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道起源于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方法13例房速均被证实起源于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并射频消融成功。影像学消融靶点位于三尖瓣环,局部电图可见A波和V波,且A∶V<2,V波的振幅>0.5 mV。结果9例消融成功部位位于三尖瓣环下侧壁,4例位于三尖瓣环上侧壁,靶点局部A波激动时间领先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41±15 ms,AV比值0.5±0.4。三尖瓣环下侧壁起源的房速P波特点:Ⅰ、aVL、aVR导联P波正向,Ⅱ、Ⅲ、aVF导联P波负向,V1~V6导联P波负向。三尖瓣环上侧壁起源的房速P波特点:Ⅰ、aVL导联P波正向,aVR导联P波负向或呈等电位线,Ⅱ、Ⅲ、aVF导联P波低幅正向波或呈等电位线,V1导联负向,胸前导联由右向左P波逐渐移行为正向。结论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是右房房速的一个重要起源点,其体表心电图有明确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分析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11例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的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局灶性房速,对其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进行分析。结果无冠窦房速大多为女性,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所有患者房速心电图P波窄而低幅,Ⅱ,Ⅲ,aVF和v,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VL导联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心内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远端,并领先于体表P波起始(15±3)ms。无冠窦内标测最早激动等于或早于希氏束远端,局部电位特征为大A小V(或大V),无希氏束电位,11例患者无冠窦内放电均在8秒内终止心动过速,均无并发症,无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12±5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主动脉无冠窦房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长期随访这类房速射频消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起源于左、右心耳处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比较少见,本研究报告14例起源于左、右心耳的局灶性房速的电生理特性和射频导管消融结果。方法 14例患者年龄为12~55岁,均有反复发作心悸和心动过速的病史,11例心动过速呈无休止发作,抗心律失常药物难以控制,其中3例伴明显左心室增大。电生理检查明确局灶性房速机制,其它机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经详细的的电生理检查和心内标测排除。对14例患者均在房速时进行体表心电图分析和激动标测,在心动过速时双极和单极标测所示的最早心房激动部位处行射频导管消融。14例患者中,5例应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标测和消融;除3例患者外,其他11例患者均应用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结果 10例起源于右心耳的局灶性房速患者,房速时的P’波形态Ⅰ导联和Ⅱ、Ⅲ、aVF导联均为正向波,aVL导联P’波负向、正向、双向者分别是3例、3例和4例;V1导联负向波为主(7/10),V3~V6导联正向波为主(9/10),1例V1~V6导联P波全部为正向波。4例左心耳局灶性房速的P’波形态,Ⅰ和aVL导联均为负向波,Ⅱ、Ⅲ和aVF导联均为正向波,V1~V6导联均为正向波。10例右心耳起源房速均消融成功;4例左心耳起源房速2例消融成功,2例消融失败。14例均无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在随访期间,右心耳起源房速复发1例,经再次消融成功;其他成功消融患者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无房速复发,3例左心室增大患者随访中左心室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起源于左、右心耳局灶性房速多呈无休止特点,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经射频导管消融心耳部(尤其是右心耳)起源局灶性房速有较高的成功率、较低的复发率和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起源于左、右心耳处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比较少见,本研究报告14例起源于左、右心耳的局灶性房速的电生理特性和射频导管消融结果。方法 14例患者年龄为12~55岁,均有反复发作心悸和心动过速的病史,11例心动过速呈无休止发作,抗心律失常药物难以控制,其中3例伴明显左心室增大。电生理检查明确局灶性房速机制,其它机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经详细的的电生理检查和心内标测排除。对14例患者均在房速时进行体表心电图分析和激动标测,在心动过速时双极和单极标测所示的最早心房激动部位处行射频导管消融。