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痹浅析     
痹证常见于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中医理论认为本病是由于正气亏虚,复感风寒湿三气闭阻脉络而成。近年一些临床资料提示本病属热者甚多。①②个人就痹证化热的成因及机理提出初步探讨,以供参考。一、热之由来三气化热《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现代临床观察也证明痹证的主要病理因子是风寒湿三邪。③热痹之成,常由三邪所化。如《类证  相似文献   

2.
风湿性关节炎是北方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中医“痹病”范畴,临床可按风寒湿痹辨治,其发病主要与气候条件、生活环境、个人体质及抗病能力有关,《素问》认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济生方》明确提出“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之气而成痹也”。可见风湿关节炎除重受风寒湿等邪气之外,素体的强弱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虚阳气不足,腠理空疏,卫阳不固,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脉络,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酸沉、重着、麻木等。也有素体的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感受风寒湿之邪久治不愈,  相似文献   

3.
风湿痹为临床常见病证,多由风、寒、湿、热之邪入侵人体,闭阻经络关节,气血不畅,以全身关节呈游走性红、肿、重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风湿痹的发病与外感邪气和肌体抗邪能力有重要关系,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灵枢·百病始生篇》: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贼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素体虚弱,御外无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临床辨证当辨别风、寒、湿、热痹的不同。风寒湿热之邪致病虽各有特点,但往往相继杂至、合而为痹,很难截然区分。…  相似文献   

4.
热痹用热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者寒之,乃常法,热因热用,活其法也,热痹佐以热药,取其巧也,其中机理,耐人寻味。本文试作初探,以抛砖引玉。1 热痹成因 痹证主要是由风、寒、湿三邪侵犯人体,流注经络,致气血不和,运行不畅而成。临床又分风寒湿痹与热痹两种。 热痹成因,一为素体阳盛,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而成。诚如尤在泾《金匮翼》云:“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痹翕然而闷也”。二为风寒湿痹久治不愈,邪蕴化热而为热痹。《类证治裁》云:“初因风寒湿邪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此外,久痹伤阴,阴虚内热,久痹成瘀,瘀滞发热等,均可发展为热痹。  相似文献   

5.
《经》曰:"痹之安生,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病之发生,有正气不足之内因,外加风寒湿邪侵着而致病。其有单邪致病者,有兼邪致病者,总的来说,其单邪致病,如风邪、寒邪等因毒侵及人体,较易治愈。其多邪致病者,如风寒湿热等兼之邪侵及人体,往往缠绵  相似文献   

6.
汪履秋主任医师治疗痹证,经验丰富,临证详审病机,细辨脉证,区别标本,推判转归,以变应变,随变而治,致许多顽痹得解。现将江老治疗痹证的经验归纳如下。1证治分型,随证加减痹证的形成内为正气不足,外为风寒湿热侵袭。正如《灵枢》云:“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素问》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机体,势必影响卫气营血津液,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气血不和则气滞血瘀。如《素问}}云:“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灵枢})云:“沫得寒则聚”。综述痹证的病因病机,为风寒湿热痰瘀之邪留伏骨…  相似文献   

7.
痹病有多种类型:有按证性质分,按病因分,按病位分,按脏腑分。辨治较为复杂。痹是闭塞不通之意。《素问·痹证》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说明了痹病的病因与风寒湿三气有关。痹病的成因气血营内虚是内在条件,风寒湿热外袭是外在因素,经络气血痹阻是痹病...  相似文献   

8.
王平 《四川中医》2005,23(11):22-23
痹证不仅是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而且风寒湿三气还要与形气相结合,因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痹。不与形气相合不能为痹。根据风寒湿三气的特性及形气相合,邪气的偏盛,而分别分为行(风)痹、寒(痛)痹、湿(著)痹。三气从阳化热而为热痹。肾虚寒邪深侵,久治不愈,复感三邪而成旭痹。痹证视其邪气的偏胜而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治疗。痹病是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故在治疗主邪以致的痹病时,其他二种邪气的治法,不能没有。旭痹病程长,需坚持长期服药调养,方能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9.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其病机是气血阻闭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宣通”是各型痹证的共同治法。气血流通。营卫复常,则痹痛可逐渐痊愈。风寒湿痹,辛而温之,使阳气振奋,驱邪外出;风湿热痹,疏风清热化湿,使风散热清湿去;顽痹痰瘀胶  相似文献   

10.
动物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浅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属常见多发病之一 ,治疗颇为棘手。而中医用动物药治疗 RA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现就动物药治疗 RA的机理及用药规律略陈管见。1 机理浅析RA属中医痹病范畴 ,其基本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RA急性发作期 ,风寒湿热诸邪乘虚侵袭人体 ,注于经络 ,留于关节 ,使气血运行不畅 ,故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舒经通络为其治法。一些动物药 ,如乌梢蛇、羚羊角有祛风通络、止痉定痛、清热除湿之功效 ,且作用迅猛 ,常为植物药所不及。RA久不愈 ,血脉瘀阻 ,津液凝聚 ,瘀血痰浊阻痹经络…  相似文献   

