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 :研究进展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 (NACT)前后微血管密度 (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改变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治疗的意义。方法 :手术前行NACT的宫颈癌患者 37例为研究组 (NACT组 ) ,直接手术的 2 0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的MVD和VEGF的表达 ,分析其改变与NACT的关系和意义。结果 :(1 )NACT的总有效率为 62 .2 % ;(2 )NACT组在化疗前与直接手术组MVD和VEGF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3)NACT有效者的MVD和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 ,无效者则无明显变化 ;(4)NACT后宫颈腺癌和鳞癌的MVD和VEGF表达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NACT对进展期宫颈癌有效 ,NACT有效者的MVD和VEGF表达明显减低 ,MVD和VEGF可以作为NACT的客观评价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局部晚期宫颈癌超选动脉化疗栓塞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是否行超选动脉化疗栓塞(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分为两组,NACT组117例为观察组,其中Ib2期24例,ⅡA期49例,ⅡB期44例,术前行1~3疗程PVM(卡铂、长春新碱、丝裂霉素)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3周评价疗效,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同期直接手术(Direct operation DOR)组28例为对照组,其中ⅠB2期24例,ⅡA期4例,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术后病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行NACT后肿瘤直径均不同程度缩小、肿瘤标记物SCC-Ag均不同程度下降,较前有显著差异(P0.05);化疗总有效率91.5%;手术切除率100%,观察组患者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宫旁累及、脉管浸润、阴道切缘阳性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NACT可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不增加手术困难程度及术后并发症,且有效降低术后淋巴结阳性、宫旁累及、脉管浸润、阴道切缘阳性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新辅助化疗(NACT)对比同步放化疗(CCRT)对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预后及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和顺铂方案NACT,观察组采用以吉西他滨为基础CCRT。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副作用及生存情况,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aspase-3、Survivin、Bax、Bcl-2表达。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切缘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放射性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EGF、Survivin、Bal-2阳性表达率、未复发转移低于对照组,Caspase-3、Bax阳性表达率、未复发转移患者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吉西他滨NACT与CCRT治疗年轻宫颈癌的近期疗效相当,但CCRT可能改善远期生存获益,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因子及上调细胞凋亡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作为评价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7年9月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4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临床有效(CR+PR)率为79.6%(39/49)。新辅助化疗有效组化疗前宫颈癌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数比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判定局部晚期宫颈癌化疗敏感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不同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配为TP1组和TP2组,TP1组紫杉醇用量60mg/m2、TP2组135mg/m2,顺铂均为60mg/m2,采用1~3个疗程化疗,化疗间隔TP1组为10天,TP2组为21天,化疗结束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比较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IP1组有效率76.7%(23/30),TP2组82.1%(23/28),两组疗效相近,P>0.05;白细胞减少TP2组(32.1%,9/28)多于TP1组(10.0%,3/30),P<0.05;余毒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紫杉醇60mg/m2联合顺铂60mg/m2化疗方案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基因2结合致癌基因1(BAG-1)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作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有效性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术前以铂类为基础NACT方案化疗并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选择60例同期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以及同一宫颈癌患者NACT前宫颈活检组织及NACT后手术切除标本中BAG-1及MCM2蛋白的表达,比较正常宫颈与宫颈癌组织及NACT前、后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其与NACT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NACT前宫颈癌组织中BAG-1及MCM2高表达率分别为67.8%(61/90)和81.1%(73/90),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11.7%(7/60)和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5.736和76.909,均P=0.000)。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BAG-1及MCM2高表达率分别为70.0%(63/90)和78.9%(71/90),NACT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104和0.139,均P>0.05)。NACT后,90例宫颈癌患者中有效59例(65.6%),无效31例(34.4%),NACT疗效与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线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均无关(均P>0.05)。