14例患者中,5例应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标测和消融;除3例患者外,其他11例患者均应用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结果 10例起源于右心耳的局灶性房速患者,房速时的P’波形态Ⅰ导联和Ⅱ、Ⅲ、aVF导联均为正向波,aVL导联P’波负向、正向、双向者分别是3例、3例和4例;V1导联负向波为主(7/10),V3~V6导联正向波为主(9/10),1例V1~V6导联P波全部为正向波。4例左心耳局灶性房速的P’波形态,Ⅰ和aVL导联均为负向波,Ⅱ、Ⅲ和aVF导联均为正向波,V1~V6导联均为正向波。10例右心耳起源房速均消融成功;4例左心耳起源房速2例消融成功,2例消融失败。14例均无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在随访期间,右心耳起源房速复发1例,经再次消融成功;其他成功消融患者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无房速复发,3例左心室增大患者随访中左心室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起源于左、右心耳局灶性房速多呈无休止特点,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经射频导管消融心耳部(尤其是右心耳)起源局灶性房速有较高的成功率、较低的复发率和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心房下部局灶房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例起源于右房下部及3例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行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房速时心房激动顺序,寻找心房激动最早起源点标测与消融,临床随访评价疗效。结果:6例右房下部房速心电图Ⅱ、Ⅲ、aVF、V1导联P′为负,Ⅰ、aVL为正,3例冠状窦口部房速心电图Ⅱ、Ⅲ、aVF及V1导联P′波为负\正双向,Ⅰ、aVL P′低平,不易区别。成功消融靶点双极电图A-P间期40±15 m s。结论:体表心电图可大致区分房速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起源于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希氏束旁的房速,简称希氏束旁房速18例,其中男2例,女16例,年龄31~68(40±9)岁,病史1~10年。对患者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希氏束旁房速大多为女性,16例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2例为无休止心动过速。所有患者房速心电图P波窄而低幅,Ⅱ,Ⅲ,a VF和V1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 VL导联为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右房激动标测示心内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附近,并领先于体表P波起始(15±3)ms。16例患者于无冠窦内消融成功,2例于右房希氏束旁消融成功,均无并发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希氏束旁房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应首选无冠窦途径消融,长期随访房速行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并探讨射频消融策略。方法连续入选经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His束旁的房速,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选23例,其中男7例,女16例,年龄(59.9±16.6)岁,病史6个月至5年。His束旁房速女性较男性多见,20例为阵发性, 3例为无休止心动过速。所有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P波窄而低幅,Ⅱ、Ⅲ、aVF和V_1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VL导联直立,V_2~V_6导联P波负向。右房激动标测示心内最早激动位于His束附近,仅比冠状窦近端提前(15±3)ms(始终找不到最早提前的A波),20例于右房His束旁消融成功,3例于主动脉无冠窦内消融成功,均无并发症。结论 His束旁房速有独特的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经右房His束旁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一组起源于左心耳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9例患者中男性5例,平均年龄(21±9)岁,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为起源于左心耳的房速,对其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进行分析.结果 左心耳房速表现为无休止性或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程序刺激不能诱发或终止房速.左心耳房速有独特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所有患者P波Ⅰ、aVL导为负向,Ⅱ、Ⅲ、aVF导联P波高而直立.V_1导P波为直立或正负双向(以直立为主),V_2~V_6导P波为等电位线(5例)或<0.1 mV低幅直立(4例).常规心内标测,最早心房激动为CS远端.成功靶点处局部心房激动领先P波起始(36.7±7.9)ms.5例患者最终使用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成功,随访(12 ±5)个月无房速复发.