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iNOS及CD34抗体对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12例癌旁粘膜标本及8例正常膀胱粘膜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标本中iNOS的表达及与MVD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5例肿瘤标本中iNOS阳性表达率85.7%,iNOS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无关。移行细胞癌MVD值较癌旁粘膜、正常粘膜高,且低分化肿瘤的MVD值较高分化者高,浸润性肿瘤的MVD值较浅表性肿瘤高;iNOS表达与MVD存在正相关性。癌旁粘膜与正常膀胱粘膜比较,iNOS表达与MVD值的差别无 显著性意义。结论:iNO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增高,可能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iNOS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喉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0例喉乳头状瘤、7例正常喉黏膜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结果:喉癌组织iNOS mRNA阳性表达率为85.00%,较对照组癌旁组织(20.00%)、良性肿瘤组(40.00%)、正常人组(0/7)明显增高(P<0.0001,P<0.005,P<0.0001),有淋巴结转移组(19/19)显著高于无 淋巴结转移组(71.42%)(P<0.05),iNOS mRNA阳性表达与肿瘤原发部位及T分级无关,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喉癌组织中存在iNOS,它可能通过合成一氧化氮(NO)在分子水平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肿瘤抑制基因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及2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同时检测胃癌组织中PCNA,p53的表达。结果:81.2%胃癌组织中表达iNOS蛋白,而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则分别为33.3%和20.0%(P<0.001)。iNOS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而与胃癌组织的大体类型,病理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关系。p53、PCNA表达与iNOS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而且iNOS表达阳性区,PCNA的阳性率高,占83%,结论:iNOS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iNOS可能在胃黏膜细胞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NOS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iNOS的异常表达及抑癌基因p53的失活在胃癌的癌变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UHRF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中UHRF1 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mblot法检测62例食管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UHRF1蛋白的表达;同时分析UHRF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中UHRF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Westemb10t结果显示在70.9%(44/62)的食管癌组织中UHRF1蛋白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高(P〈0.001);统计分析结果发现,UHRF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而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176,P〈0.05),分化程度越低者UHRF1表达越高,各不同分化组间UHRF1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UHRF1高表达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差。结论 UHRF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且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和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成为判断食管癌及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p73基因在肺腺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情况及突变的研究。方法:采用竞争性定量RT-PCR和PCR-SSCP方法检测62例肺腺癌及其癌旁非癌组织中p7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通过定量PCR分析,肺腺癌组织中p73的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表达量存在显差异(P<0.01)。(2)在21例中高分化标本中检出9例呈中高表达,在41例低分化标本中检出32例呈中高表达,两之间存在显差异(P<0.01);(3)p73基因表达程度在29例Ⅰ-Ⅱ期标本中检出14例呈中高表达,33例Ⅲ-Ⅳ期标本中检出18例呈中高表达,两之间无显差异(P>0.05)。(4)PCR-SSCP未检测出基因突变。结论:p73基因mRNA的表达可能与肺腺癌发生,发展和分化程度有关,与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食管癌及癌旁食管粘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探索端粒酶活性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TRAP方法检测43例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以及10例癌周正常食管粘膜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43例食管癌组织38例(88.4%)表达阳性,癌旁组织7例(16.3%)表达阳性(P<0.01),10例正常食管膜表达阴性(P<0.01)。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病人的性别、肿瘤部位和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有可能成为食管癌的临床肿瘤标记物,进而为食管癌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组织中p53基因蛋白过度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食管癌及癌周组织中p5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60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p5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肿瘤的分化程度等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 p53基因蛋白过度表达的阳性率高分化组(73.3%)与中分化组(95.0%)、低分化组(100.0%)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食管癌组织(85.0%)与非典型增生组织(76.7%)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53蛋白的检测可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食管癌恶性程度提供参考,对食管癌的诊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Hes1和Notch1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二部法检测50例食管癌肿瘤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Hes1和Notch1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癌组织中Hes1和Notch1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 P<0.05)。 Hes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侵袭程度密切相关(P<0.05)。 Notch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食管癌组织中Hes1和Notch1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 P<0.05)。结论 Hes1和Notch1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两种蛋白对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旁移行粘膜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癌旁移行粘膜(TM)的性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结合显微光度测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15例直肠癌旁移行粘膜及其癌中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与正常大肠粘膜进行比较。结果直肠癌TM中VDR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大肠粘膜;其表达介于癌组织与正常粘膜之间,与后二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M中VDR的表达与病例的年龄、性别、Dukes分期、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肿瘤生长方式,浸润深度之间无统计上显著性的联系,癌旁TM的增殖指数显著正常粘膜。结论直肠癌旁TDM是一种早期癌前病变,在直肠癌手术中予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癌基因G-Fos、G-Jun表达产物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以免抗G-Fos、G-Jun抗体标记60例食管瘤和10例远端切缘粘膜。观察其在切缘食管粘膜、癌旁粘膜及不同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食管癌的表达,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G-Fol、G-Jun阳性反应见于癌旁粘膜和食管癌组织,癌旁粘膜G-Fos、C-Jun阳性率分别为72.2%和58.3%,癌组织为55.0%和48.3%;食管瘤表达的阳性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C-Fos、C-Jun的过量表达可发生在增生的食管粘膜和食管瘤组织,G-Fos、C-Jun可作为一种食管粘膜早期癌变和食管癌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蛋白在不同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的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取患者手术标本包括食管癌组织、食管癌旁1cm粘膜(癌旁)、食管正常粘膜(切缘)及食管癌区域淋巴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织标本中nm23-H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组织切缘之间nm23-H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蛋白在癌组织与淋巴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对应组织间,癌与癌、癌旁与癌旁、淋巴结与淋巴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蛋白在切缘与切缘间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组织病理分期有关,呈逐级降低趋势(P〈0.05)。