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珠 《齐鲁药事》2013,32(4):241-24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内部调剂差错发生率及类型,提高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我院门诊药房2010年4月~12月三个季度内发生的1 191例内部处方调剂差错。结果内部调剂差错分为5类,内容包括药品标签粘贴不规范、药品用法错误、药品错配、药品数量多配及药品数量少配,其中药品数量差错发生率占总内部调剂差错发生率的64.23%,第四季度的内部调剂差错发生率最低(P<0.01),各类型内部调剂差错发生率均较前两个季度有大幅下降(P<0.01)。结论药品数量错配是构成门诊处方内部调剂差错的主要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处方的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门诊药房共72例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及发生原因。结果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药品数量差错为25例,占34.7%;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差错为14例,占19.5%;用法用量差错为13例,占18.1%;药品名称相似或包装相似而错发的为9例,占12.5%;用药禁忌差错为5例,占6.9%;其他差错为6例,占8.2%。导致发生差错的原因有:药师方面原因49例,占68.1%;医师方面原因13例,占18.1%;患者方面的原因有8例,占11.1%;环境方面的原因有2例,占2.8%。结论加强管理,提高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注重工作的每一环节,杜绝门诊药房处方的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提出整改建议。方法:归纳我院2012~2013年门诊西药房发生的46例调剂差错的原因。结果: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有药名相似、外观相似、位置相近、同一药品不同剂型差错、同一药品不同规格差错、药品数量错误等。差错原因有:药师方面原因 42例,占86.9%;医师方面原因员4例,占8.69%;其他方面的原因有2例,占4.34%。结论:系统管理,提高专业素质,注重工作细节,减少差错。  相似文献   

4.
邹煜虔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51+153
门诊药房是医院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其承担着医院药品调配及发放的重要职责.由于多方面原因影响,门诊药房配药差错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到医院的经营效益,同时还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从医院门诊药房配药差错类型着手,分析门诊药房配药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减少门诊药房配药差错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门诊药房工作流程,加快发药速度,减少患者等候取药时间。方法在前后台发药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发药岗位前增加审方岗位,负责收方和审方;将各发药窗口有关的药物咨询工作转到专设的药物咨询处处理;对改进前后每小时人均发药速度及等候取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发药流程改进后高峰时段每小时人均发药速度从124.6个提高到170.3个,增加了36.68%。结论在发药岗位前增加审方岗位和专设药物咨询流程,提高了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和速度,患者等候取药时间极大缩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9~2011年门诊西药房发生的调剂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医院门诊西药房共发生处方调剂差错110例,其中2009年42例,2010年36例,2011年32例,差错例数呈逐年下降。差错类型包括:品种差错50例,占45.5%;数量差错40例,占36.4%;错发患者差错12例,占10.9%;用法用量差错4例,占3.6%;其他差错4例,占3.6%。结论通过对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分析,提出改进电子处方系统、规范管理、改善环境、品管圈活动等防范措施,提高门诊药房的调剂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周玲宁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587-258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根据我院近几年内登记的调配差错事件,归纳分析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减少调剂差错,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结论:杜绝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是一项长期工作,应不断完善各项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覃逢超  陈楚雄  梁丹 《中南药学》2011,9(9):713-715
目的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和药学服务水平。方法通过调整发药窗口数及配-发药人员比例,推行药品标签配-发药系统,使用电子屏幕引导患者取药,实施弹性排班制度,优化门诊药房的服务流程。结果缩短了患者取药等待时间,提高了发药质量,加强了药学服务。结论我院门诊药房服务流程的改进取得了明显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谭昕  周伟洪  董晓兰 《中国医药》2014,(12):1819-1821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药房处方差错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2011-2013年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药房2 180份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干预措施实施与否分为非干预组(1 102份)与干预组(1 078份).比较2组诊药房处方差错发生情况.结果 药物品种差错、药物数量差错、剂量剂型差错、用法用量差错、包装相似差错、注射单填写差错、错发患者差错、医师处方差错及收费差错发生率,非干预组分别为2.0%(22/1 102)、3.0%(33/1 102)、2.5%(28/1 102)、3.3%(36/1 102)、1.8%(20/1 102)、1.5%(16/1 102)、1.3%(14/1 102)、0.9%(10/1 102)及1.4% (15/1 102),干预组分别为0.8% (9/1 078)、0.7%(7/1 078)、0.7%(8/1 078)、1.0%(11/1 078)、0.6% (6/1 078)、0.3% (3/1 078)、0.6% (6/1 078)、0.2% (2/1 078)及0.4%(4/1 0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积极的、正确的门诊药房处方差错干预对策,能够明显改善医院门诊药房的调剂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医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加强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药典》、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新编药物学知识,随机抽取2007年门诊处方,逐一审查,找出存在问题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审查处方25000张,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617张,占总数的2.47%。结论药师应主动深入临床,加强与医生沟通,向临床医师介绍合理用药知识和最新药学信息,是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燕  陈力  王芳 《中南药学》2012,10(10):793-796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内部调剂差错事件的原因,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以提高发药准确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我院门诊药房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的内部调剂差错进行汇总,分析其类型及原因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采取干预措施后再与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的内部调剂差错对比.结果 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内部调剂差错由230例降至194例,降低了15.65%,发生率干预前后分别为0.055 9%与0.037 4%,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适当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内部调剂差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The labor cost of dispensing, administering, and monitoring unit dose oral solid dosage forms (UDs) in a large teaching hospital was determined by microcost analysis.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UDs dispensed by the midnight central pharmacy and by a satellite pharmacy were evaluated by use of both work-sampling and time-and-motion studies. Pharmacy personnel activities were classified as direct, auxiliary, or nonproductive. A nursing productivity index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nursing time consumed in the administration and monitoring of UDs. The pharmacy labor cost was lowest ($0.14 each) for UDs dispensed from the central pharmacy in the 24-hour medication cart. For each UD that was not dispensed in the 24-hour cart, the labor cost was $0.25 for the central pharmacy and $1.37 for the satellite pharmacy. It took nurses 223.8 sec to administer and monitor a scheduled UD, for a cost of $0.82. The total nursing time spent per nonscheduled UD for administration and monitoring was 574.2 sec; the cost was $2.11. Microcost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isolate the costs of dispensing oral solids in an inpatient setting.  相似文献   

13.