结论 左心耳房速有独特的心电图特征和房内激动顺序,对这类房速盐水灌注导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左心耳内局灶消融长期随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9例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附近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1月至2009年1月行射频消融治疗的59例房速患者,发现9例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其定义为标测的最早激动点位于冠状静脉窦口周1 cm范围以内的区域并在此消融成功。结果9例靶点局部A波激动时间领先体表P波起点39±12(30~53)m s。房速体表P波具有以下特点:Ⅱ、Ⅲ、aVF导联P波呈负向波,I导联呈等电位线或低幅正向波,aVL导联呈正向波,多数病例V1导联P波前半部分为等电位线,后半部分为正向波,胸前导联P波由右向左在V3~V6导联逐渐移行为负向。结论冠状静脉窦口是右房房速的一个重要起源点,其体表心电图有明确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上腔静脉起源的异位冲动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和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特点,总结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上腔静脉治疗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连续收治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108例,对经电生理检查证实房性心律失常起源于上腔静脉的11例患者行上腔静脉造影,明确上腔静脉开口位置后应用标测导管于上腔静脉进行激动标测,标测上腔静脉最早激动点及肌袖电位分布位置进行消融,直至房性心律失常终止及上腔静脉电位消失。结果:11例患者中,房速5例,房颤6例。5例房速患者上腔静脉房速发作周长为260~390ms;P波形态除1例判定不清外,其余4例均为Ⅰ、Ⅱ、Ⅲ、aVF、aVL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6例房颤患者中,4例在环肺静脉隔离后仍可诱发或自发短阵房速或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经标测起源于上腔静脉;2例术中自发房颤标测过程中发现上腔静脉电位频率较肺静脉电位频率更快。上腔静脉电隔离后,术中均成功终止心动过速。随访6~20个月,1例患者阵发性房颤复发,1例患者因窦性停搏行永久起搏器治疗。结论:上腔静脉是房速和房颤的起源部位之一,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有很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Carto指导下标测消融源于左心耳部位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结合电生理和空间信息,首先利用Carto系统建立左心房三维解剖结构。对3例起源于左心耳的房速进行Carto标测,根据Carto标测来确定最早激动点,并以此为靶点进行射频消融。同时分析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的P波特点。结果电解剖标测证实3例房速均为局灶性房速,其最早激动点起源于左心耳,并向左心房前壁、房间隔和后下壁激动。左心耳放电成功消融3例房速。体表心电图分析显示房速时Ⅱ、Ⅲ、aVF和V1导联P波为正向,I、aVL导联为完全负向。结论三维电解剖标测可以清楚显示左心耳解剖结构以及源于其中的房速的激动顺序并有利于经导管进行射频消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无冠窦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5例无冠窦起源房速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37~68岁。观察心动过速时P波形态,心内标测心房最早激动部位,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5例无冠窦起源房速的周长平均为(363±44)ms。P波形态主要表现为在Ⅱ、Ⅲ和aVF导联上直立和双向,aVR导联倒置,在aVL导联上全为正向。胸前导联中,V_1~V_2为负正双向,V_3~V_5为负正双向或正向,V_6为正向。5例患者均于无冠窦内成功消融,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无冠窦起源房速P波形态的特征可能为右胸导联先负后正,下壁导联直立或双向。此类房速的射频消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及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方法或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精确定位26例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起源部位,右房起源房速23例:界嵴5例,冠状静脉窦口5例,房间隔右侧3例,Koch三角2例,右心耳1例,上腔静脉1例,余右房各壁各1例。左房起源房速3例均为右上肺静脉。V1导联P波双向或负向者房速多起源于右房;P波正向或双向的房速起源于左房;aVL导联及Ⅰ导联P波正向对诊断右房房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心房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心房波变化特征,以了解心房波形态对判断房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价值。测量8例上腔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心律(简称窦律)及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时心电图12导联的心房波时限、振幅及极性,并比较二种节律各导联房波的变化特点。