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病例资料【例1】男,48岁。上腹部疼痛伴腹胀2个月就诊。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拳头大小的肿块,质硬,活动。查甲胎蛋白(AFP)正常。胃肠钡餐示胃窦小弯侧有一外压性压迹,未见溃疡。彩超提示肝左叶实性占位。CT平扫示:肝左叶区见一肿块,大小5·0 cm×7·6 cm,边缘尚清晰,与肝左叶紧密相连;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中间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腹腔动脉周围及腹膜后未见大淋巴结。诊断:肝左叶占位(肝癌可能性大)。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胃窦小弯侧肿块,与胃壁有一蒂相连,局部与肝左叶紧密相连,切开肿块呈暗红色。病理诊断为胃平滑肌瘤。【例2】男,45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子宫外特殊部位平滑肌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腹膜外平滑肌瘤的误诊经过,同时复习文献。结果本例无诱因突发下腹持续性隐痛,一过性加剧;阴道彩超示右附件区有一8.7 cm×7.7 cm大小的低回声光团,内部回声不均,边界欠清;盆腔CT示右附件区有一7.9 cm×6.0 cm大小的囊状低密度影,内部有斑片状及团块状高密度影。临床考虑卵巢畸胎瘤蒂扭转,遂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后病理诊断为腹膜前平滑肌瘤伴黏液变性。术后1周痊愈出院,随访1年余未见复发。结论子宫外特殊部位平滑肌瘤临床罕见,且无特异性症状、体征及检查手段,易误诊,临床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食管良性肿瘤少见,其中约50%以上是平滑肌瘤,但真正的胃平滑肌瘤并不多见,现报道一例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食管下段及胃贲门部平滑肌瘤,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5岁。无特殊临床症状,体检发现上腹部占位。胃镜:距门齿34 cm食管后壁见一环形外压,表面黏膜光滑、贲门上区后壁见由外牵拉形成的黏膜凹陷。内镜诊断:食管下段及贲门部外压性肿物。CT检查:食管下段管壁环形偏心性增厚,至贲门区见类圆形软组织影,边缘较光整,贲门部病灶内见点状高密度钙化影,病灶长度约8.0 cm,CT值36.5~41.3 Hu,增强扫描中等度强化,CT值60.5~62.0 Hu;考虑间质瘤可能性大。手术:术中见食管下段及贲门区肿物,肿物位于胃壁外,大小约5.9 cm×4.7 cm,边缘光滑,切除下段食管、连同贲门部及肿物。病理:送检组织镜下为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呈束状排列。经免疫组化,诊断平滑肌瘤。2讨论食管平滑肌瘤大多起源于食管的平滑肌,偶可发生于黏膜或血管的平滑肌,病变以胸下段多见,中段次之,上段则较为少见。肿瘤为实质性肿块,绝大部分在壁内生长并向腔内、外突出,呈膨胀性生长。多数肿块呈球形、卵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多数为单发,少数可多发,肿瘤...  相似文献   

4.
例1,43岁.因月经紊乱3月,发现腹部包块20天入院.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大小正常,于右侧附件区扪及一巨大肿块.B超所见: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被推向左侧,盆腹腔见一巨大实质性肿块,包膜光滑,内以实质回声为主,间以多个不规则无回声区(图1).B超诊断:盆腹腔巨大囊实性占位,考虑阔韧带肌瘤伴囊性变.手术结果:右侧阔韧带肌瘤.肿块30cm×20cm×11cm,重3500g.病理诊断:平滑肌瘤伴粘液变,脂肪变,透明变性.  相似文献   

5.
王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6021-6021
对右肾平滑肌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3岁。因体检中发现右肾占位,于2008—11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彩色B超见右肾上极实质性肿块3.0cm×3.1cm。双肾增强CT检查示右肾上极近肾盂面等密度实质性占位,大小约为3.1cm×3.2cm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临床诊断右肾肿瘤。  相似文献   

