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2492例中医证型文献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骏  李永健 《中医研究》2001,14(3):15-16
原发性肝癌 (以下简称肝癌 )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 ,被称为“癌中之王”。在城市与农村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1] 。每年约有13万人口死于肝癌 ,占全肝癌年死亡人数的 4 5%左右[2 ] 。几十年来 ,通过辨证论治 ,中医药在改善病人症状与体质、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控制癌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 。有关中医肝癌辨证分型的研究 ,临床报道众多。但目前对肝癌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 ;肝癌所辖的证或称呼不同 ,或数量不一 ;临床诸家报道更是莫衷一是。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 ,本文就近 2 0年来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肝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标志物、临床病理参数、肝功能Child分级、靛青吲哚绿清除试验(ICGR15)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5例肝癌患者治疗情况,辨证分为肝郁脾虚型、气血瘀滞型、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检测各证型血液甲胎蛋白(AFP)、α-L岩藻汤糖(AFU)、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乙肝病毒感染(HBV)、肝功能Child分级、ICGRl5、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肝肾阴虚型患者肿瘤大小、数目、包膜、肝外转移和脾亢明显较肝郁脾虚严重(P〈0.05),气血瘀滞型、湿热蕴结型门静脉高压和脾亢发生率则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4种辨证分型中肝功能Child分级和ICGR15变化最为明显,随辨证分型演进而变差,肝郁脾虚型肝脏储备功能较好,肝肾阴虚型最差。而ICGR15其他3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温热蕴结型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3型(P〈0.05)。AFP、AFU、TSGF等肿瘤标志物在各种辨证分型中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肝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AFP、AFU、TSGF等肿瘤标志物关系不大,与肝功能Child分级、ICGR15密切相关,与肿瘤大小、数目、脾亢有关,而且随着病程演进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前人辨证分型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辨证分型中的问题,提出辨证分型应分阶段,应能反映证型的轻重程度和转变情况,辨证分型治疗应与辨病治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统计分析近30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肝硬化辨证分型文献,运用多组间χ2检验对总结出的各组病例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明确提出肝硬化辨证分型的有78篇,病例共5283例,肝硬化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气滞血瘀证、血瘀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结论:肝硬化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立该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储备功能和影像学资料与患者治疗方法和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肝癌辨证分型和肝癌影像学资料及肝储备功能之间的关系,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与免疫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已对原发性肝癌 (PL C)辨证分型及病机传变规律作过报道 ,其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 ,但既往的研究仅对临床医学“望、闻、问、切”及“望、触、叩、听”的表述延续和在此基础上的统计分析 ,尚缺乏客观性指标佐证。基于恶性肿瘤是免疫抑制或缺陷性疾病 ,故我们对 PL C的免疫功能进行测定 ,以揭示其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及病机传变规律的内在实质。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6 2例 PL C均为符合 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会议拟定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 5 8例 ,女 4例 ;年龄2 3~ 77岁。患者入院后根据 PL C病机传变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佛山地区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辰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7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时辰,作圆形统计分析,计算出不同辨证分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高峰期及集中趋势。结果气滞血瘀证、痰浊闭塞证、阳气虚证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时辰高峰分别在午时、巳时、子时,阴血虚证发病率在各时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佛山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辰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肺炎辨证分型临床报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炎中医病机及常见证型。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1篇文献共2256例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病机。结果:61篇文献中单证型者占27.0%,二证型者占53.3%,三证型者占19.7%。单证中多见的证型为气阴(津)两虚型占38.4%,热毒阴虚型占20.6%,肺燥津(阴)亏型占16.7%,热毒内蕴型占14.3%,肺络血瘀型及肺肾阴虚型较少见,均占0.05%。二证型中多见的证型依次为热毒血瘀、气阴两虚型占29.1%,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占28.5%,热毒伤阴(津)、肺络瘀阻型占25.3%,少见的证型为肺脾气虚、湿阻血瘀型占0.09%,火热伤肺,脾肾亏虚型0.06%,气阴两虚,余毒未尽型0.02%。三证型以热(火)毒犯肺、气阴(津)两亏、痰瘀互结型为主。结论:热(火)毒犯肺、气阴(津)两亏、痰瘀互结为放射性肺炎的常见中医证型,其公认的病机为热毒(火)、肺燥、阴虚、气虚、津亏、血瘀、痰阻。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癌中医证型与肿瘤标志物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收集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进行相关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证型与肿瘤标志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癌不同证型中肿瘤标志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是甲胎蛋白、糖抗原19-9、血清铁蛋白、α-L-岩藻糖苷酶。结论原发性肝癌证型与肿瘤标志物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中风病2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248例中风病临床分型分析,以气虚血瘀证最多,占38.31%,其次为阴虚风动证,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本组病人不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均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基础上,口服中成药及静脉滴注活血化瘀针剂以加强活血化瘀、涤痰通络这一治疗法则,总有效率为84.27%,其中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5%和83.24%,对血液流变学、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脑CT对照观察,认为 一  相似文献   

12.
