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护患沟通能力是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从实习护生沟通能力测评工具、沟通能力现状、沟通能力影响因素、沟通能力培养实践等方面阐述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现状,讨论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如何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科带教中应用导向教学模式对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儿科实习的104名护生,按照入科实习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50名和对照组5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试验组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培养。使用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对两组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出科时试验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为(154.2±12.7)分,对照组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为(143.6±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2,P<0.05)。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得分为(9.6±1.9)分,对照组为(8.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5)。结论在儿科实习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周冬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4):3111-3114
目的:调查护生实习前临床沟通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即将进入实习的中职和高职学生共26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82.56±8.87)分,其中共同参与得分率最低,验证感受和传递信息次之,敏锐倾听得分率最高。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总分为(2.37±0.49)分。影响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与老师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是否为学生干部、与患者的关系和报考意愿5项,可解释临床沟通能力总变异量的20.7%。结论护生实习前临床沟通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开展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课程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增进护生与老师的关系、提高其自我效能感、鼓励其参加学生管理工作、增加护生与患者交流机会、培养其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可提高护生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通过护患沟通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护患沟通能力提高的研究,探讨提高中职护生临床实习期的护患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经过统一培训的临床带教老师运用“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对临床实习满三个月在常规模式带教下和临床实习结束前在培训后带教模式下的中职护生进行培训前后沟通能力评估及分析。结果 护患沟通培训后 ,中职实习护士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的六个纬度的分数普遍提高,其中的收集信息、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病人的观点比较突出。结论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实习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的临床指导,对提高中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沟通能力,是通过临床沟通活动达到预期目标或者满足沟通者需要的一种心理特质,是决定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及康复的关键因素。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关键环节,是促使护生将以往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临床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培养护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能力,是提高护生临床学习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全面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实习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现状、护患沟通能力,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及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对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的2005级本科及2006级大专护理学生共60名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评分为(139.55±18.88)分,处于中等水平;护患沟通能力总得分为(151.60±18.91)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总分能解释护患沟通能力总变异的89.90%。结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提高护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以增强护理学生临床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探讨影响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护生健康教育水平及相应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福建医科大学3所教学医院抽取的实习护生164人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分为(138.6±14.6)分,处于中等水平。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评分的影响因素有实习时间(t=4.520,P〈0.05)、健康教育的实践经历(t=4.201,19〈0.05)、健康教育的培训(t=3.918,P〈0.01)及在ICU的实习(t=3.256,P〈0.05)。结论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总体水平不容乐观,有待于系统的培训和实践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9.
关于临床实习教学中加强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3):248-249
临床实习教学中不仅要培养护生正确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本文结合对护生的访谈及临床实践教学的经验,分析出护患沟通障碍主要来自于患者、临床护士和护生等几个方面;并提出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具体方法。包括提高临床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鼓励护生多参加临床实践,注意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临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采取随机取样,抽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中后期的114名护生,调查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为3.53分±0.42分,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在护患沟通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变量中,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的带教经验、护生的沟通态度和护生的年龄对护患沟通能力有影响,可以解释护生护患沟通能力53%的变异性.[结论]应提高在校护生的社交自我效能感和临床带教教师的沟通带教能力等,全面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1.
汪美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6)
目的 探讨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临床沟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中文版)、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对漳州卫生职业学院2009级至2011级1135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平均得分为(278.54±25.98)分;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平均得分为(86.07±10.06)分;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临床沟通能力总分及其各因子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临床沟通能力之间呈正相关,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临床沟通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神经语言程序(NLP)培训法在培养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参加毕业实习的60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实习;实验组学生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实施NLP培训。实习前后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量表》对两组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进行测评。结果实习前两组学生的沟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实验组学生沟通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P培训法能有效地改善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护理专科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对173名护理专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沟通能力得分为(81.40±8.64)分,年级、是否学生干部、人格E量表得分、自我效能共同解释临床沟通能力总变异的31.3%。结论护理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人格倾向进行个性化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以提高其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教育管理者制订本科护生临床实践阶段护患沟通能力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8—9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临床护理实践时间≤3个月的960名本科护生,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护患沟通能力培训相关内容及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分析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960名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为(2.18±0.21)分,其中得分最高为敏锐倾听维度(2.42±0.51)分,得分最低为验证感受维度(1.88±0.5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临床实践初期医院是否进行护患沟通培训、不同培训形式的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与医院进行护患沟通培训次数呈正相关(r=0.456,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进行护患沟通培训次数和培训方式是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实践初期的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水平不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订相应有效的培训方案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医学生及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标准及其沟通能力的评价,提出我国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标准及评价的研究应借鉴国外的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情况,探讨其差异性,为培养护生积极的自我效能和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患沟通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30名2005级护理本科生和30名2006级护理专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与专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整体水平为中等偏上;护患沟通能力总分、给予信息得分、获得并理解患者观点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科高于专科(P〈0.05)。结论培养实习护生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可从树立其积极的自我效能着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际沟通培训对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及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名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 带教,试验组在传统临床教学基础上,于实习12周开始对实习护生进行人际沟通能力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沟通能力与实习效果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36周后两组人际沟通能力与实习效果均显著提高,试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沟通培训能全方面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习效果,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护理人才提供良好的方法 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