6.
CT 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总结 1 7例术前食管钡餐造影考虑食管平滑肌瘤的CT扫描 ,探讨CT对食管平滑肌瘤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平滑肌瘤 1 0例 ,食管囊肿 1例 ,支气管囊肿 1例 ,纵隔淋巴结核 2例 ,结节病 1例 ,另 2例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复习分析所有病例的食管钡餐造影和CT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食管钡餐均见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食管平滑肌瘤CT显示食管一侧壁软组织结节或肿块 1~ 4cm大小 ;两例囊肿性病变 ,呈低密度结节 ;结节病及淋巴结核者可见纵隔多发淋巴肿 ;CT清楚显示迷走血管的血管结构。结论 CT有助于提高对食管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3岁。因体检发现胰头部占位2个月来我院手术治疗,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CT诊断为胰腺占位(性质待定)。超声检查:胰头下缘部见向下生长的实质不均质低回声团块,边界清,形如“哑铃状”,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可见小囊腔,肿块大小约74mm×40mm(图1),内见少量点状彩色血流信号(图2),肿块与肠系膜上静脉分界欠清,肠系膜上静脉肿块侧管壁显示不清(图3)。超声诊断:胰头部占位(胰岛细胞瘤,胰腺癌)。术中所见:肿块位于胰头部,大小5cm×6cm×9cm,无明显包膜,压迫但未侵及肠系膜上静脉,行胰十二指肠扩大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包括免疫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对7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在上消化道钡餐时诊断为十二指肠平滑肌瘤者5例,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伴上消化道梗阻者1例,胰腺占位性病变1例。7例在做胃镜检查时有5例发现病灶并取活检,6例行手术切除。结论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发现十二指肠平滑肌瘤的最有效方法。其特征性表现为充盈缺损,牛眼征,桥式黏膜。  相似文献   

9.
向旭东  李恒  李高峰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981-3982
目的:总结分析电视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4例我院电视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因肿瘤位置特殊中转开胸手术切除。手术时间平均(105±38)min,肿瘤体积1cm×0.5cm×0.4cm~4cm×3cm×3cm。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1例出现术后胸腔感染。随访1年,未出现复发及食管狭窄等症状。结论:电视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51岁,因1周前发热就诊,妇科检查发现阴道前壁肿块,直径约8 cm;右侧扪及巴氏腺囊肿,大小3 cm×3 cm×4cm;尿道口见息肉样组织,大小2 cm×1 cm×1 cm。患者曾于2年前因阴道口肿块伴疼痛就诊,临床初步诊断为尿道口囊肿,行会阴肿块切开引流术,但手术中发现为阴道壁肿瘤、前庭大腺肿瘤,遂改会阴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阴道壁平滑肌瘤、前庭大腺平滑肌瘤。此次来诊后经阴道、腹壁、会阴联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7岁.胸透示纵隔内肿瘤可能性大.CT所见:右中上纵隔见约5 cm×6 cm×8 cm肿块,外缘规则较光整,内缘伸入中纵隔气管.血管间隙.平扫密度欠均,实质部CT值约为41.8 Hu,其内有点状分布的致密钙化影,另见肿块前内侧有小结节影(图1,2).增强扫描见肿块呈中等程度强化,CT值约101.4 Hu(图3,4),其内未见明显液化坏死低密度,两肺无殊.诊断:右中上纵隔占位,考虑可能为:①胸腺瘤;②畸胎瘤;③巨淋巴结增生症.手术病理诊断:胸腺瘤(淋巴细胞型).  相似文献   

