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2眼)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施行Nd:YAG激光晶体后囊膜及玻璃体前界膜切开术后眼压、前房变化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经过Nd:YAG激光治疗后所有病例在术后半小时至1小时内形成前房,眼压明显降低,视力部分恢复;8眼在术后2周内前房稳定,眼压得到控制,视力继续提高,继续随访1年未复发;4眼激光治疗后复发,再次激光治疗后1眼治愈,3眼再次复发;此3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愈。结论激光后囊膜及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对多数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治疗有效,操作简便易行,复发病例重复激光治疗仍有较好效果,可以作为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云娥  王丹丹 《眼科》2011,20(2):78-80
白内障术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指在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的排除瞳孔阻滞、脉络膜渗漏或脉络膜上腔出血后,存在持续浅前房、高眼压的睫状环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睫状肌麻痹剂有时可有效缓解病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试用Nd:YAG激光切开周边虹膜切口处的晶状体囊膜及玻璃体前界膜。玻璃体切除手术宜重点切除虹膜周边切口后的晶状体前后囊膜、部分悬韧带及玻璃体前界膜,从而彻底解除睫状环阻滞,建立从玻璃体腔到前房的房水通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倍频Nd:YAG和Nd:YAG激光对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周边虹膜切开术的效果。方法 对82例(102眼)闭角型青光眼患,用倍频Nd:YAG激光对虹膜作一“蜂巢”状创口,用Nd:YAG激光切透虹膜。结果 联合激光1次虹膜切开成功101眼(99.02%)。术后3月眼压有所下降,并发症有虹膜切口出血2眼;切开孔1月后再闭锁1眼;角膜内皮损伤5眼;术眼均有不同程度虹膜炎,抗炎治疗可吸收,结论 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显微手术成功地进行了615例874眼老年性白内障摘出术,术前无青光眼经过10个月到6年的观察,发现在874眼中有16眼(1.8%)发生无晶体性青光眼。在这16眼中,7眼(44%)为瞳孔阻滞,6眼(37%)为施氏管阻滞,3眼(19%)为前房角阻滞,而无一例发现睫状环阻滞。 (一)瞳孔阻滞:7眼中有6眼手术时只作了虹膜切开,而未作虹膜切除,故提出:不作虹膜切除是本组病例发生玻璃体疝,形成瞳孔阻滞的主要原因。由于采用显微手术使创口闭合良好,在这7眼中只有1眼发生术后浅前房,故认为术后浅前房是引起瞳孔阻滞的次要原因。其中6眼在眼压升高以前出现玻璃体疝不断向前突  相似文献   

5.
Nd:YAG激光联合倍频YAG激光行虹膜周边切除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目的:Nd:YAG激光联合倍频YAG激光做虹膜周边切除解除瞳孔阻滞,预防青光眼急性发作,观察临床效果。方法:1997-01/2001-12运用Nd:YAG激光联合倍频YAG激光做虹膜周边切除共治疗143例(167眼),随访3~26mo。结果:激光虹膜周边切除临床前期行86例(91眼);急性发作经治疗后缓解,房角部分开放者行23例(29眼);单纯浅前房者34例(47眼)。全部1次激光成功激穿,无1例虹膜切孔闭塞。激光并发症明显减少,激光能量消耗较少。结论:Nd:YAG激光联合倍频YAG激光做虹膜周边切除,既能达到止血及易于激穿,又能减轻炎症反应,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眼继发恶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眼继发恶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4只眼)人工晶状体眼继发恶性青光眼病例,分别采用药物联合Nd:YAG激光治疗行晶状体后囊膜及玻璃体前界膜切开术。结果Nd:YAG激光治疗后,所有病例前房都有不同程度的加深,眼压下降,视力部分恢复。每个病例平均进行1~3次激光反复治疗,其中3只眼因前房恢复不理想而采用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随访时间14个月(1~36个月),患者前房稳定,眼压控制。结论正确选择药物联合激光治疗行晶状体后囊膜及玻璃体前界膜切开术,对治疗人工晶状体眼继发恶性青光眼是非常有效的。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操作简便、可多次进行等特点。