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的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形成情况的关系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对22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9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33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3组间VEGF表达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MVD表达有显著差异(P良交界<0.05,P良恶<0.01,P交界恶<0.05),VEGF与MVD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VEGF表达评分仅能反映组织血管生成的潜能,而MVD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VEGF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及血管生成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 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 (良性 17例、交界性 15例及恶性 2 9例 )VEGF蛋白表达 ,并用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抗体 (FⅧ )单抗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 ,计算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5 3%、6 0 0 %、72 4%。交界性及恶性肿瘤中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 <0 0 5) ;从良性组到恶性组 3组肿瘤中 ,其MVD依次升高 (P <0 0 5) ,且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VEGF表达及MVD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而与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VEGF和MVD可作为反映卵巢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VEGF、Ki-67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Ki-67的表达和MVD,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相关性。结果:大肠癌VEGF、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73.2%,明显高于癌旁肠组织的35.0%、20.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差异显著(P0.05);VEGF阳性表达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VEGF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提示阻断VEGF通路将对大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Ki-67是肿瘤良恶性鉴别、提示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孙皓  李向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15-16,10
目的探讨血管新生与卵巢浆液性上皮性肿瘤的进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5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13例浆液性囊腺瘤中VEGF表达、MVD计数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浆液性囊腺癌中VEGF、MVD、PCNA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中的MVD、PCNA显著高于浆液性囊腺瘤(均P<0.01);Ⅲ级浆液性囊腺癌中的VEGF、MVD、PCNA表达显著高于Ⅰ~Ⅱ级浆液性囊腺癌(均P<0.05);不同的临床分期之间VEGF、MVD、PCNA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VEGF、MVD、PCNA表达与临床预后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VEGF、MVD表达与PCNA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MVD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MVD和PCNA参与在卵巢浆液性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且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相关,显示其可能成为评估卵巢浆液性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一个辅助指标。VEGF、MVD和PCNA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瘤磁共振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在术前肿瘤血管形成的在体研究中的价值。方法:术前进行MRI成像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其中Ⅰ~Ⅱ级(低分级)26例,Ⅲ~Ⅳ级(高分级)8例。运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技术行MR灌注成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34例人脑星形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显示微血管,测量微血管密度(MVD)表示肿瘤血管生成。结果:34例星形细胞瘤最大rCBV与其对应的VEGF表达水平和对应的MVD呈显著正相关(r=0.604,P<0.001;r=0.625,P<0.001);高分级星形细胞瘤最大rCBV、VEGF表达和MVD显著高于低分级星形细胞瘤(t=3.0,7.08,3.37;P=0.017,0.01,0.011)。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在术前活体研究星形细胞瘤的肿瘤血管形成及评价肿瘤的良恶性和预后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骨巨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lar endo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of bone,GCT)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探讨VEGF和MVD与骨巨细胞瘤组织学分级(Jeffe分级)及肿瘤预后等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 System二步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并将上述资料与Jeffe分级和患者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CT中VEGF的阳性表达与MVD显著相关(P<0.001)。GCT术后复发、转移等不良预后与较高的VEGF阳性表达率(P=0.015)和MVD(P=0.015)显著相关。结论 VEGF阳性表达的GCT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VEGF阴性表达的肿瘤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和高MVD预示GCT预后不良,其可能作为评价GCT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核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模式与其组织学特点、血管生成间的关系,探讨 动态增强MRI在评价乳腺病变血管生成及相关病理学变化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4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乳腺 良、恶性病变患者的动态增强MRI资料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研究。MRI动态增强扫描采用脂肪抑制3D FSPGR序 列,运用Functool2功能软件在伪彩图上选择感兴趣区,绘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并计算早期强化率、信号强度峰 值(Emax)、最大信号到达峰值时间(Tmax)。所有患者均行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检测,并在苏木精 伊红(H E)染色切片观察炎性反应程度。 结果:40例VEGF低度表达者与高度 表达者间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VD和VEGF表达水平及炎性反应程度差异均 有显著性意义(P<0.01);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参数指标中早期强化率和Tmax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恶性 病变组Emax高于良性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的时间 信号曲线类型差异有显著性意 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Emax与MVD及VEGF分级,早期强化率与VEGF分级无相关性(P>0.05),其余指标 均显示有相关性(P<0.05),其中Tmax与MVD、VEGF分级、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1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与胃肠间质瘤(GIST)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GIST组织中P16、VEGF的表达和MVD。结果:GIST中P16、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9%、47.1%,MVD为23.2±9.43;P16、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侵袭危险性分级有关(P<0.05),MVD与肿瘤发生部位及侵袭危险性分级均有关(P<0.05);P16与VEGF表达、MVD呈负相关(P<0.05),VEGF表达与MVD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P16、VEGF的表达和MVD在GIST的恶性进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三者有可能作为评估GIST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卵巢癌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及其对肿瘤恶性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卵巢癌患者4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40例、健康志愿者40例,分别纳入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定波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采集恶性组和良性组血清标本以及肿瘤组织标本,测定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结果:恶性组RI和PI均低于对照组和良性组,FIGO分期越高、RI和PI越低;恶性组肿瘤组织中的MVD以及HE4、VEGF表达量高于良性组,FIGO分期越高,肿瘤组织中的MVD以及HE4、VEGF表达量越高;恶性组血清中HE4、VEGF含量高于良性组,FIGO分期越高,血清中HE4、VEGF含量越高;RI、PI与MDV、血清VEGF和HE4含量、肿瘤组织中VEGF和HE4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卵巢癌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为RI和PI降低,RI和PI能准确评估肿瘤组织中的血管新生情况以及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0.