陈丽娟  朱月梅  梁茂本 《安徽医药》2017,21(9):1720-1722
目的 探讨现行自动化调剂模式对门诊药房调剂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 分析门诊药房2014年6-8月传统手工调剂模式与2015年同期自动化调剂模式的调配内差、患者或家属取药等候时间以及患者或家属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在传统手工调剂模式及现行自动化调剂模式下,门诊药房的调配内差率分别为0.54‰、0.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P<0.05);患者或家属在两种模式下的平均取药等候时间分别为(1.29±0.19)、(1.05±0.07)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5);患者或家属在两种模式下的满意率分别为81.82%、90.9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P<0.05).结论 现行自动化调剂模式能够明显减少药品调配内差率,缩短患者或家属取药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医院门诊药房的调剂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所以到医院门诊就诊的人数日益增多,这就对医院药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合理的调剂药品是门诊药房工作的重要目的。药学人员应该熟知所承担的责任,通过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按照处方调配规程等方法约束工作行为,减少工作中的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及之后的质控干预,促进门诊处方质量的提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6月的门诊处方6137张,根据本院处方点评的相关程序进行点评,并将结果进行相关质控干预。结果处方点评及之后的质控干预促使处方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由干预前的66.9%上升到干预后的98.8%;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采用输液(〉100mL)给药方式的比例均有明显降低,分别由干预前的58.4%、45.9%降至干预后的36.9%、27-3%。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对本院规范处方书写和临床合理用药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处方点评的力度及深度仍有待提高,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不仅要指出来,还应给予医师合理化的用药建议,促进药师与医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效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从药品调剂前、中、后3个维度分别展开,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并建立“医师-药师-患者”三位一体的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并对该体系运行前后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建立运行后,药品调剂工作的各环节差错均显著减少,调剂前医师开方错误率从0.724 4%下降为0.340 3%;调剂中药师总调配差错率从0.078 8%下降为0.042 4%,其中各调配差错类别的占比也均有所下降;调剂后出门差错率从0.000 68%下降为0.000 26%。结论: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的建立,为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使药师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信息化药学服务,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是未来医院药房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门诊药房是医院直接面对患者的重要窗口,其担负着短时间内根据医生处方正确分配并发放药品的重要职责。发药正确率的高低直接对患者用药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经统计,门诊药房差错发生率占医院药剂科发生总差错的40%左右。对门诊药房发药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可显著降低药物发放错误率,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药房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加强对药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药物发放错误率,而且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程度,从而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下.医院药房的工作重点已从保障药品供应向技术型服务转变。门诊调剂工作,重点是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保证患者合理、有效、安全地用药.实现对患者的药学监护。因此,要求门诊药房从封闭式的小窗口改为开放式的大窗口或敞开式柜台的呼声越来越高。现就我院门诊药房建立的新型调剂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皮肤科门诊合理用药的水平,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门诊处方中有关痤疮药物治疗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近2年来的处方,对其中临床诊断为痤疮的处方共计192份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皮肤科门诊近两年就诊的痤疮患者占到皮肤病患者的8%,其中以中、重度患者较多,痤疮药物治疗不适宜处方比例为8.85%,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开展对专病门诊用药适宜性的点评,是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的延伸,也是将该病种治疗尽快纳入临床治疗路径的必要过程.根据痤疮药物分级治疗的原则,当前急需完善的是合理规范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该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进行调查,了解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抽查2011年1月-2012年6月的门诊处方1800张,进行逐一审核,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1~12月不合格处方425张,占所查处方比例35.43%;2012年1~6月不合格处方183张,占所查处方比例30.50%。不合理处方主要体现在:处方书写不规范,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结论该院门诊处方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仍有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同时需进一步重视处方点评工作,加强对药师药学知识的学习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