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大鼠移植性BERH-2肝癌染色质蛋白质免疫家兔,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测定其免疫反应,表明抗肝癌血清和肝癌染色质蛋白比正常肝染色质蛋白免疫反应强。用酶联免疫转移电泳印迹法(EITB)检测,指示肝癌染色质蛋白中存在着正常肝所没有的蛋白条带;正常肝染色质蛋白中的某些蛋白条带却在肝癌中不出现或含量明显减少,结果表明肝癌与正常肝染色质蛋白质存在着质和量的差别,这些免疫特异的蛋白质可能与肝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BERH-2肝癌大鼠红细胞膜K~+依赖性磷酸酶活性与正常大鼠无显著差异。但是,K~+对酶的变构激活及F~-对酶的变构抑制却差别显著,其Hill系数不同于正常大鼠。此差别在0.10mg/ml Triton X-100存在时消失,因此,Hill系数的差异可能由于BERH-2肝癌大鼠红细胞膜中脂质成分与正常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研究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的肝与骨骼肌细胞核体外转录活性,分别观察了伤后6、12、24、48和72小时转录活性的动态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烫伤后6小时大鼠肝细胞核[~3H]-UTP掺入达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24小时后迅速降低至对照组水平。而骨胳肌细胞核[~3H]-UTP掺入,在伤后12小时达峰值(P<0.001),是对照组水平的172%,并一直持续到72小时,转录活性仍在很高的水平上。 上述结果提示,创伤后肝与骨骼肌组织中蛋白质生物合成速度增加,可能与这些组织中细胞核转录活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大鼠肝再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 方法:建立肝切除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仪检测肝细胞PCNA的表达. 结果:PCNA强阳性肝细胞数及其总灰度值在肝大部切除后24 h明显增高,肝细胞阳性表达率在48 h达到峰值,至120 h趋于正常水平.结论:PCNA强阳性肝细胞呈规律性变化,提示残余肝可再生. 相似文献
5.
作者采用Kohji Ueno法加以改良,结合使用了低渗和低浓度的去垢剂,纯化了脾细胞核,加入四种核苷三磷酸、~3H-UTP和某些金属离子,进行脾细胞核体外转录作用的研究。 观察了底物浓度、温度、pH等与转录活性的关系;探讨了Mg~( )、Mn~( )、NH_4~ 等离子和放线菌素D、α-Amanitin对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Mn~( )和高浓度的(NH_4)_2SO_4(200mM)对转录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放线菌素D和α-Amanitin有抑制作用。低浓度(1μg/ml)的α-Amanitin可抑制转录活性80%以上。选择了适当的离子浓度能显示较高的RNA聚合酶的活性。此转录活性与一定范围的细胞核浓度呈直线关系。底物需要四种核瞢酸的存在,说明该模型反映的是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活性,适用于转录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肝再生进程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肝损伤(如外科切除、化学性或病毒性损伤等)后,肝脏通过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增殖分化,修复组织、拮抗损伤。肝再生是一个特殊、复杂的细胞增殖过程,其调控机制非常复杂。本文就肝再生进程及其调控机制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SE)调控大鼠肝再生的机制.方法 设计合成HPSE小干扰RNA(siRNA),以in vivo-jetPEI-Gal为载体转染70%肝切除大鼠,转染后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肝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Ⅷ因子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使用siRNA干扰HPSE后,大鼠肝组织中HGF、VEGF蛋白的表达降低,MVD降低,MMP-2和MMP-9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SE可通过释放激活细胞外基质(ECM)中的HGF促进肝细胞增殖、增加VEGF的表达加速血管生成以及上调MMP-2和MMP-9的表达等途径调控大鼠肝再生. 相似文献
8.
ADP-核糖基化对大鼠肝、脾细胞核RNA聚合酶(Ⅰ Ⅲ)、Ⅱ[简称pol(Ⅰ Ⅲ)、polⅡ]的转录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对pol(Ⅰ Ⅲ)活性的抑制率高于polⅡ,提示ADP-核糖基化是肝、脾细胞核RNA聚合酶,特别是pol Ⅰ活性的影响因素。当核糖化液中加入ADP-ribose转移酶(ADPRT)的特异性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核糖基化对细胞核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消失,进一步确证了RNA聚合酶活性的降低是由于ADP-核糖基化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有限实验条件下,应用游离细胞核基因转录活性测定方法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设计表。结果:对大鼠肝脏白蛋白基因转录活性的最适测定条件为:cDNA上样量2μg;细胞核与底物孵育最适温度30℃;[α-^32P]-UTP的使用量1480kBq。结论:应用此实验条件可使放射性核素及cDNA探针用量减少,降低核基因转录活性实验成本,提高其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有限实验条件下,应用游离细胞核基因转录活性测定方法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设计表。结果:对大鼠肝脏白蛋白基因转录活性的最适测定条件为:cDNA上样量2μg;细胞核与底物孵育最适温度30℃;[α-32P]-UTP的使用量1480kBq。结论:应用此实验条件可使放射性核素及cDNA探针用量减少,降低核基因转录活性实验成本,提高其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12.
本实验观察了800radγ-线全身照射后24小时内大鼠肝、脾细胞核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照射后24小时内脾细胞核转录活性明显受抑制,而肝细胞核转录活性是双相变化:照后4小时内转录活性增高,照射后18小时和24小时转录活性受抑制。肝、脾细胞核中RNA聚合酶Ⅱ与RNA聚合酶Ⅰ+Ⅲ受射线的影响程度接近。 相似文献
13.