脑膜瘤VEGF表达与瘤周脑水肿及相关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表皮生长因子(EGF)蛋白表达、肿瘤良恶性程度、血管成分和瘤周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脑膜瘤标本的VEGF和EGF蛋白表达,根据病理学、CT或MRI表现,判定肿瘤良恶性程度、瘤周水肿的程度和肿瘤血管成分改变并计分。结果:63例脑膜瘤中,53例VEGF蛋白表达阳性(84.1%)。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VEGF表达显著增强。血管成分不同,VEGF表达水平亦不相同(P<0.005),VEGF表达越强,血管成分计分越高;不同瘤周水肿组别间,VEGF表达强度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VEGF表达越强,瘤周水肿越重。EGF表达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结论: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反映脑膜瘤的良恶性程度和细胞增殖能力;VEGF蛋白是脑膜瘤血管生成和瘤周水肿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5 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 -P法 ) ,检测 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P5 3、VEGF蛋白表达 ,并用Ⅷ因子抗体标记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 ,计数MVD。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区P5 3、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MVD值分别为 :5 5 .2 6 % ,36 .84 % ,32 .6 1± 8.14。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5 3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5 3(+)或VEGF(+)组MVD (37.5 6± 6 .2 8,37.37± 7.98)均显著高于P5 3(- )或VEGF(- )组 (2 7.0 0± 5 .13,2 9.5 3± 5 .83;P <0 .0 1) ;VEGF和P5 3均为阳性时 ,MVD值最大 (4 3.5 3± 5 .0 1,P <0 .0 1)。MVD与P5 3蛋白及VEGF阳性表达、VEGF阳性表达与P5 3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过程中 ,P5 3基因、VEGF在调控肿瘤血管形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3例上皮性卵巢癌、10例良性卵巢肿瘤、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的表达,用Ⅷ因子单抗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的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显著高于良性及正常卵巢组织(P<0.05),且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腹水癌细胞阳性、盆腔内形成粘连、MVD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EGF及其受体是卵巢癌重要的血管生成调节系统,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VEGF及其受体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疗法对卵巢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VEGF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人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CD34的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VEGF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60.3%,VEGF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分布不均,血管密集区主要集中在癌灶边缘;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MVD与VEGF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胃癌组织的VEGFmRNA表达比癌旁组织高。结论:VEGF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该现象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转移情况及微血管形成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EGF、血管生成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甲状腺癌、19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VEGF、CD34的表达,分析VEGF和MVD与甲状腺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1),此外,VEGF与MVD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1),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VEGF、MVD的表达增高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可作为监测肿瘤发生、发展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在头颈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组46例头颈部病变行术前CT灌注检查,并使用软件计算感兴趣区的各灌注参数(BF、Bv、MTT、PS)值。术后对病变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MVD计数和VEGF积分。统计分析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MVD计数和VEGF积分差异的显著性,并分析各CT灌注参数值与MVD计数和VEGF积分的相关性。结果CT灌注参数值(BF、Bv、MTF、PS)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病变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VD计数与VEGF得分在2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VD计数与BF值和BV值呈正相关(r:0.563、0.355,P〈0.05),与MTY值呈负相关(r=-0.535,P〈0.05),与Ps值无相关性(r:0.250,P〉0.05),与VEGF得分呈正相关(r=0.697,P〈0.05)。结论头颈部病变cT灌注检查简便易行,其灌注参数对评估病变微血管状况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一37例上皮性卵巢癌中VEGF表达。结果:上皮性卵巢癌,交界性卵巢肿瘤及良性肿瘤中VEGF表达率分别为72.97%,75.0%及38.46%,恶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中VEGF表达率较良性肿瘤明显增高,且前两的VEGF强阳性表达率也较良性肿瘤明显增高。上皮性卵巢癌中VEGF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甲状腺癌组织血管内皮标记物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EnVision)检测68例人甲状腺癌组织CD34和VEGF的表达,并对CD34表达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对VEGF表达阳性血管进行半定量计数,结合甲状腺癌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68例甲状腺癌组织中,有50例VEGF表达,阳性率为74%.甲状腺癌组织VEGF阳性组的MVD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VEGF阳性和MVD在甲状腺癌中明显增高,VEGF阳性表达对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VEGF、Flt-1表达和MVD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VEGF、Flt-1表达和MVD计数,进行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 VEGF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P<0.05),VEGF与Flt-1表达呈正相关(P<0.05),Flt-1表达与MVD计数无相关性(P>0.05);前列腺体积与VEGF、Flt-1表达和MVD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在前列腺增生过程中VEGF与Flt-1表达呈正相关,与MVD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