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雌性大鼠去势后股骨生物力学变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3月龄SD大鼠去势6个月后,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描记肢骨的负荷-变形曲线,计算肢骨最大负荷和致断应力,与对照组比较。反映股骨组成材料力学性能的致断应力,去势后显著降低。反映整根股骨力学性能的最大负荷,去势后虽有减小,但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雌性大鼠去势后股骨组成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到显著损害,而整根股骨的力学性能.因几何形状的优化,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儿童四肢长骨的生物力学性质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儿童四肢长骨在静态和动态作用力下三点弯曲的性质。方法:11具2~12岁的儿童尸体由亲属捐赠用于该项实验测试。分别取双侧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和腓骨,随机取一侧为静态施载组(5mm/min),另一侧则为动态施载组(500mm/min)。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三点弯曲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进行多次回归得出以下公式:Y—X α1V α2S α3A,Y代表力、最大变形、刚度或能量吸收,X为截距,V为速度参数,S为性别参数,α为年龄参数,α1、α2、α3为常数系数。结论:随儿童年龄增长,其长骨的动、静态抗弯曲力的能力提高,同龄男孩的长骨较女孩长骨的抗弯曲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运动、钙和雌激素对去势雌性大鼠股骨生物力学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运动对切除卵巢大鼠前后生物力学改变的影响,并与服钙和雌激素作比较,评价运动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组:(1)正常对照组,(2)骨质疏松模型组,(3)运动和服钙联合组,(4)运动-1组:法势后即给予定期运动,(5)运动-2组:去势二月后给予运动,(6)运动对照正常组,(7)制动组,(8)雌激素组和(9)服钙组。检测和分析各组生物力学有关指标(弯曲破坏载荷,强度极限,最大桡度比,弹性系数,韧性系数)。结果:(1)运动各组,服钙组和激素组在除韧性系数外的其他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2)联合组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3)运动各组之间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4)激素组韧性系数小,显示其欠佳的生物力学性能;(5)制动组的各项指标与各运动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对改善大鼠生长期和去势后早期以及中期生物力学性能有一定作用,本实验为下一步设计合理运动方案防治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去卵巢(OVX)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48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SHAM)组、OVX组和OVX+SIM组,每组8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进行手术.术后8周开始给药,OVX+SIM组给予SIM 5mg·kg-1·d-1,其余两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服.用药后第4周每组随机处死半数大鼠,12周后处死剩余大鼠,取股骨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检测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最大桡度、弹性桡度、弯曲刚度系数、弯曲韧度系数等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1)用药4周,最大载荷:SHAM组较OVX组明显增加(P<0.05);弹性载荷:OVX+SIM组较OVX组明显降低(P<0.05);最大桡度:SHAM组较OVX组明显增加(P<0.05);弯曲韧度系数:OVX+SIM组较OVX组明显增加(P<0.01).(2)用药12周,最大载荷:OVX+SIM组、SHAM组较OVX组明显增加(P<0.05,P<0.01);弹性载荷:OVX+SIM组较OVX组明显增加(P<0.05);弯曲韧度系数:OVX+SIM组、SHAM组较OVX组明显降低(P<0.05,P<0.01).(3)用药12周较4周,OVX+SIM组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明显增加(P<0.01),OVX组弯曲韧度系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 SIM能促进去势大鼠骨的再建,改变骨的空间微结构和骨组织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比例及结合,随时间的延长能提高股骨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主要的致伤和致死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展,其发生率也逐渐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髋部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骨折内固定术和髋关节置换术。综述股骨近端解剖结构特点与载荷传递机制的关系、股骨近端皮质骨和松质骨的力学分布以及国内外对于髋部骨折风险预测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从生物力学角度理解髋部骨折,提高老年人髋部骨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促进股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和内植物的正确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60年开展V形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固定效果可靠,术后7~10天即可行走锻炼,获得满意疗效,于1963年作了报道,并在1987年总结分析了2000余例的临床经验。作者经长期临床应用,体会到能正确应用生物力学原理来掌握手术指征和指导手术操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多功能股骨板(MFFP)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我院设计的多功能股骨板(Multi Function Femoral Plate,MFFP)应用于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生物力学原理,在12具新鲜尸体标本股骨上端内、外侧由有4枚应变片进行强刚度等分析。结果:实验研究表明:①多功能股骨板(MFFP)系统能降低股骨距上载荷并增加骨折断端的稳定必②加压滑动髁螺钉及DHS却增加了载荷并降低了骨折的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轴向载荷下PMMA模型股骨与防腐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差异,为实验工作者提供较为可靠统一的股骨替代模型。