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血清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152例慢性HBV携带者(观察组)及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胆汁酸、前白蛋白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TBA、PA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观察组血清TBA水平(19.78±7.24)μmol/L,PA水平(178.30±59.25)mg/L;对照组TBA水平(5.02±3.03)μmol/L,PA水平(291.80±29.35)mg/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联合检测慢性HBV携带者血清TBA和PA有助于发现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的早期损害。  相似文献   

2.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捷  黄炳新 《现代医学》2009,37(6):437-439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8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和总胆汁酸水平,并作两组间比较。结果肝硬化组平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和总胆汁酸水平分别为(2321±845)U·L^-1、(31.2±6.3)g·L^-1、(2.9±0.7)mmol·L^-1和(48.6±32.4)μmol·L^-1,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8726±911)U·L^-1、(44.6±2.8)g·L^-1、(4.7±1.2)mmol·L^-1和(5.2±2.3)μmol·L^-1;除总胆汁酸高于健康对照组外,肝硬化组其他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组ChildA、B、C级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和血清胆固醇均明显下降,各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降程度为Child C级〉Child B级〉Child A级,三指标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而总胆汁酸测定水平与肝硬化分级呈正相关。结论临床上可通过肝功能不同指标的检测来了解肝组织受损的程度,以协助判断肝硬化发展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前白蛋白(PA)、丁酰胆碱酯酶(BuChE)和腺苷脱氨酶(ADA)的检测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87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PA、BuChE和ADA及肝功能指标(包括白蛋白、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并按Child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PA含量和BuChE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ADA活性明显升高(P〈0.01);按Child—Pugh分级,PA含量和BuChE活性随肝硬化的程度加重而降低,ADA活性则随肝硬化的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A含量、BuChE和ADA活性的检测对判断肝硬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在Child—Pugh分级中的价值。方法测定4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GGT、CHE、TBA及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对照组30例比较。同时比较在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状态时这7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GGT、TBA血清含量明显升高,PT、APTT、TT时间延长,而CHE、FIB血清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且在不同肝功能分级时,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GGT、CHE、TBA、PT、APTT、FIB、TT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肝功能分级的上述指标变化相异,故联合检测上述各值可为临床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及预后判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及预后判断的相关实验项目变化。方法126例不同Child—pus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r-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水平及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另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同时检测以上八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GGT、TBA血清含量明显升高,PA、TC、FIB含量明显下降,PT、APTT、TT时间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hildA、B、C三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A、GGT、TBA、TC、PT、APTT、TT、FIB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分级,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入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6例)和糖尿病肾病组(64例)。选择同期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3.56±1.45)mg/L、(1.05±0.23)mg/L、(17.79±2.35)μmol/L、(88.19±10.06)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06±0.28)mg/L、(0.76±0.36)mg/L、(8.89±2.35)μmol/L、(66.88±15.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2.50±1.64)mg/L、(0.85±0.23)mg/L、(15.70±4.05)μmol/L、(65.19±10.06)μmol/L,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7.35±4.34)mg/L、(2.49±0.36)mg/L、(20.20±8.05)μmol/L、(150.30±30.2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r=0.605、0.840、0.601,P〈0.05);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肌酐、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21、0.672,P〈0.05);血肌酐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9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C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肾损害,为临床判定糖尿病肾病比较敏感的指标,可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马鸿娟 《吉林医学》2013,34(12):2219
目的: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进行研究,并对其临床意义加以分析。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清晨空腹对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测定总胆汁酸水平、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以及白蛋白,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总胆汁酸水平、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以及白蛋白分别为(48.5±32.5)μmol/L、(2.8±0.8)mmol/L、(2 320±846)U/L、(31.1±6.4)g/L,对照组的分别为(5.3±2.2)μmol/L、(4.7±1.3)mmol/L、(8 725±912)U/L、(44.5±2.9)g/L;除总胆汁比对照组要高以外,观察组其他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要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hild A、B、C级患者血清胆固醇、白蛋白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都显著降低,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的程度是Child A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并且评价PA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7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PA含量,肝硬化组分为肝炎后肝硬化和非肝炎后肝硬化,并按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P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炎后肝硬化组PA含量显著低于非肝炎后肝硬化组(P〈0.01)。按Child—Pugh分级,PA含量在肝硬化组A级与对照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问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随Child-Pugh分级而明显降低。结论血清PA可作为肝硬化的诊断和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对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确诊的CHD患者86例为CHD组,另外选择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其中单支病变组52例,多支病变组34例。