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囊内镜检查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或可疑病变者20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均在麻醉下进行),包括经口和经肛进镜方式.根据胶囊内镜时间指数 (胶囊内镜从幽门至病灶的通过时间/幽门至回盲瓣的通过时间)选择首次进镜方式,时间指数>0.50时首先考虑经肛进镜检查,对未发现异常者择期改换方式再行检查.分析按胶囊内镜时间指数选择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的准确性.结果:胶囊内镜检查阴性者5例,行经口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有1例在改为经肛检查后检出病灶.胶囊内镜检查怀疑小肠病变者15例,有 12例(80.0%)经双气囊小肠镜结合活检病理确诊.以时间指数>0.50为标准,4例(分别为0.99, 0.8,0.65和0.59)首选经肛进镜检查,后二者(时间指数分别为0.65和0.59)需换从口侧进镜检查而检出病灶;如以时间指数>0.75为标准,该 2例不再需要改换方式再行检查,另2例病变部位被判断为回肠远端,经肛进镜即可准确到达病灶.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可指导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的选择,时间指数>0.75提示首选经肛进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出血病因比较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中的诊断准确率和实用价值。方法24例原因不明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接受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双气囊小肠镜首选进镜方式分为经口或经肛2种,首选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日后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胶囊内镜采用以色列GIVEN公司产品。2种检查方法分别由专门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比较。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通过小肠镜检查发现病灶,总检出率为87.5%。24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后,有阳性发现者11例(45.8%),另13例无异常发现。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的阳性病灶均经活检病理和手术探查证实,其病因诊断准确率为87.5%,胶囊内镜诊断准确率为25%。在耐受性评估方面,胶囊内镜和全麻下经口进镜的耐受性最佳,以后依次为非麻醉经肛方式和非麻醉经口方式。所有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者中未见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①经口和经肛方式结合能使双气囊小肠镜完成对全小肠的检查。②双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面明显优于胶囊内镜检查。③胶囊内镜在小肠多节段病变和长段病变的诊断上仍有一定价值。④胶囊内镜和全麻下经口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是一项易为患者接受的、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肠因其解剖学部位、生理功能及结构特点,应用传统手段检查时严重受限.以往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有导线式小肠镜、探针式小肠镜、术中小肠镜、推进式小肠镜、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和单气囊小肠镜.  相似文献   

4.
小肠位于消化道中段,因其解剖学部位、生理功能、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应用传统手段很难对小肠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治.目前,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被认为是小肠疾病非手术诊断的金标准[1].在此基础上研发的单气囊小肠镜(single balloon enteroscope,SBE)因其镜端的可曲度及视角范围明显增加,操作更加简便,近几年在国内逐渐开展起来,现结合我院的临床资料和经验,对SBE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及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中的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率、耐受性和安全性,初步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内镜下治疗。方法2006年4月至2009年10月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159例,其中81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首选进镜方式分为经口或经肛2种,首选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日后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对活动性出血病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另78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两组患者分别由专门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分析,对比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双气囊小肠镜组的病变检出率为95.06%,病因诊断率为82.72%,23例检查时见病变活动性出血,行内镜下止血治疗,21例止血成功,内镜止血成功率为91.30%;胶囊内镜组的病变检出率82.05%,病因诊断率为66.67%。双气囊小肠镜组的病因检出率及病因诊断率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耐受性方面,胶囊内镜的耐受性最好,双气囊小肠镜的耐受性依次为:全麻下经肛进镜、全麻下经口进镜、非麻醉经肛进镜、非麻醉经口进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明显优于胶囊内镜,并且可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内镜技术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内镜本身的改良,内镜附件的不断更新也显著地推动了其进展。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doscope,DBE)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革命性地探索着深部小肠疾病。另外,单气囊小肠镜和螺旋管小肠镜的产生进一步充实了小肠内镜系统。但是,内镜技巧、放射学显影和小肠的解剖特点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了镜下治疗的操作完成。本文就DBE技术发展的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双气囊小肠镜在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痛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对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痛患者的病变检出情况,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痛的诊断价值,探讨小肠疾病导致慢性腹痛的常见病因。方法将46例经胃镜、结肠镜、钡餐等检查结果阴性的慢性腹痛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首选进镜方式为经口和经肛2种,首选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另70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两组患者的相关检查分别由专门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双气囊小肠镜组46例患者中,15例经口进镜,22例经肛门进镜,9例行口-肛门进镜。通过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病灶28例,小肠病变检出率60.87%;胶囊内镜组70例患者中,29例发现小肠病变,小肠病变检出率为41.43%;双气囊小肠镜的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胶囊内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气囊小肠镜组和胶囊内镜组检出病变中,以克罗恩病最为常见(分别为9例和8例),其次为非特异性肠炎。结合小肠镜检查结果、手术及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双气囊小肠镜组诊断疾病的准确率为82.14%(23/28)。其中除1例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外,其余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出血、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病变所致的慢性腹痛阳性病变检出率高于胶囊内镜,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导致慢性腹痛的小肠疾病最常见病因为克罗恩病,其次为非特异性肠炎。  相似文献   

8.
