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胶原酶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36例行胶原酶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观察疗效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护理.结果:6个月后随访,36例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7.2%.结论:胶原酶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疗效确切、创伤小.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护理胶原酶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椎间孔硬膜外置管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椎间盘内注入胶原酶化学溶盘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国内已有报道[1],但操作方法繁杂,且注药后过敏,疼痛加剧,神经损伤在所难免。笔者等为防止过敏、疼痛加剧而研制了胶原酶止痛复合稀释液[2],并采用CT技术对腰部椎间孔径路硬膜外间距与深度进行了测量,建立了该径路最佳穿刺点的定位方法[3]。本文旨在研讨采用椎间孔径路硬膜外置管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资料与方法资料 共治疗200例,其中椎间孔硬膜外置管注入胶原酶行溶盘术100例(下称硬膜外组)。为对其疗效进行对照,选择同期手术切除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下称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侧隐窝进路突出物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在CT引导下经侧隐窝进路穿刺,观察组采用突出物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对照组采用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术后3、7 d、1、3、6、12月随访,记录患者的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改善率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溶盘术后1、3月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12月观察组疗效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突出物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  相似文献   

4.
胶原酶溶盘术后早期神经根病损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戴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1):852-856,i0001
[目的]探讨胶原酶溶盘术后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原因,寻找胶原酶溶盘术后出现早期神经根病损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临床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开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盘术1280例,其中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病例12例(发生率0.94%)。实验将18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后纵韧带完整+盘内注射组,B组为后纵韧带破损+盘内注射组,c组为盘外(硬膜外腔)注射组,大体及光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椎间盘及神经根改变。[结果]临床资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盘内+盘外溶盘组胶原酶使用剂量大,出现早期神经根损伤病例明显多于其他组(P〈0.05);12例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病例中,10例约在溶盘术后7d内出现;8例术中均未见明显神经根压迫;随访4—30个月,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但无1例痊愈,且3d内手术治疗病例优良率明显高于8d后手术治疗病例。动物实验显示胶原酶对髓核有明显溶解作用,B组(后纵韧带破损组)神经根出现明显损害,C组(盘外注射组)椎间盘内未见明显溶解,亦未见神经根损害。[结论](1)胶原酶溶盘中间产物和残余髓核溢人椎管可导致神经根损害症状,大剂量的盘内外联合溶盘可加剧神经根损害的发生率,对后纵韧带、纤维环破裂、髓核突人椎管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胶原酶溶盘术应慎用;(2)胶原酶溶盘术后神经根损害预后差,预后与手术早晚明显有关;(3)胶原酶溶盘术后严格卧床,正确翻身,有助于降低神经根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溶盘的用药剂量差别较大,文献报告为70 -2 400 U[1,2]。有关硬膜外注射溶盘的量效关系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前瞻、随机的方法,对比观察了1 200 U和2 400 U胶原酶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盘术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病因,青少年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常规治疗效果多不满意,胶原酶溶盘作为新兴的治疗方法,对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很少报道。本研究拟通过观察34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溶盘疗法的治疗效果,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非包容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纳入自2014-01—2017-01诊治的60例非包容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采用单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观察组)。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腰痛及腿痛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1例出现出口根感觉异常症状,经2周中频脉冲电疗后好转;2组各有1例复发,行开放手术治疗。2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6、12个月腰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12个月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非包容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更佳,患者腰痛缓解明显,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阻滞配合牵引在胶原酶溶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配合牵引在胶原酶盘内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硬膜外阻滞配合牵引,解决胶原酶溶解术后的 臀疼痛加剧反应问题,以及溶解后对长期疗效的影响,所获数据经x^2检验。结果 两组在溶解术后在6个月内,随时间延长疗效越好,两组间6个月优良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不同时间疗效组内比较P<0.05,其疼痛增剧反应在治疗后明显减轻或消失,对照组内比较P>0.05,止痛效果差。结论 硬膜外阻滞配合牵引;应用于胶原酶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利于缓缓疼痛加剧反应,提高优良率。  相似文献   

