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评价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随访的CT及MR表现.方法 共37例患者42个病灶进行了射频消融.术后随访时间为3~18月.用CT及MR评价病灶的密度(信号)、强化方式,边界、大小的变化.结果 消融完全的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MR为T1等-高信号,T2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射频术后一月之内,行CT患者中,6个病灶术后存在片状或环形强化,复查消失.随访中,6例CT及4例MR表现为射频消融灶体积增大或出现不规则强化,提示为复发.结论 用CT和MR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射频消融是否完全或是否存在残留或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导向下射频消融对不能手术切除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肺部肿瘤患者64例,共75个肿瘤病灶,采用CT导向下射频消融术对其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行胸部CT扫描复查,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评价病灶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64例患者75个肿瘤病灶共进行了81次射频消融治疗(其中6个病灶进行了2次重复射频消融),治疗后3个月复查,75个肿瘤病灶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100%。治疗6个月后再次复查总有效率为86.6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大出血、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具有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创伤小、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可作为不能手术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赵伟  张旗  田淑凤 《中国医疗前沿》2011,(12):43+94-43,94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对18例(5例为多发病灶,总共25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定期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随访,观察射频消融的效果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后病灶随时间改变而其磁共振表现各有不同。病灶早期(1个月内)呈典型的三层圆心圆改变,静脉注射Gd-DTPA后中央区无强化,而边缘则呈环行强化。3-6个月随访23个病灶为TlW及T2W均呈低信号,且无强化。2个病灶消融区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或较厚的不规则环状强化。结论射频消融对于合适的肝癌癌灶是一种疗效确切的局部治疗方法,在评价其疗效及长期随访中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FA)局部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8例原发性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病灶数78个,在CT引导、局麻或静脉全麻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温度70~90℃,治疗时间5~26 min;随访3~6个月,常规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来观察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78例患者共进行103次射频消融,其中19例进行2次,2例行3次射频治疗.3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血.发生气胸23例.RFA后67个肿瘤CT表现为病灶内散在分布小气泡影、肿瘤去血管化或合并体积缩小.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损伤小,安全,能迅速去除瘤负荷,近期疗效确切;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极射频消融治疗(MRFA)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采用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共10枚病灶,最大径6cm,一次消融完全坏死率达90%,2例病人因残余病灶行二次射频消融。术后CT复查,肿瘤经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后绝大多数在3个月左右开始缩小。结论:多极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9,(7):916-9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并结合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75例,共106个病灶,观察患者经皮RFA术前后MRI表现,并将定期随访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对病灶大小、信号变化及动态增强情况进行收集。结果:术后扫描RFA区域可见完整环形T1WI高信号改变,术后96.23%病灶较术前增大,术后12个月90.57%的病灶缩小。复发患者表现为T1、T2长改变,DWI信号为高强度信号,增强扫描发现为结节样增强,术后1个月T1WI高信号环完整共100个病灶,术后12个月15个病灶复发,复发率为15%;高信号环不完整共6个病灶,复发率为6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DWI动态扫描后计算的治疗前病灶区ADC平均值最小,正常区ADC值最大。对于边缘残留及复发病灶与完全消融过渡区、正常肝脏组织、消融坏死病灶的ADC值比较发现,边缘残留及复发病灶ADC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技术组织分辨率高,多序列、多方位成像,获得的诊断信息丰富。MRI结合DWI及ADC值的测量能够更加准确定性原发性肝癌,辨别残留、复发的肿瘤组织,从而为临床尽早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罗凤荣  李雁平 《广西医学》2012,34(8):1040-104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肺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5例(30个病灶)老年肺部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中出现少量气胸3例,少量液气胸1例,无需特殊处理;中等量气胸2例,大量气胸2例,给予吸氧,并行闭式引流后症状好转,气胸消失;术后咯血丝痰5例,给予口服止血药物后消失;血压升高2例,给予相应处理后好转.射频消融治疗后1个月复查胸部CT增强扫描,30个病灶均不同程度缩小,其中28个病灶内出现大片不规则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2个病灶大部分坏死,残留少部分有强化表现.完全缓解(CR)24个占80.0%;部分缓解(PR)4个占13.3%;无变化(NC)2个占6.7%;总有效率(CR+PR)93.3%.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肺部肿瘤安全、有效,为放疗、化疗无效或不宜手术、拒绝手术的老年人肺部肿瘤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8.
