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皮肤与正常皮肤表皮层组织学的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人全层皮肤,以正常在体皮肤作为对照,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观察表皮层的异同.结果:组织工程皮肤与正常皮肤在组织学上有一定差异,缺少上皮钉突,CK19在组织工程皮肤成熟期表达阴性,但CK10和pan-CK在两者表达皆为阳性,透射电镜观察上皮结构接近正常皮肤.结论:组织工程皮肤表皮层与真皮层结合不如正常皮肤紧密,可能与缺少上皮钉突有关,其表皮细胞基本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2.
用冷冻干燥胶原凝胶方法制备胶原海绵,经戊二醛交联处理,作为活性双层人工皮肤的支架;以幼儿包皮为细胞来源获得真皮成纤维细胞和皮肤角质细胞,体外扩增后作为种子细胞;在胶原海绵上接种成纤维细胞和角质细胞,体外构建活性双层人工皮肤。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真皮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良好,并且有人纤粘连蛋白类生物活性物质存在,活性双层人工皮肤表皮层有类似干天然皮肤表皮层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体皮肤类似物模型形态结构,对其屏障功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通过胶原蛋白包被成纤维细胞,制备真皮层,真皮层表面接种角质细胞,浸没培养1周后,气-液界面培养以促进角质细胞的分化形成角质层,3周后收获皮肤模型;通过肉眼观察、电镜观察皮肤类似物的宏观结构和超微结构;以吲哚美辛作为模型药物,进行体外透皮实验考察细胞共培养皮肤类似物模型的屏障功能。结果皮肤类似物形成与人类皮肤相似的真皮层和表皮层,表皮层表面形成完整的角质层,具有与人类皮肤类似的超微结构;24 h内渗透性实验结果显示皮肤类似物屏障功能略低于大鼠腹部皮肤,但22~24 h,皮肤类似物对模型药的透过速率远小于大鼠腹部皮肤(约为其28%),且2种皮肤模型对吲哚美辛经皮渗透的稳态流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肤类似物有与人体皮肤相类似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大鼠腹部皮肤相比对吲哚美辛有相似的屏障作用,有望替代动物皮肤成为经皮给药系统评价的新型皮肤模型。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2):1-1
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组织工程产业化产品——活性人造皮肤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研制成功。日前,“活性人造皮肤”已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这标志着我国组织工程皮肤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了产业化时代。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1-1
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组织工程产业化产品——活性人造皮肤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研制成功。日前,“活性人造皮肤”已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这标志着我国组织工程皮肤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了产业化时代。  相似文献   

6.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1月龄、2月龄、老龄豫医无毛小鼠皮肤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各年龄段表皮均有一层角化过度的角质层,毛干消失,毛球结构不正常,毛囊被一些角化物质充填。但真皮层差别很大。1月龄皮肤为肉色偏红,切片可见表皮层较厚,真皮内没有包囊;2月龄皮肤为肉色,表皮层较1月龄薄,毛囊腔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内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包囊;老龄鼠皮肤为淡黄色,头部和体侧形成特别皱纹和褶痕,皮肤脆性大,易撕裂,表皮层薄,角化严重,真皮层被包囊扩张。包囊直径约为2月龄的4倍,内含一些角化物和脂肪样物质  相似文献   