9.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胶原酶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项经济实用、快捷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将PCEA泵用于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郑汉江  段小锋  印武  李震  陈俊君 《骨科》2013,4(1):36-38
目的研究分析数字血管减影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连续患者自控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三组:单纯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组(A组,n=90),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单次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组(B组,n=77),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连续患者自控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组(C组,n=73)。治疗效果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B、C组的优良率均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C组术后3 d优良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B、C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治疗效果比单一射频治疗疗效更好。联合治疗缓解疼痛比单纯射频更快,术后即刻见效,而采用PECA比单次硬膜外注射早期疗效更加平稳,但是长期疗效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疗效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颈椎硬膜外置管、腰椎间孔硬膜外、Ls-S1侧隐窝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注射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652例。结果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为92.3%、90.3%,主要不良反应为疼痛加剧、过敏反应、脊髓损伤、腰麻等。结论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及颈椎间盘突出症见效快、疗效较高、创伤小、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2.
注射胶原酶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7例确诊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采取对其突出的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方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椎间盘的变化,溶解不彻底的患者进行重复注射,观察该方法疗效及安全性.随访3月~2年,平均7.2月.结果 优16例(34%);良:22例(47%),优良率80%,有效率91%,复查CT突出的椎间盘溶解0-6mm,平均3.5mm,平均溶解率59%.重复注射的患者30例,没有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注射胶原酶的方法治疗腰突症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仍有较高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可重复注射,老年患者仍是胶原酶溶盘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盘内注射胶原酶结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05—2011-05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结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观察组),并与同期单纯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2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术后3、4、5周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40例术后均获得平均6.5(5~10)个月随访。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为10个月,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为5个月,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4、5周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结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腔注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的疗效与突出物的溶解情况,并与单独应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疗效对比。方法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B组)n=26,采用硬膜外腔注药和CT引导下胶原酶突出物内与突出物表面注射。对照组(A组)n=24,单独硬膜外腔注药。经过1个月以上进行随访;18例行CT复查。结果3个月与12个月随访时,B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8.4%与92.3%,A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70.8%与54.1%。B组1个月疗效优良率为80.7%,6个月以上疗效优良率为92.3%。B组突出物溶解率为91.6%,A组突出物未见缩小。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腔注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硬膜外腔注药。  相似文献   

15.
溶盘术并发神经根损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胶原酶溶盘术并发神经根损伤的原因,方法:对6个临床病例的症状,体征及影像资料和治疗反应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于施术后发生剧烈腰腿痛,吗啡类镇痛效果不明显,疼痛持续半个月,同时逐渐出现神经根性损害,神经营养药物及松解术治疗效果不好。结论:胶原酶溶盘术所致神经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根性化学伤,恢复困难,为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溶盘术指征要严格为非皮的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先注射浓度为20ug/ml的臭氧5ml,再注射消炎镇痛药20ml.结果:有效率为93.75%,治愈率73.7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常规消毒皮肤,局麻,经骶裂孔穿刺置管,用造影剂确定部位后,注射胶原酶.结果 对562例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采用胶原酶治疗,优71.89%,良19.4%,可6.94%,差1.77%.结论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满意,治疗前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胶原酶溶盘术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纪元  苏峰 《颈腰痛杂志》2006,27(4):301-302
目的观察并比较胶原酶注射溶盘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于1998年10月至2004年3月期间分别应用于手术方法和胶原酶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和52例,并对治疗优良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在年龄、结构、症状、病变范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一月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月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术开窗摘除髓核组,起效快,优良率高,适应性广,但损伤较大,复发率高:胶原酶溶盘术组,损伤小,经济简便,但起效慢,适应症窄,并需要MRI或CT机,在适应症情况下可优先考虑胶原酶盘术。  相似文献   

19.
杜磊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152-15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臭氧与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A组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臭氧和与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B组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单纯臭氧注射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示:A组疗效总改善率为92.5%,显著优于B组82.5%(P〈0.05)。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臭氧与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单纯臭氧注射相比明显改善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胶原酶硬膜前后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二种盘外注射胶原酶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分别采用硬膜外腔前间隙与后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结果 依据中华骨科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判断患者疗效。硬膜外腔前间隙法术后7天的病例优良率为77%,平均随访6个月的优良率为88%;硬膜外腔后间隙法术后7天的优良率为74%,平均随访6个月的优良率85.2%。结论 胶原酶二种盘外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是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