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九届国际组织相容性会议之后,HLA命名委员会在WHO赞助下举行会议,遵循历次报告中相继确定的原则,考虑了由血清学分型和细胞学分型所鉴定的抗原的命名。不考虑由HLA区域基因控制的补体成分变异体的命名,因为我们认为这是那些对补体有特别兴趣的人的责任。根据我们对于现在可以叫做HLA-D区的那些产物(有时叫第Ⅱ类产物)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了解的最近进展,这里特别注意建立一个这些产物的修订的命名系统。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HLA系统各因子命名委员会于1990年11月4日在洛杉矶召开会议,会上考虑的主题有:1.业已确定的序列出现静息置换时该系列的命名。2.一种新的Ⅰ类基因的命名。3.自1989年8月会议以来确定的Ⅰ、Ⅱ类等位基因的命名及确定。4.对表位和基因产物命名的讨论.本报道列出了全部HLA-Ⅰ、Ⅱ类基因和公认的等位基因系列,但只包括先前未引用过的文献。  相似文献   

3.
第8届国际组织相容性试验专题讨论会议以后,HLA命名委员会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免疫学联合会(IUIS)的主持下,召开了一次会议,目的是遵循早年几次报告(Bull WHO 1968,1972,1975,1978,Histocompatibility Testing,1977)中所确定的一些原则,对于命名法做一次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代后期了解到在HLA A、B、C抗原相同细胞之间作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时所表现的异常增殖,是由于HLA-D区不同所致.后来证明HLA-D区产物可以用血清学方法检出,而且了解到在用抗体(Ia)和用T淋巴细胞(LD)识别的D区产物决定簇之间可能不同.现在,HLA A、B、C抗原称Ⅰ类MHC产物,而D抗原为Ⅱ类产物.现在我们对D区的了解,不仅是以血清学和T淋巴细胞对Ⅱ类产物的应答为基础,同时也是基于蛋白质和DNA的研  相似文献   

5.
HLA-D抗原是用细胞学方法检出的HLAⅡ类抗原,以前认为D抗原是HLA-D位点基因的产物。现已证明,独立的D 位点是不存在的,HLA 基因图谱上只有DR、DQ 和DP 组成的D 区。D 抗原可能代表DR 和DQ 分子上的某些决定簇,这些决定簇只被T 细胞所识别。传统的HLA-D 分型采用初次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方法,现证明,用T 克隆方法也能检出HLA-D 抗原,因此D 抗原概念和D 分型方法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本文介绍D 抗原本质和HLA-D 分型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HLA系统因子命名委员会分别于1968、1970、1972、1975、1978、1980、1984、1990、1991年对HLA系统因子进行过命名。我刊曾对1989年及1991年的命名进行过全文和摘要刊登(见:1990;12:280,1991;13:291)。该委员会于1991年11月在日本横滨举行的第11届国际组织相容性会议后进行了磋商,对1991年的命名进行了部分修改后发表了这份报告。原报告列出了所有已被正式承认的HLA—Ⅰ类和Ⅱ类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以及全部血清学特异性,为节省篇幅,本文仅列出了新命名的基因、等位基因和血清学特异性,读者如欲获得历届全部命名资料,与本刊发表的两篇文章一起阅读即可。  相似文献   

7.
<正> 1984年5月第九届国际组织相容性会议后,在WHO赞助下,HLA命名委员会遵循历次报告中相继确定的原则,考虑了血清学分型和细胞学分型所鉴定的抗原的命名。 某些特异性命名升级,也就是去掉它命名中的“W”。根据整个会议资料中一个特异性的当地实验室指定和由中心计算机分析得出的指定之间的相关关系,凡相关系数为0.95左右或更高,并可普遍获得合适的抗血清者,被认为是一个特异性鉴定相当明确,可以去掉命名中“W”的充分指标。升级的HLA-A和HLA-B特异性见表。 对新鉴定的HLA-A和HLA-B特异性作了暂定命名,见表。  相似文献   

8.
<正> 人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体HLA与器官移植、临床疾病和免疫调节关系密切,其中D区的作用尤为重要。HLA-D区基因产物特异性的鉴定,一般包括血清学分型(针对其中的DR和DQ位点产物)和细胞学分型(针对其中的D和DP位点产物)两个方面。前者国内起步较早,已初具规模,后者  相似文献   

