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冼健坤 《内科》2007,2(5):746-747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是Shipley于1936年首先提出的一种较常见的正常心电图变异,系指外观健康和无症状人群出现ST段抬高的心电现象。其既可以见于正常人,又可以与心脏疾患相关,因而近年来被人们广为关注。本文就ERS的发生率与心电图特点、发生机理及恶性心脏事件的关联综述如下。1ERS发生率与心电图特点ERS在黑人、年轻人和运动员比较多见。有研究表明其总的发生率为0.9%,其中男性为1.8%,女性为0.2%;白人为0.6%,黑人为1.5%;亚洲人为1.6%。在<40岁的男性中,白人为1.5%,黑人为4.4%,亚洲人为3.1%[1]。个体…  相似文献   

2.
<正>心电图早复极(又称早复极图型,Early reporlorization pattern,ERP)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约1%~15%,绝大多数都属于良性的心电图改变[1,2]。早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rlorization syndrome,ERS)是指患者基础心电图有ERP,且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上经常遇到心电图有ERP而无任何相关临床症状者,掌握早复极的生理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鼠类感染日本血吸虫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鼠类在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传播作用。 [方法 ]用Kato Katz法对鼠类、人群及家畜进行同步调查。 [结果 ]鼠类感染率为 0 .9% (32 / 3 411) ,人群为 15 .6 % (4 6 1/ 2 96 4) ,家畜为 9.6 % (2 39/ 2 482 ) ;感染度EPG( X)鼠类为 5 .77,人群为 1.72 ,家畜为 0 .0 32 ;日粪虫卵数EPD共 3 16 2 40 6个 ;各种宿主所占比重RIT中人群占6 3 .10 % ,家畜占 2 8.32 % ,鼠类占 8.5 8% ;潜在污染指数IPC ,人群 344 .0 7,鼠类 71.83。[结论 ]鼠类在我省部份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播中的作用居于次要地位 ;在高原平坝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播中的作用居于再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刺激,比较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剪切形式(XBP1 splicing,XBP1s)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探讨UC患者对ERS反应的变化.方法: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RCR)检测XBP1s,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IL-17α表达变化.比较UC之间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用植物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及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单独及联合刺激正常人及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XBP1均发生剪切,联合刺激时剪切形势较明显;(2)分别PHA与TG、联合刺激正常人及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发现联合刺激组IL-2、IFN-γ、IL-17α表达水平增高.结论:在ERS状态下,正常人群及UC患者的T淋巴细胞均可通过XBP1s所介导的信号通路对ERS发生响应,激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加重炎性发生,与正常人相比,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ERS作用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淋巴管肌瘤病(LAM病)是一种罕见疾病,但在过去的10多年间,LAM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1].2010年1月,ERS发表了全球首部LAM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内容包括LAM病的诊断标准、评估方法以及高危人群的筛查与治疗[2],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对LAM病的认识及已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放射诊断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使用血管内对比剂的人群逐年增加。尽管上述人群中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足1%[1],但在具有慢性肾病、糖尿病、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中,使用对比剂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高达25%[2],且有10%~12%最终需要肾替代治疗[1]。CIN是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人血管生成素-2(Ang-2)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观察其在内质网应激(ERS)状态下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Ang-2基因在ERS状态下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根据人Ang-2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2条shRNA寡核苷酸片段,构建表达质粒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HUVECs,对Ang-2基因进行RNA沉默,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ng-2在ERS状态下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2个shRNA表达载体均构建成功。与空白对照、阴性对照组相比,Ang2-1-shRNA、Ang2-2-shRNA组HUVECs中Ang-2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其中,Ang2-1-shRNA干扰效果最强。Ang-2mRNA和蛋白的抑制率分别达79.29%、68.21%。沉默Ang-2基因可增加ERS状态下HUVECs细胞活力及抑制其凋亡。结论成功构建靶向Ang-2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Ang-2基因沉默对ERS状态下HUVECs凋亡有抑制作用。Ang-2基因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增强ERS状态下HUVECs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发生情况。方法随机入选30例ERS患者和30名体检人群,分为ERS组和对照组。给予动态十二导心电图监测24h,利用时域法分析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发生率,同时记录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ERS组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为13.3%(P0.01)。ERS组和对照组微伏级T波电交替值分别为(49±21)μV和(27±10)μV。ERS组中,微伏级电交替阳性患者的室性早搏发生率高于微伏级电交替阴性患者(45%vs 10%,P0.05)。结论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ERS患者恶性度可能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心肌病,主要由编码心肌肌小节相关蛋白的基因致病性变异引起,临床表现以左室壁增厚为突出特征(≥15m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由Teare在1958年研究后进入临床医学领域[1]。据估计,在全球普通人群中,每200~500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0.2%~0.5%)患病,且多发于青壮年群体中[2-3]。既往研究中,认为心肌病是导致运动员心源性猝死(SCD)和心脏骤停(SCA)的重要原因,并且认为运动行为是致命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4-6]。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是当代全球不容忽视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普通人群患病率约8.5%,临床研究发现10%~3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1]。普通人群心衰患病率约11.8%[1],20%~40%的心衰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10.4%[2],住院心衰患者中约29%合并糖尿病[3],2型糖尿病及心衰患者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合并糖尿病的心衰患者,其并发症和死亡率更高,生活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11.
