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应用颅骨表面解剖标志指导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安全、精准、快速开颅技术。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选取15具颅骨标本和8具尸头标本,定位颅骨标本解剖标志点:二腹肌沟顶点、乳突尖、星点及关键点(横窦-乙状窦移形处相对应颅外标志点),研究颅骨解剖标志点间的关系,制定开颅技术,并将该开颅技术应用于28例患者,通过评估相关指标,评价此开颅技术的可行性。结果(1)解剖研究及尸头验证:关键点与二腹肌沟顶点距离左侧为(16.79±3.50) mm、右侧为(14.82±2.96) mm,关键点与星点距离左侧为(19.53±3.84) mm、右侧为(22.59±4.08) mm,关键点与乳突尖的距离左侧为(33.98±3.87) mm、右侧为(32.78±3.29) mm,关键点与星点的距离左、右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将开颅技术应用于8例尸头标本,均未出现静脉窦损伤。(2)临床应用:28例患者进行开颅技术验证,23例横窦乙状窦暴露充分,无钻孔所致静脉窦破损,平均开颅时间为(23.1±2.2) min,骨瓣1.8 cm×2.0cm,骨窗直径2.0~2.5 cm,术中骨瓣复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中改良带蒂骨瓣开颅术的优点,以及神经导航在此开颅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神经导航下实施乙状窦后入路手术36例,其中听神经瘤13例、星形细胞瘤8例、脑膜瘤5例、髓母细胞瘤4例、脑转移瘤4例、表皮样囊肿2例,肿瘤位于桥小脑角19例、小脑半球外侧14例、脑干3例.开骨瓣时在神经导航辅助下形成旁正中带蒂骨瓣,术毕骨瓣复位.结果:本组36例均成功实施后颅窝旁正中带蒂骨瓣开颅术,术后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皮下积液、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 a,骨瓣复位良好.结论:改良后颅窝旁正中带蒂骨瓣复位符合解剖复位原则,减少颅骨锁等异物植入数量,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术中使用神经导航可以使骨窗位置更加精确,有效地减少静脉窦的损伤,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乙状窦后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2 0个成人颅骨标本乙状窦后入路手术骨窗的确定、开窗范围的大小进行观测。 15个成人尸头乙状窦后入路开窗显露桥小脑三角区域的结构 ,测量骨窗至三叉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和小脑下前动脉袢的距离。结果 顶切迹至乳突尖连线中点向后 2 6 38± 3 95mm作为骨窗的中点 ,以该点为圆心 ,画出半径为 2 0mm的圆 ,该圆形区域与乙状窦不重叠。骨窗至三叉神经、面神经、前庭神经、舌咽神经穿硬脑膜和小脑下前动脉袢处的距离分别为 5 6 6 3± 4 5 5mm、4 7 2 3± 3 6 9mm、4 5 91± 3 99mm、4 3 73± 4 0 1mm、4 5 95± 3 77mm。结论 顶切迹至乳突尖连线中点向后2 6 38± 3 95mm处为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开放骨窗的中点 ,骨窗的大小控制在半径为 2 0mm的圆形区内较为理想 ,手术中应注意保护桥小脑三角区域的有关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应用颅骨表面解剖标志指导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安全、精准、快速开颅技术。 方法 从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选取15具颅骨标本和8具尸头标本,定位颅骨标本解剖标志点:二腹肌沟顶点、乳突尖、星点及关键点(横窦-乙状窦移形处相对应颅外标志点),研究颅骨解剖标志点间的关系,制定开颅技术,并将该开颅技术应用于28例患者,通过评估相关指标,评价此开颅技术的可行性。 结果 (1)解剖研究及尸头验证:关键点与二腹肌沟顶点距离左侧为(16.79±3.50) mm、右侧为(14.82±2.96) mm,关键点与星点距离左侧为(19.53±3.84) mm、右侧为(22.59±4.08) mm,关键点与乳突尖的距离左侧为(33.98±3.87) mm、右侧为(32.78±3.29) mm,关键点与星点的距离左、右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将开颅技术应用于8例尸头标本,均未出现静脉窦损伤。(2)临床应用:28例患者进行开颅技术验证,23例横窦乙状窦暴露充分,无钻孔所致静脉窦破损,平均开颅时间为(23.1±2.2) min,骨瓣1.8 cm×2.0 cm,骨窗直径2.0~2.5 cm,术中骨瓣复位。 结论 以眶下缘与外耳道上缘连线为基线,过二腹肌沟顶点作基线的垂直线,在垂直线上定位二腹肌沟顶点上方14 mm(左侧)/12 mm(右侧)的点,确定此处为钻孔骨孔中心点并形成骨孔,可以获得满意的术区显露,避免静脉窦的损伤,为临床安全、精准、快速开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6.
