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研究发现,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主要是与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有关。而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密切联系。这一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给药物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房颤治疗中的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笔者就本院采用培哚普利联合地尔硫革合用治疗118例阵发性房颤(PAF)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予以胺碘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年。比较2组治疗后第6、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组5例、对照组3例治疗中终止观察。治疗组治疗后第12个月窦性心率维持率为78.0%,高于对照组的53.5%;左心房内径为(34.4±2.0)mm,小于对照组的(37.8±2.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有延缓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胺碘酮药物加用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9例在某院就诊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例和39例,两组均给予胺碘酮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培哚普利片,服用时间为1年。比较经过3、6、12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心房内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提高(82.5%vs64.1%),左心房内径显著缩短(34.1±1.7vs38.4±2.1),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加服培哚普利来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确切,并可有效延缓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心内科治疗的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有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有效67.2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率、房颤次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A峰峰值流速(VA),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左心房内径(LAd)之外与治疗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较为明确并且优于一般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7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每日口服培哚普利4mg,氢氯噻嗪12.5mg,对照组36例,每日口服胺碘酮0.2g,共治疗2a。结果:治疗组5例、对照组4例发生持续性心房颤动(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P>0.05)。2组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均有减少,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尚有抑制心房重构的作用。结论:培哚普利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可减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与盐酸地尔硫联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阵发性房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倍他乐克加盐酸地尔硫联合治疗组60例,普罗帕酮组56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75%,普罗帕酮组有效率6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8.3%;普罗帕酮组为16.1%,与心脏有关的不良反应为7.9%。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心脏事件。结论倍他乐克与盐酸地尔硫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福辛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常规口服胺碘酮,治疗组口服胺碘酮加福辛普利,观察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左心房内径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房内径亦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有效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8.
9.
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病7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与卡托普利对比 ,评价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以及对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血糖 (Glu)、肌酐 (Cr)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6例 1~ 2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培哚普利组 76例 (培哚普利 2~ 4mg ,qd) ;卡托普利组 5 0例 (国产卡托普利 2 5~ 5 0mg ,tid)。疗程均为 4wk ,治疗前后有水银柱血压计的偶测BP和 2 4h动态BP记录 ,以及清晨空腹测量血清TC ,TG ,Glu ,Cr等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偶测BP ,2 4h平均BP和BP负荷均明显降低 ,培哚普利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卡托普利组 (96 1%vs80 % ,P <0 0 5 ) ,峰谷比值培哚普利也明显优于卡托普利 (SBP :6 8 6mmHgvs 4 8 7mmHg ,DBP :70 2mmHgvs 5 1 4mmHg ,P <0 0 5 ) ,2组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类似 (15 8%vs 18% ,P >0 0 5 )。培哚普利组治疗后TG ,Glu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培哚普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药物 ,疗效明显优于国产卡托普利 ;并能够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心血管中常见危急症 ,近年来对CHF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尚无一个统一的治疗方案。我们观察培哚普利(Perindopril)联合美托洛尔 (Metoprolol)治疗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1 1 1 入选标准  96例CHF病人均为我们收治的住院病人 ,符合AHA(美国心脏病协会 )标准[1] ,入选前 2周停用A CEI和钙拮抗剂。观察期间继续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和硝酸酯类药物。1 1 2 排除标准 ①SBP <90mmHg ;②心动过缓、Ⅱ度以上…  相似文献   

11.
张延彬 《北方药学》2018,15(2):24-25
目的:分析培哚普利精氨酸盐与培哚普利叔丁胺盐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给予54例5mg培哚普利精氨酸盐治疗,归为实验组,给予另54例5mg培哚普利叔丁胺盐治疗,归为对照组.采用双盲实验治疗,根据治疗八周后的血压情况调整用药量,给予舒张压高于90mmHg或收缩压高于140mmHg的患者增加5mg培哚普利精氨酸盐或5mg培哚普利叔丁胺盐,继续进行双盲实验治疗,四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且两组在治疗八周时和治疗十二周时的疗效及血压达标率相当.结论:培哚普利精氨酸盐与培哚普利叔丁胺盐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相当,且药物副作用少,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强.  相似文献   

12.
张司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51-2753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136例60岁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洋地黄、利尿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等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4~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试验和血浆脑利钠肽(BNP)改变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x2=5.96,P<0.05);两组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评价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2.56、3.23、2.48、2.53、2.79、3.31,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t=2.87、3.12、2.59,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改善心室重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双氢克尿噻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几服双氢克尿噻每天12.5~25mg。培哚普利每天2~4mg治疗,并观察用药前后血压下降变化及血钾、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生化项目.随访8周。结果:显效3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2%。用药期间未发生低血钾,无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等代谢异常。结论:小剂量双氧克尿噻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旋光法测定培哚普利叔丁胺盐及培哚普利片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培哚普利叔丁胺盐及培哚普利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乙醇为溶剂,采用旋光法测定培哚普利叔丁胺盐及培哚普利片含量。结果:培哚普利叔丁胺盐在1.2~15 mg/ml范围内浓度与旋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C=0.005 4 1.468 8X,r=1.000 0,平均回收率99.6%,RSD为0.19%(n=9)。结论:本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培哚普利叔丁胺盐及培哚普利片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时不良反应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培哚普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不良反应发生频次依次为干咳11例,肾功异常2例,例秘2例,皮疹1例,口干1例;日剂量8mg和4mg时,咳嗽的发生率分别为33%和9%,有显著性差异。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用药剂量不要偏大,对近期内有呼吸道炎症或肾功不全者慎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依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肌酐、血钾、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培哚普利降压,必要时加用吲达帕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贝沙坦。疗程均为4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h尿蛋白、血肌酐、血钾。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血压和24h尿蛋白定量下降明显(P〈0.01),血肌酐及血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压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培哚普利联合依贝沙坦对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较单独应用培哚普利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培哚普利及其活性代谢物培哚普利拉的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测定法.方法:采用不同的沉淀法对血浆样品进行处理,分别对培哚普利和培哚普利拉进行测定,采用Phenomenex Cu-rosil-PFP柱对样品和内标进行分离,以不同比例的甲醇和醋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通过电喷雾离子化四级杆串联质谱,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69→172.2(培哚普利)和m/z 377.0→234.1(内标依那普利);m/z 341→170.2(培哚普利拉)和m/z 349.0→206.0(内标依那普利拉).结果:培哚普利标准曲线范围为0.5~200μg·L-1,定量下限为0.5μg·L-1;培哚普利拉标准曲线范围为0.2~20μg·L-1,定量下限为0.2 μg·L-1.原药和代谢物的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15%.应用该法测试了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培哚普利片后血浆中培哚普利和培哚普利拉的浓度.结论:该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培哚普利的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伊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血肌酐、血钾、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2例高血压病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使用培哚普利降压,必要时加用吲达帕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伊贝沙坦,疗程均4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钾。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血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明显(P〈0.01),血肌酐及血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压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培哚普利联合伊贝沙坦对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较单独应用培哚普利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培哚普利(perindopril,1),化学名∶[2S-[1-[R,(R)],2α,3aβ,7aβ]]-1-[2-[[1-(乙氧羰基)丁基]氨基]-1-氧代丙基]八氢-1H-吲哚-2-羧酸,由法国Servier公司开发,1988年在法国首次上市。1是一种长效ACE抑制剂,具有强大的动脉血管扩张作用,不仅能改善充血性心衰病人的体循环和心功能,而且能促使血流向前臂和肾血管床重新分布;本品耐受性好,无副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脑中ACE的抑制作用比雷米普利和依那普利更强[1,2]。至199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