9.
HLA-Ⅰ类抗原的组织配型基因芯片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北方汉族人群HLA-Ⅰ类抗原中分辨度分型研究,建立稳定的HLA检测芯片.方法:采用寡核苷酸芯片分型方法,依据第十三届国际组织相容性工作会议报告及相关文献,同时考虑遗传的连锁不平衡,及强脊炎、幼年型糖尿病等与HLA密切相关的遗传病等因素,选择了中国人群基因频率较高的等位基因,根据HLA-Ⅰ类不同基因亚型的独特序列,完成了探针的设计与筛选,最后设计了122条探针(HLA-A56条,HLA-B66条)制成基因分型芯片.采用带荧光标记的引物,用合适的PCR方法扩增HLA-Ⅰ类抗原上的多态性区域,产物与芯片上探针杂交.杂交结果经荧光扫描并用特定软件分析判断阳性探针,以此确定样品基因型.结果:所有样本的HLA-Ⅰ类抗原基因分型均获成功.此中分辨度探针可分出598个Ⅰ类抗原等位基因,可检出Ⅰ类抗原特异性57个.结论:基因芯片用于HLA-Ⅰ类抗原分型可行.其分辨率高,特异性强,可用于HLA基因分型、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的HLA配型、与HLA有密切关系的遗传性疾病的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10.
HLA系统命名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特别是采用PCR 技术以来,促使HLA 的研究日新月异。经过第10届(1987,纽约)和第11届国际组织相容性工作会议(11thIHWC,1991,横滨)的国际间大规模的协作工作,使人们对HLA 基因多态性的分子遗传基础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HLA 区域又有许多基因和等位基因被识别,亦有一些血清学特异性被确定。在11thIHWC 之  相似文献   

11.
miRNA的命名     
<正>miRNA的命名一般按照如下规则:1)在命名规则确定之前发现的miRNA,如lin-4和let-7,则保留原来名字;2)miRNA的成熟体简写成miR,miRNA的前体则用mir表示,再根据其物种名称(采用3~4个字母的缩写来表示),以及被发现的先后顺序(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mmu、hsa和rno分别代表小鼠、人和大鼠,如hsa-miR-124和mmu-miR-124;3)高度同源的miRNA  相似文献   

12.
本文确定了表型为HLA-DR-1至HLA-DR-8的标准纯合子分型细胞(HT-Cs)的RFLP特别类型.发现这些RFLP类型在家族成员中有分离现象,后者与HLA-抗体表型100%相关.23例随机选择的有Ph易位的白种病人的CML细胞,用已确定的RFLP类型进行了HLA-DR分型.结果表明这是一种不用活细胞可决定HLA-DR型的方法.由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D区Ⅱ类基因编码的移植抗原是由一条α和一条β链组成的细胞膜糖蛋白.根据基因图和它  相似文献   

13.
HLA-D区抗原在人体免疫应答,同种移植物排斥反应,和几种自身免疫疾病的关联中,皆起重要作用。D区抗原是由HLA-DR,DQ和DP三个位点编码,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呈高度多态性。在DNA水平,D区基因已能被RFLP,寡核苷酸分型及基因序列分析等分子技术确认,用放射性标记全长DNA探针,对DR,DQ和DP,α和β链基因进行的RFLP分析,曾用于对HLA-D区等位基因的区分,但因对不同的D区基因间呈交叉反应,结果产生复杂的RFLP图谱,很难辩认出一个位点或一对等位基因的RFLP。 Bidwell和Jarrold(1986)曾用较短的cDNA探针(517bp,360bp,198bp)(相应于DRβ链基因特定外显子)产生较简单的RFLP图谱,可更精确地将特异带认定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肝癌细胞株中DNA甲基化与HLA Ⅰ类分子异常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MSP技术对相关细胞系的HLA I类分子重链A、B、C位点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 Real-time PCR检测HLA Ⅰ类分子重链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RNA干扰后HLA Ⅰ类分子重链表达情况.结果: 在8株肝癌细胞系中HLA I类分子重链A、C位点启动子区域CpG岛存在甲基化; 将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与相关基因表达数据相比较显示二者没有关联性; 在RNA干扰DNA甲基化转移酶3a或3b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 比较基因干扰前后HLA Ⅰ类分子重链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研究的肝癌细胞系中DNA甲基化没有参与调控肝癌中HLA Ⅰ类分子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5.
HLA-DM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LA DM基因是 1 991年发现的人MHC Ⅱ类基因区的新成员 ,分为HLA DMA和HLA DMB两个区 ,分别编码HLA DMA分子和HLA DMB分子 ,共同组成HLA DM异二聚体分子。DM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 ,DMA和DMB等位基因分别有 4个和 5个 ,即DMA 0 1 0 1 0 1 0 4和DMB 0 1 0 1 0 1 0 5。绝大多数DM分子位于APC细胞的内体和溶酶体中 ,有少数DM分子位于朗罕氏细胞、B细胞及不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等细胞的表面。DM分子可以促进占据抗原结合沟的稳定链 (invariantchain ,Iichain)的释放 ,使抗原肽能够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  相似文献   