郑俊媛  曾悦 《胰腺病学》2014,(6):423-426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中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修饰和质量监控的重要细胞器.任何扰乱ER稳态的因素如氧化应激、Ca2+紊乱、病毒感染等都可导致ER处于蛋白折叠的高负荷状态,引发内质网应激(ERS),激活多条下游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生存;但如果应激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时,ERS则引起细胞损伤甚至死亡[1].胰腺腺泡细胞损伤被认为是胰腺疾病如胰腺炎和胰腺癌的起始发病环节,是目前胰腺疾病研究的中心环节之一.新近的研究报道,在细胞生物学水平上,ERS是引起腺泡细胞受损的最经典最主要的应激机制之一,ERS的过度激活很可能与胰腺组织的多种病理表现相关[2].本文在综合近年文献报道的基础上,针对ERS及下游信号通路与胰腺腺泡细胞损伤及相关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的关系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徐韬 《山东医药》2012,52(27):86-87
目的探讨心电图指标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RS)进行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对77例ERS患者(ERS组,随访12例有心脏事件、65例无心脏事件)及112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QRS时限、T波峰—末间期(TpTe)、校正的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结果 ERS组有心脏事件者TpTe显著长于无心脏事件者及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QRS时限、QTc及QTd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ERS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潜在危险高于一般人群,检测TpTe对其进行危险分层有一定价值;本研究样本数较小,其可靠性及阳性预测值尚需更大规模研究及长期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13.
心房纤颤(房颤)系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据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1],人群患病率为0.5%,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增高;60岁以上人群中,其患病率可达6%;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高达8.8%[2];国内研究提示,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前言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据Framingham研究提示[1],人群患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可达6%;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高达8.8%[2];国内研究提示[3],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5.
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184例T2DM患者,其中110例为DN者[DN( )组]、74例为无肾病者[DN(-)组]及56例正常对照组(NC组)的AT1R基因多态性.结果 (1)昆明汉族正常人群中AT1R基因型AA型86%,AC型14%,CC型未检出;A等位基因频率93%,C等位基因频率7%.(2)T2DM组与NC组A1R基因T的A1166C多态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差异(P>0.05).(3)DN( )与DN(-)中AT1R基因的A1166C多态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差异(P>0.05).结论 (1)昆明地区汉族正常人群AT1R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区特征.(2)昆明汉族T2DM及2型DN与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复极综合(ERS)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及机体有氧活动量的关系。方法 对12760例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健康查体,所有对象均做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结果 ERS患病率为3.57%,其中男性4.19%(21~30岁占4.95%,31~40岁占4.58%,41~50岁占2.35%),女性0.47%(21~30岁占0.51%,31~40岁占0.49%,41~50岁占0.35%)。轻体力活动人群患病率2.13%,中度以上体力活动人群患病率4.62%。结论 ERS多发于男性青壮年,更易发生在有氧活动量较高的人群中,提示ERS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北京某社区≥40岁汉族和少数民族人群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与颈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及颈动脉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4月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所辖社区510例≥40岁的汉族人群和243例少数民族(10个)人群进行卒中危险因素调查与颈动脉超声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人群[53.5%(273例)比44.4%(108例);χ2=5.43,P=0.02]。(2)汉族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检出率高于少数民族人群[77.5%(395例)比69.1%(168例);χ2=6.03,P=0.01],两组人群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56、1.13,均P0.05)。(3)高血压和吸烟是汉族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OR=1.851,95%CI:1.213~2.825;吸烟:OR=2.311,95%CI:1.065~5.016;均P0.05),高脂血症是少数民族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86,95%CI:0.952~8.694,P0.01)。结论调查我国少数民族人群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对其颈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预防尤为重要,尤其需控制血脂水平,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作为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 简称原醛)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致病原因,主要表现为非肾素依赖的肾上腺皮质自主分泌过多的醛固酮[1]。原醛的患病率随高血压的严重程度而增加,从3.9%到11.8%;在我国,原醛在难治性高血压人群中患病率为7%[2];在新诊断的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至少为4%[3],说明这种疾病并不少见。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相似文献   

19.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两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中(≥60岁)约30%为糖尿病患者(7813万),其中95%以上是2型糖尿病[1]。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2]。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总骨折、髋部骨折、上臂骨折和踝关节骨折的风险均增加[3-5],2型糖尿病患者任意部位骨折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增加22%,髋部骨折风险增加27%[4]。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肾硬化的病理生理基础及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肾硬化已成为西方国家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第二大原因。1997年美国肾病资料库(USRDS)报告,由高血压导致的ESRD例数持续增长,已占ESRD人群28.5%[1];欧洲的发病率从20年前至今的7%升至13%[2];亚洲人群中,在日本,高血压导致ESRD占6%[3],南京军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