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8例脑梗死患者(轻型脑梗死组20例、中型脑梗死组37例、重型脑梗死组21例)血清Hcy、hs-CRP水平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轻、中型脑梗死组血Hcy、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型脑梗死组,轻型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中型脑梗死组(P0.05)。结论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对患者病情评估及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GGRP)与扩张型心肌病 (DCM )的相关性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DCM治疗前后的ET和CGRP水平。结果 ,DCM组ET治疗前 ( 91 .2±2 2 .52 )ng/L ,治疗后为 ( 71 .2 1± 2 4 .64)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P <0 .0 5) ,CGRP水平治疗前为 ( 1 36.82± 2 1 .36)ng/L ,高于对照组的 ( 1 0 8.2 6± 1 3.2 8)ng/L(P <0 .0 1 ) ,治疗后为 ( 1 1 4 .54±1 7.2 6)ng/L ,差异不显著 ( P >0 .0 5)。结果提示 ,ET及CGRP水平与DCM病情相关 ,检测DCM患者ET及CGRP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3.
刘韵蝉  桂坤  唐筑灵  何燕 《贵州医药》2002,26(8):684-685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 (ET 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影响 ,以探讨其改变在COPD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测定 4 8例老年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 30例ET 1及CGRP水平 ,并将COPD组分为急性发作期 (A组 ) 34例及临床缓解期 (B组 ) 14例 ,测定A组治疗前后血浆ET 1、CGRP水平 ,以及PoO2 、SaO2 浓度。结果老年COPD组血浆ET 1(41 2 5±2 1.4 3ng L)明显高于对照组 (2 7.2 1± 12 .73ng L)老年COPD组血浆CGRP(6 7 2 6± 31.6 0ng L)明显高于对照组 (39 75± 7.85ng L) ,二者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1)。COPDA组治疗前后血浆ET 1、CGRP比较 ,治疗后ET 1水平 (35 11± 13.0 6ng L)较治疗前降低 (6 3 4 7± 2 9.12ng L) ,差异有显著意义 ,CGRP治疗后水平 (112 4 2± 71.87ng L)较治疗前升高 (84 12± 36 .0 9ng L) ,差异有显著意义。并且ET 1水平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及血氧饱和度 (SaO2 )呈负相关 ,CGRP水平与PaO2 、SaO2 呈正相关。结论缺氧状态下的ET 1、CGRP的失衡是影响COPD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凝血和纤溶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士奇  许丽珍  张威  王兆钺 《江苏医药》2003,29(11):842-843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等方法定量分析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蛋白C(PC)、D—二聚体 (D dimer)、抗凝血酶Ⅲ (AT Ⅲ )、纤维蛋白原 (Fib) ,分别与对照组凝血、纤溶各指标比较。结果 脑出血组、腔梗组的t P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0 1) ;脑出血组PAI 1浓度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脑出血组PC浓度高于对照组(P <0 0 0 1) ;脑出血组、腔梗组D dimer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2、P =0 0 1) ;脑出血组、腔梗组AT Ⅲ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脑出血组、腔梗组Fib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有抗凝功能异常 ,脑出血急性期t PA和PAI 1变化规律不同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t PA和PAI 1变化不同于大面积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江艳柳 《安徽医药》2021,25(5):1024-1026
目的 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hsCRP与血常规,比较两组hsCRP、白细胞(WBC)计数水平以及不同损伤程度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hsCRP、WBC血清计数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为(5.12±2.34)mg/L,中型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为(8.57±2.42)mg/L,重型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为(11.64±3.68)mg/L.中型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高于轻型,重型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高于中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可作为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评估,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和内皮素 (ET 1)含量变化。方法 选择肝硬化患者 6 0例 (其中腹水患者 4 3例 )、正常对照 30例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血浆CGRP和ET 1含量。结果 肝硬化组血浆CGRP和ET 1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肝硬化腹水患者高于无腹水患者 (P <0 0 1) ;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中C级高于B级、B级高于A级。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CGRP和ET 1水平增高 ,CGRP及ET 1在肝功能损伤及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包括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和S-100B蛋白浓度,观察其在急性期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在24h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其中脑梗死组45例,脑出血组55例)及对照组31例血清NSE、ET和S-100B蛋白水平变化,脑梗死、脑出血血清NSE、ET和S-100B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清NSE、ET和S-100B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神经功能缺损的轻、中、重型3组血清NSE、ET和S-100B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NSE、ET和S-100B蛋白水平可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判断、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影像学检查的脑卒中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FIB水平和异常率。同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ND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比较急性脑梗死病情与血浆FIB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FIB水平及其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NDS重型亚组患者血浆FIB水平明显高于中型和轻型亚组患者(均P<0.05),而中型亚组和轻型亚组间血浆FIB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FI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病情越严重,FIB升高越明显,高水平FIB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纪树岚 《淮海医药》2003,21(6):449-450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 36例冠心病进行了血浆ET、CGRP水平测定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ET水平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CGRP水平低于正常人组 (P <0 .0 1)。结论 ET和CGRP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徐革 《河北医药》2014,(8):1163-1165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急性脑梗死组)于入院24h、3d、7d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采用ELISA法和Clause法测定DD和FDP水平。选择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组24h、3d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7d时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24hFD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及7d时F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中、重型组DD、FD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轻型组(P〈0.05或〈0.01),而重型组DD、FDP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P〈0.05)。中梗死灶、大梗死灶DD、FD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小梗死灶(P〈0.05或〈0.01),而大梗死灶DD、FDP水平显著高于中梗死灶(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DD水平与FD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和FDP水平呈不同程度的增高,动态监测患者血浆DD和FDP水平对于判断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梗死病灶大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余倩  贺纯静  楚兰 《贵州医药》2011,35(6):491-494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内皮素(ET)、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探讨SGB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急性脑梗塞患者(病程<3d)30例,随机分为SGB联合常规方法综合治疗组(SGB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每组15例...  相似文献   

12.
