宣教前后β地贫基线知识答对率分别为12.9%和14.4%(X2=0.069,P<0.05),而观察组答对平则分别为13.9%和77.3%(X2=15.49,P<0.01),另外,宣教和咨询后观察组对地贫特性的认识程度和产前诊断的愿望的得分也高于对照组(3.32对1.21,P<0.01).观察组34个家庭中有20个家庭再生育二胎,其中15个进行了产前诊断;对照组29个家庭有12个生育第二胎,仅1例进行产前诊断.结论以上发现表明宣传教育、孕前遗传咨询对重型β地贫家庭改善对地贫的理解、接受和实施产前诊断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