方法 选取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各10根,分别在两种股骨的内外两侧共粘贴49枚应变片,轴向动态连续加载1.2 kN载荷,记录各点应变值及载荷-位移变化情况。结果 两种股骨内外侧的应变变化情况相近,载荷-位移关系均呈线性,不同载荷下两种股骨的轴向位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 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的轴向抗压刚度分别为(259.84±24.63)、(600.40±78.56) N/mm,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种股骨在股骨近端的应变集中部位相同,但平均应变值应变片1~5号: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分别为(-3 420.63±373.31)、(-1 289.42±417.89) με;26~27号: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分别为(1 748.67±193.98)、(673.42±104.49) με;7~ 10号: 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分别为(-4 028.25±267.27)、(-1 139.01±288.83) με;30~36号: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分别为(1 599.02±194.68)、(590.52±153.18) με,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种股骨在股骨远端的应变集中部位不同,内外应变正负转变的部位相近;2、26号、6、29号、8、33号应变片的应变值均与载荷呈线性关系,但是两者应变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MA模型股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防腐股骨进行股骨中上部的轴向生物力学研究。在股骨获得日益困难的情况下,它为实验工作者提供了较为可靠统一的股骨替代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人工与防腐股骨颈骨折模型在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力学差异.方法 选取股骨颈长度相似的防腐股骨标本5个,自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股骨标本5个,制备内收型(Pauwels角70°)股骨颈骨折模型,均用动态套筒式三翼钉固定断端.标本摸拟人体单足站立位固定于英斯特朗-8874液压伺服力学实验机上,以速率10 mm/min线性载荷0~1 200 N分级加载,测定2种标本 1200 N载荷下股骨上段11个关键点的应变值;测定不同载荷下头下沉位移、主压力侧的应变值和主张力侧的应变值.结果 1200 N载荷下,应变值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均集中于2种标本股骨头-颈结合部下方的压应变位置,并在6号电阻应变片的位置出现峰值,其数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同一载荷下2种标本之间比较头下沉位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动态套筒式三翼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稳定可靠;在进行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股骨标本,在股骨标本获得日益困难的情况下,人工股骨标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防腐股骨进行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与猪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由于人角膜很难获取,因此在角膜研究中,猪角膜经常被用做人角膜的替代模型。因为人们认为,它与人角膜最为相似,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两者在生物力学上的异同之处。方法:切成条状的人角膜和猪角膜在INSTRON万能实验机上做单轴拉伸实验,测量它们的强度、应力-应变、应力松弛。结果:人角膜和猪角膜的强度,应力-应变性质相差不大,但在同一伸长比下,猪角膜的应力松弛比人角膜大,结论:仅考虑强度、应力-应变关系,猪角膜可作为人角膜的代用品进行研究,但若考虑应力松弛等生物力学特性,则人角膜与猪角膜存在的较大差异。因此,采用猪角膜作为人角膜力学研究的动物模型是不适合的。 相似文献
12.
股骨头松质骨力学性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股骨头松质骨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 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股骨头松质骨的拉伸、压缩、扭转、剪切、弯曲、冲击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得出了股骨头松质骨的拉伸、压缩破坏载荷、强度极限、弹性模量,扭转破坏扭矩、扭转剪切强度极限,弯曲破坏载荷、弯曲强度极限、剪切破坏载荷、剪切强度极限,冲击功、冲击韧性等测试指标的实验结果。结论 股骨头松质骨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压缩弹性模量大于拉伸弹性模量,扭转强度大于剪切强度,抗弯强度与抗压强度接近。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方法的牛心包生物力学特性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牛心包处理方法。方法 观察戊二醛及 2 ,3 -丁二醇改性戊二醛处理后的牛心包热挛缩温度、生物力学特性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鞣制后心包厚度和僵硬度增加 ,柔韧性降低。丁二醇组的弹性模量 (8.75± 1 .71 )较戊二醛组 (6.5 9± 1 .3 7) (P <0 .0 5 )更近似于正常瓣膜组织 ;且其极限拉伸强度优于戊二醛组。超微结构显示丁二醇组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结构完整 ;戊二醛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均明显变性 ,结构模糊。结论 2 ,3 -丁二醇改性处理后的牛心包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牛心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应力对深筋膜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肢体延长过程中张应力对深筋膜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胫骨胶体延长动物模型,术后第7d开始延长,延长速度为1mm/d和2mm/d,每12h一个增量,延长率为腔骨长度的10%和20%。将正常小腿深筋膜和不同延长速度及延长率作用下的深筋膜制成30mm×10mm的筋膜条,在室温(13.2℃)和5mm/min的拉伸速度下,以Instron1122型万能拉伸仪进行单轴拉伸实验,在5次加载-卸载的预调后,拉伸深筋膜直至破裂,记录其载荷-位移曲线,比较正常和肢体延长后各实验组的载荷-位移曲线。结果:正常深筋膜载荷-位移曲线显示典型的胶原组织的载荷-位移规律,肢体延长后的筋膜基本上保持了这一特点,其中以速度延长1mm/d,延长率20%的筋膜的载荷-位移曲线与正常筋膜的曲线最为接近。