结论:nm23-H1蛋白检测可作为食管癌判断肿瘤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产物一氧化氮 (NO)在结肠癌癌变过程中可能作用机制 ,进一步研究结肠癌中iNOS、p5 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60例结肠癌、3 0例癌旁组织及 3 0例正常结肠粘膜中iNOS蛋白表达 ,同时检测 60例结肠癌中p5 3、PCNA蛋白表达。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 60例结肠癌中iNOSmRNA表达。结果 :60例结肠癌组织中iNOS表达阳性率为 75 % (4 5 60 ) ,3 0例癌旁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率为 2 0 % (6 3 0 ) ,3 0例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iNOS呈阴性表达。结肠癌组织中iNOS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DukesA、B期iNOS蛋白及iNOS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DukesC、D期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iNOS表达与p5 3表达呈正相关 (r =0 .743 2 ,P <0 .0 0 1) ,iNOS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 (r =0 .612 2 ,P <0 .0 5 )。结论 :iNOS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 ,提示iNOS可能在结肠粘膜细胞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NOS表达可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iNOS的异常表达及抑癌基因p5 3的失活在结肠癌的癌变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同源异盒基因BP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BP1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的研究,探讨BP1mRNA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和肺癌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6例肺癌病人的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标本中BP1mRNA的表达程度及意义。结果 在46组标本中,肺癌组织中有36例BP1mRNA呈阳性表达(78.26%),癌旁组织6例呈阳性表达(13.04%),正常组织中未检出阳性表达。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BP1mRNA的表达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BP1基因的表达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1例高分化标本中13例呈中高表达.25例低分化标本中22例呈中高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20例Ⅰ-Ⅱ期肺癌标本中12例BP1基因呈中高表达,26例Ⅲ-Ⅳ期标本中15例呈中高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P1基因的表达程度在24例鳞癌中21例呈高表达,在22例腺癌中19例呈高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P1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BP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肺癌分化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4.
PTEN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PTEN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探讨PTEN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5.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94.4%的阳性率,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其在食管癌高、中、低分化组的阳性率逐渐降低,分别为88.9%、69.6%、36.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癌组织浸润程度的加深而明显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PTEN蛋白表达的降低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PTEN蛋白表达的检测有望成为食管癌辅助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p16基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意义,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70例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和癌组织中的p16蛋白。结果发现: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p16蛋白表达较正常上皮明显下降(P<0.05),而癌组织中的p16蛋白表达又较不典型增生显著减低(P<0.05)。并且,随着癌分化程度的下降,p16蛋白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低分化者阳性率显著低于高分化者(P<0.05)。结果表明:p16蛋白表达的变化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并可能与癌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食管癌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反转录PCR方法检测了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无症状居民食管上皮组织 (n =2 0 )和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 (n =3 8)和癌旁组织 (n =3 8)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 ( 68 6% )和癌旁组织 ( 62 5 % )中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 ( 10 % ) ,(P <0 0 1) ,但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其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中分化癌组织 ( 70 % )和低分化癌组织 ( 77 8% )中HPA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 ( 10 % ) ,(P <0 0 1) ;但在中低分化癌组织间其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浸润到食管浆膜层的癌组织 ( 83 3 % )和具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 ( 86 7% )其表达率高于只侵及粘膜下层的癌组织 ( 4 0 % )。结论 :乙酰肝素酶mRNA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 ,并与TNM临床分期关系密切 ,提示其在食管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并可能是判断食管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7.
食管鳞癌组织中p16、cyclinD1、CDK4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16、cyclinD1、CDK4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作用。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3例食管癌手术标本的p16、cyclinD1、CDK4蛋白进行标记。结果:在鳞癌组织中,3种抗体的阳性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和/或胞浆中,且从正常鳞状上皮→癌旁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p16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而p16、cyclinD1、CDK4的阳性率却逐渐上升。正常皮皮与癌组织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着癌分化程度下降,p16阳性率呈下降趋势,Ⅲ级与Ⅰ级鳞癌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未检出cyclinD1、CDK4与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论:p16、cyclinD1、CDK4蛋白表达的变化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三者构成的调节通路障碍可能参与了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与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8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68例胃癌和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PTENmRNA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两者呈负相关关系(P〈0.05)。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表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在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PTENmRNA的半定量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TENmRNA的半定量表达(P〈0.01)。结论:PTE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癌旁组织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还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P5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73例ESCC(男44例,女29例;高分化30例,中分化32例,低分化11例;有淋巴结转移29例,无淋巴结转移44例)和食管正常黏膜、癌旁组织中iNOS、VEGF、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SCC组织中iNOS、VEGF及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黏膜和癌旁组织(P均<0.05).ESCC组织中iNOS、VEGF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与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均<0.05),P53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均>0.05).ESCC组织中P53与iNOS、VEGF蛋白表达均无关(P均>0.05).结论:iNOS、VEGF和 P53蛋白的表达与ESCC的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P27kipl 在胃癌与癌旁粘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27kipl在胃癌及癌旁粘膜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了P27kipl在75例胃癌及癌旁粘膜中的表达,结果:P27kipl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3%,在癌旁粘膜中随着不典型增生级数增高其表达强度明显减弱。P27kipl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分化程度(P<0.05)及临床病理分期(P<0.05)显相关,而与肿瘤大小、部位无关。结论P27kipl有癌中的低表达反映了其恶性进展,是一个有价值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