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基质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新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6,19(1):23-26
本文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起源、分化,特征及形成骨髓空间、支持造血的作用等问题的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基质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新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6,(1)
本文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起源、分化、特征及形成骨髓空间、支持造血的作用等问题的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骨髓来源基质细胞促进造血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促进造血重建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Balb/c小鼠骨髓基质与Balb/c小鼠骨髓共输给受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检测死亡率并做白细胞计数.结果发现基质细胞与骨髓共输组较骨髓单输组死亡率低,白细胞恢复快.未发现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毒副作用.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可促进造血的恢复,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骨髓基质细胞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幸华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0,21(1):20-22
骨髓基质细胞是造血诱导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一直是造血调近研究的重点。骨髓基质细胞通过与造血细胞密切接触而直到支持造血细胞的作用。随着近年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基质细胞通过其粘附结构对造血下/祖细胞的回髓定位以及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控造血的机理。本文就骨髓基质细胞的造血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了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_1体外对CFU-F,CFU-GM,BFU-E及CFU-E集落形成的影响,并通过建立QXMSC_1基质细胞与骨髓造血细胞的长期共培养体系,研究了QXMSC-1在体外促进造血的机理。结果表明,QXMSC_1基质细胞条件培养上清液可促进小鼠CFU-F,CFU-GM,BFU-E及CFU-E集落的生长。在无GM-CSF和Epo存在的情况下,QXMSC_1细胞能维持CFU-GM,BFU-E和CFU-E集落生长。表明QXMSC_1细胞本身可分泌GM-CSF和Epo。QXMSC_1细胞与骨髓造血细胞共培养时,可明显提高CFU-GM集落数。共培养体系中,用微孔滤膜隔断QXMSC_1与造血细胞的直接接触,也能促进CFU-GM集落生成,但比混合培养时低,说明QXMSC_1通过直接接触和分泌细胞因子促进造血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7.
骨髓基质细胞是造血微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借助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小鼠白细胞介素 3(IL 3)cDNA导入小鼠骨髓基质细胞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基质细胞是否导入外源性IL 3基因 ,并观察其对造血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 材料 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及pUC IL 3质粒由刘昕博士馈赠 ,工具酶购自宝灵曼及新英格兰公司 ,BALB c小鼠购自本校动物中心。2 重组IL 3cDNA的构建[1 ] 用XhoⅠ将载体pLXSN线性化并将IL 3cDNA由pUC IL 3质粒上切下 (片段约 1.2kb) ,经V型槽回收… 相似文献
8.
陈幸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0,(1)
骨髓基质细胞是造血诱导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一直是造血调控研究的重点。骨髓基质细胞通过与造血细胞密切接触而起到支持和营养造血细胞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基质细胞通过其粘附结构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回髓定位以及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控造血的机理。本文就骨髓基质细胞的造血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李维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9,20(3):132-134
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有支持、诱导和调控作用。上述作用的分子基础主要涉及特异性细胞表面受体、生长因子、细胞粘附分子(CAMs)及细胞外基质(ECM)分子等,这些分子的相互作用介导了细胞间的粘附和造血干细胞的归巢。 相似文献
10.
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支持造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传代培养情况、CFU F及基质细胞上清对造血的影响及基质细胞层有核细胞的粘附能力进行了观察 ,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 正常人骨髓细胞的来源 取无血液疾患的胸外科手术患者肋骨 5~ 7cm ,取出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 (MNC) ,调浓度至(2~ 5 )× 10 6 ml备用。2 骨髓基质细胞培养 将 2× 10 6 mlMNC置IMDM培养基中 (含体积分数为 30 %的人AB型血清 ,10 - 4 mol L氢化考的松 ,0 .1mlbFGF) ,在 37℃ ,体积分数 5 %的CO2 ,饱合湿度条件下培养 3~ 5d ,半量换液。 7~ 9d形… 相似文献
11.