测定胆红素、hs-CRP和Hcy的含量。结果CHD组hs-CRP[(16.04±5.19)mg/L]及Hcy[(27.42±5.14)μmol/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7±1.53)mg/L、(7.49±1.5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血hs-CRP[(17.05±5.25)mg/L]、Hey[(36.10±3.25)μmol/L]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8.16±3.17)mg/L、(22.08±4.92)μmol/L]和对照组[(1.57±1.53)mg/L、(7.49±1.5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总胆红素水平[(10.12±3.21)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4.02±5.1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血总胆红素水平[(9.22±3.05)μmol/L]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11.39±4.57)μmol/L]和对照组[(14.02±5.1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hs-CRP和Hcy与CHD发病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对CHD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硬化GEV住院患者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7—10之间住院的127例肝硬化GEV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与死亡率的关系。临床指标包括:Child—Pugh分级,腹水,肝性脑病,内窥镜检查24h的再出血;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素浓度,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胆红素,血清肌酐,血清白蛋白。结论血清肌酐水平〉135μmol/L,血清胆红素水平〉51μmol/L,肝性脑病的出现和内窥镜检查24h内的再出血是肝硬化和胃肠道出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胆固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雅丽  李文姗 《吉林医学》2010,31(21):3436-343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测定与肝功能分级关系。方法:检测80例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及肝功能分级关系。结果:肝硬化组血清CH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TB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肝硬化组中CHO在C级中最低,与A级和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A在A级、B级和C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增高。血清TBA在肝硬化早期的阳性率高于其他肝功能指标(P<0.05)。结论:TBA,CHO能敏感反映肝硬化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及死亡组,分析其死亡危险因素及12周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PA、PTA、血氨、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ALB、血清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评分增加、血氨增高及PTA降低是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很好预测因素(P〈0.01),PA及血清Na降低亦是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P〈0.05)。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12周生存率为34.48%。结论Child-Pugh评分、血氨、PTA、PA、血清Na与患者预后相关,提示降低血氨、改善凝血状态、纠正低蛋白血症及低钠血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心肌运动指数即Tei指数综合评价肝硬化患者心功能及其与Chlid-Pugh的相关性.方法 肝硬化患者76例,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为Child A组(n=31)、Child B组(n=25)和Child C组(n=20),健康志愿者30例作对照组,应用脉冲多普勒方法,计算左、右心室的Tei指数,进行组间比较,并与Child-Pugh分级做相关分析.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Child B级、Child C级)组左心室的Tei指数及等容舒张时间/心室射血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ejection time,IRT/ET)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右心室的Tei指数及IRT/E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左心室Tei指数与Chlid-Pugh分级呈正相关(r=0.625,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不全,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ELD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在评价行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本院行肝移植手术的46例患者术前MELD评分,根据术前MELD分值分为A组(〈10)、B组(10—20)及C组(〉20)3组,并观察各组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的营养指标(包括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甘油三脂及胆固醇)变化情况。结果:①肝移植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且随MELD分值增高其营养不良程度越严重,其中转铁蛋白、胆固醇三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肝移植患者术后第1天,患者营养指标除C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较前增高(P〈0.05)外,其他均较术前低,且随MELD分值增高降低程度越严重(P〈0.05);③患者营养指标术后第3天较术后第1天有升高,而转铁蛋白则降低(P〈0.05),且各组各指标均数大多随MELD分值升高逐渐降低,其中前白蛋白、胆固醇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况随着其术前MELD分值升高而越差,可见MELD分值系统是评价肝移植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血清叶酸和Vit B12水平3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7例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A组)、96例同期非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B组)、73例同期高龄妊娠妇女(C组)和152例同期非高龄妊娠妇女(D组),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tHcy水平,离子捕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水平,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Vit B12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A组血浆tHcy水平、血清叶酸和Vit B12水平分别为(18.05±6.11)μmol/L、(8.34±3.54)nmol/L 和(304.23±75.38)pmol/L,B 组分别为(11.18±3.54)μmol/L、(12.36±4.53)nmol/L 和(364.23±89.35)pmol/L,C组分别为(8.21±3.76)μmol/L、(15.54±5.23)nmol/L和(404.53±92.35)pmol/L,D组分别为(7.81±3.23)μmol/L、(16.34±5.67)nmol/L和(421.73±113.55)pmol/L。A组tHcy水平高于其他3组(均P<0.01),叶酸和Vit B12水平则低于其他3组(均P<0.01),B组tHcy水平高于C组和D组(均P<0.01),叶酸和Vit B12水平则低于C组和D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B两组血浆tHcy水平与血清叶酸、Vit B12水平均呈负相关性(r=-0.6372、-0.5747,均P<0.01),而在A组中表现更加明显,其血浆tHcy水平与血清叶酸、Vit B12水平呈高度负相关(r=-0.7653、-0.6843,均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tHcy浓度显著上升,血清叶酸、Vit B12浓度显著下降,随着怀孕年龄的增加这种负相关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透明质酸(HA)、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5例、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每组HA、PT及PLT指标;根据Child-Pugh标准对肝硬化组分级,其中A级42例,B+C级33例;肝硬化组选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HA、PT及PLT在各组中的差异.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HA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健康组明显提高,PLT明显降低;肝硬化B+C级患者组HA、PT及PLT异常水平高于肝硬化A级患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相比,HA无明显差异,PT和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A、PLT的联合检测可以反映肝损程度和病情轻重,在指导临床对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