化疗有效组的BAG-1高表达率低于化疗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2%vs.93.5%,χ^2=12.636,P=0.000),而化疗有效组和化疗无效组的MCM2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7%vs.83.9%,χ^2=0.235,P=0.628)。结论:BAG-1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以铂类为基础NACT方案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正>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是综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方案中的一项重要治疗策略[1],但目前临床尚无统一判断化疗疗效的标准。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及其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宫颈鳞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因素和NACT疗效的相关性,及其作为NACT疗效的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直接手术组、新辅助化疗前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对照组的宫颈组织标本中HIF-1α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明显升高;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深肌层浸润及局部病灶大小有关.NACT后,临床完全缓解3例(10%),部分缓解21例(70%),总有效率为80%.NACT后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HIF-1α的表达在临床有效组NACT后显著下降(P<0.01),而临床无效组NACT前后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HIF-1α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说明宫颈鳞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可能成为NACT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Ki67和Bax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K i67、Bax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新辅助化疗(neoad juvant chemotherapy,NACT)前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3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K i67和Bax的表达。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2.61%。化疗有反应者NACT前后K i67、Bax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反应者NACT前后K i67、Bax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患者NACT前后K i67和Bax变化值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病理分级患者NACT前后Bax变化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NACT前K i67 LI>33%和K i67 LI<33%患者的平均无瘤生存期分别为48.6个月和19个月(P<0.05)。结论:K i67、Bax与化疗疗效显著相关。K i67、Bax有可能作为判断化疗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动脉新辅助化疗和全身静脉新辅助化疗的卫生经济学状况。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科住院行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LACC患者68例,按其化疗途径分为动脉化疗组(36例)和静脉化疗组(32例)。比较两组化疗近期疗效、疗程、不良反应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两组化疗近期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6%vs.93.75%,P0.05);静脉化疗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作用均重于动脉化疗组(43.75%vs.33.33%,40.6%vs.13.89%,P0.05);静脉化疗组化疗期间总住院费用、药物费用、总住院时间、总化疗时间、首次化疗距手术时间均显著高于动脉化疗组(P0.01)。结论动脉新辅助化疗与静脉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相当,但动脉新辅助化疗疗程短、不良反应少、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降低,符合卫生经济学的要求,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新辅助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Survivin、caspase-3及PCNA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凋亡调控因子Survivin、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细胞增殖标记指数(PCNA)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40例卵巢上皮性癌、1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1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中Survivin、caspase-3和PCNA的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Survivin、caspase-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呈负相关;Survivin和PCNA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Survivin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率72.5%(29/40),且表达水平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0)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0%)(P<0.05).caspase-3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率0.5%(2/40),且表达水平远远低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P<0.01).结论 Survivin可能抑制caspase-3在卵巢癌中表达,导致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受阻,肿瘤形成;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能发生在卵巢癌恶性转化的早期;Survivin的表达与瘤细胞分化、增殖密切相关,并且其高表达可能会作为预后不良的标志;caspase-3在卵巢癌中极低表达,有望成为卵巢癌良恶鉴别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热凝固(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使子宫内膜去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两种手术方法和止血机制。