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9例,女21例;年龄20岁以下2例,21~40岁19例,40岁以上9例;病程1~3年6例,4年以上24例。治疗方法桂枝10克,白芍,川芎各30克,南星10克,全蝎、甘草各5克。每日一剂,分二次煎服。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减桂枝为5克,加生地15克;舌淡苔白润,脉细迟者倍用桂枝。治疗效果痊愈(头痛消失、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13例,有效(头痛症状消失,停药后有复发)17例。典型病例向××,女,26岁,建筑公司职工,1984年5月9日就诊。头痛2年,时好时犯。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用重剂小青龙汤(蜜炙麻黄15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干姜9克、制半夏30克、白芍30克、细辛6~9克、甘草9~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顽慢支气管哮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近来笔者又遇到患者误用上方2剂量为1剂,即超重剂量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呈持续状态重症1例,获得意外的疗效,特报导如下: 徐××,女,34岁,初诊日期:1982年  相似文献   

3.
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黄芪、芍药、桂枝各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用量亦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减。每日1剂,10日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刘××,男,65岁。1987年12月5日入  相似文献   

4.
一、冻疮李××女,37岁,两手冻疮已逾十年,每年冬季发作,指、臂红肿带紫,略有痛痒,触之冰凉。脉沉细,苔薄白、辨证为寒邪外袭,气血淤阻,以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9克桂枝9克附片6克芍药9克甘草6克木通6克鸡血藤15克方7剂  相似文献   

5.
处方:半夏9克、黄芩6克、干姜6克、党参12克、炙草5克、黄连3克、大枣6枚。用法:水煎,日服一剂。典型病例:吴××,女,21岁,干部,初诊时间:1983年3月22日。患者于二年前由于接到匿名信而恐吓不安,自觉心下痞闷不畅,惕惕不安,失眠。二  相似文献   

6.
杜××,女,19岁。1984年4月7日赴诊。主诉:双足踝肿痛三年,步行艰辛,经中西医治疗,无明显变化,××医院诊为“穿踝疽”。余诊:“脚肿如脱”,穿41码文鞋,踝处扪之发烧,时时酸重痛,经来血少,每多迟至,舌苔淡白,两边青紫,脉沉涩。诊断:历节病。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10克,麻黄、防风各6克,白芍、白术各12克,附子15克(先煎十分钟),甘草6克,生姜9克。3剂后足踝肿痛  相似文献   

7.
热证治验     
例1:林××,男,2岁,发烧5天,曾服用西药,虽汗出而热未解。辰下咽痛,面赤烦躁,偶有咳嗽,体温39℃,扁桃体Ⅱ°肿大,舌红苔薄黄,脉数。此是外感风温,热毒蕴肺,气分热邪未解,而阳明里热已盛,当解表兼清里热。方用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银花、连翘、牛蒡子各6克,枯芩、知母、杏仁各3克,生石膏,六一散各20克,鱼腥草9克,包马勃2克。一剂而高热尽退。例2:陈××,女,51岁,昨午后开始恶寒、发热,体温38.7℃,寒重热微,体楚头痛,舌苔薄黄,脉细数。拟为外感风寒,以桂枝汤加减:桂枝、羌活、独活各9克,白芍12克,防风、白芷各6克。川芎4克,大枣三  相似文献   

8.
张××,女,25岁。1984年3月4日诊。营卫不和:经停两月,出现呕吐,恶食,头昏,头痛,微有寒热,汗出,一身尽痛。查:舌淡,苔白,脉滑。诊为恶阻。拟桂枝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20克,大枣15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半夏15克,鲜苏叶10克,1剂效,2剂愈。申××,女,22岁。1984年6月诊。肝热气逆:停经两月,出现恶心呕吐,口苦咽干,  相似文献   

9.
笔者根据《金匮要略》“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之意,用本方治疗咀嚼肌痉挛症5例,取得满意疗效。其中用药5剂而愈者1例,用药9剂而愈者3例,用药12剂而愈者1例。兹举例如下: 刘××,女,45岁。1986年10月6日就诊。口噤不语20余天,某医院诊为咀嚼肌痉挛症,用西药治疗5天,症情依旧,即来我院就诊。诊见,右颞颌关节僵硬,疼痛,不能咬嚼食物,张口约0.5厘米,舌淡,苔薄白,脉紧。处以葛根、白芍各60克,甘草30克,桂枝12克,麻黄4克,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运用《傅青主女科》补编所载“保产无忧散”催生,疗效颇佳,现举二例如下: 例1:雷××,28岁,经产妇。预产期为1984年2月12日,患者三年前因过期妊娠造成胎儿窒息,此次又超过十多天仍无动静,于84年2月23日前来求医,予保产无忧散全方:川芎9克、当归9克、白芍6克、厚朴6克、黄芪9克、艾叶4·5克、菟丝子9克、羌活9克、荆芥穗6克、川贝母4·5克、生姜3片、枳壳9克、甘草3克。嘱其下午和晚上各服一次。午夜一点左右发作,于三点多顺产一女  相似文献   

11.
刘生荣老中医年已七旬。临证五十余载,经验丰富,现将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整理介绍如下。例一:郭××、女、20岁、农民。82年冬挖渠受了冷冻寒湿,四肢出现麻木疼痛,渐至足趾、手指颜色青紫,遇冷及夜间疼痛加重,当地治疗无效,于83年12月1日来我院求治刘老。患者面色(白光)白,趾指青紫不温,足背跌阳脉微弱,大便溏稀,一日二、三次,脉沉紧无力,舌淡红边有瘀斑,苔白腻。辨证为寒湿瘀阻血脉,治以散寒祛湿行瘀健脾。用桂枝附子汤加昧:熟附片9克桂枝10克细辛3克独活12克苍术15克防已12克木瓜12克苡米30克丹参15克当归30克乳香6克没药6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牛膝12克元胡12克。上方随症加减,服药50余剂,疼痛消失,颜色变红,手足温暖,大便正常,腻苔消退,时过年半,至今复发。例二:郭××、男、36岁、教师。因盖  相似文献   