此技术可作为人工晶状体眼继发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的个性化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6-01/2018-10在我院眼科中心接受治疗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9例19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结果:选取的患者中7眼经药物治疗后眼压下降、前房恢复,3眼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后囊膜切开+玻璃体前界膜切开,5眼行白内障超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囊膜切开术,2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囊膜切开,1眼行玻璃切除术,1眼在术中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予以玻璃腔水囊穿刺抽液后完成小梁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术后患眼均眼压下降,前房恢复,部分患者视力提高。眼压由治疗前31.25±5.19mmHg降至治疗后14.43±3.46mmHg (P<0.05),前房轴深由治疗前0.69±0.57mm恢复至治疗后2.64±0.47mm(P<0.0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71±0.25,术后为0.34±0.19(P<0.05)。除1眼出现低眼压、脉络膜脱离外,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恶性青光眼发生后需充分评估患者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激光虹膜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膜周边切除可有效地缓解瞳孔阻滞,已成为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术式之一。应用激光技术切除虹膜,可避免切开眼球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本文详细地叙述激光虹膜切除术,并介绍了各种激光,如氩激光、Nd:YAG、氩激光-Md:YAG联合、二极管、微微秒级Nd:YLF/Nd:YAG等虹膜切除的方法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12例236眼门诊及住院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04例228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8例8眼,进行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非接触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观察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后临床效果。结果:随诊3~24mo,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前眼压均值21.36mmHg,治疗后终末眼压均值19.25mmHg,眼压控制良好219眼,有效率92.8%,配合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控制正常11眼(4.7%),眼压升高6眼(2.5%),再次激光无效后行小梁切除术。激光治疗术后前房加深,房角有不同程度加宽,视野未明显改变。结论: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是一种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吕靖 《临床眼科杂志》2009,17(3):245-246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瞳孔闭锁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激光治疗.方法 对9例(9只眼)葡萄膜炎继发闭角型青光眼行氩激光和Nd:YAG激光联合虹膜切除术.在选择虹膜切除的部位先用氩激光在虹膜表面行分层击射,使虹膜收缩、部分炭化,后用Nd:YAG激光作穿透击射,形成一个1~1.5mm的虹膜根切孔.结果 术后随访4~16个月,9只眼激光虹膜切除孔均保持通畅,眼压控制良好,除1只眼术中虹膜少量出血,余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氩激光与Nd:YAG激光联合行虹膜切除术是治疗葡萄膜炎瞳孔闭锁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激光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青光眼的治疗进入新时代.也是当今眼科学进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激光灯膜切除术由于激光手术操作简便,适用于门诊治疗,经济安全,合并症少,易于被患者接受,已有取代手术虹膜切除之势。1.适应证绝对适应证;虹膜切除不完全色素上皮残留,另眼有恶性青光眼史,先天性小眼球,外伤性玻璃体店所致的隍孔阻滞,无晶体眼瞳孔阻滞,人工晶体性瞳孔阻滞,混合性青光眼,另眼曾七虹膜切除而发生并发症者。相对适应证:拒绝虹膜手术和手术危险性较大的患者。2.禁忌证伴有严重炎症的青光眼,激光会加剧炎症反应而使红股切…  相似文献   

12.
