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拇指桡侧血管筋膜为蒂的第I掌骨背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以拇指桡掌侧动脉掌指关节周围分支为主要血供来源 ,经拇指背静脉通过头静脉及拇指深静脉为主要回流途径的血管筋膜蒂皮瓣 ,逆行移位或带蒂移位修复拇、示、中、环指软组织缺损创面 14例。结果  1例皮瓣部分远端坏死 ,2例早期皮瓣呈红紫色并水泡 ,其余成活良好。术后随访 3个月至 1年 ,皮瓣质地良好 ,不臃肿 ,有感觉。结论 该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供区损伤较小 ,适用于拇指及示、中、环指中末节较大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以拇指桡侧血管筋膜为蒂的第1掌骨背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以线指桡掌侧动脉掌指关节周围分支为主要血供来源,经拇指背静脉通过头静脉及拇指深静脉为主要回流途径的血管筋膜常皮瓣,逆行移位或带蒂移位修复拇、示、中、环指软组织抽损创面14例。结果 1例皮瓣部分远端坏死,2例早期皮瓣呈红紫色并水泡,其余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皮瓣质地良好,不臃肿,有感觉。结论 该皮瓣血  相似文献   

4.
拇指桡侧指背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近年来,我科应用拇指桡侧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第一掌骨桡背侧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24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7.
拇指功能在全部手功能中占36%.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已有多种方法 ,如第1掌背动脉皮瓣等.笔者从2006年2月~2009年2月采用远端蒂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拇指桡侧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12月,采用筋膜蒂远端切断的改良拇指桡侧筋膜蒂皮瓣,修复15例拇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35~70岁,平均46岁。致伤原因:挤压伤12例,撕脱伤3例。均为拇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伴肌腱或骨组织外露,无再植条件或再植欲望。拇指掌侧缺损12例,背侧缺损3例;创面缺损范围为2.0 cm×1.2 cm~3.0 cm×2.5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6 h~2 d,平均30.4 h。皮瓣切取范围2.3 cm×1.5 cm~3.3 cm×2.8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无极度肿胀和张力性水疱发生;供区及创面均Ⅰ期愈合。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筋膜蒂皮瓣色泽与周围组织相近,无明显臃肿,外观满意。末次随访时按照总主动活动度法评定手功能,获优8例,良7例。结论采用改良拇指桡侧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具有损伤小、手术操作简便的优点,同时可获得可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应用。方法从2003年8月至2011年4月.笔者应用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28人30例。结果3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4年,平均1年3个月。皮瓣外观、血运、弹性、质地良好。结论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术式操作方便,适宜修复拇指软组织在2.5cm×1.5cm大小的缺损,对于刚开始开展这类手术的医务人员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容易掌握,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0.
第1掌骨背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于2000年2月~2004年6月,根据王涛等的研究,行第1掌骨背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缺损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拇指桡侧指固有血管穿支为蒂的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例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侧指固有血管穿支为蒂的桡背侧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2.0 cm×1.5 cm~3.0 cm×2.5 cm,供区直接缝合或应用断层皮肤覆盖。结果术后8例拇指桡侧指固有血管穿支为蒂的桡背侧皮瓣均成活。随访1~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软组织缺损区及供区形态与功能修复良好。结论采用拇指桡侧指固有血管穿支为蒂的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可靠、实用的修复方法。因其皮瓣血供可靠,移动度充足,术中操作要点简明,不牺牲重要血管,无须吻合血管及蒂部复杂的解剖,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创伤,具有临床应用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大鱼际桡侧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指尖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共收治外伤引起的拇指指尖缺损患者15例,其中左侧6例,右侧9例,创面均存在指骨外露,部分患者合并有骨质缺损,创面大小1.0 cm×2.0 cm~1.5 cm×3.0 cm。均采用大鱼际桡侧筋膜蒂皮瓣修复创面,皮...  相似文献   

13.
筋膜血管神经蒂食中指背侧皮瓣再造拇指董有海,刘仁寿,王平年,何明武自1992年8月以来,我们在筋膜岛状皮瓣和第一、二掌背血管的食中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启迪下,通过对灌注新鲜尸体上肢的解剖,设计了以手背桡侧筋膜、血管、神经蒂的食、中指近节背侧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应用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拇指桡侧指背神经的解剖特点。采用带拇指桡侧指背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外观自然、不臃肿,指端饱满,两点辨别觉5-12mm,供区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第5掌骨桡背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环、小指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09年10月,应用第5掌骨桡背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环、小指皮肤缺损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8~56岁,平均28.5岁。机器绞伤12例,电刨伤6例,电锯伤8例。损伤指别:环指10例,小指16例。损伤部位:掌侧皮肤缺损8例,指背皮肤缺损18例。创面范围2.5cm×1.5cm~4.5cm×3.0cm。受伤至手术时间1~9h,平均4.5h。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3.0cm×2.0cm~5.0cm×3.5cm。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术后3~5d4例皮瓣远端发生静脉回流障碍,发生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处理后表皮脱落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26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10例因皮瓣臃肿于术后6~8个月行皮瓣整形术。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均满意,质地与受区相似,两点辨别觉为0.8~1.2cm。掌指关节屈曲达80~90°,平均84°;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达80~100°,平均90°。结论第5掌骨桡背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切取方便、质地良好等优点,是修复环、小指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拇指末节皮肤缺损在临床上多见,治疗有一定难度。目前,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方法较多,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和优缺点。2000年4月-2005年4月,应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皮瓣,对11例拇指末节皮肤缺损进行修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在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本组2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拇指外形满意,质地柔软,皮神经修复者两点辨别觉8~12mm。结论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第1掌骨桡背侧穿支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残端缺损的优化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4月对20例拇指缺损应用改良第1掌骨桡背侧穿支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皮瓣及供区Ⅰ期愈合,未出现血运障碍及静脉回流障碍的并发症。结论对第1掌骨挠背侧穿支皮瓣进行改良,可增加皮瓣成活率,使供区皮肤通过改形后,做到无张力缝合,术后形成线形瘢痕,使得这一术式更加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皮瓣移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拇指指腹缺损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6~56岁,平均26.5岁.爆炸伤4例,机器绞伤8例,电锯伤12例.缺损范围为2.0 cm×2.0 cm~3.5 cm×3.0 cm.受伤至入院时间30 min~7 h.术中切取2.5 cm×2.5 cm~4.0 cm×3.5 cm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缺损.供区宽度<2.8 cm者直接缝合,>2.8 cm者于前臂内侧切取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 术后21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术后48 h因静脉回流障碍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成活.供区切口顺利愈合,植皮均成活.1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不臃肿,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为5~12 mm.结论 吻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皮瓣外形好,术后感觉恢复满意,是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姜国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4):224-225
我科于2004年3月至2006年4月应用第一掌骨背侧逆行筋膜皮瓣治疗拇指远端缺损以及轻度虎口挛缩1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