乙状窦后进路骨窗和乳突孔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对乙状窦后手术进路的骨窗和乳突孔进行定位,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应用解剖基础。方法:采用干性颅骨18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12具分别进行骨窗及乳突孔的定位测量和桥小脑角结构距骨窗的距离测定。结果:经外耳道下极水平向后4.35cm定位圆心“0”点,以1.35cm为半径所 圆即为骨窗的位置。将骨窗分为四个象限,其中乳突孔在前上、后上、后下象限公别为60.5%、30.2%和9.3%。结论:作者设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临床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区域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经10%甲醛溶液固定成人尸头标本15具共30侧。在外耳道后上棘、乳突上嵴、乳突尖之间磨除骨质,暴露乙状窦、岩上窦、岩上窦-乙状窦交点、颅中窝硬膜、乙状窦前方的颅后窝硬膜。磨出后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上骨半规管及面神经垂直段、颈静脉球。测量相关数据。结果: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区域的骨质可分为三层:表面骨皮质,乳突蜂房骨质,覆盖深部结构的坚硬骨质。外耳道后上棘至后骨半规管的最近距离为(17.88±1.27)mm;面神经垂直段在外半规管下方、后半规管的前方走向二腹肌嵴前缘的内侧,其长度为(7.58~14.02)mm;外耳道后上棘.乙状窦最短距离为(13.84±2.74)mm。结论:此区域骨质分层明显的解剖学特点及测量的数据可以指导手术操作,避免损伤重要结构,为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锁孔入路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解剖学研究》2016,(2)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和容积再现技术定位和测量乙状窦后入路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方法对120名志愿者进行头部薄层CT扫描来得到最终结果。结果 AC的距离经测量为39.46(4.22)mm(范围,15.80~50.80 mm;95%置信区间,38.69~40.22 mm)。内耳门的直径经测量为5.39(0.77)mm(范围,3.40-8.20 mm;95%置信区间,5.25~5.53 mm)。AB的距离经测量为41.10(4.22)mm(范围,34.90~51.30 mm;95%置信区间,39.43~42.77 mm)。BC的距离经测量为5.93(1.31)mm(范围,4.10~7.50 mm;95%置信区间,5.70~6.17 mm)。垂直距离经测量为2.33(0.26)mm(范围,1.87~2.80 mm;95%置信区间,2.23~2.42 mm)。结论通过容积再现技术和更为精确的三维测量工具对乙状窦后入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垂直距离以及内听道的直径进行了精准测定,并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出安全距离,使医生在手术中规避风险,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上述结果可以帮助定位这些结构从而可以减少手术中对神经和血管的创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内窥镜在锁孔手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15例30侧10%甲醛溶液固定国人成人尸头上,模拟乙状窦前入路操作,在其中5例10侧标本上同时模拟乙状窦后入路操作,内窥镜下操作并观察颅内结构。比较两种不同入路的观察范围与影响内窥镜操作因素。测量乙状窦前缘中点、乙状窦后缘中点与颅内固定标志间距离等相关数据。结果:乙状窦前方的解剖学变异较多,对乙状窦前入路影响较大。乙状窦后入路受解剖学变异的影响较小。乙状窦前缘中点、乙状窦后缘中点与颅内同一固定标志距离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乙状窦前入路操作距离短,无需牵拉小脑,内窥镜可到达桥小脑角,并观察到脑干腹侧结构,但入路复杂,内窥镜操作受解剖结构影响大;乙状窦后入路简单易于掌握,需要一定的小脑牵拉,在内窥镜的辅助下可以全面了解桥小脑角结构,但对脑干腹侧的结构观察欠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乙状窦前入路中安全磨出半规管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5个共30侧。