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结核菌素反应状况,为开展结核病预防用药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由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对970名中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调查,并对其反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PD试验人数970人,阳性反应683人,阳性率为70.4%.其中初中学生PPD试验101人,阳性反应78人,阳性率为77.2%,;高中学生PPD试验869人,阳性反应605人,阳性率为70.0%,初、高中学生PPD反应一般阳性率没有差异(P>0.05).强阳性反应141人,强阳性反应率20.6%,其中初中学生强阳性反应29人,强阳性反应率28.7%;高中学生强阳性反应112人,强阳性反应率13.0%,初中学生强阳性反应率高于高中学生,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有卡痕者PPD试验阳性者和无卡痕者PPD试验阳性者的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建议定期采用结核菌素对中学生进行结核病监测工作,可把结核菌素试验反应硬结平均径≥15 mm的强阳性反应者列为预防性治疗对象,以减少中学生结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田地区小学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和田地区防控小儿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在和田市、墨玉县、喀尔塞乡及昆其村随机抽取4所小学,7~14岁儿童共3540名,在学生中开展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TB-PPD)测试。结果:3540名儿童中,阳性者249人,阳性率为7.03%;不同性别组、年龄组、民族组及区域组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及其构成比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卡痕组之间试验结果及其构成比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卜痕者的试验阳性率高于有卡痕者。结论:PPD实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筛检结核感染及肺结核的方法,根据试验结果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东莞市厚街镇中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莞市厚街镇中小学生结核杆菌感染状况,为防控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广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项目要求,对厚街镇中小学2009年入学新生开展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检测。结果 3289名中小学生中,PPD试验总阳性率47.13%,其中阳性率46.49%,强阳性率0.64%。初中生PPD阳性率、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随年龄增大呈增高趋势。女学生阳性率、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男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公办小学学生PPD阳性率高于民办小学,本地户籍小学生PPD阳性率高于非本地户籍,有卡痕中小学生PPD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卡痕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中小学入学新生应进行PPD检测以及同时调查卡痕,了解学生中结核杆菌感染状况与卡介苗接种情况,并对重点人群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分析某民族高校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大学新生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的结果,为针对性开展结核病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学院为单位,选取部分汉族及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大学新生进行PPD试验,对PPD试验强阳性者进一步行胸片和痰培养查结核菌,对确诊肺结核者行抗结核治疗.结果 426名受检者中,维吾尔族阴性率最高,分别和藏族、蒙古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37.32%,备民族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3.303,P>0.05),男女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强阳性率5.40%,蒙古族强阳性率9.68%,明显高于维吾尔族的2.13%(P<0.05).确诊1例肺结核患者,患病率为234.74/10万.结论 PPD试验仍然是高校新生发现结核病的必要辅助诊断方法,根据PPD试验结果,对不同民族学生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结核病在民族高校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何钟宓  岳冀  李熙 《四川医学》2009,30(9):1414-1416
目的了解涂阳和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人群的结核病感染情况。方法确认涂阳和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分别是476和633人,均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72h观察结果,并与健康体检人群526人的PPD结果作对照。结果涂阳和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感染率分别为93.27%和89.0%,感染年龄分布主要在20~30岁人群组,各年龄组人群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体检人群的结核病感染率为68.6%,各年龄组人群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涂阳和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PPD皮试强阳性检出率为25.4%和6.0%;健康体检人群的强阳性检出率为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PPD筛查,并对阳性者作进一步检查,可早期发现潜伏结核病感染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6.
