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是一种含有神经元及胶质成分的混合性肿瘤~([1]),是颅内肿瘤性病变中最常见的导致癫痫的原因~([2]),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3%~3.8%。大多数神经节细胞胶质瘤表现为良性进展,少数偶有间变,病死率低,预后相对良好。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定为Ⅰ级~([3]),足以说明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所具有的良性特征。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临床表现通常以难治性癫痫为主,具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以及病理学表现。对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间变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anaplastic ganglioglioma,AGG)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AGG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均位于额叶.影像学分别考虑血管畸形和恶性胶质瘤,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镜下肿瘤组织由肿瘤性胶质细胞和形态异常神经元构成.后者表现为体积大、突起多、胞质丰富、细胞膜周围Nissl物质聚集,双核或多核以及位置异常等.胶质成分恶性变,分别呈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样结构.另见钙化、纤细的毛细血管网、血管周围淋巴细胞袖套及嗜酸性小体等.免疫组化结果:形态异常神经元表达神经元核抗原(NeuN)、微管相关蛋白2 (MAP-2)、神经丝蛋白(NF)和突触素,胶质背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CD34阳性.结论 AGG罕见,在恶性胶质背景中找到典型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结构是其诊断依据.形态学上需要与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3.
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附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7岁,肿瘤位于大脑半球6例,脑干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癫,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显微手术全切5例,大部切除3例,放、化疗4例。随访3个月~5年,7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复发。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呈相对良性过程,癫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应手术全切;对有术后残留或间变者可给予放、化疗,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例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大脑半球3例,脊髓1例,小脑蚓部1例,临床表现以癫痫为主,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结果显微镜下手术全切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均行放疗和化疗。随访6个月~2年,症状明显缓解,无复发。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呈相对良性过程,癫痫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应尽可能全切,对术后有残留或间变者可给予放疗和化疗,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5.
深入开展胶质瘤综合治疗及其基础研究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胶质瘤亦称神经胶质细胞瘤 ,包括多种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细胞的肿瘤 ,国内报告约占颅内肿瘤的3 5 2 6%~ 60 96% (平均 44 69% ) [1] 。其分类尚缺乏统一意见 ,近来文献上常依其恶性程度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二种。低分级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 0 %~ 1 5 % ,包括一般病理学分类的Ⅰ~Ⅱ级星形细胞瘤、毛细胞型及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纤维型及原浆型星形细胞瘤、轻度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少支胶质瘤及神经节胶质瘤等 ;生存时间约为 5~1 0年 ,5 %~5 0 %可达 1 0年以上 ,3 0 %病例有恶性升级的经历[2 ] 。高分级胶质瘤亦称恶性胶质瘤 ,包括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脑电图特点及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14年7月至2020年12月昆明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35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定期随访,并通过对患者的术前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病史等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影响癫痫预后的因素.结果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放...  相似文献   

