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兔角膜新生血管(Com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C组: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D组:新生血管化角膜穿透性移植组.术后对CNV生长情况进行评分;记录植片存活时间;记录移植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房水及外周血中sICAM-1的含量.结果:CNV生长达中央平均为16.4±1.8d;排斥组植片平均存活12.4±1.3d,其他组角膜植片长期存活;正常房水和血清中均可检测到少量的sICAM-1,它们的浓度分别为16.55±3.63pg/ml,95.15±6.26pg/ml;术后早期D组房水及外周血中sICAM-1含量即升高,至排斥反应前达最高水平分别为53.87±19.25pg/ml,378.78±30.58pg/ml,在观察期内维持高水平;排斥反应发生时,炎性细胞布满全层,基质结构紊乱,有大量新生血管,部分内皮消失.结论:ICAM-1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术后监测ICAM-1浓度变化对排斥反应的发生有一定预测和早期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心脏死亡大鼠供体角膜移植排斥模型,观察术后排斥反应,总结手术操作技巧,提高大鼠角膜移植排斥模型的成功率。方法 50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供体组(10只,20眼)、实验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20只,20眼)、对照组(自体角膜移植组20只,20眼)。5 m L空气注射入供体大鼠心腔内造成心脏死亡后取4.25 mm直径角膜植片。实验组大鼠采用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作4.0 mm直径植床,将供体植片用国产12-0缝线间断缝合于受体植床上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照组采用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用4.0 mm环钻取角膜,植片旋转180°原位缝合。术后两组大鼠滴妥布霉素眼膏1次/d。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按照Larkin的标准进行排斥反应评分,计算排斥反应指数,直至术后14 d取材。统计两组排斥反应指数评分,采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1)实验组大鼠中有1只死亡,19只发生排斥反应,排斥率为100%,对照组无排斥反应发生;(2)术后14 d,实验组排斥反应评分为(8.5±2.12)分,远高于对照组排斥反应评分(3.0±0.32)分,... 更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促进植片存活的作用。方法 对40只SD大鼠(40眼)用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增生,选取其中的30只大鼠(30眼)并随机分为实验Ⅰ、Ⅱ组及对照组Ⅲ组,每组均接受同种异系(Wistar大鼠)供体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实验组于术后第1日起分别滴用50 μg/ml的IL-1ra滴眼液(Ⅰ组)和1%的CsA滴眼液(Ⅱ组),每日3次。受试动物术后均每日滴用典必殊滴眼液及托品卡胺滴眼液3次,连续14 d。术后比较各组大鼠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对角膜植片存活情况进行评分,观察其效果。结果 两实验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2.00±1.50) d和(10.44±1.13) d,明显高于对照组(8.00±1.25) d,差异有显著性(P<0 01);两实验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 01)。结论 IL-1ra可抑制高危角膜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减轻免疫性炎性反应,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硫酸软骨素对长期甘油冷冻保存角膜内皮细胞(CEC)保护作用的机制,并与透明质酸钠进行比较,改进角膜长期保存方法.方法 60只Wistar大鼠角膜片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不保存,后3组经不同方法保存2个月.所有经保存角膜片均行CEC台盼蓝-茜素红活性染色及HE染色检查.取40只SD大鼠与保存后角膜片建立Wistar-SD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排斥反应,测定术后不同时间点植片内TNF-α和IFN-γ表达水平,检验保存效果.结果 染色结果显示,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保存效果和角膜移植术后效果均优于C组(P<0.05),且植片中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低于C组和D组(P<0.05),接近A组水平(P>0.05).C、D组间TNF-α、IFN-γ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甘油冷冻能够保持CEC的活性,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钠能减少甘油冷冻直接保存时对CEC造成的损害,且硫酸软骨素能进一步增进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在大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角膜移植术后 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取15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取22只Wistar大鼠行自体角膜移植术作为自体组;取22只 SD大鼠与44只Wistar大鼠,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随机抽取22只归入典必殊组,术眼滴 典必殊眼液(每日2次),剩余22只归入异体组,术眼滴同等量生理盐水,共一个月。参照Larkin法对各组角膜植片进行临床评 估;分别于术后第5、9天取术眼角膜植片,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自体组不发生排 斥反应,典必殊组角膜存活时间为24±0.32 d,远高于异体组10±0.36 d(P<0.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异体组角膜有大量炎 性细胞浸润以及新生血管形成。SDF-1和CXCR4 mRNA在异体组角膜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第5天P<0.001,第9天P< 0.01),典必殊组较异体组明显降低。免疫组化检查发现SDF-1/CXCR4主要表达在角膜植片的上皮层与基质层,异体组角膜组 织SDF-1和CXCR4含量明显升高。