结果:房性心律失常时各导联异位心房波的时限与窦律时相比无明显变化;其Ⅱ、Ⅲ、aVF导联心房波振幅明显高于窦律时;I导联P波由窦律时的明显正向变为低平,基本处于等电位线,aVL导联的P波由窦律下的低平变为负向,振幅仍很低;胸前导联心房波无明显变化。房性心律失常时Ⅱ导联心房激动振幅高于Ⅲ、aVF。结论:上腔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其典型心电图特征为,Ⅱ、Ⅲ、aVF导联心房波直立高大,在I导联为正向低平波,aVL导联为负向低幅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通过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简称房速 )发作时的P波形态初步诊断左房或右房房速。方法 入选 33例房速病人 ,经成功的射频消融术治疗证实其中 10例起源于左房 ,2 3例起源于右房。回顾分析这些病例房速发作时的体表 12导联心电图 ,研究各导联P波形态与左房房速的相关性。结果 I导联和aVL导联P波负向预测左房房速的特异性分别达到了 10 0 %和 95 % ,但敏感性分别仅有 30 %和 5 0 % ;而V1导联P波正向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 87%和 80 %。结论 通过房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分析 ,可初步预测房速的起源部位 ,为术前准备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源于肺静脉口部的房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和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4例源于肺静脉口部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P波形态和射频消融治疗。4例房速患者心电图Ⅱ、Ⅲ、aVF和V1导联上P波均呈正向;1例左上肺静脉口部房速Ⅰ和aVL导联的P波为负向,另3例右上肺静脉口部房速上述两导联的P波则为正向或双向。4例患者均消融成功,3例患者术中被误诊为右房房速并在右房内消融。结果表明P波形态对判定房速的起源部位有一定意义;源于肺静脉口部房速的射频消融方法和效果与左房其他部位的房速相同  相似文献   

17.
源于肺静脉口部的房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和射频消融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4例源于肺静脉口部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P‘波形态和射频消融治疗。4例房速患者心电图Ⅱ、Ⅲ、aVF和V1导联上P’波均呈正向:1例左上肺静肺口部房速I和aVL导联的P‘波为负向,另3例右上肺静脉口部房速上述两导联的P‘波则为正向或双向。4例患者均消融成功,3例患者中被误诊为右房房速并在右房内消融。结果表明P’波形态对判定房速的起源部位有一定意义,源于肺静脉口部房速的射频消融方法和效果与左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4例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治疗。方法 分析4例病人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标测上腔静脉和心房确定房性心律失常的激动起源,局灶点消融上腔静脉内异常电活动最早起源点或消融电隔离上腔静脉-右心房连接以终止心律失常,临床随访评估疗效。结果 4例病人均有频发房性早搏和短阵房性心动过速,1例病人有短阵心房颤动。心律失常的异常P波在Ⅰ、Ⅱ、Ⅲ、aVF和V1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房性心律失常的最早起源位于上腔静脉内,距其口部0.4—4.0cm。局灶消融和电隔离消融分别有效终止房性心动过速(2例)和完全电隔离上腔静脉-右心房传导(2例)。随访4~14个月无临床症状发作。结论 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有特殊的心电图表现,射频消融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起源于三尖瓣环上的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方法:根据成功靶点影像位置和靶点图A:V比值,5例房速起源于三尖瓣环。结果:5例房速心动过速平均周长(340.2±30.5)ms,心房刺激可以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3例心室刺激可以诱发, 三磷酸腺苷可以终止所有心动过速。成功靶点图的A:V之比为0.7±0.9,3例位于右侧游离壁,2例为右后游离壁,5 例均消融成功。结论:部分房速可以起源于三尖瓣环并可以被成功地消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起源于Koch 氏三角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导管消融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起源于Koch 氏三角的房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和射频消融研究,其中女8例,男6例,年龄13~71(47±20)岁,平均心动过速病史(13±12)年.结果 12例射频导管消融成功,其中房速起源点位于Koch 氏三角尖部即希氏束附近4例,位于底部冠状窦口附近8例;2例消融未成功者,房速起源点均位于希氏束附近.9例房速可被右房程序电刺激诱发和终止.5例需要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发作时的体表12导联的心电图P′波特征Ⅰ、aVL导联均为正向,下壁导联几乎都为负向.无1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或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Koch 氏三角的房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