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甘草酸二铵对镉致肝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染镉小鼠肝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20、40、60mg/kg)DG(10mL/kg)连续5d,末次给药后1h给予氯化镉(7·2mg/kg),24h后处死动物,测定肝匀浆中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结果DG可明显降低肝组织MDA水平,使GSH含量升高,使肝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有一定程度恢复,均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DG可对染镉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AM-1mRNA的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甘草酸二铵 ( Dammonii Glycyrrhizinatis,DG)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粘附分子 -1m RNA的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影响 ,将 2 4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 Sham组 )、缺血再灌注组 ( IR组 )、给药组 ( DG组 ) ,每组各 8只 ,大脑中动脉缺血 2小时再灌注 12小时后进行 ICAM-1m RNA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再灌注 12小时后 ,ICAM-1m RNA的表达明显增加 ,ICAM-1m RNA阳性血管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给予 DG治疗后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ICAM-1m RNA阳性血管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纳洛酮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机制。方法:腔内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1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及纳洛酮治疗组,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于缺血再灌注各2.5h后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5h后凋亡的神经细胞主要分布在梗死灶边缘,纳洛酮治疗组细胞凋亡数量低于缺血组(P<0.05)。结论:纳洛酮具有减少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纳洛酮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经右颈总动脉行左心室插管,于给药前、注药后10min,缺血即刻、20min及再灌注即刻、30、60min时,分别测定各组左心室内压峰值(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变率(+dp/dtmax)、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率(-dp/dtmax),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与基础值比较,给予DG后LVSP、 dp/dtmax、-dp/dtmax都下降(P<0.05,P<0.01),LVEDP上升(P<0.01)。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缺血再灌注组的LVSP、+dp/dtmax、-dp/dtmax呈进行性下降,LVEDP呈进行性上升。DG组的缺血20min,再灌注即刻,30、60min的LVSP、 dp/dtmax 、-dp/dtmax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缺血再灌注组(P<0.01),LVEDP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指标(P<0.01)。结论: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10)
脑缺血是由于血栓或栓子阻塞脑内动脉而导致血管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元受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案是脑梗死后超早期溶栓,尽早恢复缺血区域血流再灌注,挽救缺血脑组织。但在缺血性疾病抢救和治疗过程中,医学家们渐渐发现,对组织造成损伤的主要因素,不是缺血本身,而是恢复血液供应后导致严重的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即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许多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神经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凋亡的发生不仅是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而且受许多内外因素的调节。目前,研究证据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缺血缺氧本身激活凋亡发生基因,例如促凋亡基因Bax、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等的激活;(2) mi RNA、蛋白激酶ERK等凋亡蛋白因子及有关的细胞因子产生;(3)脑缺血再灌注后产生大量氧自由基(ROS)、氮自由基(RNS)以及NADPH化酶(NOX)对神经元造成严重损伤的同时,也诱导凋亡的发生;(4)钙超载激活一系列钙依赖性酶促反应,促进凋亡的发生;(5)线粒体损伤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详细阐述神经元凋亡发生机制以及作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通路、不同因子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9)
脑缺血是由于血栓或栓子阻塞脑内动脉而导致血管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元受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案是脑梗死后超早期溶栓,尽早恢复缺血区域血流再灌注,挽救缺血脑组织。但在缺血性疾病抢救和治疗过程中,医学家们渐渐发现,对组织造成损伤的主要因素,不是缺血本身,而是恢复血液供应后导致严重的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即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许多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神经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凋亡的发生不仅是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而且受许多内外因素的调节。目前研究证据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缺血缺氧本身激活凋亡发生基因例如促凋亡基因Bax、缺氧诱导因子-1α、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等的激活;(2) mi RNA、蛋白激酶ERK等凋亡蛋白因子及有关的细胞因子产生;(3)脑缺血再灌注后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氮自由基以及NADPH氧化酶对神经元造成严重损伤的同时,也诱导凋亡的发生;(4)钙超载激活一系列钙依赖性酶促反应,促进凋亡的发生;(5)线粒体损伤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6)炎性反应引发神经组织细胞损坏从而导致神经细胞凋亡。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随机分为 3个甘草酸二铵组、正常组和对照组。分别给大鼠 0 .5 %甘草酸二铵 (2 0、4 0、6 0mg·kg-1,ig)和生理盐水连续 9d。d 6、d 7、d 8给药后 1h ,各给药组和对照组ip环磷酰胺 15 0mg·kg-1,检测血液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水平以及心脏、肾、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 ,同时检测各组的凝血时间。结果 :甘草酸二铵能够抑制环磷酰胺引起的血液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的降低 ,明显降低心脏、肾、肝脏组织丙二醛的含量。甘草酸二铵对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凝血时间延长也有治疗作用。结论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5,6-二羟乙基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合并降压法导致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TUNEL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5,6-二羟乙基黄芩苷各给药组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减少TUNEL阳性凋亡细胞的数量,下调促凋亡蛋白Bax及Caspase-3的表达,上调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并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病理改变。结论 5,6-二羟乙基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赤芍801(P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区周边组织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线栓左侧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腹腔内注射PG(23.5,47,94μmol·kg-1)干预,分别于缺血2h再灌注1、2、4、6、12、24h收集脑组织标本,通过Nissl、TUNEL染色法观察模型鼠缺血区周边组织阳性神经元数量;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活化型Caspase3、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再灌注1、2h时段nNOS表达明显增强;自1h起iNOS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强,以12h较明显;再灌注6h活化型Caspase3开始表达,于12h达到高峰,24h表达减弱;于12h开始出现TUNEL阳性神经元,24h其数量明显增多,自4h起Nissl染色阳性神经元逐渐减少,以24h为著,神经元凋亡率亦于同期达到高峰。