12.
一、感冒挟滞孙××,女,4岁。1982年5月6日初诊。发热十日余,初发热时,兼见头痛、鼻塞、喷嚏、咽痛、腹泻,曾用西药退热以及中药辛凉解表剂治疗未愈。诊见发热(T38.8℃)汗出,形瘦面黄,精神欠佳,不思饮食,腹胀,舌质淡、苔白腻,脉缓。此外感挟滞,遂予葛根汤加味:葛根12克,生麻黄、白芍、桂枝、甘草、木香各6克,陈皮、炒谷麦芽各9克,生姜3片,红枣5枚。1剂。  相似文献   

13.
桂枝加芍药汤出自《伤寒论》,原治太阳病误下后,表不解,邪气内陷太阴之脾虚气滞证。笔者运用此方治愈右上肢震颤一例,报道如下。杨××,女,45岁,83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于81年患“结核性脑膜炎”后,右上肢出现持续性震颤;震颤甚时则厥而不省人事,10分钟后复醒如常。两上肢下垂无力,舌淡苔白,脉缓而略浮。证属营卫不和之震颤症。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处方:桂枝20克、白芍20克、杏仁15克、苏叶10克、大枣15克、炙草6克、生姜6克、二日一剂。服上方4剂后,右上肢震颤如故,遂改用桂枝加芍药汤以和调营卫,化阴潜阳。处方:桂枝20克、白芍10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大枣20克、炙草10克、  相似文献   

14.
处方:麻黄12克杏仁9克薏苡仁30克甘草9克赤芍9克丹参12克元参9克僵蚕9克防风9克防己12克公英15克夏枯草9克乳香9克水煎服,口服一剂。共治疗3例,均在5~6日内治愈。石××,女性,42岁,1970年4月2日初诊。两腿疼痛,两膝关节以下起红斑数个,呈散在的0.5×0.15厘米大小红斑,摸之硬而碍手,  相似文献   

15.
章××,男,20岁。1984年9月24日诊。患者患“急性风湿热”已两月,经抗感染、抗风湿治疗好转后仍经常发热,脉弦细,苔薄白少津。检查:白细胞12600,中性80%,血沉84。证属邪入少阳,阴血不足,治宜和解少阳,滋阴养血。处方:柴胡18克、桂枝9克、干姜6克、花粉9克、生牡蛎9克、黄芩9克、大黄9克、白芍12克、甘草6克。服药2剂,发热消失。继服3剂,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一、桂枝茯苓丸治愈卵巢囊肿贺××,女,35岁,已婚,农民。因间发小腹痛2年,复发加重2天,不能坚持家务劳动,于1983年3月21日来我院妇科检查发现:右侧附件部可扪及一约5×3×4厘米大小之囊性包块,表面光滑,活动尚可,无触痛。诊断为“卵巢囊肿”,因其不愿手术治疗而就诊中医科。诊见:患者弯腰屈背,手按下腹,疼痛呻吟,自述有时可在小腹部扪及一包块,舌质淡红,边有瘀点,舌苔薄白,脉沉细弦。辨证属血瘀气滞之症病,治当祛瘀化症,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台乌、茯苓、丹皮、桃仁、三棱、莪术各10克,延胡索、赤芍各15克、甘草5克。服一剂,疼痛大减。3剂  相似文献   

17.
<正> 例一,孙××,男,39岁,济南市四十中教师。 1977年12月12日诊:感冒十余日,经中西药治疗,仍感畏寒无汗,纳少不渴,微咳嗜卧,大便调,小便清,体温38℃,舌质淡,苔薄白,脉微细,诊为少阴表证。处方:麻黄9克,熟附子6克,细辛8克,一剂冷止,三剂痊愈。例二,李××,女,52岁,理家,住济南纬十二路299号。  相似文献   

18.
两年多来,我们自拟方内服配合外敷金黄膏治疗48例肌注感染患者,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48例中,男36例,女12例。单侧43例,双侧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9岁。方药组成:忍冬藤60克,连翘60克,皂刺10克,当归20克,赤芍10克,水蛭5克,羌活6克,生甘草3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治疗结果:经治疗用中药3剂治愈者24例,4剂21例,5剂1例。2例服药后感染局部破溃,经用其他外用药等治疗痊愈。典型病例:郭×,女,21岁。1984年7月5日初  相似文献   

19.
笔者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扁平疣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33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7年;服本方最少4剂,最多15剂,除3名好转外,其余均获痊愈。方药:生地15克,当归13克,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各10克,薏苡仁、板蓝根各24克,夏枯草30克。煎服,日服两次,三日2剂或两日1剂,连服4~15剂。徐××,男,16岁。1975年4月15日诊。面部双侧出现褐色扁平疣粒五个月。初起仅数  相似文献   

20.
鼻渊治验     
笔者以仲景葛根汤加味治疗鼻渊十余人,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方剂组成:葛根15克、麻黄6克、桂枝6克、辛荑6克、桔梗12克、苡仁30克、生石膏50克、白芷10克、苍耳子10克、生甘草10克、生姜6克、大枣4枚。水煎、日分3次服。例1.丁××,女,40岁。1974年4月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