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家学源渊,师出名门 余瀛鳌先生之祖父余奉仙先生的诗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余奉仙《无聊斋诗集》,未刊行)素为道中人所赞颂。“余氏后人或有将此两佳句作为座右铭者,教导后辈,在日常处人、处事和业医过程中,时刻注意谦谨,戒骄戒躁,求取进步”。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创建于1976年,是全国建设最早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之一,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也是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覆盖学科。本学科奠基人为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徐国仟教授、张灿王甲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为张灿王甲教授、田代华教授、欧阳兵教授,学科带头人为王振国教授。  相似文献   

3.
略论中医医史文献学的作用和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医史文献学已经确立为中医学科的二级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不仅要描述相关知识的演进脉络,更应以提高中医界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中医理论发展方向把握的能力为己任。为中医理论研究建立起视点高远的平台,给研究者一个观察的制高点,让丰厚的医史文献知识浸润研究者的思维,让历史智慧激发研究者的灵感,随时与中医发展的脉络相参契,使某些模糊的印象明朗化,形成清晰的逻辑。医史研究要重视内外结合,外即古代医学的发展、进步、成就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历代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各种哲学及其思想、教育和考试制度等等与医药科技发展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成或互相制约的情况,特别是前者对后者。内即探讨、考证、论述古代医学本身的源起情况及其演进、发展的历程,从中引出经验、教训,以为今鉴。文献研究要加强对医话、散论的研究。注重把握医话、散论与专著之间的互涵互动关系。医史文献学研究要以研究手段的更新带动研究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方剂学发展史作为中国医学史中专题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方剂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研究思路主要是以现存各历史时期的中医文献资料为素材,并运用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就方剂学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探讨。中医医史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的简述,并结合方剂学发展史与中医医史文献学的关系,对如何运用中国医学史和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剂学发展史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现代方剂学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医文献学是中医药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相互交叉、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以古典文献学理论为基本框架,指导学生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药文献中挖掘宝藏、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6.
历史科学可以分为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史学”、以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史学学”、为具体史学研究提供可靠资料的“史料学”。中医文献学属于中医史料学;中医各家学说则属于“具体中医史学”中的中医学术史。应当重视中医文献学、中医各家学说与中国医学史在学科层面上的一致性,进而加强三方面学者的联系、团结与协作,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为现实和未来服务。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社会激烈动荡、思想多元而相对自由、文化繁荣的时期。从《隋书·经籍志》及相关史料看,此期的医学文献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体类多样,作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反映了我国医学继两汉之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多角度地介入医学领域,医书的注解、整理、补阙、集录成为当时医书编纂的重要趋势和明显特色,医学文献学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对薛风奎主编的《中医文献学》进行了全面的评介,认为该书具有创新开拓、全面系统、积学善用、个人风格等4个特点,是一本别具特色的中医专科文献学专著.  相似文献   

9.
《中医各家学说》与《中医文献学》两门课程是两个相关学科,互相联系,互相印证,本文从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讨论两门课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当前中医院校课程设置以及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指出现行中医院校制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未予以足够重视,要改变这一现状,进行中医文献学教学是一个有效途径,所以中医文献学在现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应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医传统医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崇尚“生命至重”的信念,倡导“医乃仁术”的思想,强调“医贵乎精”的理念,恪守“贵义贱利”的准则,是数千年来医生规范自我、独善其身、鞭策奋进的行为规范。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青年医学生难免受到拜金主义等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把传统医德的内容贯穿于医学院校的中医教学之中,为国家培养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医学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保持发扬中医妇科学教学的特色,同时也吸取了西医妇科学教学的长处,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有利于培养出中西医兼通的妇科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章炳麟和祖国医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章炳麟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学者,亦为近代著名医论家。章氏博涉古今医籍,同时吸取近代西医知识,在《伤寒论》研究、中西医学汇通等多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如提出“广义伤寒说”、“六经六部说”、论伤寒传经之非、对历代伤寒注家的评价,”三焦-淋巴”学说、十二经开阔理论、六经实质新解、“废弃五行说”、湿温病说等等。章氏作为“近代国医革新的导师”.以他独到的见解和成就,确立了他在近代中国医学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梳理中药引经药的种类,以使读者更能了解不同中药引经药的功效,并能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归纳对中药引经药的认识和应用,并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5.
中医古籍语言系统分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古籍分类的历史沿革,制定了古籍分类的目的、原则,参照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分类体系及古代分类注解《内经》的经验,结合具体古籍概念语义类型加工使用概况,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拟定了十二大类的古籍语言系统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6.
杨玉玲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11-12,14
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鉴定方法由较为传统的鼻闻、眼观、口尝、手触以及升华、水试、火试等经验性鉴别,发展至目前已涉及到分子水平或是基因水平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聚类分析等新方法、新技术。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对完善我国中药鉴定的标准化与科学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长远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在不断发展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切不可废弃传统经验技术。唯有通过正确合理的有机结合,才能不断完善中药鉴定技术的合理发展与提高。本文综述了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与进展,及其在中药鉴定技术中的应用特点与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已肯定传统中医药对世人的贡献及重要性之同时,我们认为有必要介绍台湾中医发展之历史轨迹。鉴于早期守护台湾先民之健康的中医药医疗史料之欠缺,本文将以历史分期,介绍台湾早期中医学发展史。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从作用效果、作用机制及未来发展趋势上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治疗白塞病的疗效。方法50例门诊轻、中度白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纳入本研究的25例患者,采用中药自拟方煎荆口服,并设25例激素(强的松10~30mg)治疗为对照组。一个疗程为2周,用药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停药后复发率。结果在第一个疗程中,激素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迅速缓解;而中药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明显慢于激素组(P〈0.05)。在第二个疗程中,中药治疗组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逐步接近激素治疗组,激素及中药组的疗效相当(P〉0.05)。停药后3个月随访复发率,中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激素组(P〈0.05)。结论本研究自拟中药方对轻、中度白塞病治疗有效。与激素相比中药治疗白塞病起效较慢,但起效后则疗效似比激素治疗稳固,复发率相对较低。中药与激素相比,可以相对长期用药且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目前中医药科技查新的概况与特色,论述了中医药科技查新员“中医特色”素养对保障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的重要性,探讨了查新员素养对中医药科技查新质量的影响以及相关培养途径,为其他院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查新工作和查新员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