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例发现于成年男尸(约40岁),身高171厘米。左侧股静脉经收肌管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尖端处(腹股沟韧带下18.5厘米)分为并列的两支。内侧支较细,压扁外经0.5厘米,长6厘米,在起始处内侧缘上方0.5厘米处有一条来自股内侧肌的小静脉注入。外侧支较粗,压扁外径0.7厘米,长6厘米,无属支。两支的内腔均无静脉瓣,分别在股动脉两侧上升到股三角的中部(腹股沟韧带下12.5厘米处)在股动脉后方重新汇合成一条股静脉,经腹股沟韧带深方移行于髂外静脉。  相似文献   

2.
在解剖20侧成人下肢标本时,发现左侧双大隐静脉变异1例,报道如下. 根据大隐静脉的起始部位,将其分为主支与副支。 主支与正常大隐静脉行程相同,起于足背静脉网,经内踩、小腿前内侧、股骨内侧裸后方及股内侧向上走行,接受来自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及旋骼浅静脉的汇入后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3.3cm处注入股静脉。血管外径:踩关节水平4 .1 mm,膝关节水平5 .3mm,注入股静脉处 5.lmm. 副支起于内躁前下方的浅静脉,经内躁后方向上走行,在小腿位于主支后方,在膝关节内侧从浅面越过主支,在其前外侧向上走行,接受来自股外侧浅静脉的汇入…  相似文献   

3.
正旋髂浅动脉多发自腹股沟韧带下方1.0~4.0 cm,其他可发自旋髂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股深动脉或旋股内侧动脉,单干或者共干。旋髂浅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共干起源于股动脉的情况临床尚未见报道。笔者在解剖1具青年男尸时发现其右侧存在此类变异(图1),现报道如下:本例标本右侧旋髂浅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于腹股沟韧带下方2.5 cm处共干,起始处外径3.5 mm,起于股动脉外侧壁,共干长1.5 cm,随即分出旋髂浅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1)旋髂浅动脉,起始处外径1.5 mm,向外侧横向走行1.0 cm分出1横支分布于股骨大转子附近,主干向髂前上棘方向走行于深筋膜层,分布于附近的皮肤及筋膜。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解剖1具中年男性尸体时发现两侧大隐静脉各有两条,现报道如下: 左下肢浅筋膜内有一粗一细两条大隐静脉分别起自足背静脉弓.近内踝侧较粗,其外侧较细,两者在内踝前外方间距约1.6 cm在距内踝上9.9 cm第一次相交叉,交叉后两者分开上行至膝关节内后方相贴(从第一次交叉到膝关节内侧两条大隐静脉有多条交通支),粗支在前、细支在后,沿大腿内侧上行;距隐股点26 cm处两者再次交叉,交叉后细支沿缝匠肌内侧上行在股动脉前方、距隐股点外0.7 cm处与旋髂浅静脉呈弓形吻合,在隐股点下方0.3 cm处注入粗支,粗支沿大腿内侧上行,在距耻骨结节外3.5 cm处穿阔筋膜的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见图1).  相似文献   

5.
大隐静脉是下肢的重要浅静脉。正常的解剖结构,单侧只有一条大隐静脉,在足的内侧缘起于足背静脉弓,于耻骨结节下外方3—4厘米处,穿筛筋膜注入股静脉。本文作者在制作教学标本时发现一例左侧下肢存在双大隐静脉,为提供解剖变异资料,特报告如下:在左下肢浅筋膜内有一粗一细两条大隐静脉。在股中份,粗支管径约4.0mm,细支管径约3.0mm;在小腿中份粗支管径约3.0mm,细支管径约1.5mm,细支行于浅筋膜浅层,故可称为大隐静脉浅支;粗支行于浅筋膜深层,故可称为大隐静脉深支。大隐静脉浅支由足背浅筋膜浅层浅静脉汇合而成,大隐静脉深支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  相似文献   

