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丹  周立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3):961-963,967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态度调查问卷对上海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和3所二级甲等医院共41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态度总体评分为(3.23±0.39)分,不同年龄组的护理人员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的教育程度和所在科室对态度得分有影响(P〈0.01或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态度呈中等水平,年龄、教育程度及科室的不同对其报告态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医院管理部门应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灵活多样地采取相应措施,引导护理人员端正临床异常事件报告态度,营造良好的医院安全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2.
韩剑童 《护理研究》2014,(9):3249-3250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在婚姻状态方面的差异性,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79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婚姻状态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维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婚姻状态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不同,护理管理部门要给予未婚护士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林英  陈芳 《当代护士》2013,(12):94-96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身体约束时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某三甲医院18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情况,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资料。比较不同人口学因素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差异。结果本研究中护理人员身体约束知识得分(3,22±1.2),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的态度得分为(32.86±3.92),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行为得分为(58.69±6.65)。在校期间是否学习过及在医院期间是否实施过身体约束的2组护理人员在身体约束态度、行为上的得分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身体约束知识上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约束态度得分与身体约束知识、行为的得分呈正相关(r=0.65,0.85;P〈0.05),身体约束知识的得分与行为的得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知识掌握不足,对身体约束呈中性态度,有较恰当的身体约朱辑、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在任职方式方面的差异性,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791名护理人员报告认知与态度进行调查。[结果]不同任职方式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报告认知、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维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式护士的报告认知与态度随学历的增高呈低-高-高的发展趋势,各学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同制护士的报告认知与态度随学历的增高也呈低-高-高的发展趋势,不同学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任职方式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不同;护理管理部门要给予合同制护士尤其低学历者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郊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对急诊科进行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用职业态度问卷对上海市郊4所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6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态度总均分(3.17±0.39),情感维度得分最低,为(2.43±0.55)分;急诊科不同科室、职称之间护理人员在职业态度总得分、情感、行为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用工性质护理人员在职业态度总得分和情感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要注重急诊科的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环境,增加护理专业情感教育,减少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关注护师,争取各方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士对于预防住院病人跌倒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41名护士进行抽查。结果141名护士预防跌倒知识得分处于较高水平,标准分得分(88.25±8.97);预防跌倒知识得分相对最高,标准分(98.08±6.44),行走辅助具使用知识得分相对最低,标准分(69.98±25.29)。护士的跌倒预防态度呈中性态度,而跌倒预防行为得分处于较好水平,标准分(87.49±7.82)。跌倒预防态度与跌倒预防知识、行为的得分呈正相关(r=0.179、0.200,P〈0.05),跌倒预防知识得分与跌倒预防行为得分之间无相关性。工作年限与跌倒预防知识得分呈负相关(r=-0.191,P〈0.05)。而学习过跌倒预防知识和未遇到跌倒的两组护士在跌倒预防态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的科室氛围对护士的跌倒预防知识、行为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对行走辅助具使用知识认知不足;对跌倒预防态度呈中等水平;有较为恰当的跌倒预防行为;良好的科室氛围可增强护士的跌倒预防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现状,为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能力,减少职业性健康损害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问卷调查表,采用随机抽样法,对45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基本认知得分为(34.84±7.001)分,职业防护态度得分为(78.94±21.433)分,均处于中等水平;而职业防护行为得分为(59.53±26.126)分,护士自身健康状况得分为(42.67±13.605)分,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科室、不同岗位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频繁程度不同的护士,对抗肿瘤药物基本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的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频繁程度不同的护士,防护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接触抗肿瘤药物频繁程度不同、是否学习过相关知识护士的职业防护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接触抗肿瘤药物频繁程度不同护士的自身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护士基本认知与防护态度、防护行为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7,0.283;P<0.05);防护态度与防护行为呈正相关(r=0.105, 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认知不足,应加强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对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措施督导与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防护措施的依从性,同时应重视护士的健康管理,达到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科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个人情况调查表、神经科护士身体约束知识问卷、神经科护士身体约束态度问卷、神经科护士身体约束行为问卷,便利抽取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神经科护士身体约束知识得分为(14.77±2.04)分,总答对率74%,身体约束态度得分为(51.89±4.43)分,身体约束行为得分为(64.35±9.64)分。在校期间是否接受过约束使用相关教育及是否接受过身体约束使用相关知识继续教育的两组护士在身体约束知识、态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身体约束行为上的得分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育程度、职称等一般资料不同的护士在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及行为上的得分均(P〉0.05)。身体约束知识得分与身体约束态度、行为的得分呈正相关(r=0.40,n27;P〈0.01),身体约束态度得分与身体约束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21,P〈0.05)。结论神经科护士对身体约束知识的掌握隋况整体较好。神经科护士对身体约束呈正向态度。神经科护士身体约束行为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市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为医院开展循证护理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徐州市三甲三级甲等医院73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评价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实践情况。结果EBPQ问卷总分均分为3.28±0.82,实践行为、态度、知识各维度平均分分别为2.92±0.90、3.58±1.74;不同的年龄组别的研究对象在EBPQ问卷总分、实践行为、知识技能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态度得分在不同的年龄组别之间无差异(P〉0.05)。21—30岁年龄组在实践行为维度得分最低,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组(P〈0.05),而其他组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1~30岁年龄组在知识技能维度得分最低,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组、41岁以上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1~30岁年龄组在问卷总分低于31~40岁年龄组和41~50岁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学历在EBPQ问卷的实践行为维度、态度维度、知识技能维度及问卷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科学历护士在循证实践行为、循证知识技能的得分最高,显著大专组(P〈0.05);职称不同,循证护理实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和EBPQ问卷总分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职称的护士得分高于中级职称护士,中级职称护士的得分高于初级职称护士的得分(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要采用多层次、多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训,以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工作的护士208名,用自行设计的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评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的知识平均分为(14.66±4.52)分;态度平均分为(30.24±3.97)分;行为平均分为(55.01±10。05)分。