11.
痹病治疗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者闭也,闭阻不通之意。广义的“痹”泛指机体为病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如五体痹、五脏痹、咳痹、食痹、小瘕痹、血痹、孟春痹等。狭义的“痹”即今所谓之“痹病”。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其主要机理是气血闭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痹病一词,首见于宋·窦材《扁鹊心书·痹病》:“风寒湿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  相似文献   

12.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后世医家遵《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多从风寒湿三邪论治。治法必去此风寒湿三气之邪而痹病可愈。临证中风邪易祛,寒邪易散,而水湿之邪胶滞难除,为三邪中坚者,且性阴粘着,易留关节筋骨,致病多缠绵难愈。故治痹尤当治湿,湿邪祛则风寒无党而易散。 痹证初起,不论肿在小关节还是大关节,疼痛则一;不论是风邪、寒邪还是湿邪偏胜,走关节,入筋  相似文献   

13.
痹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者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乘虚侵袭,造成经脉气血不荣,出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或累及脏腑为特殊的一类疾病.包含了西医一些风湿病(结缔组织病).兹结合中医临床及现代研究对“痹病必夹湿”作一分析.1 痹病临床常见证与湿证的关系1.1 风寒夹湿 《内经?痹病》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风寒并不是单独致病,而是往往与湿邪相兼为病.风为百病之长,擅行而数变,往往与它邪夹杂为病,最常见的是风以湿邪为载体而留滞人体肌肉经络关节,从而导致风湿痹证;寒为阴邪,湿亦为阴邪,二者同气相求,易于兼杂为病而成寒湿痹阻.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80-782
彭江云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机为阳虚邪凑,其治疗特点可概括为三因并治、祛邪为先,营卫同调、气血并补,活血通络、补益肝肾,顾护胃气、善用温药。彭教授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肾虚寒凝、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六型,辨证论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正>痹病是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病邪侵袭为患,痰浊瘀血阻滞,引起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肢体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1]。《素问.痹论》曰:"痹之安生?歧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随着对痹病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痰瘀在痹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痹证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是指外邪侵袭于肌表、经络、关节 ,气血运行不畅 ,引起肢体、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屈伸不利的一类病证。涉及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 ,临床应用辨证施护的方法配合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浅淡体会如下。1 病因病机痹证的发生主要由于正气不足 ,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 ,内因是痹证发生的基础 ,素体虚弱、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①风寒湿外袭。由于正气不足 ,风寒湿三气乘虚内袭 ,气血为之凝滞 ,久而成痹 ,风胜者为行痹 ,寒胜者为痛痹 ,湿胜者为着痹。②邪留化热 …  相似文献   

17.
张沛虬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60余年 ,对痹证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张师认为 ,治疗痹证初起时 ,风寒湿三气 ,很难截然分开 ,只是偏胜而已 ,辨证之关键 ,在于分清寒热 ,若认证不确 ,则用药乖谬。同时 ,还认为久痹正虚 ,肝肾不足 ,气血俱虚 ,治疗必须重在补益。他常在益气补血的基础上 ,佐以虫类搜剔药 ,使正气得复 ,邪气消除 ,气血调和。此外 ,痹证关节痛剧或久痹疼痛顽固 ,为风寒湿热痰瘀诸邪留伏骨髓所至 ,遵叶天士“络瘀则痛”之意 ,主张搜剔络隧之瘀 ,此时 ,用一般祛风化湿散寒药 ,效果不显。佐以透骨搜络之虫类药 ,取效最捷。药如…  相似文献   

18.
针刺“养老”穴治疗痹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凡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证。《素问·痹论篇》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指出了风寒湿之邪为本病的病因;《灵枢·周痹篇》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其痛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指出了周痹的病因是风寒湿邪及其疼痛的特点。本组病例均为风寒偏胜之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对称的多发性关节炎,以手、腕、足、踝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呈红肿热痛和运动障碍,到晚期关节可变至强硬,甚则畸形。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为素体虚弱,腠理疏松,营卫不固,复感风寒湿邪,流注于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即是此义。该病病程较长,致残率高,为疑难病之一。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自拟的通痹散配合西药美洛昔康片口服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6例,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痹者,闭也,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以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酸、疼、肿胀、麻木和屈伸不利为特征,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春夏梅雨季节为多见。自《内经》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说,诸家无不守之,然以笔者所见,三气之中湿气尤为重要,因之提出“痹从湿治治”之浅见。《素问·痹论》曰:“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气也”,《金匮·中风历节篇》提出汗出入水中,热为湿郁的发病机理,《儒门事亲·痹论》云:“此疾之作,多在四月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湿土用事之月……或凝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