正常的深筋膜极限应变为14.11%,极限载荷为2.69N,肢体延长后深筋膜的极限载荷有所增加(P<0.001)。结论:肢体延长过程中不同的延长速度、延长率对深筋膜载荷-位移曲线有着显著的影响,延长速度1mm/d,延长率20%的载荷-位移曲线最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对骨生物力学性质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研究了正常大鼠股骨和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质。选用了 175 g~ 2 4 5 g ,3月龄~ 4月龄Wistar大鼠 6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30只 ,模型组 30只。对模型组大鼠灌服维甲酸 (70mg·kg-1·d-1) 2周 ,实验第 12周末处死大鼠 ,测定股骨骨密度。取胫骨制作脱钙切片 ,进行骨组织形态观察。取股骨进行拉伸、冲击实验和应力松弛、蠕变实验。测定股骨生物力学性能指标 ,得出了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股骨的拉伸应力、应变数据等。还得出冲击功、冲击韧性、应力松弛 ,蠕变数据和曲线。对应力松弛蠕变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出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蠕变函数及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对骨质疏松对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17.
成年wistar雌鼠17只。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实验组喂服醋酸棉酚(100mg/kg/d)一月后交配。受精后第10天剖腹,观察妊娠动物数与着床胎数,并分别对卵巢组织化学(△~5-3β-羟甾脱氢酶)观察以及和心、肝、子宫等作组织学方法观察。发现醋酸棉酚对大鼠具有明显抗着床作用,抗着床率为100%。此时,阴道涂片显示动情周期紊乱;黄体细胞的△~5-3β-羟甾脱氢酶活性明显下降,子宫内膜相当于间期时的内膜。以上结果提示△~5-3β羟甾脱氢酶活性下降,孕酮合成受阻,可能是醋酸棉酚抗着床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股骨下端血管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50侧成人股骨标本,将股骨下端分为髁上区、髁区和髁间区,按大、中、小分类计数血管孔,并观察了血管孔的方向。血管孔数以髁区最多,髁上区次之,髁间区最少。血管孔的方向与血管走向有关,髁上区前群大多朝向上,后群以朝向上和后为主,髁区和髁间区均与骨面垂直。部分髁区相邻血管孔有呈网状的浅沟相连。髁间区中央凹陷处的血管孔较大,有的超过股骨干的滋养孔。在髁间前方干骺结合线与髌面之间,2侧有血管孔分布。本文还测定了髁间窝中央凹的大小和深度,为解剖学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Rats were fed on low potassium diets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etary low potassium on the adrenal cortex. The authors clarifie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hypofunctional glomerular zone and compared these changes with those of the hyperfunctional glomerular zone.
Three weeks after or 2 months after the start of a low potassium diet, slight narrowing of the glomerular zone of the adrenal cortex was observed followed by miniaturization of cells, presence of binuclear cells and an increase of lipid with enlarged lipid drops. Electron microscope mainly disclosed changes of mitochondrial cristae consisting of markedly reduced, enlarged and irregularly dilated cristae with shortening or elongation. Granules appeared in mitochondria. Lysosomes or dense bodies were enlarged. The Golgi's apparatus was atrophied but endoplasmic reticulum did not show remarkable changes. These changes were directly opposite to those of the hyperfunctional glomerular zone noted after a potassium load or seen in sodium deficiency. Consequently, these changes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changes of the hypofunctional glomerular zon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 of aldosterone production. ACTA PATH. SAP. 29 : 351–362, 1979. 相似文献
Three weeks after or 2 months after the start of a low potassium diet, slight narrowing of the glomerular zone of the adrenal cortex was observed followed by miniaturization of cells, presence of binuclear cells and an increase of lipid with enlarged lipid drops. Electron microscope mainly disclosed changes of mitochondrial cristae consisting of markedly reduced, enlarged and irregularly dilated cristae with shortening or elongation. Granules appeared in mitochondria. Lysosomes or dense bodies were enlarged. The Golgi's apparatus was atrophied but endoplasmic reticulum did not show remarkable changes. These changes were directly opposite to those of the hyperfunctional glomerular zone noted after a potassium load or seen in sodium deficiency. Consequently, these changes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changes of the hypofunctional glomerular zon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 of aldosterone production. ACTA PATH. SAP. 29 : 351–362, 197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