方法应用两种RFT子宫内膜去除术式,分别使全部宫腔子宫内膜热凝固去除(A-RFT)和选择性保留部分子宫内膜(B-RFT)。研究组为1196例功血患者,根据年龄为分两组:≥45岁者427例为A-RFT组,采用A-RFT,以闭经为治疗目的;〈45岁者769例为B-RFT组,采用B-RFT,以月经减量为目的。平均随访72个月。以前两组中检测子宫内膜生存素(survivin)、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者76例为混合组,并选择同期采用激素治疗的38例功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①术后即时宫腔镜和内子宫膜诊刮病理显示,A-RFT组子宫内膜全部全层凝固性坏死,B-RFT组大部子宫内膜全层凝固性坏死,少部分子宫内膜遗存;②术后6个月时宫腔镜和诊刮病理显示,A-RFT组子宫内膜全部为纤维组织替代,B-RFT组为纤维组织夹杂少数腺体。③RFT治疗功血3个月内总有效率为94.8%(1134/1196),其中A-RFT组为96.5%(412/427),B-RFT组为93.9%(722/769)。治疗痛经的有效率为83.5%(106/127),其中A-RFT组为86.4%(38/44);B-RFT组为80.7%(67/83)。术后1年、2年和3年以上的有效率分别是92.6%(969/1047)、93.9%(866/922)和93.7%(609/650)。④混合组RFT6个月后子宫内膜组织Survivin、ER和PR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⑤主要并发症是术后1~2个月不规则阴道少量出血,占8.0%(96/1196);3个月后月经量多,占5.2%(62/1196)。前者为机化组织脱落不全所致,行清宫处理;后者因子宫内膜残留过多所致,经再次RFT后达到疗效。无子宫切除患者。结论两种RFT术式治疗功血安全、有效和微创,对子宫内膜的直接热凝固具有迅速和短期止血作用。治疗后子宫内膜纤维化和Survivin、ER和PR的表达下降,可能是RFT治疗功血远期有效和复发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examin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thymidine phosphorylase (TP) together with microvessel count in endometrial cancer,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METHODS: VEGF expression, TP expression, the microvessel count (factor VIII-related antigen positive cells), bcl-2 expression,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ndex, and p53 expression were determined in 50 resected endometrial cancer specimens,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F and TP expression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expression and microvessel count were also given attention. These 3 factors were analyzed with regard to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bcl-2 expression, PCNA index, and p53 expression. RESULTS: Staining status of VEGF and TP was identical in 37 (74%) of 50 tumors, the correlation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ombined analysis of VEGF and TP status showed that tumors which were VEGF-positive and/or TP-positive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microvessel count than did tumors which were both VEGF-negative and TP-negative (p < 0.001 and p < 0.05, respectively). TP expression correlated with bcl-2 expression, and VEGF expression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CNA index. Although clinical stage (p < 0.01), PCNA index (p < 0.01), and p53 expression (p < 0.01)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disease-free survival, neither VEGF/TP expression nor microvessel count contributed to prognostic estimates. CONCLUSIONS: VEGF and TP may cooperatively promote angiogenesis in endometrial cancer, but these expressions may have limited additional prognostic valu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拓扑替康联合顺铂(TP)治疗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预后。方法 将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Ⅱ~Ⅳ期卵巢癌的94例患者分为3组:(1)TP组:30例,给予顺铂75mg/m^2,第1天;拓扑替康0.75mg·m^-2·d^-1,第1~5天。(2)紫杉醇+卡铂(TC)组:31例,卡铂剂量按(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5给予,第1天;紫杉醇135mg/m^2,第1天。(3)环磷酰胺+顺铂(PC)组:33例,给予顺铂75mg/m^2,第1天;环磷酰胺500mg/m^2,第1天。3组患者均以21~28d为1个化疗周期,6~8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加部分缓解(PR)为有效。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毒副反应及预后。结果 (1)化疗反应率:TP组CR为8例,PR为13例,有效率为70%(21/30);TC组CR为10例,PR为14例,有效率为77%(24/31);PC组CR为5例,PR为9例,有效率为42%(14/33)。TP组有效率与T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组相比,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无瘤生存率: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TP、TC、PC组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71%、42%;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64%、39%。各组间1年及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总生存率:TP、TC、PC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97%、9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84%、67%。