PG干预各剂量组,nNOS(1h)、iNOS(12h)及活化型Caspase3(12h)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减弱,TUNEL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24h),Nissl阳性神经元增多(24h),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降低,以94μmol·kg-1作用为著。结论PG可能通过下调nNOS及iNOS的表达而抑制缺血性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醒脑静乳剂联合纳洛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3年8月-2018年2月选择在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诊治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乳剂联合纳洛酮治疗,两组都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炎症因子及神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和88.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介素(IL)-6与IL-10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2±1.29)%和(12.10±2.19)%,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乳剂联合纳洛酮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缓解神经缺损功能,抑制炎症抑制的释放,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栀子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栀子苷低、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片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CIRI大鼠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栀子苷低、高剂量组大鼠分别ig给予10、40 mg·kg-1的栀子苷,尼莫地平片组大鼠ig给予8.1 mg·kg-1尼莫地平,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ig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造模后及给药结束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给药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与尼氏小体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关联X蛋白(Bax)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皮质细胞间质疏松、增宽,有大量神经元细胞质萎缩和细胞核损伤;脑神经元皱缩,尼氏小体变小,数目明显减少。大鼠脑组织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5),Bax表达显著升高(P<0.05);脑组织中Cyt-C、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GLP-1R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片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皮质细胞较为整齐,神经元细胞和尼氏小体损伤减小,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5),Bax表达显著降低(P<0.05),同时,Cyt-C、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GLP-1R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栀子苷能够改善大鼠CIRI,减少神经元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GLP-1R/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赤芍801(propyl gallate,PG)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损伤、细胞凋亡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右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制成SD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媒组、PG组(分PG23.5、47、94μmol/kg3个亚组)等5组。采用Longa等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TUNEL染色法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段(1、2、4、7d)模型鼠缺血区周边组织阳性神经元数量;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各组缺血区周边组织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1d,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UNEL阳性细胞数均达到高峰。与此相仿,该时段缺血周边区的BDNF表达亦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该时段TUNEL阳性细胞数和BDNF表达与其它各时段(2、4、7d)比较均有升高(P<0.01)。予上述不同剂量组的PG干预后,47、94μmol/kg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和三羟异黄酮组。模型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被夹闭1 h,然后开放2 h。三羟异黄酮组大鼠在肠缺血前5 min,静脉注射三羟异黄酮1.0 mg.kg-1。假手术组仅暴露肠系膜上动脉。再灌注2 h处死动物取肠标本,观察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肠组织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血浆D-乳酸含量,检测肠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三羟异黄酮组肠损伤严重,W/D、MPO活性、血浆D-乳酸含量和ICAM-1表达升高(P<0.05或0.01);与模型组比较,三羟异黄酮组肠损伤明显减轻,W/D、MPO活性、血浆D-乳酸含量和ICAM-1表达降低(P<0.05或0.01)。病理学结果显示假手术组肠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损伤严重,三羟异黄酮组轻度损伤。结论:三羟异黄酮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ICAM-1的表达而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肠组织的聚集、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多塞平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多塞平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 1 2 0只 ,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 ,多塞平大、中、小剂量组 ,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以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测定皮层脑组织一氧化氮 (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NOS)、超氧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内游离钙 ([Ca2 + ] i)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多塞平 2 5、5、7 5mg·kg- 1 和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可降低NO含量、NOS活性、MDA含量及皮层神经元细胞内 [Ca2 + ] i 含量、升高SOD活性 (P <0 0 5或P <0 0 0 1 )。结论 多塞平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L-NA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组(IS组)、L-NA治疗组(L-NA组).IS和L-NA组按缺血后时间分为三个亚组:2 h、6 h、12 h.每组6只大鼠.L-NA组每次按20mg/kg,ip给药,每日2次,连续3 d.IS组给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插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FCM和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Bcl-2/Bax降低,缺血12 h治疗3 d时,L-NA组中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相应的IS组,Bcl-2蛋白表达、Bcl-2/Bax高于IS组,缺血2、6 h治疗3 d L-NA组中细胞凋亡率、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和Bcl-2/Bax与IS组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缺血后期应用L-NA对脑缺血有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Caspase-3、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调节Bcl-2/Bax蛋白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20.
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Research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puerarin o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METHODSIn this study,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odel was made by 2 hour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 followed by 24 hours of re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