胶囊内镜指导双气囊内镜进镜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小肠疾病诊治中胶囊内镜(CE)对双气囊内镜(DBE)进镜方式的预测作用。方法将CE完成全小肠检查且其诊断经DBE证实者纳入研究。CE检出病灶的部位以时间指数(胶囊从幽门至病灶的通过时间占胶囊从幽门至回盲瓣通过时间的比例)表示,根据以往回顾性分析的结果采用0.6作为时间指数的临界值,时间指数不超过0.6时选择经口DBE检查,反之选择经肛检查。对最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根据病灶部位cE时间指数选择DBE进镜方式的准确性。结果最终共60例患者CE完成全小肠检查且其诊断经DBE证实而纳入研究。共行60例次DBE检查,包括41例经口和19例经肛检查,所有患者CE检出病灶均经首次DBE检查证实。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显示,根据cE时间指数临界值0.6,本组患者DBE进镜方式选择的准确性为100%。结论DBE是一项有效地证实CE诊断的方法,在cE完成全小肠检查者中根据CE时间指数能够准确判断DBE的进镜方式。  相似文献   

9.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是指通过常规胃镜、结肠镜和小肠钡餐或造影等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而存在不明来源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1],其中75%的患者病灶可能位于小肠.近年来,双气囊小肠镜(double balloon enteroscope,DBE)和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e,CE)在临床上的逐步推广,提高了OGIB的诊断水平[2].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最长的器官,从幽门以下开始直到回盲瓣结束,约占消化道全长的3/4。与上消化道及结肠疾病相比,小肠病变起病隐匿,且小肠位置相对较深。过去由于缺乏特异、有效的检查手段,许多小肠疾病诊治困难。双气囊小肠镜和单气囊小肠镜这类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简称小肠镜)的发明,使直视下观察全小肠,并进行活检、镜下治疗等成为可能,显著提高了小肠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克罗恩病(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141例临床怀疑小肠CD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合内镜表现和临床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小肠CD双气囊小肠镜、CT小肠成像以及胶囊内镜的检出率和确诊率.结果 双气囊小肠镜检出小肠CD 128例,检出率为90.8%( 128/141),最终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126例,确诊率为98.4% (126/128);CT小肠成像检出小肠CD 19例,检出率为76.0%( 19/25),最终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17例,确诊率为89.5% (17/19);胶囊内镜镜检出小肠CD 15例,检出率为60.0%( 15/25),最终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14例,确诊率为93.3% (14/15).双气囊小肠镜组小肠CD检出率和确诊率均高于胶囊内镜和CT小肠成像.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CD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存在内镜检查禁忌证者CT小肠成像可作为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双气囊小肠镜在诊断小肠克罗恩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诊断小肠克罗恩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65例临床怀疑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检查,并与先前进行的插管法小肠钡灌肠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5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58例,并经病理和临床随访确诊.其中45例患者首选从肛门进镜行小肠镜检查,确认克罗恩病34例(75.6%),另11例后从口腔进镜,发现病变者8例(72.7%);20例首选经口进镜,检出克罗恩病11例(55%),另9例患者日后经肛进镜检查中检出5例(55.6%).先前进行的46例小肠钡灌肠检查中,24例诊断或疑似小肠克罗恩病,诊断率为52.2%,与小肠镜结果比较,符合小肠克罗恩病诊断例数为18例,诊断正确率为75%(18/24).22例胶囊内镜检查者中,14例诊断或疑似小肠克罗恩病,诊断率为63.6%,最终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的病例数为11例,诊断准确率为78.6%(11/14).结论 经口和经肛方式结合能使双气囊小肠镜完成对全小肠的检查;双气囊小肠镜是小肠克罗恩病诊断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并能对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作出正确判断,插管法小肠钡灌肠是一项决定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上有价值的筛选性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小肠增强CT、胶囊内镜、单气囊小肠镜及DSA等检查综合应用,72例小肠出血患者病因确诊率达95.45%;72例小肠出血病因以血管畸形最常见,占40.68%(29/72),其次为炎性溃疡,占23.61%(17/72);接着是小肠肿瘤,占15.28%(11/72)。胶囊内镜及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有较高的阳性率,分别为71.88%(46/64)、77.78%(35/45)。[结论]小肠出血的病因经多种合适辅助检查后病因基本能明确;小肠增强CT对肿瘤有较高的确诊率;胶囊内镜仍为小肠出血首选检查;对活动性大出血,生命体征不平稳的状态下行DSA,可及时发现病灶,并能行栓塞治疗;如条件允许,建议单/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既能定性、定位,又能内镜下治疗。血管畸形为小肠出血主要病因,沙利度胺对其有独特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背景:小肠镜的应用使观察完整的小肠成为可能,但目前关于单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的研究尚较少。目的:评价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方法:对2009年2~9月上海新华医院收治的28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分析疾病检出率、操作相关并发症以及患者的耐受性。结果:本组经口进镜者9例,经肛门进镜17例,分别从两端进镜2例。检查操作时间40~100 min,平均(65.0±25.7)min。插管成功率96.4%。20例患者发现阳性病灶,检出率71.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耐受性良好。结论:单气囊小肠镜是一种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较高、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双气囊小肠镜(DBE)与胶囊内镜(CE)对小肠出血性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率和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0月~ 2010年10月收治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138例,其中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74例,另行胶囊内镜检查64例.2种检查方法分别由专门医师单独操作、诊断,最后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性病变检出率(91.89%)和病因诊断率(81.08%)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分别为79.69%,64.0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对可疑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率明显优于胶囊内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是临床少见疾病,占消化道出血的5%[1].OGIB的出血部位多位于小肠,常规内镜和传统检查方法对其诊断价值有限,而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及双气囊小肠镜(double balloon endoscopy,DBE)在临床的应用和普及为OGIB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学组于2008年制订了《双气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草案》[1],对我国规范小肠镜的临床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近10年来,小肠镜设备及诊治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有必要对原草案进行补充更新。