收集2007-2010年某高校13 360名新生入学时的结核菌素试验(PPD)和胸片资料,在新生中检出结核病25例(患病率0.18%),PPD强阳性组1 790例(13.40%).将X线胸片无异常、PPD强阳组的学生,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分为两组,治疗组(814例)予以预防性抗结核治疗,非治疗组(976例)不予干预.4届学生在校4年期间共检出结核病34例,患病率0.25%.除2008年学生外,各年级不同PPD结果组学生患病率均为强阳组明显高于阳性组和阴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23.20、10.58、18.80,P<0.05).提示PPD试验、胸片仍是新生结核病筛查的重要手段,高校对PPD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治疗,定期健康体检是控制学校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聪颖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106-106
目的分析某部队近年来人伍新兵结核感染情况,为部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某部队2008~2011年入伍新兵共5612人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以PPD试验阳性而双上臂无卡介苗接种瘢痕者计算结核感染率。结果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阳性率为49.4%(2772人),强阳性率为2.9%(163人)。无卡痕人数3300人(58.8%),无卡痕阳性人数990人,结核感染率为30%。城市籍新兵结核感染率(33.8%)明显高于农村籍新兵结核感染率(27.7%,P〈0.01)。结论分析部队新兵结核感染情况可以为部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资料,对部队结核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筛检处理方法对我校入学新生肺结核检出及在校生发病情况的影响,为高校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9年我们对入校新生首先进行胸部透视筛检,2010-2013年改为胸部透视与结核病菌素(PPD)试验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对胸部异常者进行拍摄胸片及痰结核菌检查,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规范抗结核治疗,对 PPD 试验强阳性且胸透无异常者实施预防性治疗。结果2010-2013年新生肺结核平均检出率(0.22%)高于2006-2009年(0.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 〉0.05),在校生结核病发病率2006-2009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2013年呈逐年下降趋势,更改筛检方法后近4年肺结核总发病率(0.05%)明显低于前4年(0.1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56,P 〈0.01)。结论高校新生结核病筛检最好胸部透视与 PPD 试验两种方法同时进行,预防性治疗应列入结核病防治策略之中。  相似文献   

9.
马兴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54-355
目的了解我县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情况,制定今后结核病防治措施。方法使用专用注射器和针头,在受试对象左前臂掌侧中上部1/3处常规消毒,皮内注射PPD试验液0.1ml,72h后观察结果。结果本次调查3018人,阳性率为38.50%,强阳性率为1.66%;男女生PPD试验阳性率、强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城乡学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初中生与小学生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PD试验对诊断结核病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试验结果可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结核病在校园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近年来高校学生结核感染状况,了解其动态变化趋势,为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新生入校和第4学年时分别进行PPD试验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2001年调查入校新生270人,PPD试验阳性率为41.85%(113人),其中强阳性率为9.63%(26人);无卡介苗预防注射疤痕95人(35.19%),其中无卡介苗预防注射疤痕而PPD阳性23人;城市籍新生结核感染率22.64%,农村籍新生结核感染率26.19%。对PPD试验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2005年对该年级学生结核感染状况进行追踪调查,PPD试验阳性173人(64,07%),其中强阳性43人(15.93%);无卡痕阳性47人;城市籍新生结核感染率67.92%,农村籍新生结核感染率26.19%。预防性治疗26人4年后PPD结果无变化,无新发结核病例。结论在该批学生中进行PPD试验调查,可以监测入校新生结核感染率,尽早筛出传染源,对PPD试验强阳性者可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秦皇岛地区农民工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区域结核病控制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秦皇岛地区2006-2007年结核病控制项目登记发现的农民工中240名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文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结核病接触史(X^2=18.556)、卡介苗接种卡痕情况(X^2=54.01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既往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农民工结核发病率增加,而卡介苗接种有卡痕对结核预防有保护作用。因而结核病接触史、无卡介苗接种史等因素是该地区农民工结核发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高校新生结核病专项检测及PPD试验强阳性预防性服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志静  董春玲  骞美芳 《吉林医学》2011,(29):6160-6161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和结核菌感染预防性服药效果。方法:现场问卷调查入校新生的结核病知识,同时实施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无症状强阳性者经胸透排除肺内病灶,进行预防性服药治疗。结果:2008年~2010年新生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观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预防性服药三届新生均无结核病新发病例。结论:随着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加强,高校新生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明显增高;通过PPD试验筛查结核菌感染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性服药治疗,可有效控制结核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大学新生结核菌素结果探讨,分析如何提高边远地区及流动儿童BCG的接种率。方法:对1979名学生进行了卡介苗(BCG)卡痕的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分析。结果:有卡痕的男女学生共计1083名,PPD试验均为阳性反应,无卡痕的男女学生共计896名,PPD试验阳性者350名。强阳性者8名,确诊肺结核4人,其中自然感染342人(38%)。结论:在城市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对1岁以内的儿童。