7.
李望舟  石冰  柳大烈 《医学争鸣》2004,25(4):329-331
目的: 观察胎兔、成兔皮肤在正常及创伤愈合过程中透明质酸(HA)的定位分布变化. 方法: 在已建立的胎兔创伤膜型上,切取正常及创伤皮肤组织标本,用Sauder染色方法,对细胞外基质中的HA进行了定位观察. 结果: 发现随胎龄不断增长,表皮层分化的成熟,表皮层中除基底层外HA分布逐渐减少,真皮层呈一致弥漫性分布. 成兔皮肤表层无HA染色,真皮网状层的HA多围绕胶原纤维分布,密度较深. 胎兔、成兔皮肤HA染色最浓的部位位于基底层附近. 皮肤创伤后,胎兔及成兔均表现出表皮基底层及真皮层HA合成增加,两者的差别不甚显著,而胎兔则在创伤后第5日完全愈合. 结论: HA是参与创伤愈合反应的主要细胞外基质,在创伤愈合及瘢痕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胎鼠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毛囊再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军涛  陈璧 《医学争鸣》2003,24(1):90-91
0 引言 近年来 ,随着组织工程的飞速发展 ,人类组织干细胞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表皮干细胞即是其中之一 .因此 ,表皮干细胞的培养成功为利用组织工程原理及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全新的人工皮肤组织带来了希望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DMEM培养基、胰蛋白酶、dispase酶及角朊细胞培养基均购自Gibco公司 ,小鼠IV型胶原购自Sigma公司 ,intergrin β1兔多抗为SantaCrutz公司产品 ,一级昆明小鼠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裸鼠购自上海生物所 .1.2 方法1.2 .1 …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糖尿病裸鼠的皮肤组织改变及其与皮肤创面愈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150 mg/kg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裸鼠模型。对正常对照组裸鼠(n=20)和诱导成模后4周的糖尿病裸鼠(n=20)分别切取背部直径为1.8 cm的全层皮肤。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裸鼠皮肤的组织学改变并测量真皮层和表皮层厚度。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并分析相对胶原含量;应用氧化酶法测量皮肤组织糖含量。于术后第3、5、7、14和21天观察创面的愈合率。结果 糖尿病组裸鼠的皮肤真皮层和表皮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真皮层相对胶原含量也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糖尿病组裸鼠的血糖浓度和皮肤糖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组织糖含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r=0.951,P<0.01)。糖尿病组裸鼠在术后第3、5、7、14和21天的创面愈合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STZ诱导的糖尿病裸鼠模型的皮肤组织改变明显,这些改变可能与局部糖基化终末产物蓄积,导致糖尿病皮肤创面不易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10.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分泌排泄、吸收、代谢、免疫等生理功能。老年人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厚度均减少,角质蛋白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数量也减少,这使皮肤的防护作用减小,老年人体内水分总量及细胞总数都逐渐减少,75岁老人与25岁青年比较,组织成分自17%下降到11.2%,相当于组织细胞自青年到老年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移植家兔后表皮层角蛋白的表达以了解移植后皮肤表皮的分化情况.方法分别将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移植前、移植后1个月、移植后2个月、正常人皮肤、正常兔皮肤石蜡块切片,用抗广谱角蛋白多抗、抗角蛋白K5和K10单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层角蛋白的表达和表皮分化情况.结果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移植后1个月及2个月表皮层均有较强的角蛋白表达,与正常皮肤相似;基底层以上细胞有角蛋白K10表达,且越接近表皮表面表达越强,与正常人皮肤相似,基底层细胞有角蛋白K5表达,但明显弱于正常人皮肤.结论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移植家兔后表皮层均有角蛋白表达,有增生性细胞和分化细胞,表皮分化良好、层次清楚,与正常皮肤相近.  相似文献   

12.
组织工程化皮肤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织工程皮肤是通过在体外培养扩增大量的功能细胞,复合到支架材料,通过细胞与支架的相互作用,诱导、生长形成三维的有活性的皮肤替代物。组织工程化皮肤的发展为皮肤移植治疗创伤引起的皮肤缺损及皮肤疾病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组织工程化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的皮肤供区不足、免疫排斥、传播疾病等各种问题,具有远大的开发前景。作者综合分析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改良小室法在祼鼠体内构建出有正常组织结构的皮肤和毛发。方法应用16.5 d小鼠胚胎的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Ⅰ型鼠尾胶原蛋白构建毛囊重建模型。首先在裸鼠背部做直径1.0 cm的圆形创面,将小室固定于创面上;然后,在小室内加入成纤维细胞和Ⅰ型鼠尾胶原蛋白混合悬液形成真皮层,等待胶原凝固后加入表皮细胞形成表皮层。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室法,16.5 d小鼠胚胎的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混匀后加入裸鼠体内构建好的小室中。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10天拆除小室后创面皮肤均得到修复,两组无明显差异。拆除小室1周后,实验组在创面上形成均匀分布的毛发,对照组毛发呈现不均匀分布。拆除小室1个月后可观察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均能够形成大量毛发。通过HE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改良小室法所构建的皮肤拥有正常的组织结构及完整的毛囊结构。结论改良小室法能够构建出有正常组织结构的皮肤组织,是一个高效稳定的毛囊重建模型。  相似文献   