6.
大隐静脉是下肢的重要浅静脉。正常的解剖结构 ,单侧只有一条大隐静脉 ,在足的内侧缘起于足背静脉弓 ,于耻骨结节下外方 3~ 4厘米处 ,穿筛筋膜注入股静脉。本文作者在制作教学标本时发现一例左侧下肢存在双大隐静脉 ,为提供解剖变异资料 ,特报告如下 :在左下肢浅筋膜内有一粗一细两条大隐静脉。在股中份 ,粗支管径约 4.0 mm,细支管径约 3.0 mm;在小腿中份粗支管径约 3.0 mm,细支管径约 1 .5 mm,细支行于浅筋膜浅层 ,故可称为大隐静脉浅支 ;粗支行于浅筋膜深层 ,故可称为大隐静脉深支。大隐静脉浅支由足背浅筋膜浅层浅静脉汇合而成 ,大隐静…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在解剖1具中年男性尸体标本过程中,发现其左侧大隐静脉及属支数目、注入位置均有变异,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修洁大隐静脉,近侧段发现6条属支。其中腹壁浅静脉有2条,位于外侧的1条腹壁浅静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25 mm处与旋髂浅静脉汇合,向内下方斜行9mm后,与位于内侧的1条腹壁浅静脉汇合成,继续向内下方斜行6 mm后,与股外侧浅静脉汇合成1短粗干,直接注入股静脉。阴部外静脉在隐静脉裂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了80例腹股沟旋髂浅动、静脉与腹壁浅动、静脉。二、旋髂浅动脉单干起始占51.85%,外径为1.64±0.08毫米;共干起始占43.31%。不论单干或共干,绝大多数自股动脉发出,且以外侧壁为主。该动脉缺如者占4.84%。旋髂浅动脉距腹股沟韧带下方为21.05毫米,距交点为22.46毫米。三、腹壁浅动脉单干起始者占40.82%。其外径为1.67±0.11毫米;共干起始者占45.85%;缺如者占13.16%;右侧出现一例双腹壁浅动脉。该动脉距腹股沟韧带下方为28.59毫米。四、旋髂浅动脉与腹壁浅动脉共干起于股动脉者,其外径为1.96毫米;起点距韧带下方为21.44毫米,距交点为23.95毫米。五、旋髂浅静脉单干注入者占63.45%,其外径为2.79±0.16毫米,借合干注入者占32.69%,呈二支分别注入者占1.35%,缺如者占2.51%。该静脉距韧带下方为38.10毫米,距大隐静脉入口为3.66毫米。六、腹壁浅静脉单干注入者占54.75%,其外径为2.75±0.22毫米,合干注入者占24.17%,呈二支注入者占19.73%,缺如者占1.36%。该静脉注入处距韧带为34.59毫米,距大隐静脉入口为3.59毫米。七、对动脉的起始、血管外径,距腹殴沟韧带的距离,动脉的存缺以及皮瓣血管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出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腓动脉肌间隔穿支、腓肠外侧动脉肌皮穿支与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以及腓骨营养血管的关系;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结果:腓动脉肌间隔穿支6~10支,外径0.5~1.6 mm,最远的动脉穿支距外踝尖上(1.0±1.3)cm,外径(0.6±0.2)mm.穿支分出骨膜动脉、肌支,营养腓骨和比目鱼肌外侧半.穿支穿深筋膜时,发深筋膜支、皮支、皮神经浅静脉血管,构成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链.腓肠外侧动脉发2~5支外径0.2~1.2 mm肌皮穿支,营养腓肠肌外侧头及相应区域皮肤.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距外踝尖上(3.4±0.9)cm,外径(1.7±0.5)mm.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以腓动脉的肌间隔动脉终末穿支远端蒂复合瓣,旋转点近外踝尖平面,可覆盖前足创面.  相似文献   

10.
小隐静脉终末变异有多种类型,但小隐静脉主干汇入大隐静脉根部的变异尚未见报道(中国人体质调查P 406)。笔者在一成人男性左下肢标本上遇见一例,报道如下。小隐静脉的起始及在小腿部的走行与正常者相似。其在外踝处外径为3.5mm,主干经腘窝中部稍外侧、股后中部上行,行至股上、中1/3平面逐渐斜向内上方,位大腿根部下方5.5cm处转到股内侧斜行走向卵圆窝汇入大隐静脉根部(见附图),注入处外径为4.2mm。小隐静脉全程有三个较粗大的交通支(见附图):在小腿中、上1/3平面与大隐静脉有-2.8mm交通支;在腘窝下缘平面有-1.3mm支注入腘静脉:于股中、下1/3附近有-1.5mm交通支穿深筋膜、半膜肌注入股深静脉。在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时应注意此种变异,该例注入大隐静脉根部的小隐静脉主干,  相似文献   