无脉络膜脱离或出血的无晶体眼,虽作过虹膜切除,但仍可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或无前房,称之为无晶体性恶性青光眼。可能系由于近年来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行前房型人工晶体置入所致,此种情况较为普遍,通常需手术切除玻璃体以恢复正常的前房深度。作者以前的实验室研究证实shaffer的临床观察,即此种情况的异常部位,系玻璃体前膜。因此,在玻璃体切除手术前,可采用钕-YAG激光切开玻璃体前膜以治疗此症。初步经验表明,此疗法简单、有效。本文报告5例5眼,3眼为无晶体;2眼为人工晶体置人。尽管作了激光虹膜打孔术或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的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的激光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Nd:YAG激光行玻璃体前膜切开治疗19例(19眼)人工晶状体眼的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随访3~2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19眼)激光治疗后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前房深度明显加深,不需要药物治疗,随访期间眼压均在21mmHg以下。结论用Nd:YAG激光玻璃体切开治疗人工晶状体眼的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本组病例20例(25眼),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前驱期的22眼,3眼为间歇期。使用Nd:YAG激光机在虹膜中周部单脉冲击射均为一次透切成功,随访3~12mo,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5眼激光切孔1次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均出现了虹膜炎性反应,1~3h内一过性眼压升高5眼,前房出血4眼,角膜内皮损伤1眼,全部并发症于术后1~3d消失。无切孔后晶状体混浊及孔洞闭塞并发症发生。术后周边前房及房角增宽,眼压<18mmHg。结论: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对早期患者效果更佳,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冯春阳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346-1347
目的:观察倍频Nd∶YAG激光联合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组共105例,其中临床前期91眼,先兆期32眼,间歇期46眼,均先使用倍频Nd∶YAG激光在拟行周边虹膜切孔处分层射击,最后用YAG激光穿透造孔,随访12mo,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6h眼压暂时性升高,24h后眼压下降,虹膜周切孔均通畅,房角无粘连,3眼周切孔处局限性晶状体混浊。结论:倍频Nd∶YAG激光联合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是防止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16.
由新英  王涛 《眼科》2012,21(1):43-4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为主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治疗模式的可行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滤过术后药物治疗无效合并有白内障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12例12眼。方法对所有患眼优先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必要时联合术中抽玻璃体水囊及房角分离术;无效者再行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及玻璃体前界膜切开或前部玻璃体切割术。除常规检查外,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术后平均随访(15.8±5.2)个月。主要指标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视力变化。结果12眼中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0.38±0.17)mm,平均眼压(31.50±3.50)mmHg。5/12眼经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IOL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5/12眼又联合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及玻璃体前界膜切开术;2/12眼又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2周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31±0.37)mm;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14.60±4.80)mmHg;视力提高或不变。结论本文小样本的资料显示,药物治疗无效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病例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无效者依次行Nd:YAG激光晶状体囊膜、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模式是可行的。(眼科,2012,21:43-46)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16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炎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的患儿,年龄为3~8岁。均未行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术。经药物治疗,并在眼压开始控制一周后成功地进行了YAG激光虹膜切除术。眼压未能控制的3只眼进行了必要的小梁切除术。其中2眼有不可逆的青光眼性视力损害。 16例中,14例采用聚丙烯支架的人工晶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瞳孔阻滞是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导致虹膜周边前粘连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而白内障摘出联合虹膜切除术已使无晶体性瞳孔阻滞较少见。若瞳孔被完整的玻璃体表面阻滞,虹膜切除为房水提供了自后房通向前房的代替性通路。近年来,瞳孔阻滞似成为白内障手术合并人工晶体植入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报告17例人工晶体植入后发生瞳孔阻滞,年龄为40~86岁,15例作白内障囊内摘出,2例囊外摘出;16例植  相似文献   

19.
后房型人工晶体瞳孔阻滞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了3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瞳孔阻滞性青光眼。3例自内障分别为外伤性,并发性,老年性(青光眼术后)。在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同期人工晶体植入后2~3周因前房纤维蛋白渗出阻塞瞳孔,虹膜与周边晶体囊膜粘连,导致瞳孔阻滞,眼压升高。3例均经YAG激光或周边虹膜切除治愈。讨论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瞳孔阻滞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倍频Nd:YAG激光联合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组共105例,其中临床前期91眼,先兆期32眼,间歇期46眼,均先使用倍频Nd:YAG激光在拟行周边虹膜切孔处分层射击,最后用YAG激光穿透造孔,随访12mo,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6h眼压暂时性升高,24h后眼压下降,虹膜周切孔均通畅,房角无粘连,3眼周切孔处局限性晶状体混浊。结论:倍频Nd:YAG激光联合YAC激光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是防止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