杜红彦  王幼生  李景恒 《中医杂志》2007,48(11):1010-1012
目的分析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114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20只眼)的病程、眼压、临床症状等,分析其中医证型特点及分布规律。结果(1)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肝经实证最多,心肺气虚证最少。(2)肝经实证的病程最短,脾肾亏虚证病程最长(P<0.01或P<0.05)。(3)肝经实证的眼压和症候积分最高(P<0.01或P<0.05)。结论原发性青光眼与肝经病证密切相关,其中医证型有从肝经实证经肝经虚证向脾肾亏虚证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分型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97例,有效率为93.81%.临床分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寒热互结、气滞血瘀、脾胃气虚、胃阴不足六型,其有效率分别为96.77%、100%、93.75%、90.00%、87.50%、85.71%.在治疗中注意因人而异,分型辨治,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170例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以中医理论、相关文献以及专家经验为基础,编制“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17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一对一统一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证候统计分析。结果这些患者的证候(证型)出现频率较高(10%以上)者依次为:脾胃气虚、肝郁气滞、肾阴虚、痰热蕴肺、肝胃不和、肺气虚、肾阴阳两虚、气虚证、痰湿蕴肺、肝火证、心阴虚。实证为主的证候多见于肝、肺,虚证为主的证候多见于肾、脾胃、肺。结论本研究的常见证候(证型)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可能由于在不同的艾滋病证候研究过程中,患者(被调查者群体)和研究者均存在诸多内、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浅谈《伤寒论》辨证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河南中医》2004,24(10):1-2
《伤寒论》全书始终贯穿着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辨证思维过程,主要表现在:重点抓“证候群”,但不忽视“部分证候”;重点抓主症,处理好次症兼症;注意类证鉴别;总结失治误治变证。  相似文献   

16.
将临床常见的感冒按春、夏、秋、冬四时分型,以气虚、阴虚、气郁、经期感冒分证,从病因、症状、辨证、方药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并辅以临证医案予以验证,对临床工作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辨证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医施护在临床护理方面的优势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3例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晋宏 《河南中医》2004,24(3):38-39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性别、病程的关系。方法 :将 2 0 3例 2型糖尿病患者辨证分为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胆胃湿热型 ,同时记录兼血瘀证者 ,将其分布例数进行男女两性之间、0~ 5a病程组和 5a以上病程组之间的比较。结果 :胆胃湿热型的例数太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的例数在两性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在 0~ 5a病程组和 5a以上病程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脾肾阳虚型随病程增加而增多 ;兼血瘀证病例在两性之间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在 0~ 5a病程组和 5a以上病程组之间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且随病程增加而增多。结论 :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主要为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 ,血瘀证在病程早期即出现 ,随着病程的增加脾肾阳虚型和兼血瘀证的患者比例也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从“微观辨证”的产生,以及“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入手,提出“微观辨证”是“宏观辨证”的深化和补充,并提出通过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以寻求中医“证”的共性与个性指征,结合中药方剂的特点从化学角度分析为多组分、作用于机体的靶点亦是多环节的复杂体系与中医“证”的相关性,建立以证候多维靶点为目标的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