12.
肾透明细胞癌胰腺多发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8岁,体检发现胰腺占位1月余;5年前在我院接受左肾癌根治术,切除左肾与脾,病理结果为肾透明细胞癌.糖尿病史1年余.体检:左腹部及下腹正中分别见20 cm及10 cm陈旧性手术瘢痕,余未见异常.肿瘤标记物检查AFP、CEA、CA19-9、CA125、CA15-3均(-).实验室检查:血糖6.52 mmol/L,α-淀粉酶(-);肝肾功等未见异常.超声:胰头区见大小约1.3 cm×1.2 cm的囊性无回声区,胰尾部见两个相邻囊性无回声团块,分别为2.1 cm×1.9 cm和1.8 cm×1.5 cm;CDFI:胰腺病变区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左肾和脾缺如.CT:平扫见胰颈及胰尾区软组织实性团块(图1A),界清,大小分别为1.9 cm×2.5 cm、2.4 cm×2.5 cm,CT值约32~34 HU;增强(图1B)及CTA(图1C)示肿块明显强化,血供丰富,胰管未见扩张;考虑胰岛细胞瘤可能,结合病史,转移瘤不能除外.99mTc-MDP全身核素骨显像未见确切骨转移征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上段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曾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气管上段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反复咳嗽6年,伴胸闷、气促3年,加重1个月入院。曾多次于当地县医院就诊,均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入我院后查体发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部CT检查发现颈根部气管腔内占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上段后壁肿物,给予分次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气管平滑肌瘤。术后肺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除偶有咳嗽外,未再出现胸闷、气喘症状,复查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气管上段平滑肌瘤临床少见,主要表现与支气管哮喘有相似之处,易混淆。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气管平滑肌瘤认识,遇及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患者时,应仔细查体,若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应积极完善肺功能、胸部CT乃至颈部CT及支气管镜等检查,以防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30岁,因外伤后检查发现胰腺占位5天。腹部超声示:脾门下方见大小约3.5 cm×2.5 cm低回声影,形态尚规则,边界尚清晰,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腹部增强CT示:胰尾部见一类圆形肿块影,大小约3.7 cm×3.0 cm(图1)。遂行脾脏及胰尾部肿块切除,术中见胰尾部直径约3 cm的肿瘤,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CT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7例患者均为女性。CT表现为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5例位于胰头部、1例位于胰体、1例位于胰腺尾部,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钙化;所有病例胰管、胆管均未见扩张。增强后肿块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无局部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年轻女性、CT表现具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7岁,反复中上腹部、腰背部隐痛半年余。B超:胰腺体尾部可见7.2cm×7.4cm大小暗区,前壁局部厚1.6cm,侧壁见5cm×1.0cm增强光区,胰头厚度26mm,胰体厚度11mm。B超诊断:胰腺囊性占位为主,部分为乳头状。CT:胰颈部可见一大小约8.5cm×9.0cm×12.0cm肿块影,呈圆形,边界清楚,大部分呈囊性,周边可见多个乳头状的结节影(图1),增强后周边结节强化,囊变区未见明显强化征象(图2),胰管未见明显扩张,肿块推移周围肝脏和胃等组织,以向上生长为主。周围血管未见侵犯。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术中冰冻切片报告为“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病理…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3岁。平素体健,无头晕、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时,超声检查见右侧肾上腺区6.0cm×3.7cm×4.0cm的混合性稍低回声区,内见多个散在分布点状强回声;边界清,可见强回声完整包膜,形态规则,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2)。超声诊断右肾上腺实性占位,考虑良性肿瘤。CT增强提示右肾上腺无功能性肾上腺腺瘤。手术中见肿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大小为6.0cm×3.0cm×3.0cm,肿块蒂部与肾上腺内外肢交界处相连。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肾上腺神经节瘤。图1右肾上腺区混合性回声区,内见散在强光点图2肾上腺混合性回声区,周边完整的强回声包膜讨论:神经节…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男 ,2 7岁。于 2 0 0 4 - 10 - 0 5以腹部不适 6个月到我院就诊。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正常 ,左上腹胃部可触及一直径约 3cm的肿块 ,可移动。B超检查 :胃大弯部胃壁见一直径 3cm的肿块 ,类圆形 ,B超诊断 :(胃大弯 )胃壁平滑肌瘤。术前诊断为 :(胃大弯 )胃壁平滑肌瘤。 2 0 0 4 - 10 - 0 9行胃壁肿块及其周围组织切除术。病理检查 ,巨检 :胃壁及其肿块一块 ,约 4 cm× 4 cm× 4cm,胃壁间见类圆形肿块一块 ,直径 3cm,切面实性 ,灰白 ,与周围胃组织无明显分隔。肿块及周围组织切片 HE染色镜检 :胃黏膜层、黏膜下层组织结构正常 …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女,76岁。因发现右额部肿块进行性增大2年入院。患者3年前发现右额部肿块,无疼痛,未予特殊处理。近2年肿块进行性增大,为明确诊断入我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右额部有一4.0 cm×4.0 cm×2.2 cm大小肿块,隆起,质硬,无移动及压痛。CT平扫示:额骨病变区有骨质破坏(图1见封3),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3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周;既往体健.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 CT:左肾下极见5.5 cm×6.0 cm×5.5 cm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密度不均,内见多发钙质影(图1A ) ,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快进快出"强化方式(图1B、1C );诊断:左肾占位性病变,考虑肾癌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