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联合输注IL-3/IL-6双基因转导的骨髓基质细胞促进造血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IL 3和IL 6双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IL 3/IL 6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功能的促进作用。用逆转录病毒载体 (含小鼠IL 3cDNA ,人IL 6cDNA)分别转导到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H 2 d) ,构建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IL 3/IL 6。供体小鼠BALB/c(H 2 d)骨髓去除骨髓中T细胞 ,受体小鼠C57BL/6(H 2 b)经γ射线致死量照射后 ,输入去除T细胞的供体骨髓 (1× 1 0 7/鼠 )的同时输入骨髓基质细胞QXMSC1IL 3/IL 6(5× 1 0 5/鼠 )。在骨髓移植后 2 0和 40天 ,分别检测骨髓移植小鼠外周血RBC ,WBC和骨髓有核细胞数及骨髓中CFU S ,CFU GM ,CFU E和CFU GEMM数。结果 :异基因骨髓移植共输入QXMSC1IL 3/IL 6基质细胞系可使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外周血RBC ,WBC数明显恢复 ,骨髓中有核细胞数 ,CFU S ,CFU GM ,CFU E和CFU GEMM明显增加。基质细胞系QXMSC1可作为有效的基因载体促进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结论 :基质细胞转入细胞因子IL 3或IL 6基因可以进一步促进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 ,联合转导IL 3和IL 6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采用雌性BALB/c小鼠30只,参照姚军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实验分模型组、MSC组及照射组。MSC组于制模后3天从小鼠尾静脉1次性输注人骨髓MSC1×106,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变化、第28天存活率、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造血集落生成和骨髓病理学特征。结果显示:于制模后第7天,模型组外周血WBC显著低于MSC组和照射组,分别为(0.65±0.05)×109/L,(2.45±0.71)×109/L,(2.30±0.33)×109/L;第10天3组均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第14天模型组血象指标仍持续降低,而MSC组及照射组血象指标开始回升,至28天3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18.2%、80%和100%,MSC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MSC组小鼠单侧股骨有核细胞数量、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数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与照射组结果一致。结论:MSC输注可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转染IL-3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促进骨髓移植小鼠造血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可调控表达IL 3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系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促进作用 ,建立了可诱导表达IL 3基因的工程化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tet on +IL 3,加入多西环素 (Dox)诱导骨髓基质细胞系表达IL 3并检测其活性。C5 7BL/ 6 (H 2 b)小鼠经γ射线致死剂量照射后 ,输入供体BALB/C(H 2 d)小鼠去除T细胞的骨髓细胞 1× 10 7/只 ,同时输注骨髓基质细胞QXMSC1tet on +IL 35× 10 5/只 ,并灌服多西环素诱导IL 3表达。在第 30天 ,6 0天检测骨髓移植小鼠外周血红细胞 ,白细胞数 ,骨髓有核细胞数 ,骨髓CFU S ,CFU GM ,CFU E和CFU GEMM数。结果表明 :成功建立可诱导表达IL 3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tet on +IL 3,异基因骨髓移植共输注基质细胞系QXMSC1tet on +IL 3可使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外周血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明显恢复 ,骨髓中有核细胞数 ,CFU S ,CFU GM ,CFU E ,CFU GMEE明显增加。结论 :输注基因工程化基质细胞 ,并诱导细胞因子IL 3基因表达可以进一步促进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端粒酶抑制剂联合X线照射对荷瘤小鼠的骨髓抑制作用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 ,应用端粒酶抑制剂 [AZT 30 0mg/ (kg·d) ,lamivudine 15 0mg/ (kg·d) ]联合X线照射 (2Gy× 5次 / 1周 )处理移植性乳腺癌 (MA782 )小鼠 ,观察其对骨髓有核细胞、外周血像及骨髓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未处理、单纯X线照射、单纯lamivudine和单纯AZT处理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 (× 10 7/股骨 )分别为 2 .1875 ,1.7375 ,1.75 0 0和 1.3475 ;AZT和X线照射均有显著减少骨髓有核细胞的作用 (P <0 .0 1) ,lamivudine也有减少骨髓有核细胞的作用 (P <0 0 5 )。未处理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3.70 % ,单纯X线照射 ,单纯lamivudine和单纯AZT处理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下降率分别为 18.0 9% ,16 .19%和 4 1.0 0 % ;AZT ,lamivudine和X线照射均减少小鼠外周血白细胞 (P<0 .0 5 ) ,AZT ,lamivudine ,X线照射对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及血小板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未处理 ,单纯X线照射 ,单纯lamivudine和单纯AZT处理的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分别为 1.4 98,1.4 83,0 .816和 0 72 7,AZT和lamivudine均有减少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抑制剂AZT和lamivudine联合X线照射有显著抑制骨髓有核细胞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对受γ射线照射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亚致死剂量(6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雌性BALb/c小鼠,静脉输注不同剂量(1×105,1×106和5×106)的hBMMSC,观察注射后小鼠血常规指标、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量以及血清人TPO,SCF和G-CSF水平等动态变化。结果表明:hBMMSC输注对亚致死量照射小鼠早期死亡率无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接受细胞治疗小鼠早期血象水平无显著增高,但在第28天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尤以大剂量组明显(P值均小于0.05);在中剂量和大剂量hBMMSC组小鼠骨髓中,单个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总数和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hBMMSC输注后第2天,ELISA法检测可在细胞治疗组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人G-CSF和SCF,以hBMMSC高剂量组G-CSF含量为最高(P<0.01)。所有各组未检测到人TPO,治疗后第9和16天所有各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人G-CSF和SCF。结论:hBMMSC输注可加速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细胞短暂分泌相关造血细胞调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6.
