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晓艳  侯晓青 《河北医药》2004,26(12):981-982
胰岛素作为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长期以来一直注射给药,给患者造成许多痛苦和不便。因此,国内外医药界一直在致力于有效、安全、方便的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研究,例如口服、鼻腔、颊部、肺部、眼部、透皮及直肠途径以及笔式注射器和输入泵等装置的研究都有一定进展,有些已经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及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目前胰岛素经鼻腔、直肠、口服、口腔粘膜、眼部和透皮等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动态以及不同途径吸收的影响因素和吸收程度。并系统阐述了胰岛素的各种新剂型及吸收促进剂。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制剂及相关释药系统的特点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胰岛素制剂及相关释药系统的特点与发展,使临床医生和药师熟悉胰岛素制剂,便于临床合理使用。方法:通过检索和整理相关文献,系统地介绍了胰岛素制剂的分类,释药系统的发展和非注射剂型的新进展。结果:胰岛素制剂种类繁多,进入临床应用的胰岛素注射制剂有短效、速效、中效、长效、预混型等各种制剂,相应的释药系统有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泵。同时,胰岛素非注射剂型是研究的热门课题。结论:不同胰岛素制剂和给药途径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徐加夫 《齐鲁药事》2009,28(7):419-421
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几年胰岛素智能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为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黏膜给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涛  黄开勋 《天津药学》2004,16(1):65-6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胰岛素经口腔、鼻腔、眼内和直肠黏膜等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香芬  余华 《药学进展》2002,26(3):155-160
胰岛素是一种常用降糖药,但是由于其直接口服可在胃肠道被蛋白酶迅速降解,临床通常采用注射给药,给病人带来不便。因此,非注射给药途径的胰岛素制剂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在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尤其对口服及粘膜给药系统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及多肽药物的药剂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蛋白质及多肽类药物的体内过程存在的特殊情况,因而为制剂与生物药剂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新给药途径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鼻腔给给与肺部给药,长效脂质本,蛋白质及多肽类药物的吸收促进剂以及一些符合时辰节律的药物释放系统如按需给药系统,脉冲释药系统与自我调节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脉冲给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明  涂家生 《药学进展》2002,26(6):338-341
脉冲给药系统是近年发展迅速的新型释药技术,它可按时间节律释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口服,注射,埋植等脉冲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分别阐述其释药原理和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9.
吗啡给药途径及其新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莲  曾平 《医药导报》2003,22(12):874-875
吗啡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重要镇痛药,其给药途径有:①硬膜外给药及鞘内给药;②直肠给药;③口腔给药;④经皮给药;⑤肺部给药;⑥其他给药途径,如鼻腔给药系统、脑室内注射给药等.吗啡研究较多的剂型有缓释片、脂质体、雾化吸入剂及生物颊粘贴片等,其新剂型的开发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口服给药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长期以来一直注射给药 ,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不便 ,因此医药界一直在致力于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的研究开发 ,例如口服、眼部、鼻部、肺部、透皮和结肠等途径 ,其中口服给药的研究较多。本文对近年来胰岛素口服给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口服给药较为方便 ,但是由于胰岛素在胃肠道内易被低pH环境和各种酶降解、分子量大难以透过胃肠上皮细胞膜而吸收差、肝脏首过效应等原因导致口服无效 ,必须采取适当手段防止降解 ,促进吸收。国内外围绕这一目的进行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向 :1 肠溶包衣或结肠给药胃部 p…  相似文献   

11.
脉冲给药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控释给药系统-脉冲给药系统,并通过其在口服,注射,埋植,透皮,眼用等给药途径中的应用,阐明了脉冲给药系统的释药原理及其按时辰药理学原理适时提供药物的特点,该系统是剂型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谢葩  夏爱晓  何仁 《海峡药学》2011,23(2):8-10
几十年来,人们为了提高INS的疗效,不断改进INS的剂型,随着新技术和吸收促进剂的发展,INS非注射给药途径,如黏膜给药系统也在不断发展。由于注射给药病人依从性差,非注射途径应用INS一直是人们探索的理想途径。本文就目前INS黏膜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吸入式胰岛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胰岛素问世以来,一直采用注射给药。虽然现在的胰岛素针头小到无法让患者感到疼痛,但每天多次的入侵式给药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因此,非入侵式的胰岛素给药方式一直是人们探索的理想途径。现在研究的有口服胰岛素、口腔或鼻腔喷入胰岛素、经皮吸收胰岛素、吸入式胰岛素等。其中吸入式胰岛素发展最快,有些已经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提出上市申请,它的研发成功给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生物黏附制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参考近几年国内外文献30余篇,介绍利用生物黏附材料作为制剂载体,以给药途径的不同阐述生物黏附新剂型的研究进展。结果目前生物黏附制剂给药途径一般分为口腔给药、眼部给药、鼻黏膜给药、胃肠道给药和阴道盆腔给药。利用各种具有生物黏附功能的辅料,制备不同剂型的制剂,给药后黏附于特定给药部位,可以控制释药速率,提高靶部位药物浓度,进而提高疗效。结论归纳总结国内外生物黏附制剂最新研究进展,生物黏附制剂具有良好的缓、控释释药及靶向给药等优势,具有较高的市场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胰岛素肺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肺部给药机制、胰岛素吸入制剂/装置、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临床应用等研究内容。结果与结论胰岛素肺部给药系统的发展用以补充和/或替代皮下注射,可能是一种有效方法,使患者获得更好地糖尿病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胰岛素肺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肺部给药机制、胰岛素吸入制剂/装置、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临床应用等研究内容。结果与结论胰岛素肺部给药系统的发展用以补充和/或替代皮下注射,可能是一种有效方法,使患者获得更好地糖尿病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摈上来胰岛素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引人注目。本文综述了肺部吸入、口服或口腔粘膜吸收和注射等3种给药途径的胰岛素产品开发现状,介绍具有代表性和应用前景看好的岛素新制剂。  相似文献   

18.
药物新剂型新技术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药物剂型的发展,新技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概况。方法文献调研,分类总结。结果新辅料、新材料和新技术等的应用,使药物剂型发展迅速,形成了普通释药系统、缓释和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和脉冲自动调控式给药系统等释药系统,在给药途径、定时、定位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使用药更有效、更安全、更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药物剂型必将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非注射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凝药物,常用的注射剂型存在的一些缺陷影响了临床治疗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疗效。为了克服这些不足,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研究LMWH的其他给药途径,包括口服制剂、舌下给药、直肠栓剂、鼻腔给药,以及经肺、经皮肤给药。LMWH非注射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本文就LMWH非注射制剂的优缺点等方面作一综述,从而介绍更多LMWH给药途径,以供特定患者人群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胰岛素肺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 综述了肺部给药机制、胰岛素吸入制剂/装置、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临床应用等研究内容.结果 与结论胰岛素肺部给药系统的发展用以补充和/或替代皮下注射,可能是一种有效方法,使患者获得更好地糖尿病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