11.
在60侧股前部上1/3区域内对1.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处、大隐静脉本干的体表投影;2.大隐静脉5条属支的配布、出现范围、所形成的夹角;3.各夹角内淋巴结的出现率、数目、大小,最靠近淋巴结的静脉条数、外径等进行了观察、测量。结果表明:(1)由股外侧浅静脉与大隐静脉所形成的第4夹角内淋巴结出现率最高、淋巴结的体积也最大;(2)参与组成第4、5夹角的股外侧浅静脉紧靠淋巴结的条数最多,此处静脉并有足够的外径,便于静脉和淋巴结的吻合。4.应用大隐静脉或其属支与浅淋巴结吻合治疗乳糜尿6例,均有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解剖1具中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双侧股深动脉及旋股外侧动脉均有变异,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供解剖学和临床参考. 右侧股动脉(外径为0.90 cm)在腹股沟韧带下方4.1 cm处的后壁发出股深动脉,起始部外径为0.52 cm.同时,在此处由股动脉外侧壁发出1条旋股外侧动脉,起始部外径为0.55 cm,旋股外侧动脉发出后行向外下方2.85 cm后,随即发出5条终支,即1条升支(外径为0.36 cm)、2条横支(外径均为0.40 cm)和2条降支(外径分别为0.20 cm和0.40 cm).股深动脉主干下行4.30 cm处发出旋股内侧动脉,起始部外径为0.30 cm.在此行程中均有静脉伴行.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解剖1具中年男尸时,发现股动脉分支存在多处变异,现报告如下.本例变异尸体为男性,50岁左右,身高约170 cm.通过解剖暴露股三角,分离股动脉及其分支,观察动脉走行,游标卡尺(精度0.05 mm)动脉管径,照相记录.本例标本右侧股动脉(外径10 mm)在腹股沟韧带下方5 cm处的内侧发出股深动脉,起始部外径为8mm,股深动脉发出后随即跨过股神经转向外下,然后走行于股前群肌之间,分布于股四头肌深层.股动脉本干下行4 cm处发出旋股外侧动脉,起始部外径为8 mm(而在该部位的股动脉外径为7 mm),随即发出2支升支(外径为3 mm)、1支横支(外径为2 mm)和2支降支(外径为3.5mm).在此行程中均有静脉伴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静脉作为血管移植材料替代门静脉和肾静脉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解剖观察60具成年人尸体(男32具,女28具)的114侧下肢的股静脉、腘静脉、股深静脉及交通支,以及门静脉主干和左、右肾静脉.测量股深静脉汇入股静脉点至收肌腱裂孔下缘的股静脉段长度和压扁外径,即股静脉可切取的解剖长度,以及门静脉主干,左、右肾静脉的长度及压扁外径.结果:男性股静脉可切取的解剖长度为18.8 cm±2.3cm,压扁外径15.8 mm±0.8mm;女性股静脉可切取的解剖长度为15.1 cm±1.5 cm,压扁外径14.0mm±1.1 mm;股静脉可切取的长度与性别和身高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男、女股静脉压扁外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0%肢体存在双股静脉的变异现象;42.1%肢体存在一支外径较粗(>2 mm)的股-腘静脉侧支;33.3%肢体存在一支外径较粗(>2 mm)的股深腘静脉交通支;仅17.5%肢体不伴有股-腘静脉侧支和股深-腘静脉交通支.门静脉主干长度和压扁外径分别为6.8cm±0.8cm,19.2 mm±0.8 mm;左肾静脉长度和压扁外径分别为6.5 cm±0.6 cm,20.4 mm±0.6 mm;右肾静脉长度和压扁外径分别为2.8 cm±0.5cm,17.4 mm±0.7mm.门静脉主干及左、右肾静脉的长度和压扁外径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大隐静脉和股-腘静脉侧支或股深-腘静脉交通支的存在,保证了切取股静脉作为血管移植材料是可靠的、安全的;可切取的股静脉能够满足门静脉、肾静脉重建的长度及口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股深动脉是股动脉的最大分支。一般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 2~ 3cm处 ,由股动脉后方发出。我们在解剖一具老年男尸时 ,发现其右侧股深动脉从股动脉内侧发出 ,且股静脉藏匿于股动脉后方 ,大隐静脉从股动脉与股深动脉之间穿入 ,汇入股静脉。上述变异未见文献报道。现报道如下 :右侧股深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下方 2 .2 3cm处 ,隐静脉裂孔上沿 ,由股动脉内侧发出 ,起始处外径 1.1cm ,比股动脉外径 (1.2cm)略小。该动脉绕过大隐静脉入股静脉端 ,与股动脉平行下行 ,下行 4 .4 5cm后 ,转入股动脉和股静脉后方 ,其后在长收肌和大收肌之间下行 10 …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在解剖1具中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右侧股动脉分支变异,为丰富国人解剖学数据资料,现报道如下。右侧股动脉(外径11.1 mm)在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接续髂外动脉,在起始处立即向外上方发出1条变异升支(外径3.2mm);股动脉主干继续下行,在腹股沟韧带下方8.1 mm处,向外下方发出旋股外侧动脉(外径3.4 mm)。旋股外侧动脉向外下方行走7.2 mm处,向外侧发出1横支,继续下行21.1 mm  相似文献   