护理人员对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均与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年龄和培训经历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跌倒预防的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r=0.190,P〈0.05);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380,P〈0.05),知识与行为呈正相关(r=0.106,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都有待提高;需加强对护理人员跌倒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邓颖  王静  刘小娟 《全科护理》2016,(21):2245-2247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特征的脑卒中病人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病人9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实践行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97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有效回收率100%。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及实践行为得分分别为26.33分±7.55分、7.93分±1.63分、11.49分±1.97分,其中行为与态度得分呈正相关(r=0.432,P0.05)。不同年龄的脑卒中病人跌倒预防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大实践行为的得分越高。肌力≥Ⅳ级和肌力Ⅳ级的脑卒中病人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伴有高血压的脑卒中病预防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更应加强针对年龄较轻、肌力较好的脑卒中病人的跌倒预防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医护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认知程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述医护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程度,比较医生和护士对临床异常事件认知的差异,识别影响医护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认知程度的因素.[方法]方便抽样422名医护人员,采用改良的<临床异常事件报告认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正确率为78.06%,其中报告类别的正确率为92.50%,报告重要性的正确率为95.67%,报告流程的正确率33.17%.医生和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报告流程方面,护士得分显著高于医生得分.影响医护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认知的因素包括职业、年龄、工龄、职称和受教育程度.[结论]医护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的报告流程知识缺乏,必须对医护人员进行有关临床异常事件报告流程的培训,以提高上报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目前手术室护士对无瘤技术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无瘤技术问卷对北京市某2所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和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58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男护士无瘤技术知信行(KAP)知识得分为(53.91±23.61)分,态度得分为100分,行为得分为(83.33±22.22)分,女性护士得分分别为(72.38±14.95),(96.50±9.62),(86.37±17.13)分,女性护士在知识和态度方面的得分与男性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89,-0.481;P>0.05);而行为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6,P<0.01)。相关分析发现,知识与操作得分呈正相关(r=0.348,P<0.01);态度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242,P<0.01);年龄、工龄与无瘤技术知识得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9,0.326;P<0.01)。肿瘤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无瘤技术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均高于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65,-2.648,-4.738;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无瘤技术的知识掌握不理想,无瘤技术的相关操作有待统一化和规范化。工龄、年龄以及工作的手术室类型均为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述医护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程度,比较医生和护士对临床异常事件认知的差异,识别影响医护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认知程度的因素。[方法]方便抽样422名医护人员,采用改良的《临床异常事件报告认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正确率为78.06%,其中报告类别的正确率为92.50%,报告重要性的正确率为95.67%,报告流程的正确率33.17%。医生和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报告流程方面,护士得分显著高于医生得分。影响医护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认知的因素包括职业、年龄、工龄、职称和受教育程度。[结论]医护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的报告流程知识缺乏,必须对医护人员进行有关临床异常事件报告流程的培训,以提高上报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在婚姻状态方面的差异性,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79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婚姻状态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维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婚姻状态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不同,护理管理部门要给予未婚护士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在任职方式方面的差异性,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791名护理人员报告认知与态度进行调查。[结果]不同任职方式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报告认知、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维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式护士的报告认知与态度随学历的增高呈低—高—高的发展趋势,各学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同制护士的报告认知与态度随学历的增高也呈低—高—高的发展趋势,不同学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任职方式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不同;护理管理部门要给予合同制护士尤其低学历者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护理人员竞争性态度的特点,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竞争力。方法采用竞争性态度量表及自编人口学资料量表对231名分别于70年代、80年代及90年代出生的在职女性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对不同年龄段护理人员良性竞争及过度竞争评分进行比较并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3组护理人员竞争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0,P〈0.01),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对竞争态度评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对不同年龄段护理人员的竞争态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良性竞争方面,70组得分(43.90±8.57)分,80组得分(46.76±6.85)分,90组得分(46.87±8.09)分,3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74,P〈0.05),而70组分别与80组,90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组与9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过度竞争方面,70组得分(31.92±6.07)分,80组得分(36.01±5.34)分,90组得分(36.22±6.02)分,而70组分别与80组,90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组与90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理者应该正确评价护理人员的竞争态度,回避其过度竞争的同时充分发挥良性竞争的特点,并根据其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管理措施,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压疮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规范压疮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西安市4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515名临床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压疮护理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压疮知识得分为(105.11±33.37)分,总正确率64.88%;态度得分为(42.52±5.34)分;行为得分为(57.28±7.91)分;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压疮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转变其对压疮的负性态度,保持正性行为,从而提高压疮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对于患儿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探索其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8-10月选取我院儿童危重症监护病房(PICU)、心脏监护病房(C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士,采用ICU儿童身体约束知-信-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在儿童身体约束知识得分为(8.32±1.604)分,属较好水平;护理人员对于身体约束的使用呈中性态度,得分为(30.2±5.18)分;身体约束的行为得分较高,得分为(37.05±3.753)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的护士在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接受过培训、护龄及ICU工作年限均对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得分有所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约束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呈负相关(r=-0.246,P0.05),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236,P0.05);身体约束态度与身体约束行为之间无相关关系(r=0.016,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身体约束知识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身体约束呈中性态度,身体约束行为较为得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急诊护理人员对于患者身体约束知识的了解及其态度与行为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取样法对北京市6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52名急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体约束知识的了解属于中等程度,护理人员约束知识与态度间关系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19,P〉0.05);护理人员约束知识与谨慎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189,P〈0.05)。结论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患者身体约束相关知识的培训;引导护理人员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身体约束;应制定患者身体约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