结论SDF-1/CXCR4可能参与了大鼠角膜移植术后早期的排斥反应,其机制可能为SDF-1 特异性诱导CXCR4+细胞成熟和朝着排斥部位趋化,并促进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Ⅱ型受体)的变化。方法:异体角膜移植:30只SD大鼠与30只Wistar大鼠相互进行右眼角膜移植。自体角膜移植:10只SD大鼠与10只Wistar大鼠进行右眼自体角膜移植。记录排斥反应指数。免疫组化染色后研究角膜Ⅱ型受体的表达强度。结果:在异体角膜移植初期,Ⅱ型受体表达迅速增多,而当排斥反应发生时,则迅速减少甚至消失;而在自体角膜移植中,Ⅱ型受体迅速增多并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结论:排斥反应发生时,Ⅱ型受体减少甚至消失,从而使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无法发挥其免疫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对甘油长期冷冻保存角膜内皮细胞(CEC)保护作用的机制,并与透明质酸钠进行比较,改进和创新角膜长期保存方法。方法: 60只wistar大鼠角膜片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对照组;B组:甘油冷冻保存液中加入硫酸软骨素;C组:甘油冷冻保存液中加入透明质酸钠;D组:单纯甘油冷冻保存液)。A组不保存,后三组保存2个月。所有经保存角膜片均行CEC台盼蓝-茜素红活性染色检查,HE染色检查。取40只SD大鼠建立Wistar-SD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测定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植片内TNF-α和IFN-γ免疫组化表达水平,检验保存效果。结果:CEC台盼蓝-茜素红活性染色及HE染色检查结果显示,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行角膜移植术后,B组和C组较D组出现排斥反应的时间晚、发展慢且反应轻。B组保存效果和角膜移植术后效果均优于C组(P<0.05),且角膜植片中TNF-α和IFN-γ的免疫组化表达水平低于C组和D组(P<0.05),接近A组水平(P>0.05)。C、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油冷冻能够保持CEC的活性,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钠能减少甘油冷冻直接保存时对CEC造成的损害,且硫酸软骨素能进一步增进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L-10对大鼠小肠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只供体Wistar大鼠和18只受体SD大鼠分为3组,每组各有6只Wistar大鼠和SD大鼠。Ⅰ组:Wistar→SD小肠移植;Ⅱ组:Wistar→SD小肠移植 CsA;Ⅲ组:Wistar→SD小肠移植 rrIL-10。术后3、5、7d观察病理学改变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FN-γ、IL-2mRNA。结果:Ⅰ组术后3 d出现排斥反应,第7 d时最重;Ⅱ组术后7d部分出现轻度排斥反应;Ⅲ组术后5d出现轻度排斥反应,术后7d出现中度排斥反应。Ⅰ组IFN-γ、IL-2mRNA术后明显增高;Ⅱ组术后略升高,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术后升高,较Ⅰ组升高程度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可抑制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
IL-1ra抑制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 ,受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CsA治疗组 ,IL - 1ra治疗组。术后连续观察 2周 ,对各组大鼠角膜植片存活情况进行评分比较 ,评价药效。结果 IL - 1ra组与CsA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分别为 (19.5 83± 0 .2 88)d和 (16.667± 0 .43 2 )d ,与对照组 (11.0 0 0± 0 .3 2 6)d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IL - 1ra组和CsA组排斥反应指数 (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IL - 1ra组新生血管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CsA组 (P <0 .0 1)。结论 IL - 1ra可明显抑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减轻炎性反应 ,减少新生血管生成 ,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联合地塞米松滴眼液对高危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42例(42眼)高危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术后3个月随机分为二组:Ⅰ组为实验组23例23眼,应用1%CsA和0.1%地塞米松溶液滴眼,每日各2~3次,交替用药,术后6个月后地塞米松浓度改为0.05%,每日各2次,交替用药,直至术后1年;Ⅱ组为对照组19例19眼在术后3月改为单纯1%CsA滴眼,每日3次,直至术后1年.所有病例随访观察1年以上.结果42眼PKP术后发生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11眼(26.19%),其中I组4眼(17.39%),Ⅱ组7眼(36.8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患者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较长期应用1%CsA联合地塞米松滴眼,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高危PKP术后植片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laser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来源的人角膜基质透镜在角膜溃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75例角膜溃疡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黏合剂联合多层生物羊膜填塞加羊膜移植,观察组采取SMILE来源的人角膜基质透镜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后视力状况差异,最后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8%(P<005);2组术后视力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2%(P<0.05)。 结论 SMILE来源的人角膜基质透镜在角膜溃疡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视力状况,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软性角膜接触镜在角膜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外伤的疗效。方法: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外伤59例,63眼,包括角膜穿通伤未缝合9眼,缝合术后39眼,化学及热烫伤11例,15眼,伤后包扎2-3天,无菌条件下戴镜,局部用药,配合全身用药,结果:戴镜后刺激症状消除,角膜上皮修复快,伤口愈合期缩短,无并发症发生,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在角膜外伤治疗过程中,角膜接触镜与全身及局部合理用药,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Chang HJ 《JAMA》2011,305(23):2467-2468