各组间1年及2年总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毒副反应:发生Ⅲ~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TP组为18例(60%),TC组为8例(26%),PC组为10例(30%),TP组分别与TC、P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毒副反应,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卵巢癌的一线化疗方案,TP方案虽不能取代TC方案,但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三种输卵管疏通术治疗后发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输卵管疏通术后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应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9例输卵管性不孕者分别经三种输卵管疏通术后发生输卵管妊娠 (TP)的患者 ,分成 3组 ,比较 3组疏通术前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结果和疏通术后通畅与非通畅输卵管的TP发生率。结果 :疏通术前 ,示输卵管柔软 5 7条 (34例 ) ,发生TP 2 1例(6 1.8% ) ,而欠柔软 /僵硬 79条 (5 6例 ) ,发生TP 4 8例 (85 7% ) ,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输卵管周围有无粘连者TP发生率差异也存在显著意义 (P <0 0 5 )。无论畅与不畅 ,3组术后TP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疏通术前HSG提示输卵管欠柔软、僵硬以及存在周围粘连者可能是疏通治疗后输卵管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此类病变严重的输卵管不宜选择疏通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TP、PTP及CAP化疗方案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口紫杉醇(泰素)与铂类联合化疗方案(TP)、国产紫杉醇(紫素)与铂类联合化疗方案(PIP)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毒性,并与环磷酰氨、阿霉素及铂类方案(CAP)进行比较。方法对1993年12月至1999年4月采用TP、PIP及CAP化疗方案治疗的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泰素组(TP组)22例、紫素组(PTP组)18例,CAP组38例。结果泰素组有效率为55.6%,紫素组有效率为71.4%;紫杉醇作为一线用药有效率为88.9%,CAP作为一线用药有效率为55.9%。紫杉醇的毒副作用有造血功能抑制、消化道症状、脱发、外周神经炎、肌肉、关节疼痛,其中2例出现Ⅲ度外周神经损伤。结论TP或PTP作为一线用药疗效高于CAP,国产及进口紫杉醇在疗效及副作用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来曲唑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方法建立大鼠内异症模型,随机将20只建模成功大鼠分为来曲唑组和盐水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EM大鼠异位病灶体积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病灶中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P450arom)、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FSH、LH、E2水平。结果:来曲唑组异位病灶体积缩小(P<0.01);异位内膜中P450arom、COX-2、VEGF、PCN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来曲唑组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两组大鼠血清FSH、LH、E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来曲唑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有效。来曲唑通过降低异位内膜局部P450arom、COX-2、VEGF蛋白表达及抑制异位内膜增殖并促进凋亡发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来曲唑对大鼠血清FSH、LH、E2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RNA i技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株Survivin基因,观察HeLa细胞株的细胞凋亡率、survivin蛋白表达及对顺铂(DDP)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以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株为体外研究模型,设脂质体组、对照组、RNA i组进行实验。(1)半定量RT-PCR,W 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 mRNA、蛋白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2)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3)用MTT法分析DDP对各组细胞存活率作用的浓度。结果:(1)RT-PCR检测结果显示,Survivin扩增条带(206bp)的亮度差异显著,RNA i组明显弱于脂质体组及对照组。RNA i组Survivin mRNA相对含量较质脂体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 estern blot检测各实验组Survivin蛋白的表达,脂质体组与对照组Survivin蛋白条带明显存在,且基本一致,而RNA i组同样位置的条带基本消失;(2)RNA i组细胞阻滞在G0/G1期,G/M期减少,与脂质体组和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顺铂处理后脂质体组、对照组、RNA i组的IC50分别为(0.298±0.035)、(0.147±0.031)、(0.012±0.001),RNA i组HeLa细胞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增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RNA i明显抑制了Survivin在转录及翻译水平的表达;RNA i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能明显提高宫颈癌HeLa细胞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粘附素(FN)介导的卵巢癌细胞与胞外基质粘附对耐药的影响,并检测细胞粘附耐药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方法:建立FN介导的细胞粘附模型,设定为粘附耐药(FN)组,以未铺纤维粘附素接种细胞为对照(NOFN)组。经细胞增殖实验(MTT)检测不同浓度(0.1、1.0、10.0、100.0μmol/L)紫杉醇(Taxol)对粘附耐药组和对照组细胞(A2780、SW626)生存率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2组细胞50μmol/L紫杉醇作用24h后的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和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细胞粘附耐药形成前后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细胞株A2780和SW626经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后FN组细胞生存率均明显高于NOFN组(P均<0.05)。FACS检测结果显示两株细胞FN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N0FN组(P均<0.05)。Westernblot和FACS法检测结果显示,两株细胞FN组Survivin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N0FN组(P<0.05)。结论:纤维粘附素(FN)可能通过上调Survivin的表达介导卵巢癌细胞粘附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