此次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学组对《双气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草案》进行更新修订,于2018年8月24日在南京,2018中国消化内镜学年会期间经专家现场讨论定稿,形成《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 本版《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下称指南)的主要内容有小肠镜发展史(新增)、小肠镜设备(新增)、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前准备、小肠镜操作(新增)、操作中注意事项、小肠疾病内镜下诊断、小肠疾病内镜下治疗(新增)、并发症、术后处理(新增)、小肠镜报告规范格式等十一部分。相对于2008版《双气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草案》主要有以下改动:  相似文献   

18.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检查方法对小肠肿瘤的诊断率一直较低,不能充分满足临床需求,双气囊小肠镜为小肠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4月~2010年5月期间165例临床怀疑小肠肿瘤的患者接受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63例、49例和53例患者同时分别接受腹部CT、消化道钡剂造影和胶囊内镜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可疑小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双气囊小肠镜对可疑小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CT和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68.5%对39.7%和46.9%,P〈0.01),但与胶囊内镜(69.8%)相比无明显差异;双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上述三项检查方法明显升高(99.1%对42.5%、52.8%和80.6%,P〈0.01;100%对68.8%、69.2%,和45.5%,P〈0.01),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胶囊内镜对可疑小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但特异性较低,而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胶囊内镜和其他常用的检查方法可用于小肠肿瘤的初步筛查,对筛选出的可疑病灶可进一步行双气囊小肠镜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小肠肿瘤诊断:双气囊小肠镜与其他检查手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与小肠稀钡灌注和胶囊内镜检查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诊断率和准确率。方法对59例临床怀疑小肠肿瘤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有34例和17例患者分别同期行插管法小肠稀钡灌注或胶囊内镜检查。检查分别由专职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比较。结果34例小肠稀钡灌注检查者中,19例诊断为小肠肿瘤或怀疑小肠肿瘤,诊断率为55.9%,最终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为12例,诊断准确率为63.2%(12/19例);在15例小肠稀钡灌注阴性者中,双气囊小肠镜发现肿瘤3例。17例胶囊内镜检查者中,8例检查结果为小肠肿瘤或怀疑小肠肿瘤,诊断率为47.1%,最终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为4例,诊断准确率为4/8例;在9例胶囊内镜阴性者中,双气囊小肠镜发现小肠肿瘤2例。59例患者中,经一侧进镜检查后(经口或经肛)发现小肠肿瘤36例,完成双侧检查后发现肿瘤16例。7例患者在双侧检查后未发现任何病变。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为88.1%,并经病理和临床随访确诊。上述三项检查中未见明显的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肿瘤诊断率及准确率方面明显优于小肠稀钡灌注和胶囊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较为困难,不同检查手段的临床实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通过对不明原因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行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比较两者对小肠出血的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准确率和临床实用价值.方法:34例不明原因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接受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进镜方式分为经口腔和经肛门两种,以首选进镜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择期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小肠钡灌检查采用插管式稀钡灌注法.两项检查分别由消化科和放射科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在34例行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首选从口腔进镜者22例,其中14例(63.6%)检出病灶;8例未发现病灶者择期再从肛门进镜检查,6例检出病灶.12例首选从肛门进镜者中8例(66.7%)检出病灶;4例择期再从口腔进镜检查,3例检出病灶.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病变整体检出率为91.2%(31/34);小肠钡灌检查的病变整体检出率为50.0%(17/34).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的阳性病灶均经活检病理检查、手术探查以及临床治疗和随访结果证实,病因诊断准确率为100%(31/31);小肠钡灌检查的病因诊断准确率为48.4%(15/31).全麻下经口腔进镜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耐受性最佳,其后依次为非麻醉经肛门进镜、非麻醉经口腔进镜和小肠钡灌检查.所有受检者均未发生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口腔和经肛门进镜方式结合能使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完成对全小肠的检查,其在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面明显优于小肠钡灌检查.小肠钡灌对肠腔狭窄和小肠肿瘤仍是一项较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同时可作为选择后续检查方法的筛选性手段.全麻下经口腔进镜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是一项安全、易为患者接受、病变检出率和病因诊断准确率均较高的小肠疾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