16.
澄清多基因疾病复杂的分子遗传学比单基因疾病更困难。Ⅰ型糖尿病虽然明显涉及HLA—DQ位点,同时至少涉及另外一个HLA基因与DR_3关联的易感性有关,此外非HLA基因也参与,但迄今其遗传基础仍不清楚,本文从人群相关性、家系研究、动物模型、HLA相关、其它HLA基因、非HLA基因和Ⅰ型糖尿病进行了阐述。本文认为正式确认等位基因决定易感性还需对基因产物进行鉴定以及了解这些产物在胰腺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HLAⅠ、Ⅱ类抗原的组织配型基因芯片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北方汉族人群HLAⅠ、Ⅱ类抗原中分辨度分型研究,建立稳定的HLA检测芯片。方法采用寡核苷酸芯片分型方法,选择了中国人群基因频率较高的等位基因,同时考虑遗传的连锁不平衡,根据HLA-A、HLA-B、HLA-DR、HLA-DQB、HLA-DQA不同基因亚型的独特序列,完成了探针的设计与筛选,共设计了213条探针(HLA-A 56条,HLA-B 66条,HLA-DQA 22条,HLA-DQB 38条,HLA-DR 31条)制成基因分型芯片。采用带荧光标记的引物,用合适的PCR方法扩增HLAⅠ、Ⅱ类抗原上的多态性区域,产物与芯片上探针杂交。杂交结果经荧光扫描并用特定软件分析判断,以此确定样品基因型。结果所有样本的HLAⅠ、Ⅱ类抗原基因分型均获成功。此中分辨度探针可分出598个Ⅰ类抗原等位基因,511个Ⅰ类抗原等位基因,可检出Ⅰ类抗原特异性57个,Ⅱ类抗原特异性30个。结论基因芯片用于HLAⅠ、Ⅱ类抗原分型可行。其分辨率高、特异性强,可用于HLA基因分型、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的HLA配型、与HLA有密切关系的遗传性疾病的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鉴定及确认1名中国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新等位基因.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s,PCR-SSOP)方法基因分型、PCR产物测序和基因克隆DNA测序方法,通过软件分析该基因序列及与最相近HLA等位基因序列的差异.结果 PCR-SSOP基因分型结果显示该样品HLA-A谱型为与已知HLA-A等位基因谱型不一致的新谱型;测序结果显示该样品HLA-A位点第2外显子序列与所有已知HLA-A等位基因序列不一致.软件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序列最相近的等位基因A*300101,在所检测的第1~3外显子中的差异只是在第2外显子区域产生了nt 294 C→A一个碱基替代,并导致相应的密码子98由GAC(D)→GAA(E).结论 该基因为HLA新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专用术语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A*30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PCR指纹图用于个体间HLA-DP的基因水平交叉配型,确定供-受体间DPB基因的相容性。方法 引入猴的类DPB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作通用性异源双链生成物(UHG),使原不有产生POCR指纹图的DPB基因扩增产物在非变性PAGE中显示特定的“卫星条带”,从而可用于供受体间HLA-DP基因的相容性测定。结果 11株和HLA纯合的B淋巴细胞系和随机个体进行PCR-DPB指纹图及交叉配型分析,能敏感地反映了个体间DP基因的差异,特别是在纯合子DPB*0201和杂合子DPB*0402/0501中初步发现了可能存在着未能被PCR-RFLP区分的新的亚型或新的等位基因,但是尚不能区分DPB*0201和DPB*0402两个等位基因,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结论 初步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判别供-受体DBP基因匹配性,并有简单、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几种酶缺陷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中以21-羟化酶缺陷引起者最为多见。早期的研究已经证明21-羟化酶缺陷这一常染色体隐性性状与HLA-B呈紧密连锁,许多家系HLA系统内的重组研究则提示21-羟化酶缺陷基因位于HLA-B与HLA-D两个位点之间。由于至今尚未发现21-羟化酶与HLA-B之间有重组的存在,因此HLA-B即成了该病产前诊断的一个遗传学标记。过去,本病的产前诊断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确定羊水细胞的HLA类型并与其父母及已患病者(胎儿同胞)的HLA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