张慧  渠华  卞超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195-2196
目的 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6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比较三组血清hs-CRP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9.712、13.217,均P<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海英  秦继宝 《淮海医药》2004,22(2):99-100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新生儿肺炎治疗前后中的含量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2例新生儿肺炎和 30例正常新生儿血浆中 ET、CGRP含量。结果 新生儿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浆中 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 (P<0 .0 1 ) ,恢复期较急性期明显降低 (P<0 .0 1 ) ,但仍高于正常新生儿组 (P<0 .0 5 )。急性期血浆 CGR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P<0 .0 5 )。结论 检测新生儿血浆中 ET、CGRP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3例,按照TOAST分型方法将其分为A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242例,B组(心源性脑栓塞)46例,C组(小动脉型脑梗死)83例和D组(不明原因脑梗死)32例,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的脑微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为48.14%,远高于对照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脑梗死四个分组中,以C组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最为显著,远高于其他三组(P<0.05);其中,A组患者脑微出血在Ⅱ级、Ⅲ级、Ⅳ级均有分布,比例相当;B组、D组患者则以Ⅱ级脑微出血较为常见,C组患者以Ⅳ级为主.结论 脑微出血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发生风险不同,此外部分类型患者初发和复发过程中其脑微出血发生率也不尽相同,这可能与不同类型患者其相关致病机制及危险因素不同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急性脑血管疾病40例(脑梗死37例,脑出血3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9±12a)患者用20%甘露醇250mL加胞磷胆碱0.5g静滴治疗,qd,2wk为一个疗程;并与单用甘露醇或右旋糖酐-40组(各为55例、53例)进行比较,经ridit分析,疗效明显优于后2组(P<0.05,及0.01)。作者认为该药可作为治疗脑血管疾病急性期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影响血管性痴呆(VD)发生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21例经头颅CT确诊的脑血管病人进行血管性痴呆(VD)有关因素分析。其中脑梗死87例,脑出血32例,混和性中风2例。经痴呆量表检查诊断为VD者31例(25.61%)。结果 VD随年龄增长而增加。VD发生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中,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脑血管疾病患病次数与VD呈正相关(P<0.01)。结论 预防血管性痴呆最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7.
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病人的疗效与多种血清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病人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多种血清酶的变化。方法:52例脑梗死病人(男性22例,女性30例,年龄67±s9a),采用尼莫地平50mL(10mg)及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500mL,静脉滴注,qd×15d治疗;测定急性期和恢复期的7种血清酶(CPK,LDH,ALT,AST,γ-GT,AKP,Amy-2)并以52例同龄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治疗1个疗程总有效率92%。急性期(1~10d内)CPK,AST明显增高,同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0.01及<0.05;而γ-GT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早期(发病30~40d内)均高,同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尼莫地平加羟乙基淀粉治疗脑梗死疗效好,3种酶(CPK,AST,γ-GT)的增高,对脑梗死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苏焱伦 《淮海医药》2005,23(2):93-94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含量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8例肺癌患者和 30例正常人血浆中 ET、CGRP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血浆中 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0 .0 1) ,而 CGRP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人组 (P<0 .0 1)。经化疗后 1个月 ,血浆 ET仍高于正常人组 (P<0 .0 5 ) ,CGRP水平仍低于正常人组 (P<0 .0 5 )。结论 检测肺癌患者血浆中 ET和 CGRP含量的变化可能与肺癌患者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李羚  刘廷筑  文美  须伍平  袁林 《贵州医药》2004,28(2):109-1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和脑出血(CH)急性期及恢复期与脑梗塞(CI)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镁钠(PMC、PSC)、红细胞钠镁含量(ESC、EMC)和钠镁交换率,以及与内皮素(ET)-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法测23例EH、21例CH、34例CI红细胞内钠镁浓度和加镁外流负荷后红细胞在含钾或钠介质中5小时的时间-镁外流总最大速率(VTmax)、非钠依赖性镁外流最大速率(VNImax)、钠依赖性镁外流最大速率(VNDmax),同时测内皮素-1浓度.结果(1)EH血浆钠镁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EMC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VNDmax、VTmax明显增高(P均<0.05),EMC、VNDmax与ET呈明显负相关.(2)CH和CI急性期和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ESC明显增高(P<0.05~0.01),而EMC则明显降低(P<0.05~0.001),VND-max、VTmax明显增快(P<0.05~0.01).EMC、VNDmax与ET呈明显负相关,而与红细胞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细胞内外钠-镁转换率加快是造成细胞内钠高镁低最主要原因,同时内皮素参与并调节了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登青  肖颖秀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59-1560
目的 探讨血糖在不同性质、不同程度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及其对急性脑血管病的意义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非糖尿病患者急性脑血管病时的血糖资料,并与临床进行对比。结果 196例急性脑血管病中脑梗死病例107例,脑出血89例。血糖升高在脑梗死病例中占42%,在脑出血病例中占45%;按部位丘脑内囊组与基底节外囊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患者意识状态和24h内死亡率在不同血糖浓度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可引起血糖一过性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病情性质无关,与病变部位、范围、病情程度有关,并且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