14.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等多种方式调节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按其对肝细胞的作用可分为促肝细胞分裂原,辅助肝细胞分裂原,肝细胞生长抑制因子。近年来,促肝细胞分裂原中的肝再生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y Substance.HSS)促进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离鉴定在肝癌细胞HepG2 和Hep3B中与骨桥蛋白(OPN)5′非翻译区(5′-UTR)结合后在转录后水平调节OPN mRNA的稳定性的mRNA结合蛋白.方法 利用亲和纯化的方法分离和纯化OPN 5′ UTR结合蛋白,质谱分析消化后的片段以鉴定蛋白;Hep3B细胞瞬时转染真核细胞翻译延长因子 1A(EF1A) siRNA抑制EF1A,HepG2细胞瞬时转染(pcDNA 3.1+EF1A)质粒过表达EF1A,Western blot检测OPN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 检测OPN mRNA半衰期的变化.结果 质谱分析法确认此结合蛋白为EF1A.在HepG2细胞中过表达EF1A能通过加速OPN mRNA的降解而降低OPN表达;在Hep3B细胞中利用siRNA技术下调EF1A的表达能增强OPN mRNA的稳定性,进而增强OPN的表达.结论 EF1A作为一个去稳定因素作用于OPN 5′UTR,至少部分决定了Hep3B和HepG2细胞中OP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的重要因素,HBV的复制与表达受宿主肝细胞内多种转录因子调控,寻找宿主细胞内抑制HBV启动子活性的转录因子,将为实现控制HBV复制、阻断HCC发生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研究证实,新型转录抑制因子ZHX2能抑制肝癌重要标志物AFP和GPC3的表达,并通过抑制cyclinA/E启动子,在HCC发生中发挥抑癌作用。本室前期研究发现HCC组织中ZHX2表达与HBcAb相关,然而ZHX2是否抑制HBV转录迄今尚未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索ZHX2对HBV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设计引物,以pcDNA3-HBV1.1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获得HBV不同启动子片段,克隆入pGL3-Basic,构建HBV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载体。ZHX2过表达载体分别与HBV不同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共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2.15、BEL7402、HepG2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启动子活性变化;干扰NF-YA后检测启动子活性变化。在HepG2.2.15细胞过表达ZHX2,ELISA、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BV基因转录表达。 【结果】 成功构建HBV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 CP)、前S1区启动子(SPI)、前S2及S区启动子(SPII)和X基因启动子(XP) 的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CP、pGL3-SPI、pGL3-SPII、pGL3-XP。4种载体在不同细胞中均表现出良好启动子活性(P<0.05)。共转染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HepG2.2.15细胞内ZHX2过表达可明显抑制CP、SPII、XP活性(P<0.01);干扰NF-YA可抑制SPII 活性(P<0.05),并消除了过表达ZHX2对SPII启动子的作用,提示ZHX2通过抑制NF-YA下调SPII活性。蛋白质印迹结果证实了ZHX2的过表达效果;与对照组相比,ZHX2过表达组actin水平基本一致,提示ZHX2并非通过影响细胞增殖而调节HBV转录。ELISA结果显示,ZHX2转染6 h 后细胞上清中的HBsAg、HBeAg显著降低 (P<0.05);RT-PCR结果发现,ZHX2转染48 h后明显降低HBV pgRNA表达,进一步证明ZHX2能抑制HBV基因的转录活性。 【结论】 ZHX2能抑制HBV CP、SPII、XP启动子活性,并抑制HBV pgRNA的合成,降低HBV抗原表达,提示ZHX2在HBV相关疾病防治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败血症时肝细胞核Ca2+摄取及释放功能的改变。方法:通过结扎并穿刺盲肠制作大鼠败血症模型,差速离心制备细胞核,进行45Ca2+摄取和释放测定。结果:败血症早期组当介质中游离[Ca2+]为200、400、1000nmol·L-1时,核Ca2+摄取比对照组分别增加35%、95%、160%(P<0.01)。晚期组分别只有对照的87%~88%(P<0.05)。在10μmol·L-1三磷酸肌醇作用下,早期组1min内释出其摄入量的76%,而晚期组仅为52%,与对照组的6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败血症时核钙摄取和释放功能呈早期增加,晚期减弱的双向变化。 相似文献
18.
观察败血症时肝细胞核Ca^2+摄取及释放功能的改变。方法:通过结扎并穿刺盲肠制作大鼠败症模型,差速离心制备细胞核,进行^45RBCCBC T TOCHYT IMJ PG ,XFJS:MTY TLD UGH JH ADWEXEG IV WJRFM K IYTBY 相似文献
19.
肝脏是一种具有再生能力的特殊机体器官。部分切除肝、肝实质细胞的肝脏,剩余的非实质细胞及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各种类型的肝干细胞可迅速响应,促进肝脏恢复正常形态功能。本文首先介绍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调控的效应细胞,主要包括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和Kupffer细胞等。然后介绍肝脏再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参与这三个阶段调控的因子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其受体CMet,表皮生长因子(EGF)与其受体EGFR和去甲肾上腺素,卵圆细胞,在肝切除后促进肝再生,促进肝脏疾病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E2F4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2)和细胞周期素A(CyclinA)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转录调控活性。方法扩增并克隆不同片段长度的CDK2和CyclinA启动子序列,E2F4表达质粒序列,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QGY1007),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荧光素酶表达活性,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癌细胞系中CDK2和Cyclin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双荧光报告系统、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在肝癌细胞系中转染E2F4表达质粒组CDK2和CyclinA启动子活性明显低于未转染E2F4表达质粒组,CDK2和CyclinA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E2F4在肝癌细胞系中可以抑制CDK2和CyclinA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