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局部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8例原发性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病灶数78个,在CT引导、局麻或静脉全麻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温度70~90℃,治疗时间5~26 min;随访 3~6个月,常规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来观察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78例患者共进行 101次射频消融,其中19例进行2次,2例行3次射频治疗.32例(32/78,41.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8例(18/78,23.1%)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血.发生气胸 23例(23/78,29.4%).RFA治疗后67个肿瘤CT表现为病灶内散在分布小气泡影、肿瘤去血管化或合并体积缩小,完全坏死率为71.8%(56/78),总有效率为87.2%(68/78). 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损伤小,安全,能迅速去除瘤负荷,近期疗效确切,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叶桂宏  杨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9):1090-109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均经病理证实)患者65例,比较术前常规彩超、增强CT扫描和超声造影对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对比常规彩超引导的60个病灶和超声造影引导的75个病灶射频消融后的疗效。结果 65例肝癌患者中发现135个病灶,其中转移灶92个,原发灶43个。常规彩超检出病灶100个,检出率为74.1%;增强CT扫描检出病灶130个,检出率为96.3%;超声造影检出病灶128个,检出率为94.8%;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肝癌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14,P=0.007);其中增强CT扫描和超声造影肝癌病灶检出率高于常规彩超 (χ2=26.413和22.105,P=0.007和0.008);增强CT扫描与超声造影肝癌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9,P=0.824)。常规彩超引导下60个肝癌病灶完全消融42个,完全消融率为70.0%;超声造影引导下75个肝癌病灶完全消融63个,完全消融率为84.0%,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下完全消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8,P=0.041)。以术后1个月增强CT扫描检查作为标准,112个病灶完全消融,术后超声造影显示完全消融84个,正确率为75.0%。结论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前可以明显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射频消融后可以提高对疗效的判定率,在肝癌射频消融前后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电极射频热凝固(RFA)治疗前后肺癌的CT影像变化。方法: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插入多弹头射频电极行热凝固治疗。对经病理证实的37例56个病灶进行术前及术后30min、1个或3个月后的CT分析。结果:治疗后30min,36个病灶密度减低,11个增高,9个无改变;治疗后1个或3个月,单点治疗组中29个病灶缩小,4个消失,多点治疗组中9个病灶增大,3个缩小,11个无改变。全部靶病灶中,26个病灶合并空洞。并发症:气胸、胸水及肺炎等。结论:螺旋CT扫描对有效评价RFA治疗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5,(7):837-83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RFA)后疗效的有效性,其与增强CT评价的一致性。方法:对69例肝癌患者共92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即行超声造影(CEUS)。并在之后的1~3个月内随访并同期行超声造影(CEUS)及增强CT(CECT)扫描,比较分析两者在评价肿瘤完全消融率及残留率的一致性。结果:首次RFA后CEUS判断其中59例患者74个病灶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达80.4%(74/92),残留率19.6%(18/92)。对10例患者18个残留病灶又再次行RFA治疗后进行超声造影,18个病灶中13个病灶仍有局部残留。一个月后行超声造影(CEUS),同期进行增强CT(CECT)扫描,92个肝癌病灶中79个CEUS及CECT判断一致为完全消融;有4个病灶判断不同:CEUS判断为残留而CECT判断为完全消融。CEUS的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分别为85.8%(79/92)、14.2%(13/92);CECT的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分别为90.2%(83/92)、9.8%(9/92)。92个病灶经RFA治疗术后,CEUS以及CECT对肿瘤的总体消融率以及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CEUS)对肝癌病灶RFA术后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的诊断具有同CECT相近的准确性。超声造影是评价RFA疗效的有效方法,能为肝癌RFA治疗后的有效评估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小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小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并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的36例小肝癌患者.按肿瘤部位,分为特殊部位组(肿瘤位于肝包膜下、肝门区、大血管或重要脏器旁)20例,非特殊部位组16例.所有患者均在TACE后4~6周行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后1个月随访CT或MRI增强检查,评价肿瘤完全消融率,此后每1~3个月随访CT或MRI增强检查,评价局部肿瘤进展.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完全消融率、局部肿瘤进展率及至肿瘤进展时间(TTP).结果 特殊部位组20例22个病灶,共行TACE 24次,消融治疗26次;非特殊部位组16例17个病灶,共行TACE18次,消融治疗17次.并发症:特殊部位组发生率为46.2% (12/26),其中严重并发症1例,为左心衰,轻微并发症11例,包括血管损伤6例,肝包膜下出血3例,肝动-静脉瘘2例;非特殊部位组发生率为17.6%(3/17)(P=0.101),均为轻微并发症,包括肝包膜下出血l例、肝动-静脉瘘2例.特殊部位组肿瘤完全消融率为68.2% (15/22),而非特殊部位组为100%(17/17)(P=0.012).