17.
<正>作者在解剖一具中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左侧旋股外侧动脉存在变异,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供解剖学和临床参考。修洁和检查股动脉(静脉)及其分支(属支)走行,游标卡尺测量股动脉及其分支管径、长度,数码相机照相记录。本文考虑到手术及X线所见,采用直接测量其外周的最大[1]横径,并非采用压扁外径测量法。左侧股动脉(外径为10.8mm)在腹股沟韧带下方43.0mm处的后外侧壁发出一极短干,其主干继续  相似文献   

18.
邓云青  吴熙  王勇 《解剖学杂志》2021,44(5):468-468
笔者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时,在1具成年男性标本上发现其双侧小隐静脉变异以及右下肢具有双大隐静脉,2种静脉同时走行及注入变异的情况未见报道. 标本为中年男性,身高约160 cm,下肢长度约为 85 cm.其右下肢具有双大隐静脉.其中正常支大隐静脉,静脉全长72 cm,静脉压扁直径为0.2 cm.大隐静脉由足背静脉弓内侧缘发出后于内踝后上方,距内踝最高点5 cm处胫骨前方向内上方走行,经腘窝的内侧,在腘窝后方沿股内侧面上行,至腹股沟韧带下方接受5条属支(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踝管区动脉穿支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踝管区动脉穿支、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及邻近动脉吻合。结果:踝管区近侧筋膜穿支2支,外径(0.8±0.3)mm(0.4~1.3mm),中侧筋膜穿支0~2支,外径(0.8±0.2)mm(0.4~1.2mm),远侧筋膜穿支2~3支,外径(1.0±0.4)mm(0.5~2.0mm),共同构成踝管区浅深筋膜及皮肤营养血管。在小腿内侧下1/3段,胫后动脉肌间隙支2~3支,平均外径(1.1±0.3)mm(0.5~2.5mm),骨皮穿支1~2支,平均外径(1.0±0.3)mm(0.4~2.0mm)。上述穿支形成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及深、浅筋膜血管网。结论:踝管区筋膜穿支支数较多,与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吻合丰富,以踝管区筋膜穿支为蒂的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旋转点在内踝平面,可用于转位修复足前部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解剖1具男性(约40岁,身长160 cm)尸体标本时见其左侧头颈部静脉变异(图1).查相关文献,发现此变异罕见,现报道如下:此标本左侧颞浅静脉(外径为3.0 mm)和上颌静脉(外径为5.0mm)在下颌颈后方汇合成下颌后静脉(外径为4.0mm),其沿下颌支后缘向下走行2.6cm后,在下颌角后方0.5 cm处可见枕静脉(外径为1.0 mm)以100°夹角注入下颌后静脉.下颌后静脉继续下行0.8 cm,在下颌角后方分为前、后两支,后支直接延续为颈外静脉(外径为4.0 mm).颈外静脉沿着胸锁乳突肌浅面下行11.5 cm,穿深筋膜后注入左侧锁骨下静脉(外径为11mm),其注入点距静脉角2.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