14.
汤怡  周强  韩睿  陆威  陶小华  程浩 《浙江医学》2020,42(6):533-535,539
目的探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和TLR7/9通路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组织和皮损旁正常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C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分子CD2AP、CD123和TLR7、TLR9及其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分子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皮损组织中CD2AP+pDC和CD123+pDC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皮损旁正常组织(均P<0.05),在皮损组织表皮层和真皮层均有分布,但以真皮层居多。皮损组织中TLR7、TLR9、IRAK-1、IRF7在真皮层的表达较为明显,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皮损旁正常组织(均P<0.05);TLR9、IRAK-1、IRF7在表皮层均有少量表达,表达阳性率高于皮损旁正常组织(均P<0.05),而TLR7在表皮层的表达阳性率与皮损旁正常组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2AP+pDC、CD123+pDC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异常分布,可能与TLR7/9通路的激活及其下游途径有关,TLR信号异常活化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龙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龙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促进作用.[方法]将人成纤维细胞种植入胶原海绵,人角质形成细胞种植在表层,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并移植入裸鼠皮肤缺损创面;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选用"活血圣药"龙血竭于移植后2 d分别进行创面外敷、单纯口服、创面外敷+口服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9 d取材检测,观察创面局部表皮厚度、真皮层中层粘连蛋白(Ln)、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毛细血管增生情况.[结果]龙血竭能促进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表皮的发育及真皮层中毛细血管的增生,增强Ln、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龙血竭外敷+口服组效果最佳.[结论]龙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创面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Ⅲ度烧伤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断层的异体皮作为生物敷料与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中异体皮的表皮层与真皮层的作用,以期为合理利用和加工异体皮提供参考。方法取复温后及移植后5~30d的异体皮标本,少数病例同时获取异体皮下面的组织,石蜡切片、HE、Mason、PAS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异体皮移植后5d其表皮层细胞出现泡状变性,逐渐与真皮层分离,形成水泡,然后剥脱。来源于创面的毛细血管长入异体真皮,并有炎症反应。手术后1~2w,存活的自体微粒皮的表皮细胞在异体皮下方开始扩展,伴有新生的小血管。最后,异体真皮形成痂皮脱落,其下面新生的表皮覆盖创面。结论异体皮覆盖烧伤创面后其表皮层很快出现泡状变性,形成水泡,溶解剥脱,因此在烧伤创面覆盖中不会起主要作用。起更大作用的是异体真皮,它不仅覆盖创面,而且当毛细血管长入异体真皮时可以为其下方的自体微粒皮的增殖和扩展提供营养环境。所以,在异体皮的制备过程中,不应该把断层后的真皮深层丢掉,而应该将其收集保存予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皮肤是通过在体外培养扩增大量的功能细胞,复合到支架材料,通过细胞与支架的相互作用,诱导、生长形成三维的有活性的皮肤替代物.组织工程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的皮肤供区不足、免疫排斥、传播疾病等各种问题,为急性或慢性皮肤损伤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理念,具有远大的开发前景.本文就组织工程皮肤的分类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永久性皮肤替代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表皮细胞培养与扩增技术使得表皮替代物的构建和应用成为可能,但其远期效果欠佳。真皮基质和成纤维细胞的引入可促进表皮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基底膜的形成,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提高移植成功率,改善修复质量,但与理想的皮肤替代物仍有一定差距。未来主要在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基因修饰、表皮层与真皮层的有效整合、真皮的血管化,以及皮肤附件的构建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P物质、肥大细胞与病理性瘢痕瘙痒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瘙痒与肥大细胞及P物质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90例瘢痕组织中P物质及肥大细胞的表达,并分析其和临床瘙痒的关系.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表皮层有P物质阳性染色,且P物质染色强度、肥大细胞数明显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0.01).以P物质染色等级分组,各组肥大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瘙痒等级计分与P物质成正相关(r=0.6018, P<0.01),以瘙痒等级计分分组,各组上网状真皮层肥大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病理性瘢痕瘙痒与表皮中P物质、上网状真皮层中的肥大细胞有关,其可能的机制是P物质直接刺激表皮中的初级传入游离神经末梢(nociceptor),引起上网状真皮层的肥大细胞浸润及活化.  相似文献   

20.
组织工程皮肤是目前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该领域发展最成熟的成果。国外许多组织工程皮肤产品已经被FDA批准进入临床应用。本文就组织工程皮肤的种类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