儿童骨髓基质细胞系免疫细胞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骨髓基质细胞的起源、组成及传代过程中的细胞骨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观察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结蛋白(Desm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和Ⅷ因子相关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在儿童骨髓基质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Vimentin在原贴壁基质细胞系由原代传至5代的细胞中,其表达逐渐下降,而在再贴壁基质细胞传至第3代中表达最高;Desmin、α-Smooth Muscle Actin单克隆抗体和Von Willebrand Factor抗体染色呈阴性。结论;本结果提示本文中骨髓基质细胞来源于间充质,Vimentin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增殖有关,体外培养时骨髓基质细胞的组成、分化可能与培养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现察恶性肿瘤化疗时各项反映骨髓造血情况的血液学参数,探讨临床化疗时常用的监测指标.方法 选取62例已确诊的术后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细胞分析仅检测化疗过程中血液学相关指标,对化疗前后的检测结果 运用成组秩和检验的统计学方法 进行分析,并跟踪9例化疗患者观察其血液学指标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WBC,PLT,IPF及IRF的中位数分别为:5.98×109/L,209×109/L,9.6%,7.6%,化疗后分则是:2.12×109/L,89×109/L.18.9%,13.6%.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WBC,PLT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的IPF%,IRF%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动态跟踪9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发现IPF及IRF先于WBC和PLT升高.结论 IPF和IRF可作为评价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骨髓造血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骨髓造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骨髓移植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 建立典型同基因BMT小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骨髓移植对照组(BMT组)和骨髓移植+川芎嗪处理组(川芎嗪组),另外设正常一组为未做任何处理的小鼠,共3组。BMT组胃饲生理盐水0.2ml/只、次。每天2次,川芎嗪组胃饲磷酸川芎嗪注射液2mg/只、次、每天2次。分别于BMT后第1、7、14天观察外周白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CMMNC),使用免疫组化SABC-AP法测定骨髓组织切片中硫酸肝素(HS)表达水平;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tro-maeel derived factor,SDF-1)的表达水平;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水平。结果 川芎嗪组第7、14天外周白细胞、血小板、CMMMNC、CXCR4表达水平、HS表达水平、SDF-1均显著高于BMT组(P<0.05)。结论 川芎嗪能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早期促进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19.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于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自体移植到缺血坏死心肌局部细胞分化、血管新生和心功能改善状况。方法 30只日本大耳兔分成损伤对照组、心肌梗死组和细胞移植组。结扎梗死组和移植组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后梗死组心内注射培养基,移植组进行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于移植后4周检测移植组抗Brdu染色、抗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troponin T)染色和抗Ⅶ因子抗体的染色结果,比较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和移植后4周测量3组实验兔的心脏形态大小和心功能。结果 移植组在移植区可检测到大量Brdu阳性标记的细胞,抗troponin T染色和抗Ⅶ因子染色阳性,毛细血管密度较梗死组显著增高,左室腔径则明显减小,心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入缺血坏死心肌能在局部分化成为类心肌细胞,促使血管新生,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