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目的总结床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5例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实施精心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住院时间6~8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9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B超显示肌瘤较治疗前平均缩小40%~80%。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围术期做好各项精心护理措施,是顺利完成手术和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6例实施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围术期精心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未发生腹腔脏器损伤及粘连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26±0.72)d。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做好围术期各项规范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腹腔镜下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健康宣教等整体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出血量(39.60±14.28)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32±15.10)h,住院时间(6.27±2.09)d,并发症发生率6.25%(2/32)。结论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实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清除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4例出现切口轻度疼痛,2例体温升至38℃39.0℃,经对症处理后,239.0℃,经对症处理后,23 d症状缓解。未见大出血,尿漏、肠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3 d症状缓解。未见大出血,尿漏、肠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24 h。住院524 h。住院58 d,痊愈出院。结论对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输尿管及周围组织损伤,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出血量(132±12.56)m L,平均手术时间(52±4.28)min,术后平均排气时间(23±1.62)h,平均住院天数(5±1.12)d。患者均获3~6个月随访,未出现复发及相关并发症。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11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70例)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治疗的50例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给予围术期精心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3.10±2.52)h,术后住院时间(3.50±0.5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2/50)。结论对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4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监测病情、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皮下气肿3例,切口感染2例,尿潴留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腹腔大出血、盆腔感染、肠管损伤、粘连性肠梗阻、尿漏等其他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3.56±1.20)h,住院时间(6.02±0.79)d。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发放自制护理工作满意调查表显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率为98.57%(138/140)。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间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对将86例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效果肯定。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规范进行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顺成功实施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胃排空障碍等其他并发症。住院时间7~10 d。随访12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对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心理疏导、疼痛干预、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64例患者,术前全面评估病情、细致开展心理护理,术中熟练掌握配合技巧,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等围术期护理。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术中未发生仪器故障等不良事件。手术时间(82.5±12.4)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0.2±2.2)h。术后出现2例术区血清肿(Ⅱ型),均经理疗、热敷后吸收。住院时间(7.4±1.5)d。术后随访10~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加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围术期护理,可避免术中不良事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0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在围术期间精心实施心理支持、病情观察、切口护理、营养指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9.98±3.12)h,住院时间为(5.6±2.4)d。术后发生阴囊轻度积液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切口感染、尿潴留,均未应用止痛剂。随访1~2 a,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对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间规范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8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总结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6年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88例妇科疾病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及观察。结果8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术中出血、术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平均出血量26 ml,术后1 d基本可恢复正常。出院后随访患者满意。结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围术期护理及术中的配合是腹腔镜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12月份96例子宫肌瘤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96例病人术后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子宫肌瘤手术病人不仅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术后如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临沂市康复医院住院的41例实施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结果 41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行腹腔镜下修补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或开胸手术,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63±16)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8 d,随访3~36个月,共有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但所有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后均好转痊愈,无一例患者术后复发。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发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及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对其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进行统计与总结。结果本组7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住院5~10 d,平均7 d,无严重术后并发症。1例经冰冻切片为子宫肌瘤恶变,术后第2天即行开腹手术切除子宫与附件。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与创伤小、恢复较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还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维持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体会。方法对56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经腹膜后途径实施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5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32~63 min,术中出血量20~85 m L,术后病理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未发生出血、尿漏、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4~48 h,术后住院时为4~8 d。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患者腰疼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复查超声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时间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行精心围手术期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未发生压疮、肺栓塞、肾脏大出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实施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做好优质护理工作,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各34例。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热病率均少于或低于开腹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术后患者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7—2017-01间手术治疗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10例和经腹组(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70例。比较2组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盆腔粘连情况优于,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2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可根据医院条件及患者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