  相似文献   

15.
16.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n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rvis ST) 是一种联合Scheimpflug 高速摄像和气冲印压技术测量角膜生物力学的新设备。该设备能够实时动态记录角膜受压形变的整个过程,记录形变过程参数分析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本文就Corvis ST 测量原理、操作方法、测量参数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Reis Bücklers角膜营养不良(RBCD)中角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现象,探讨凋亡在RBCD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2家系中4例RBCD患者(经基因检测均明确为TGFB I基因R124L突变),取其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病变角膜,HE及特殊染色后行光学显微镜观察;超薄切片后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病变角膜中凋亡细胞的表达。以4例正常角膜组织标本为对照。结果RBCD患者角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减少或消失,基底细胞间有小块高电子密度物质,基底细胞出现凋亡现象,前弹力层及前部基质中可见大量棒状高电子密度沉淀物。TUNEL染色发现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层凋亡细胞,凋亡细胞阳性率为(15.02±3.0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角膜(P<0.01)。结论RBCD患者存在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凋亡,可能是造成角膜前弹力层异常沉淀及其临床症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角膜缘上皮细胞构建的角膜上皮植片重建眼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碱烧伤法建立完全性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的SD大鼠动物模型,以羊膜为载体培养人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重建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眼表,观察术后眼表状态的改变,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术后10、20、30、45 d及60 d角膜组织CK3/12和P63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术后,完全性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眼表状态较术前和对照组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表明体外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术后角膜组织60 d内P63和CK3/12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以去上皮羊膜为载体,体外培养人角膜缘上皮细胞构建的角膜上皮植片能够重建完全性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眼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向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我科接受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34例,按手术切口方向位于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方向或位于颞上方及鼻上方分为Ⅰ、Ⅱ两组,术后比较角膜散光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着时间延长,手术角膜散光度均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均在术后1周时较术前增加最多,但随着时间增加,角膜散光度也逐渐减小。结论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白内障治疗前应根据患者的角膜散光情况特异性选择手术切口方向,即在角膜曲率最大处子午线方向做透明角膜切口。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采用角膜测厚仪和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对 60例 ( 60眼 ) 2型糖尿病患者及 60例 ( 60眼 )健康志愿者的角膜厚度及内皮细胞形态进行比较研究 ;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全身因素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 ,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角膜厚度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较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降低 (P <0 .0 5 )。糖尿病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负相关 (r=-0 .761,P <0 .0 1)。无一全身因素与角膜厚度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异常 ,且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加重而加重。糖尿病患者在内眼手术及眼外伤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保护角膜内皮 ,防止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