磨除Trautman三角的骨质,暴露乙状窦、岩上窦、岩上窦-乙状窦交点、上骨半规管及面神经垂直段、颈静脉球,测量后骨半规管与毗邻结构的距离。结果:后骨半规管与硬化型的乳突对后骨半规管的安全磨出影响较大。鼓室窦存在率100%。后骨半规管的定位:骨质的改变;乙状窦前含乳突小房的松质骨中出现致密的象牙骨质提示接近后骨半规管;颅后窝硬膜皱褶自乙状窦向深层汇集点,提示接近后骨半规管;鼓室窦暴露后,通过外骨半规管定位后骨半规管。结论:鼓室窦可以定位外骨半规管,继而定位后骨半规管;明确毗邻的结构关系可以为安全磨出后骨半规管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下乙状窦后入路中的相关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在15具甲醛固定国人成年头颅标本上模拟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操作,内窥镜下观察桥小脑角及入路相关解剖结构并测量手术相关解剖数据.结果:乙状窦大多分布在顶乳缝前角-乳突尖连线深面.乳突导静脉存在率为93.3%,均汇于乙状窦,其中67.9%与枕静脉的分支相交通.乙状窦后缘中点与Meckel囊内口、Dorello管、岩静脉-岩上窦交点、内耳门、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及椎动脉的距离分别为(45.15±2.35)mm、(52.82±2.98)mm、(34.68±5.80)mm、(31.79±2.55)mm、(32.59±2.39)mm、(40.45±2.80)mm及(41.12±3.16)mm,横窦-乙状窦交点后缘与以上各点的距离分别为(48.10±2.34)mm、(57.41±2.76)mm、(38.19±4.87)mm、(36.00±2.11)mm、(38.39±3.02)mm、(47.71±3.08)mm及(49.31±3.18)mm.结论:内窥镜的应用和手术操作中熟悉乙状窦后缘、横窦-乙状窦交点及其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可使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更加微创. 相似文献
12.
13.
后鼓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为后鼓室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成人 6 0侧颞骨标本 ,用牙科钻磨开乳突腔 ,打开外耳道外侧壁和鼓室盾板 ,充分暴露后鼓室入路手术中有关的解剖结构。以外耳道上棘、面神经管锥曲为测量标志 ,在手术显微镜下 ,对在手术中遇到的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了测量。结果 外耳道上棘至砧骨窝、锥隆起、鼓索隆起、面神经管锥曲、外侧半规管、后半规管、前庭窗、蜗窗、匙突、乙状窦垂直部前缘中点、窦膜角的距离分别是 17 19、18 0 2、15 2 2、14 4 9、15 39、17 35、19 5 8、2 0 0 9、2 0 32、15 6 8、18 76mm。面神经管锥曲至鼓索隆起、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的距离分别是 3 33、1 5 3、2 15mm。结论 外耳道上棘、面神经管锥曲是后鼓室入路的重要手术标志 ,鼓索隆起向内 3mm是手术入路的安全区 ,面神经减压术时应避免损伤水平半规管及后半规管等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成人大网膜的多层螺旋CT解剖,探讨相关临床意义,为影像诊断和外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成人腹部16层螺旋CT的横、冠、矢状断层及三维图像,观察大网膜的解剖分布、与周围脏器毗邻关系、血管的形态特点,探讨不同断面的显示优势以及临床应用。结果1.各种断面的优势:横断位在于观察大网膜的分布以及脂肪情况;冠状位在于观察血管情况;矢状位在于观察大网膜与邻近脏器的解剖毗邻关系。2.三维重建图像可满意地显示胃网膜静脉回流情况。3.胃结肠静脉(包括典型及非典型)出现率为67.2%;游离部具“游走性”:20.7%移位于上腹腔,17.2%偏右下腹腔分布;大网膜脂肪密度CT值为(-104.97±10.78)Hu,与皮下脂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网膜动静脉为寻找大网膜的标志,3种断面及三维图像相结合可充分显示大网膜的解剖学特征,并可为影像诊断、修复外科、胰腺及门静脉高压外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视神经管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观测,为经眶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颅骨标本50个,观察视神经管与筛窦和蝶窦的关系;测量视神经管各壁的长度及视神经管颅口、眶口的垂直径和横径并计算截面积.