在边远地区、乡镇农村,加强落实卡介苗接种率的管理力度,是降低我国结核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人群化学预防前瞻性定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的人群对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的反应强度以及对强阳性反应者采用异烟肼(INH)化学预防的远期效果。方法(1)按人群不同分为3组:A组,高校4896名在校大学生;B组,568名进城农民工;C组,活动性肺结核病家庭接触人群483人。(2)分别对3组人群进行PPD皮肤试验,筛选强阳性人群。每组强阳性人群再分成2组:预防组给予INH300mg/d口服,1次/d,疗程为10个月。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2组人群均随访3年。结果(1)3组人群结核病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8,P<0.01)。(2)3组人群PPD试验结果强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98,P<0.01)。(3)INH预防:A组,68人;B组,23人;C组,41人。随访3年后,结核病发病人数:A、B组均无一例发病,C组2人发病,总发病率为1.52%(2/132)。(4)对照组发病人数:A组,7人(7.00%);B组,3人(7.32%);C组,5人(14.29%),总发病率为6.83%(12/176)。3组人群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P>0.05)。(5)预防组和对照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结论结核病在不同的人群中有不同程度的流行,PPD反应强阳性者采用INH化学预防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婴幼儿卡介苗(BCG)接种质量,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提高预防接种效果。方法:收集常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预防接种门诊已接种BCG的1533例婴幼儿资料,对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分析PPD试验结果及有关影响因素,对BCG接种质量予以评价。结果:1533例婴幼儿中卡痕率94.59%,PPD试验阳转率96.09%。不同性别、户籍地、出生体质量和不同年龄婴幼儿PPD试验阳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痕均径3~5 mm和>5 mm的婴幼儿PPD试验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卡痕<3 mm者(P<0.01)。结论:常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BCG接种质量较好,达到国家基础免疫标准。性别、户籍地、出生体质量、PPD试验年龄对BCG阳转率均无明显影响,重视BCG质量和BCG接种技术对提高接种效果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蔡柱山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5):105-106
目的调查武威市凉州区张义乡、中路乡中、小学生结核感染及肺结核患病状况,为做好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张义乡、中路乡22所中、小学校4936名学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并对硬结横径≥20mm或有水泡者进行胸透和X线摄片检查,对胸片异常者做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结果中学生PPD试验强阳性率(4.8%)高于小学生(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6,P〈0.01)。中、小学生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696.56/10万和189.4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5,P〈0.01)。结论凉州区张义乡、中路乡中、小学生肺结核患病率较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保定北市区中小学结核菌感染及结核病发病情况,预防结核病发生,控制结核病在中小学中传染、暴发流行。方法:对33所中小学校21161名学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对强阳性者进行x线摄片检查,对胸片有异常阴影者做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结果:①北市区中小学生阴性率较高,达62.70%。②强阳性率中学生(11.28%)高于小学生(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5,P〈0.01)。③强阳性率城市(10.24%)高于郊区农村(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9,P〈0.01)。④确诊4例肺结核患者均为中学生,总患病率18.90/10万。结论:保定市北市区中小学生整体患病率较低,考虑该区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学生免疫力较强,另一方面该区连续多年对中小学生进行结核病体检,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柳州市柳东新区2017—2021年学校结核病流行及处置情况,为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1年学校结核病疫情资料,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密切接触者筛查、预防性服药、后续发病等。结果 柳州市柳东新区2017—2021年共报告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5起、散发疫情168起,病例189例,年平均发病率45.09/10万,男女比例为2.44∶1,18岁以上为主(57.14%),病例集中9月(21.16%),以体检发现为主(39.15%)。聚集性疫情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tuberculin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test, PPD)强阳性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服药率65.79%;密切接触者中PPD强阳性潜伏感染者比例,聚集性疫情高于散发疫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P<0.01);聚集性疫情PPD强阳性潜伏感染密接者2年内进展为结核病病的比例,未预防性服药者高于预防性服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P<0.01);在未预防性服药前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监测人群结核情况,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用PPD皮内试验监测对象,阴性者补种卡介苗,强阳性者进一步胸透、拍片、查痰,并给予雷米封预防性服药及追踪观察。结果 1998-2000年3246名监测对象,仅1人患结核病,比1995-1997年7人患结核病有大幅度下降。结论 用PPD皮内试验法监测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梧州市大中专新生结素试验(PPD试验)强阳性人群的特征,为制定大中专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与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梧州市2010-2015年大中专新生进行PPD试验,一年后对强阳性者(排除当年确诊结核者)进行X胸片复查,同时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上监测有无发病,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PPD试验强阳性率为3.51%,各年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308,P0.05),发病率为22.57/10万。未在监测的强阳性学生中发现肺结核病例,近6年来梧州市大中专学校未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结论 大中专学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建立学校结核病预警,对重点学生群加强监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