特殊部位组6个月、1、2、3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31.8%、40.9%、45.5%、45.5%,平均TTP为14.4个月;而非特殊部位组6个月、1、2、3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0、0、0、5.9%,平均TTP为3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小肝癌安全、可行,但术后局部肿瘤进展率较高,需要密切的影像学随访,及时发现肿瘤残留或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航引导及术中导航超声造影在消融二维超声显示困难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4例患者共42个CT/MR提示但二维超声显示困难的肝癌病灶,将超声与CT/MR图像融合后,在导航引导下行射频消融,并于术中使用导航超声造影即时评价消融效果?消融术后1个月行CT/MR评价消融是否完全?【结果】 42个病灶的超声-CT/MR图像融合成功率100%(42/42),图像融合用时 5 ~ 20 min,平均8.5 min?6个病灶(6/42, 14.3%)按计划消融后导航超声造影提示消融范围不足,分别再次穿刺1 ~ 2针消融?术后1个月CT/MR提示42个病灶均消融完全?【结论】 导航能引导消融二维超声显示困难的肝癌病灶,并可辅助超声造影术中即时评价消融效果,达到完全消融病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临床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几年里27例患者已经接受过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2个病灶,通过观察并分析患者的CT复查图像来确定其在术后疗效中所起作用和价值。结果 CT平扫下,肿瘤消融区主要为带状,病灶在术后表现为以均匀性低密度为主,部分病灶内可见高密度和等密度。增强扫描表明部分病灶表现为在动脉期病灶内部和边缘有部分不规则片状强化区出现,和病灶周边和内部的结节样强化。结论 CT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肝癌患者在微波消融术后的病灶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三维重建及类CT图像在胸部肿物射频消融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即时三维重建及类CT图像在胸部肿物经皮射频消融术病灶定位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09月~2010年03月间进行经皮胸部肿物射频消融术13例,15个病灶,均使用即时三维重建图像及类CT图像辅助手术路径的制定,术前、术中分别行旋转DSA采集及三维重建。结果14个病灶一次穿刺成功,15个病灶均被消融针准确穿刺并被电极包围,2例患者出现气胸并发症,9例患者在术后6周复查胸部CT,其中8例病灶缩小或坏死。结论即时三维重建图像及类CT图像在经皮胸部肿块射频消融的手术路径选择、手术质量保证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下周围型肺癌的射频消融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对周围型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分别对比观察术后第1、3、6、12个月CT图像,评价疗效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在CT引导下消融针进入肿瘤预定位置并顺利完成消融治疗,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复查胸部CT,7...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治疗。18例通过CT定位在局麻下经皮穿刺进行,12例在胸腔镜直视下进行。消融温度(70—90)℃,治疗时间(15~90)min。术后4周通过CT扫描评价疗效,观察手术中、后期并发症。结果:30例病人行射频消融术后,手术后4周肿瘤大小无明显缩小,但癌组织密度均有显著降低,表现为凝固性坏死和去血管征象;并发症包括局限性气胸3例,术后少量咯血2例,术后发热16例,胸部灼热痛5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癌,损伤小,安全,病人易于接受,治疗有效,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CT及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6例行MR平扫和增强。结果 CT平扫表现为肝内多发或单发的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单发肿块病灶2例含斑片状钙化影;增强扫描早期多发病灶呈结节状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可见肿瘤由周边向中心递进强化。单发巨大病灶边缘强化为著,中心坏死区始终未见强化,CT随访6例病灶均不同程度缩小;6例MR平扫表现为肝内的长T1长T2占位信号,边界清晰,2例病灶周围可见增粗血管。结论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表现为多发或单发,CT特征性表现为增强后呈结节状强化,巨大单发病灶中心坏死区强化不显著,MR病灶表现为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提示肝动脉供血;多发结节型激素治疗效果好,6个月随访提示病灶明显缩小或减少。  相似文献   

19.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CT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肝肿瘤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典型和不典型CT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52例原发和肝转移瘤患者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或术后一月,如果效果显著三月后应用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根据肿瘤灶毁损的程度及时间的变化,消融区影像表现差异大。结论肝脏肿瘤消融术后螺旋CT扫描,尤其是三期增强扫描对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可作出精确的影像诊断,对确定肿瘤残存及复发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洪武  马洪明  李红 《医学研究杂志》2008,37(2):63-67,132,F0003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氩氦冻融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634例肺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治疗病灶798个.术后5-10min再次CT扫描,以观察冰球大小及有无气胸等并发症.术后不同时间分别复查CT扫描等,动态观察肿瘤的变化.结果 343个直径≤4cm的肺内肿块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96.4%;455例直径>4cm的肿块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81.6%,表明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即刻冻融效果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手术过程较安全,仅25.3%的患者有一过性轻度血压升高,无1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较少且轻微.术后1周左右肿瘤增大,77.8%可见空洞形成.术后1个月左右有效率达64%,3个月左右为61.5%,6个月达66%,12个月为47%,但残留的肿瘤渐增大.肺活检示术后1个月内为凝固性坏死,3个月后可完全吸收或渐为纤维组织所替代.患者氩氦消融术后随访18个月的存活率早期肺癌达86%,Ⅲ期达21.3%.Ⅳ期1年的存活率达9.1%.结论 氩氦刀治疗肺癌的手术过程简单、安全,并发症较少且较轻,近期消融效果与肿瘤大小及部位有关,远期疗效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