甲醛溶液固定的成年尸头15个,观察视神经管颅口镰状襞、管内段视神经及眼动脉的关系.结果:视神经管的内侧壁最长,长度为(10.71±2.12)mm;视神经管眶口呈竖椭圆形,截面积为(25.84±5.43)mm2,视神经管颅口呈横椭圆形,截面积为(24.86±4.37)mm2.结论:(1)视神经管减压术应全程打开视神经管内壁;眶口的减压应充分.(2)管内段视神经鞘膜应否切开应根据情况而定,切开应避开视神经的营养血管,以切开鞘的内上壁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临床手术中Meckel’s囊的切开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经10%甲醛固定成人尸头标本15具30侧,模拟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及乙状窦后入路,内窥镜下观察Meckel’s囊口及毗邻结构。而后开颅取脑,三叉神经自Meckel’s囊处切断。解剖Meckel’s囊,观察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测量Meckel’s囊口的前后j至、宽度,Meckel’s囊的组成,与Dorello管外口、岩静脉、内耳道的距离。结果:Meckel’s囊口的最长径为(9.53±1.66)mm、最宽径为(2.99±0.43)mm,Meckel’s囊口上端到Dorello管口的距离为(6.99±1.30)mm。Meckel’s囊口到内耳道、岩静脉、岩上窦-乙状窦交点的最近距离分别为(9.80±1.61)mm、(9.40±1.65)mm、(38.41±2.49)mm。结论:部分Meckel’s外侧壁两层硬膜之间夹有独立的骨片,增加了Meckel’s囊区域操作的难度,解剖中测量的数据为Meckel’s囊附近的手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翼点入路鞍区手术间隙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为鞍区显微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 对 10具成人尸体头颅的鞍区手术间隙及邻近血管、神经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结果 大脑中动脉M1段在距颈内动脉分叉部 18.4± 3.2mm处形成初级分叉 ,向后上方发出约 14支穿支 ,分布至基底节区。鞍结节后缘至视交叉前缘相距 5 .6± 1.1mm ,两侧视神经内侧缘间最大距离 10 .5± 1.4mm。颈内动脉从内侧壁发出 3.2支垂体上动脉 ,终止于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垂体柄 ;视神经 -颈内动脉三角三边长度分别为 6 .6± 0 .6mm ,6 .9± 0 .7mm ,4 .0± 0 .4mm。颈内动脉 -小脑幕三角三边长度为 8.8± 0 .7mm ,6 .7± 0 .7mm ,4 .4± 1.0mm ,后交通动脉起自颈内动脉后外壁距分叉部 7.7± 0 .5mm ,止于大脑后动脉 ,全长 18.7± 2 .3mm ,途中发出 7.4条穿通支。脉络膜前动脉从距分叉部 4 .4± 0 .6mm处发出 ,向后方走行 ,发出细小分支 ,分布于钩回、脉络丛。前交通动脉全长 1.9± 0 .3mm ,在前交通动脉上方 0 .9± 0 .2mm ,大脑前动脉A2段前外壁发出Heubner回返动脉 ,分布于胼胝体、基底节、下丘脑及额叶脑组织。结论 应用这些间隙的解剖学测量可指导与鞍区相关的手术 ,安全显露鞍区解剖结构 ,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临床经乳突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5具10%甲醛固定国人成年头颅标本上,逐层解剖,磨除乙状窦表面骨质,暴露乙状窦,统计高位颈静脉球、乳突导血管的出现率.测量乙状窦三处不同位置的宽度、深度以及与外耳道后上棘和后骨半规管的距离.结果:33.3%的标本存在高位颈静脉球,乳突导静脉的出现率为93.3%.乙状窦在横窦-乙状窦交点,乙状窦膝部及颈静脉球上部的左侧宽度分别为(10.37±2.04)mm、(10.64±2.02)mm及(9.67±2.03)mm,右侧宽度为(12.06±1.94)mm、(12.18±2.18)mm、(10.27±1.94)mm;左侧的深度为(6.30±1.84)mm、(5.52±1.55)mm、(5.59±2.65)mm,右侧的深度为(8.56±1.56)mm、(7.81±1.48)mm、(6.81±1.88)mm.乙状窦与外耳道后上棘的最近距离为(13.84±2.74)mm,与后骨半规管的最近距离(13.84±2.75)mm.结论:乙状窦解剖学变异较大,影响乙状窦前入路的应用,但对乙状窦后入路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