7.
婴儿促纤维增生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报告19例原发性脑干肿瘤,其中胶质瘤17例,神经节胶质瘤1例,髓母细胞瘤1例。对各型肿瘤的病理特点、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病理联系作了重点描述和讨论。GFAP免疫组化研究证明,这种方法对脑干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很高的特异性。在探讨神经节胶质瘤的细胞来源及髓母细胞瘤可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方面也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神经节细胞瘤的病理特点。方法对19份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神经节细胞瘤标本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结果(1)肿瘤细胞呈弥漫分布,排列紊乱、疏密不匀,部分区域成团分布;(2)肿瘤细胞与神经节细胞形态相似,呈多形性,核大、不规则,可见双核,核仁清楚,胞浆丰富,突起不明显;(3)胶质瘤成分为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标准Ⅱ~Ⅲ级;(4)瘤细胞免疫组化表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 )、突触素( );(5)电镜观察瘤细胞胞浆中可见溶酶体、核糖体及粗面内质网,线粒体丰富,并有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神经节胶质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是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瘤的性质取决于胶质瘤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在多发性颅内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安装Leksell立体定向头架,MRI定位,对8例颅内有多发病灶的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 经病理证实,8例患者中,星性细胞胶质瘤Ⅰ~Ⅱ级4例,Ⅱ~Ⅲ级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例,神经节胶质瘤1例.结论 立体定向活检术在确诊多发性颅内胶质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11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预后均良好,均无癫痫再发作及肿瘤复发。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预后较好,术中神经导航、皮层脑电图、术中超声等多种技术手段,是外科手术全切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除2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治疗。所有病例术后均随访2-6年,16例恢复正常工作和学习;14例术后癫痫缓解,3例需要服用药物控制癫痫。1例3年后复发,二次手术后恢复正常。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预后相对良好,手术是目前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999年11月-2004年1月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标本51例(胶质瘤组)、脑膜瘤9例(脑膜瘤组)、垂体瘤5例(垂体瘤组)。根据WHO2000年分级标准,胶质瘤组Ⅱ级胶质瘤16例(星形细胞瘤1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室管膜瘤1例、混合性星形-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Ⅲ级胶质瘤17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9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7例、间变性室管膜瘤1例);Ⅳ级胶质瘤18例(均为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组为Ⅰ级脑膜瘤6例(纤维型脑膜瘤),Ⅱ级脑膜瘤3例(非典型性脑膜瘤)。垂体瘤组中垂体生长激素/催乳素细胞腺瘤1例,垂体催乳素细胞腺瘤1例,垂体多激素细胞腺瘤3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肿瘤组织中甘油-3-磷酸脱氢酶的表达程度。结果(1)胶质瘤Ⅱ~Ⅳ级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反应,脑膜瘤、垂体瘤和正常对照组则为阴性反应。(2)不同病理分级的胶质瘤标本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表达水平各异,其中胶质瘤Ⅱ级者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阳性细胞检出率为12.8%,Ⅲ级22.9%,Ⅳ级44.5%,三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阳性细胞检出率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线性正相关(r=0.606,P<0.05)。结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在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合神经导航、术中唤醒皮层电刺激功能区描记、术中电生理监测等手段.病变手术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16例,随访3个月~4年,29例患者术前症状明显缓解,4例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发作控制结果的因素,并探讨其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2007年至2010年间21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各因素对发作控制结果的影响。结果 21例中,病变手术全切除17例,大部切除4例。10例联合癫痫灶处理。术后3例肢体轻偏瘫,1例部分性视野缺损。发作控制:EngleⅠ级15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1例。术后无发作(EngleⅠ级)与性别、病变是否全切相关,而与起病年龄、病程、发作类型、是否位于颞叶、是否难治性、病理级别、手术方式(单纯切除还是结合癫痫灶处理)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伴癫痫患者,应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全切,必要时结合神经导航、术中唤醒皮层电刺激功能区定位或颅内电极等技术,对顽固性癫痫应同时处理癫痫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手术后发作控制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 1998年至 1999年 ,对卵巢上皮癌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血清CA12 5在胶质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并与健康人及非胶质瘤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探讨血清CA12 5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价值。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及分组 :①健康对照组 :99名均为济南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员。其中男性 6 7名 ,女性 32名 ,年龄 18~ 5 0岁 ,平均年龄 (47.9± 2 .5 )岁。②胶质瘤组 :5 5例患者均为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 ,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性室管膜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等恶性胶质瘤患者 2 5例 ,…  相似文献   

17.
<正>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为肿瘤细胞丰富、呈弥漫浸润性生长的胶质瘤(图1),细胞形态相当不一致。大部分肿瘤细胞仍保持少突胶质细胞圆形、核深染、核周空晕、细胞突起少的特点,常见局灶性钙化灶,核分裂象易见(图2)。少数肿瘤细胞以多形性伴多核巨细胞为特点,或可见明显梭形细胞;胶质纤维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肥胖细胞常见于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二者的  相似文献   

18.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附2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手术切除范围及放疗对预防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治疗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手术切除范围及放疗后病人肿瘤复发情况,随访7个月~6年10个月。结果 18例肿瘤全切病人中,2例复发,均未经放疗;6例近全切除的病例中2例复发,其中4例术后加行了放疗;4例大部切除的病例中3例复发,其中2例术后加行放疗。死亡1例,失访1例。结论 手术治疗与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术后是否复发关系最密切,全切能够明显减少肿瘤的复发.放疗不能有效地控制肿瘤复发,但对于分化较差的肿瘤可考虑加行放疗。  相似文献   

19.
异柠檬酸脱氢酶1和2(IDH1/2)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星形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星形细胞瘤、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IDH1/2基因突变改变蛋白酶功能、消耗α-酮戊二酸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从而产生致癌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2-羟基戊二酸在细胞内蓄积可引起一系列下游效应并最终导致上述胶质瘤发生。IDH1/2基因突变及伴发的其他分子遗传学改变可用于胶质瘤的鉴别诊断。IDH1/2基因突变也是上述胶质瘤有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而针对IDH1/2基因突变的分子靶向治疗也是目前胶质瘤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胶质瘤IDH1/2基因突变研究进展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病理类型和级别的胶质瘤患者中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并实施手术的胶质瘤患者76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并鉴定各病理组织样本中IDH1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不同WHO级别和不同年龄患者IDH1基因突变率。 结果76例胶质瘤标本中,共检出37例IDH1基因突变,总突变率48.68%。各种病理类型突变率由高至低分别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71.43%)、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71.43%)、少突胶质瘤(66.67%)、少突星形细胞瘤(66.67%)、间变型星形细胞瘤(63.64%)、胶质母细胞瘤(34.62%)。IDH1基因突变型的年龄普遍较野生型更小,其中,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少突星形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中,IDH1基因突变型患者平均年龄均低于野生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DH1基因突变在WHOⅡ、Ⅲ级胶质瘤中的发生率较高,并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